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使用道具
Jean

2010-10-14

[童言稚笔] 欣的日记/作文贴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0-10-14 10:33 编辑

二年级

德州亮起来了
广场的天桥一闪一闪的,好像小星星在天桥上眨眼睛。广场和新湖之间道路上的汽车,就像银河从天而降。商店橱窗上的灯,一闪一闪的。亮亮的高楼倒映在新湖中。晚上的德州多么明亮!


下雨了
一天,阳光特别明媚。突然,打雷了,拿雷声就像怪兽一样可怕。然后,天上飘下了几滴雨滴,紧接着下起倾盆大雨。这雨差不多下了一个小时。雨停了,鲜花的笑脸更加美丽,就像我们的笑脸一样。蚯蚓也钻出了地面。开始它的新工作。现在阳光更加灿烂了,阳光洒在大地上,暖洋洋的。小鸟飞出来叽叽喳喳的唱着歌,好像在说:“阳光又明媚了!我们可以飞出来了!”我喜欢这一场大雨。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joycezhaomh + 10 真不错,鼓励一下
12010 查看 73 收藏帖子 (18)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lemon2029

    2017-1-3 14:44:54 使用道具

    写得真好,孩子自我反省的能力比较强了。
  • 瑜儿朵朵

    2017-1-3 14:28:29 使用道具

    写的真好~~~培养的孩子太棒了~~~
  • 小益达的花儿

    2016-9-12 09:55:42 使用道具

    写的都很好哦
  • 瑜儿朵朵

    2016-8-30 19:55:29 使用道具

    太受用了,感谢楼主分享,孩子教育太成功了
  • 艾艾草

    2012-3-28 09:31:38 使用道具

    写得真不错!
  • windy_yy

    2012-3-27 11:54:41 使用道具

    是个写作的好苗子呵呵
  • airy

    2012-3-27 10:18:30 使用道具

    写的太好了
  • 巍巍

    2012-3-13 19:25:03 使用道具

    我打印出来给巍巍读读。
  • Jean

    楼主 2012-3-13 17:20:5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2-3-13 17:21 编辑

    顺便把昨晚老师在自己博客里跟同学们进行的交流贴上来:

    《混血豺王》班级交流之一
    亲爱的同学们,前一阶段,大家都阅读了沈石溪写的《混血豺王》,今天我们一起聊聊这本书——《混血豺王》。

    题目便是文眼,我们通过书名,一下子了解了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匹豺,在没读这本书之前,你认为豺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然而,在我们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对豺的理解便不会这么单一、偏激了,更何况,咱们的主人公白眉儿,它的血管里流淌的一半是狗血,一半是豺血,这就决定了它的性格不同于其它狗或豺,它的命运之舟不可能风平浪静。你能说说白眉儿的命运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吗?

    同学1:
    一、在读《混血豺王》之前,我认为豺是一种非常凶残,没有同情心,狡猾的动物。在“豺狼虎豹”中,豺排名第一。看了书后,我感觉豺也有善良的一面。
    二、主豺公(主人公)白眉儿的生活经历:
    1、在阿蛮星家中当一条猎狗。
    2、回到豺群
    3、登上王位
    4、为救豺崽,暴露身份
    5、光荣牺牲
    同学2(题外话:这是个韩国孩子,四年级转来,来时一句汉语都不会):
    1.我认为豺是一种凶恶的动物
    2.我读了这本书懂得了虽然豺是一种凶恶的动物但是它也有善良的一方面
    3.它为了救别的小豺而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4.我懂得了,人比豺有更恶的一面
    5.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人生以后有像豺一样的不平之路但是如果坚持走下去,我相信像豺一样有朝一天会当场豺王,为此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更加对待好自己的父母亲, 老师和父母亲是一样的他们为我们而施行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周围)
    同学3:
    白眉儿的一生
    1.被豺群抛弃,流浪
    2.来到猎户寨,被酒糟鼻利用贩卖
    3.被阿蛮星买回,并百般呵护,当上了狗群中的领袖
    4.被老黑狗设计,赶出狗群
    5.重回豺群
    6.当上豺王
    7.惨死于主人手下
    同学4:
    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或好或坏,或阴或阳。只是人们一味的去说他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说他是什么样的。当然,不仔细观察当然是不知道的。
    像兔嘴,虽然它是一直豺,但它一直为白眉儿做出了牺牲,它本性还是善良的。
    像黑虎,读完这本书的人都觉得黑虎太阴险了,太令人讨厌了,但它也是为了主人,保护主人。
    像白眉儿,或豺或狗,但最后凄惨的死在了往日它忠心耿耿的对待的主人手下。
    所以,希望大家平等的去对待每一个生命,但是生物界有它的自然之道,我们固然是不能破坏的。
    ……
    欣:
    1、人们都说“豺狼虎豹”,豺便是第一位。我也在观点上认为豺是一种无比凶狠的动物。现在读完这本书发现像书中的兔嘴、白眉儿、夏索尔都是有感情思想的。
    2、
    (1)、猎狗“明星”
    (2)、突遭陷害
    (3)、回到豺群
    (4)、荣登王位
    (5)、牺牲性命
  • Jean

