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发网络文章,欢迎论坛里以老王同学为代表的天使爸爸们来拍砖。  

沦陷在父教缺失的时代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

        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孩子就被爸爸带着去探索世界。而现在却完全不是这样,爸爸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在家庭关系中成为一个影子式的爸爸。对妈妈和孩子来说爸爸缺席了,对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

        针对北京3~6岁幼儿的父亲的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对天津市1054人的调查显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2008年,中日韩美四国的研究者发现:即使是正常家庭的父亲也已经远离了孩子。中国高中生将父亲选作第六倾诉对象,排在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兄弟姐妹、网友后,其他三国的高中生也仅将父亲视为第五倾诉对象。

        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这说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并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

焦虑的妈妈如影随形
“祸不单行”在中国式家庭的体现就是,当孩子拥有一个缺席的父亲的同时,老天还会给他一个焦虑的妈妈。

        当丈夫主动或被动的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但现在婚姻的不稳定使母亲对于婚姻的依赖、对于丈夫的依赖减弱了,此消彼长,于是母亲便把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丈夫继续被往外推。母亲认为安全感要从孩子身上获得,毕竟这是血缘关系,是牢靠的、最安全的。所以妻子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从丈夫身上抽离出来,而放在孩子身上。

        但孤军奋战的女人会难以避免的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又会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裹挟,造成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过度依赖。

        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个母亲的世界里,而不是父亲的世界。夫妻情感、亲子关系、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开始接撞而来。

失控的孩子
有多少孩子教育的问题,就有多少夫妻矛盾问题。

        一个在家庭中被疏离的丈夫,是一个没法回家的男人。一个没办法回家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很寂寞孤独的女人。看似是亲子的问题,其实是夫妻情感的问题。

        可妈妈那本应由丈夫承担的焦虑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各种情绪中如困兽一般压抑、挣扎、暴虐、伪装。

        成为妈妈 “替代丈夫”的孩子会过早的承担起成人的角色,家里会出现小大人,心里未被成长的部分被严密的包裹,以其他各种身心疾病来表现;或者孩子会“永远做妈妈的好孩子”而进入那种拒绝成长,依赖性强的状态,没办法探索社会,融入社会。

        但当孩子开始失控,“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又会使得家庭系统重新达到一种病态的平衡。因为教育孩子的矛盾会升级成家庭的主要矛盾,从而掩饰了很多问题,让婚姻能够维持。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有活力、有弹性、有生命力的婚姻。

        这种现象隐藏的是家庭问题:当问题出现后,夫妻之间没办法良性地交流和发展。

        男人以工作来逃避问题,女人则是以照顾孩子来掩盖问题。这些掩盖会填满夫妻之间的嫌隙。看上去,男人变成工作狂,妈妈则沉溺于对孩子的爱。两个人都以理直气壮的态度拒绝处理夫妻间的嫌隙,更喜欢用孩子说事儿,因为用孩子说事儿,更冠冕堂皇——孩子是更脆弱的,你忽视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视孩子。但其实,每个人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被别人忽视、蔑视。

最大的危机是夫妻作为父母分工合作系统的破裂

        从女性视角很容易简单认为:男人连基本的责任心都没有,直接把男人贬为动物层面。因为男人没有责任,父亲的角色缺失,所以孩子得不到照顾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很多母亲抱怨:你们这些男人知道不知道我有多么辛苦?男人也会说:我养家也很辛苦!双方都抱怨对方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于是就更不愿意去理解对方,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让大家更平和地看问题,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批判,批判只能带来反击,即使对方真的错了,但是也会出于面子去反抗。

        所以,我们不如理智的思考一下:一个男人为什么没办法执行父亲的角色?难道单纯地是由于男人工作太忙造成的吗?当然不是。

1、应试教育的问题或者工业城市化问题
        农业文明中,孩子有很多的生存技能需要从父亲那里传承,比如说木匠是祖辈传下来的,必须要服从父式教育和管理,这是农业社会的特点。但是到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孩子不再需要去父亲那儿学习,到处都可以获得知识,父亲的作用被削弱了。

