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5-8-5 12:37 编辑

凭借记忆把整个城市画出来,这样的超级能力我看过不止一例报道。
有个英国的黑人,从小患自闭症。他花20分钟在纽约上空观察后,
就可以凭借惊人记忆力,绘出一张令人震惊的纽约全景图,该图长18英尺(5.49米),详细画出了每一座建筑物。



xin_541106030957468040112.jpg

他在作画过程中一直听着ipod,因为音乐对他有帮助。

xin_531106030957312987411.jpg



这可以让我们比较直观的理解什么是天才。

绘画,音乐,棋类,体育,语言,数学,物理这些领域,是天才辈出的地方,
因为这里是英语专栏,这里我主要谈谈英语。

我见过三个语言天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能力,就是记忆力惊人。
比如一个小孩,看过一个外语片子之后,能够大段复述看过的内容。
就跟那个画画天才一样,几乎是把看过的内容,印在了脑子里,可以随时提取。

还有一个是我大学同学。有次他说《长恨歌》能够看一遍背下来,我不信就打赌,
结果真是在那里看了几分钟,然后就开始大段大段的背,几乎一字不差。

另外一个天才,文科综合的成绩全省第一名,学英语就看片子。
托福高二的时候就考了640,无师自通达到了流利外语听说的水平。

普通人费劲千辛万苦的事情,他们轻而易举。
而且还有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就是天才的方法普通人是没法模仿的。
这点却经常被我们忽视。

我曾经跟一个外语天才请教学习英语的方法,他推荐我看《老友记》,
《老友记》我至少看过五遍,但我英语听说水平并没提高。原因很简单,记不住。

我学英语,必须得把大段的内容简化。从一个个词学起,一个个短语和句子学起。
必须搭积木那样进行积累。而没有办法大段大段的看,然后无师自通。

所以你看我前面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强调这种由浅入深,循序积累的方法。
我反对磨耳朵,看动画片,大段背的方法。关键就是我多年的实践表明,行不通。

我们不是天才,所以我们外语难以达到顶尖水平。所以我们也就没有话语权。
有话语权的是天才,可以用自己天才的表现,天才的分数大谈自己的方法,
但是,他们的方法恰恰普通人学不来。

许多普通家长没有艰苦学习英语的经历,没有艰苦探索的经历,
所以对英语学习方法的选择是比较盲目的。
看到人家孩子靠那么简单的方法就成绩斐然,然后就开始盲目模仿。
模仿的结果,基本就是浪费时间。

天才用天才的方法,普通人就用普通人的方法。
天才的记忆力惊人,普通人的记忆力就那么一点点,必须精打细算。

新东方是教外语的,创办者是俞敏洪。为什么是俞敏洪?其实是一连串错误造成的。

首先,俞敏洪报考大学的时候十分盲目,觉得外语热门,就报了这个。
结果到了北大之后才发现,这里天才云集,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行,只能垫底。

后来他又赶上了出国热。同学都出国,自己在老婆的鼓动下也打算出去。
然后不停的学托福,学GRE。最后老天眷顾,他被拒签了。
但是,由于他不是天才,记忆力很差,所以他记单词的时候,就想了很多讨巧的办法。
什么谐音联想,词根词缀,这些方法在天才眼里是不屑一顾的。但是,普通人如获至宝。
于是俞敏洪发现可以教这个赚外快。就在外面办起了培训。

很快被北大发现了,竟然把他开除了。这最终成就了他。

一个北大外语系最笨的学生,最后成了最大外语教学机构的创办人。
这听起来很荒谬,却道出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世界上还是普通人多,普通人就得用普通人的方法。

我跟俞敏洪的经历有类似之处。我也不是外语天才,我为了留学,也不得不想各种方法记住上万的词汇。
所以考完后,也编了GRE英语的词汇书。

所以,当我看到儿童英语领域,充斥太多不适合普通人的方法,就忍不住写了不少分析文章。
儿童英语这个领域,其实迷惑性更大。因为儿童是完全被动的,没办法反思自己的学习,
同时也很难检验学习的效果。只能是家长在那里折腾,最后能不能出成果,就看运气了。

学习要知己知彼。要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向。
比如浸泡式的学习方法,只适合外语天才和长期在国外生活的人。
这个方法当然很好,又省力又愉快,但普通人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

一个好消息是,在中国,外语最核心的用处就是阅读。
高考英语,现在和将来都会把主要力量放在阅读上。
以前有段时间要改革英语,变成应用型的,加强听说等等。
后来这个思路被否定了,英语目前的定位还是学术型的,主要服务于学术研究的需要。
而阅读是学术研究的核心应用。听说是附属的。

这对普通人是好消息。因为阅读的积累相对容易。
这方面,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不大。
因为阅读的词汇是相对有限的,而语法主要是依托逻辑。
这样天才记忆力再好,也不会占太大便宜。