    楼主 2012-3-13 17:14:3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2-3-13 17:22 编辑

    坚韧不拔的忠诚
    ——读《混血豺王》有感 (二)


    我在寒假里精读了《混血豺王》这本书。其中白眉儿的忠诚使我感动,这种忠诚是坚韧不拔的,它感染到了每一个人。

    这本书主要讲了白眉儿从猎狗的生活到当上豺王、到它被打死的过程。白眉儿是一只豺和狗的“混血儿”。它本先在猎户寨为阿蛮星做猎狗,但中途因为老黑狗的猜忌,被阿蛮星逐出猎户寨,做了一只豺。白眉儿因为在一场豺狼大战中打死了狼王而当上了豺王,然而后因阿蛮星的不守信而在豺群被人们围攻时,死在了猎人的枪下。

    白眉儿的忠诚在这本书里无一不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对主人忠诚——白眉儿曾因为要去就阿蛮星的命,想过和那头牛同归于尽;它对兔嘴忠诚——白眉儿不嫌兔嘴丑,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它,白眉儿为了兔嘴和狼王搏斗,为了兔嘴宁可让豺群吃掉自己;它对蓝尾尖忠诚——白眉儿曾为蓝尾尖冒着生死危险去猎杀豹崽;它对整个豺群忠诚——白眉儿宁愿暴露自己狗的身份,也不愿让豺群遭到灭顶之灾。

    白眉儿对“忠诚”二字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它对忠诚的忠诚,胜过一切事物,甚至可以用生命来担保,这是人类也未必会有的胆量和信念。

    忠诚胜于一切,这是白眉儿的人生格言,也是我们应从它身上学到的。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巍巍 + 30 哈哈,好勤快啊。
  • Jean

    楼主 2012-3-13 17:13:0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2-3-13 17:22 编辑

    谨遵巍妈之命,赶紧把欣的《混血豺王》读后感发上来,呵呵,其实早已发在日志了,趁机再挣两个贝壳{:soso_e120:}

    犹豫不定的信念
    ——读《混血豺王》有感 (一)


    近几天,我读了《混血豺王》一书,其中我对白眉儿那种永不固定的身份和那种永不坚定的信念所愤愤不满。

    这本书主要讲了白眉儿从猎狗到豺王到死的过程。白眉儿是一只狗和豺的“混血儿”。它先是在猎户寨给阿蛮星做猎狗,后因老黑狗的猜疑和陷害,被阿蛮星赶出了猎户寨,被迫做了一只豺。它在豺群里因一场豺狼大战而荣登王位,但在豺群遭人类围攻时,再一次被迫暴露了自己狗的身份。最后被猎人打死。

    白眉儿几次曾斩钉截铁地从心里发誓,要做一只好狗(豺),不再和豺(人类)相联系,但每一次都因为自己心软放走了一个个机会,从而最后死在猎人的枪下。假如当初它真的立誓做一只狗,当场不心软而把兔嘴咬死的话,就有可能不被老黑狗猜疑,一生做一只好猎狗。假如当初它真的立誓做一只豺,当时不心软而把阿蛮星咬死的话,就不会有后来对整个豺群的灭顶之灾,自己也就不会死在猎枪下了。