        另外,应试教育导致在孩子早期、未成年前,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无从下手,孩子整天就是学习,母亲照顾孩子的起居。还有,就是中国的家庭关系,西方国家夫妻关系是第一关系,所以丈夫和妻子对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等同的。但中国不同,中国第一关系是亲子关系,第二关系才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显然母亲对孩子更亲,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父子关系,又被挤了一下。父亲进一步退居二线。

2、传统观念导致男人远离孩子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本身父亲就不是重要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意义的家庭。家长制也是中国的传统,家长制就是父和孩子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仅仅是血缘、亲情关系,还有一种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是父为子纲,即上下级关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父亲会不自觉的提醒自己“要保持威严”,“不能离孩子太近”,这是一条迈不过去的沟壑。

3、男人害怕担当父亲
        从心理学角度讲,男人长大必须要期待一个重要契机,就是要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而这种摆脱的阶段对于他是痛苦、焦虑的。所以男人在潜意识里对于孩子的诞生和到来总是“悲喜交加”,男人一旦有了婚姻和孩子,他童年的焦虑和分离的痛苦会呈现出来,他会有些害怕,担心妻子有了孩子后,他又要面临分离。

        对于男人影响更大的是情感,因为妻子的情感势必要转移到孩子身上去,所以丈夫会有被忽视感,这种被忽视感与他童年和母亲分离的痛苦会产生联系,等于放大了他的恐惧。因为每个人心里面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那些早期受到的创伤和痛苦恐惧,让他经常在成人的角色与孩子的角色之间转换。

        男人是矛盾的动物,他既渴望爱,女人给他独一的专属;他又害怕,得到了太多的爱,又会受到束缚,没有了自由。他既想得到子嗣继承血脉,但是他又害怕孩子出生,他的爱会失去。

系统地看问题,为中国式家庭寻找出路
        中国这几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如何处理情感问题,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男人把生活的焦虑投射到工作上,女人把焦虑投射到孩子上,都是无法处理自己的状态。父亲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这绝对不仅仅是男人的问题,如果你简单地认为是男人的问题,那么只能造成社会中男女之间彼此的仇视、孤立和怨气,只会导致孩子与父亲更大的隔离。

        问题的正解是:女性需要去发展除了家庭之外,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女性的天空很大,如果单单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那么,她是在浪费生命。 一个男人如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那么,他无法去面对一个核心的主题,就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情感,如何面对自己的脆弱,怎么去挑战一个女人,而不是像躲避妈妈的小男孩一样去生活。

        父母、男女都要思考,到底该怎么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家庭恢复些乐趣与和谐。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60 理由 收起
ahuiya + 30 呵,天使爸爸们都不爱自找麻烦~
cl2039996 + 30 我很喜欢!
八版
5275 查看 31 收藏帖子 (16)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blsis

    2018-10-16 09:05:56 使用道具

    为人父不懂为父之道,除了打骂。也真真是让人头痛啊。
  • dandanlinda

    2018-10-16 08:47:40 使用道具

    普遍现象,即使有的家庭父亲参与,但是也只是辅助,唱主角的永远是妈妈,现在社会的女性就好像老母鸡一样,带了一窝的小鸡,爸爸一般只是小鸡中那个年龄大一点的。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真实!
  • 开心的爸妈

    2016-4-7 11:20:15 使用道具

    的确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including me
  • lauchinleung

    2015-5-3 00:58:25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乐飞了

    2014-12-21 22:34:58 使用道具

    rongma 发表于 2014-11-20 23:10
    不太明白“单单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是什么意思,这和全职妈妈是一回事吗?