    如果我是白眉儿,我就会对我现在的身份负责。做一只狗,就要和主人一条心,和豺群一刀两断;做一只豺,就要与所有的豺一条心,和以前的主人与狗不再相互关联。

    做好现在真实的自己,对自己现在的身份负责,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应从白眉儿身上吸取到的教训。
  • xinxinma

    2012-2-10 10:24:56 使用道具

    感觉还不错嘛!让孩子也看看,学习一下。
  • firelight111

    2012-2-3 12:47:43 使用道具

    文笔很好{:soso_e179:}
  • 艾艾草

    2012-2-1 11:45:16 使用道具

    赞一个,写得真棒!
  • Jean

    楼主 2012-1-29 14:06:3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2-1-29 14:06 编辑

    冬 ·  雪

    雪,是冬天的代表;冬,又是雪的映衬。人们往往说到雪,就想到冬;提到冬,就会眼前浮现出一幅雪景。冬的雪,雪的冬,冬雪照应,让人心里会有一丝寒意,又有一点温暖。立冬刚刚过去,这样一场奇特优美的冬雪迎着北风,下了——

    早上拉开窗帘,几丝阳光费劲地从枝丫中钻出来,让我异常地奇怪,今天怎么……正想着,再仔细一看——外面已经让冬轻描淡写地画出了一幅雪景图。

    雪盖在了落叶上,搭在了树枝上——一切都是银白色的,一切都沉浸在这银白色中了。

    下了楼,轻轻捧起一点纯洁的雪,一种美妙的凉穿过我的手指,穿过我的血脉,渐渐地在我心中融化了。这种凉,是不能让人霎时间感受到的,是需要人去细细感受,去细细琢磨的。我闭上眼睛,任由这雪融化,流淌,流淌到地上,流淌到每个人的心田。

    抬头再欣赏这场雪的杰作,好像所有的事物都与雪融为一体了。雪落在树枝上,形成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雪落在楼房上,像是给楼房盖上了个白盖子;落在了大地上,比白油漆还白,还纯洁……

    一阵风刮过,几根树枝像是经不住雪的沉重,晃了几下,雪就从树枝上或是一块,或是飘飘洒洒地落下来。你站在那棵树下,就好像那时真的下雪了,仿佛自己身临于下雪的那天晚上。

    雪啊,你洒过大地,洒过我的心灵……


  • Jean

    楼主 2012-1-29 14:05:35 使用道具

    聆听

    所有人都在聆听——即使是聋人,他们也在想办法让自己聆听。但是没有人能真正去听,发自内心地去听,假如真的所有人都去听了,那么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一个心灵上的聋人。

    听过到水滴从空中落下的声音吗?它们在尖叫着,在翻滚着,直到落到地上。水滴从空中飞快地落下,击打到地面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但是,有谁去在乎呢?

    听到过秋天落叶从树上落下来的声音吗?那片树叶飘得如此的慢,它晃晃悠悠地与树枝道别。在它从弯曲慢慢张开时,它发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声呼喊——但是,谁又会理解呢?

    听到过春天嫩草梳理自己叶片时的声音吗?它正笑着,笑声是那样的明朗,那样的富有童意。它在向这个世界宣布自己出生的消息——但是,谁又瞧得起它呢?

    听到过微风拂过的声音吗?它在代表大自然向万物问候——它在对小草进行鼓励;在向花朵进行赞美;在对树木进行夸奖……所有的事物都因它而欣喜——但是,人为什么不这么认为呢?

    假如,所有人都不会聆听,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鸟叫虫鸣,没有一个人能听懂,大自然不就成了摆设?如果真是这样,人们只会用嘴巴、用眼睛去感知世界,生活缺少了声音,那多么没有意思?

    当你一个人坐在静处,感觉孤独时,请闭上眼睛,用心聆听这片寂静,我相信,你就会发现——这世界上没有寂寞。
  • SZHFL

    2012-1-23 16:24:17 使用道具

    真不错啊,写这么好。
  • Jean

    楼主 2012-1-12 08:48:11 使用道具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海伦·凯勒是一名伟大的人。她在一岁半时得了疾病,使她双目失明,耳朵变聋,嘴巴变哑。然而却凭着顽强的意志,学习了四国语言,写了多本书,考上了世界顶级大学——哈佛大学。海伦·凯勒是个伟大的人,但我所敬佩的是她的老师——莎利文小姐。

    莎利文小姐的出现,就好比乌云中出现了阳光,是她把海伦·凯勒带出了无边的黑暗世界,引领她走向了阳光大地。

    有一次,海伦·凯勒送给莎利文小姐一束花,莎利文将她抱进怀里,在她手中比划着“我爱海伦”。海伦问道:“‘爱’是什么?”莎利文将她的手放在心口:“这就是爱。”小小的海伦并不明白,她又问:“爱是花吗?”莎利文告诉她:“爱不是花。”海伦继续问道:“爱是阳光吗?”莎利文笑了,告诉她:“爱有点像太阳出来之前的云。云,你摸不到,但能感受到雨,而且知道被雨滋润过的万物多么高兴。爱,你也摸不到,但你却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甜蜜。”我佩服莎利文这样的从容与和蔼。

    有一次,海伦不明白“水”和“杯”是什么概念。她总是把“水”当成“杯”,把“杯”当成“水”。莎利文老师又是那样不厌其烦地讲给她听。她带着海伦去水池旁,拧开水笼头,让她感受到“水”的概念。她让海伦将手伸进水里,在她的手中一遍遍地拼写“水”(water)。我敬佩莎利文的这种教学方法,她用实际告诉海伦一个具体事物的概念,而不是一遍遍生硬地把概念套在这个事物上。

    有一次,莎利文和海伦去海边玩,从小就喜欢海的海伦一到那里就往海里跑。突然一个浪打过来,海水打得海伦嘴里、鼻子里全是水。莎利文又一把将海伦抱了回来,先是把她嘴里的水都空了出来,又告诉她不要再一个人往海里跑了。莎利文就像海伦的第二母亲,她对海伦的爱就像海一样无边无际。

    与其说海伦·凯勒意志强,不如说莎利文老师的毅力高,是她改变了海伦·凯勒的一生。
  • Jean

    楼主 2012-1-12 08:39: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2-1-12 08:40 编辑

    这是学校整本书阅读大家小书系列之《孔子的故事》之后的一篇作文, 这次整本书活动的读书笔记见欣的读书笔记贴:)

    圣人孔子

    作者:欣欣

    近一个月来,我读了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孔子,了解了孔子的生活和他的思想,让我明白——孔子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他就在我们身边。

    孔子生于春秋末期,一个混乱的年代,他办学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文化,让整个周王朝重新崛起,让当时的社会有更大的改观。

    孔子在一生中经常碰壁,但他却从不放弃,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自己治理国家的方法和自己的一个门派。孔子反对季氏专权,不管季氏多么有权势,他都反对,孔子没有因为权位而去阿谀奉承。季氏将他逐出鲁国,孔子无奈周游列国,仍然不低头,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自己的执着,得到了鲁国大司寇的职位。

    孔子因为刻苦学习,在20岁左右就成为了一名博学多才的人。“达巷党”的一个人敬佩孔子,孔子却只承认自己只会低下地赶车。——孔子是谦虚的,他没有因为自己有本领而去炫耀,只是承认自己只会赶车。

    孔子一生忠于教学,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在进行教学。他在周游列国时绝粮在陈国,孔子依然淡定地给弟子们讲学。孔子和弟子们之间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他们谈天说地,通过过去与现在学习政治、音乐、历史。

    孔子说过:“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吾十五而志于学。”孔子的一生在学,他向历史请教,他向老子请教——无论到哪儿都在学习。他与南宫敬叔观光洛阳,在我们看来,观光就是游玩,而孔子去那里的目的就是请教老子。可见孔子真的就是:一个学而不厌的人。

    孔子是一名圣人,他对中国乃至于世界的教育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孔子以周文王和周武王作为自己做人的标准,他称他们是圣人,那么孔子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圣人吧!