    同感。俺还是挺享受家庭主妇这个职业的。在日本这好歹也算是个职业,填各种表格时也不丢人。
  • 清风弄影

    2014-12-21 22:14:37 使用道具

    哎,确实如此
  • sevenlee802

    2014-12-20 20:32:25 使用道具

    我们家就是 所以在考虑要不要舍弃城市教育到乡下去
  • daiheyun

    2014-12-19 08:58:55 使用道具

    分析的很好


  • 东方龙

    2014-11-26 19:49:28 使用道具

    中国这种现状,主要是中国的妇女素质太高、太有爱心了,不止是对孩子,对她们的丈夫也是。我公公是什么都不管,我婆婆累得早就浑身是病,可家人对我公公还是很宽容,很孝敬,认为男人就是这样。我是个犟性子,我要我老公跟我一起带孩子,因为一个人带孩子实在是太烦琐了,幸好我老公本来就很喜欢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更好了,平时几乎一有空就围着孩子转。我觉得还是很庆幸的。哎,身边这种偶尔高兴时才带带自己的孩子的男人太多了!
  • zhangxhuser

    2014-11-23 22:39:34 使用道具

    这种家庭,肯定是家长们的教育意识有问题。如果单一的妈妈教育孩子,说明这个家庭对孩子教育至少处于不重视的状态,至于说工作太忙,那只是不重视儿童教育的托词而已。
  • globalroam

    2014-11-23 22:24:02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zlh123

    2014-11-23 22:21:40 使用道具

    说的真对,倒出了很多家庭问题
  • matina_woo

    2014-11-23 22:01:29 使用道具

    哪有这么严重啊!外国也挺多这样的
  • 都都妈妈08

    2014-11-23 21:45:11 使用道具

    很多家庭的爸爸必须常年出差在外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呀
  • likeeat

    2014-11-23 15:44:46 使用道具

    认识的年轻夫妇的小圈子里,虽然样本不多,但很悲哀的,只有一家的爸爸是积极投身在孩子教育成长过程中,其它四家都是妈妈们在努力。
  • yuying1973

    2014-11-23 15:06:31 使用道具

    叹息。:P:P
  • 阳光_大天使

    2014-11-21 17:00:51 使用道具

    嘿嘿,自以为还算个好爸爸
  • housewife

    2014-11-21 16:36:03 使用道具

    怎么改善那?
  • snail913

    2014-11-21 16:05:47 使用道具

    中国绝大部分家庭现状
  • lily_zhll

    2014-11-21 14:45:40 使用道具

    我还是进来学习的
  • 卿小云

    2014-11-21 12:36:46 使用道具

    我觉得还好吧。关于教育孩子,我和孩子爸爸自从孩子出生就一直在彼此商议着。我家爸爸在孩子身上投放的精力也很多,虽然很多早期教育是我在进行。我认为良好的家庭关系中,夫妻之爱一定要高于亲子之爱,所以不会把全部注意都放在孩子身上——当然,孩子出生后我们夫妻对彼此的注意力大大转移了只是难免。
    我只能说妈妈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非常重要。精力无处发泄时就会找事——无论是对丈夫还是对孩子——这是难免的。
  • 西风夜凉

    2014-11-21 11:40:17 使用道具

    好妈妈很多,好爸爸却很少
    我也不知道解法在哪里
  • ahuiya

    2014-11-21 10:02:10 使用道具

    发现问题,还要有能力解决问题~
  • rongma

    2014-11-20 23:10:53 使用道具

    不太明白“单单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是什么意思,这和全职妈妈是一回事吗?
  • 乐小乐

    2014-11-20 22:53:34 使用道具

    恶性循环,根源还是夫妻间的问题。
  • steven80

    2014-11-20 22:49:24 使用道具

    的确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 RubyAtCuisine

    2014-11-20 22:35:32 使用道具

    一声叹息。
  • trx

    2014-11-20 22:23:53 使用道具

    我家就是这样的情况,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孩子爸爸因为小时候就长期父爱缺失,他自己做了父亲后也沿袭了他父亲当年的方式,我因为小时候有过被父母抛弃的经历,太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不惜辞职做了家庭主妇,有些东西你越是在乎,结果就越不如人愿,长时间一个人面对孩子导致我常常情绪失控,孩子也一天天变得情绪失控,我开始埋怨孩子爸爸的缺失,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紧张,一切都乱了套,我甚至开始后悔当初辞职自己带孩子的决定,当初不那样我还能拥有一份不错的事业,至少我能比现在从容、自信,不会动辄歇斯底里,那样的我对孩子的成长肯定会更好。
  • heyang0918

    2014-11-20 22:19:36 使用道具

    中国家庭的现状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