  • 欣宝妈

    2012-1-4 21:40:13 使用道具

    好有心的妈妈,把孩子的作文一一记录下来,也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和收获。
  • Jean

    楼主 2011-12-9 10:40:3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1-12-9 10:41 编辑

    这篇就是欣在这次学校快速作文比赛里二等奖的作文:)

    落叶之美

    教室窗外有几棵梧桐树,美丽修长的枝干向外伸展,挺拔又漂亮。我原以为这几棵梧桐树在夏天枝叶茂盛,是最美的,现在我才发现,它们在秋天,落叶纷飞时,也是那样的美。

    现在,正处秋季,前不久一场小雨刚飘飘洒洒地下了过去,把本是浓绿色的叶子染成了黄色。我、GZL和XJ正从油印室往回走,路上正好经过那条落叶纷飞的小路。

    正走着,一阵秋风拂过,几片叶子像是耐不住寒冷,从树上飘了下来。先是一片,后来两片,最后从好几棵树上都落了下来。

    “噢——”XJ欢呼着,跑着去接那几片落叶,GZL也跑过去,伸开双手捧着去接落叶了。

    我没有去,而是蹲下,拾起了一片——那是片绿色,却留有黄边的叶子。我抓着它的叶柄,抚摸着它的正面——有的纹理仍清清楚楚,有的小纹理已经摸不出来了。把它反过来,只有三条大的分叉明显地印在上面。我用双眼望着它,一种表达不出的绿色融化在我的眼睛里,那种绿没有它春天时那样翠,没有夏天时那样浓,它是流动着的,渐渐地流进了我的心里。

    我弯腰又捡起一片——这片与前一片大不相同,它是土黄色的,就像枯萎的草一样的一片落叶。我握着它,正面的纹理已经凸显不出来了,唯一能感受到的是叶柄直冲顶端的一条;反面长满了白色的绒毛,摸起来十分柔软,让人“百摸不厌”。这片叶子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与前一片相比,简直可以说是“苍老无力”。但它那种棕色与我平常看到的棕色不大一样,画家的调色板是无法调出来的。它让我想起了这片叶子的一生——春天它青春年少,与同伴们一起随风摇摆;夏天它与同伴们遮起一片林荫道……

    这就是落叶之美之所在吧,特殊却不自傲,简单却不自卑。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睡莲 + 50 让人惊讶的文章。
  • Jean

    楼主 2011-12-2 09:37:29 使用道具

    我与妈妈的故事

    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这个月里,我将要度过我第11个生日,回想这11年里,我与妈妈度过了多少酸甜苦辣的日子,又发生了多少件值得我去回忆的事情——

    我读过妈妈的一篇日记,讲述了我出生的故事。2000年11月23日,妈妈离预产期只有两天了,所以住进了医院。妈妈时不时地给一些有经验的母亲们打电话;在忐忑不安之时,妈妈竟认为打催生剂对婴儿不好——我虽然体会不到妈妈那时慌乱的心情,但在这慌乱之中,饱含着一层深深的母爱。在26日下午3点,随着一阵清脆的哭声,我出生了,但在这令人欢喜的背后,又有妈妈多少的痛苦啊!

    2005年9月,我主动跟妈妈提起了要学小提琴的要求,妈妈非常高兴。妈妈为了能让我坚持下去,从9月23日开始一直假扮小提琴仙子给我写信。我永远忘不了其中的一句话——“只要你坚持不放弃,而且刻苦、努力,不管干什么事情都会有成绩的。”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每当妈妈从邮筒里笑容满面地取出这样的一封信时,都会高兴地说:“看吧,小提琴仙子又来信了!”然后拉着我回家,跟我一起给小提琴仙子回信。那时,我小小的心中充满了这样一个形象——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拉着小提琴。与此同时,我又立下一个誓愿——一定要撵上这个“小提琴仙子”,它逐渐在我心中形成了动力,于是,我坚持了下来。如今,我把那一封封信拿出来,看着信纸上那熟悉的字迹,我终于知道了——这个“小提琴仙子”就是妈妈!

    妈妈,谢谢您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您,永远是我心目中的仙子!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40 理由 收起
    睡莲 + 20 我很喜欢!
    巍巍 + 20 我很喜欢!
  • 申申MAMA

    2011-10-29 13:56:51 使用道具

    欣把芦苇都写活了,尤其是心理描写,绘声绘色,{:soso_e179:}
  • Jean

    楼主 2011-10-28 19:27:4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1-10-28 19:27 编辑

    芦苇眼中的世界

    我是一棵特别普通的芦苇,与同伴们一样,我差不多高2.6米,茎又粗又直,到了夏天或者秋天,我还会开出白色的花。

    我住在一个池塘边,每天要干的几件事就只不过是吸收阳光,吸取土壤中的营养;如果有空闲,还可以和旁边的野草聊聊天,或是跟着大家一起随风舞蹈。

    在我眼里,“世界”这两个字简直就是可以叫做高深莫测。我认为,世界就是这片池塘,这片草地和那边的一小片树林子,这就是我所能看到的了。但我旁边的野草说:这片树林后面,还有一条小路,这个世界,我少算了一块。去年,一只蜻蜓经过我们这儿,它说,这个世界大得不能再大了,如果再大下去,那就大到天边了。所有人的观点都不一样。

    不管怎么说,我倒是在这个又大又小的世界里生活得还不差。那天,我们刚刚睡过了一个无聊的下午,夕阳染红了天边,一群小虫子飞过来,对我们几个说,他们是蟋蟀,是游行音乐者。真是可笑,我倒是听说过流行音乐者,这游行音乐者还是第一次听到。我怕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会惹他们笑,于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你们是唱歌的,我们正好挺烦,你们就演奏一曲让我们欣赏一下吧!”它们几个交头接耳一番,然后从牙缝里不耐烦地挤出了一个字“行”。真是无理取闹,是你们吹嘘自己是音乐者,怎么,展示一下也不行吗?我总算也有点文化,人家孔子都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但是话又说回来,这音乐确实挺好听,按他们的话说,那叫“高山流水”。

    这个世界呀,真是奇妙又怪异!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睡莲 + 50 写得好精彩。
  • 春天的可可豆

    2011-10-14 12:59:50 使用道具

    好美丽的小文,让儿子来好好学习一下。真棒!!
  • 可欣妈

    2011-10-12 14:27:45 使用道具

    {:soso_e179:}这篇描写雪的文章写的也不错,童心童趣跃然纸上,只是我看到的太晚了。
  • 可欣妈

    2011-10-12 14:20:35 使用道具

    这篇夏天的傍晚写的也不错,有空儿让我女儿也来看看,向姐姐学习学习!
  • 可欣妈

    2011-10-12 14:18:12 使用道具

    我看的都入迷了,写的真好,觉得扔沙包那遍很好,又生动又活泼,观察的很仔细!
  • Jean

    楼主 2011-10-10 19:26: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ean 于 2011-10-10 21:47 编辑

    2011923  星期五   


    沈石溪来了


    前几个星期,卢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沈石溪要来我们学校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全班都沸腾了。有的同学赶紧把桌洞力所有是沈石溪写的书全拿了出来,在空中挥着;有的同学在交头接耳地讨论沈石溪长什么样,不是不照片上那样;有的同学竟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跳起来舞。我心里想着:沈石溪老师会对我们的课堂做什么评价?那时的场面会是什么样的?沈石溪又是怎样写出这些文章的?想到这里,我的心就像是一只小兔子在“怦怦”直跳。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和期盼,我们的《狼妻》公开课终于开始了!我的心跳得更快了,忐忑不安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沈石溪老师的到来。


    正想着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突然,后面传来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掌声,我猛地抬头一看——沈石溪来了!——他身穿一件白衬衫,脸上的皱纹充满了智慧,几丝白发在空中飘了起来。

    在课上,我们对沈石溪的文章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些书的真实性,沈石溪老师对我们的疑问作出了一个回答——他所写的文章都有一定的真实性,最后把这些故事“加工”一下,就是我们所看的这一篇篇动人的文章了。

    走出学术报告厅,我领悟到了沈石溪成功的秘诀——只有亲身经历的才能有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才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