普通人学英语,主要定位成学术就好。听说方面,要根据需要来定。

所以我要提醒家长的是,外语听说固然重要,但切忌投入过量时间。
作为普通人来讲,投入过量时间是无底洞,效果却很有限,
而且不大容易在这个领域上跟天才竞争,不如把时间更多花在自身有竞争力的领域。

小时候适可而止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
我大致画了一个范围,儿童英语2000-3000词汇。
在这个圈子里循序渐进的打滚,培养初步的听说读基本功。
不要盲目增加负担,适可而止就好。

外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1、儿童的打滚学习阶段。
2、中学的应试阶段。
3、大学的方向选择,专项准备阶段。

儿童阶段主要是在简单内容里打滚,打基础。不宜学的过深。更多精力放在听和读上,口语适可而止。

而中学阶段,主要围绕应试做准备就够了。重点自然是阅读和语法。这方面的基本功十分重要。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适当扩大听力的范围。

大学阶段,要留学就准备留学英语。托福或者雅思。有了前两个阶段的基础,加上集中的专项准备,问题不大。

这就是一个普通孩子比较不容易走弯路的英语学习路线。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60 理由 收起
high5 + 60 感谢分享
5272 查看 52 收藏帖子 (1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woshikkma

    2017-1-15 07:17:42

    老师,我觉得能上北大的也不是普通人了。背单词那毅力普通人就做不到。另外,如果您和俞5岁前就学英语,可能背单词就不那么累了。
  • freda_hxq_771

    2017-1-13 15:38:29

    有见解,小时候读书记忆力也很好,看一两遍就可以背,而且可以清楚记得是课本第几页哪个地方的东西,但是越长越大,记忆力就差了好多,学习压力也大就学的也困难
  • 倔强的曼陀罗

    2017-1-13 15:29:23

    99%都是普通人,但同样要高高的制定目标,因为别说是孩子了,就是成人有时候不逼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
  • 倔强的曼陀罗

    2017-1-13 15:25:30

    我觉得各种观点都是要存在的,比较推敲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路线。
  • jamingding

    2016-9-9 19:41:50

    最强大脑,以前看过一集。我想应该是为提高收视率的作假节目吧。
  • 13307729058

    2016-8-28 15:46:42

    各家观点争执很大,向各位学习了,都是有用的观点,之后是取舍的问题了。谢谢各位。
  • ranger2890

    2016-5-30 12:56:42

    好文章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 皖佑妈妈

    2016-5-30 09:51:09

    正迷茫于怎么让孩子学英语,这是个很不错的理念!
  • 菡萏

    2016-4-19 09:46:41

    好像脑力是可以训练的,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进行脑力训练啊
  • yym湘安安

    2016-2-25 12:04:15

    好帖子,有用
  • 牧羊的妞妞

    2016-2-24 14:09:55

    普通人就扎实一点点吧,慢慢来吧
  • 安宝宝妈

    2016-1-25 17:04:44

    赞!这个说法赞同啊:)
  • adamd2

    2016-1-25 07:07:10

    分析详细......
  • 奇奇佳佳

    2015-12-4 10:07:35

    自闭症患者心无杂念
  • vivianjino

    2015-12-4 09:39:03

    外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1、儿童的打滚学习阶段。
    2、中学的应试阶段。
    3、大学的方向选择,专项准备阶段。
  • 亚利桑那空中云

    2015-11-6 14:34:27

    干嘛非得跟天才比?另俞东方绝不是普通人。来自: iPhone客户端
  • changyizhao

    2015-11-6 14:23:09

    争鸣,探讨,切磋
  • edithhu01

    2015-11-6 11:57:55

    谢谢分享,收货良多。
  • sendtome

    2015-8-9 23:05:12

    我觉得能做到做某件事非常专心,那么效率就会非常高! 我在初中时非常讨厌政治课,自然成绩就很烂了,有一天政治课无聊,居然想是否能不用课后复习,就能记住就好了,于是上政治课是非常集中精力跟着老师的节奏,试图记住内容,结果让我很吃惊,那么厌烦的内容,也能记住大部分。
    直到后来看些了佛学的书籍后,才有所了然。各种学习方法,也无非让孩子能专心地学,提高效率而已。而天才,我认为是能自觉专心学习的人。

    欢迎探讨
  • zxllflym

    2015-8-9 18:35:16

    中国孩子学英语终究都抵御不了语法应试的困扰呀!
  • 点滴

    2015-8-9 12:20:58

    看过电视介绍 ,确实 是一个很让人吃惊的天才,画得好好
  • Ruoan

    2015-8-9 10:31:42


    不大量投入时间,是肯定学不好的。

    大量投入时间,也可能是事倍功半。
  • wja-tj

    2015-8-9 09:22:18

    天才天赋信不信耶
  • superpear

    2015-8-8 13:06:10

    写的很好,多谢。
  • feilongzaitian

    2015-8-8 12:07:55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8-8 12:11 编辑

    真遗憾,老肖这篇东西,论证与结论写的太以点代面地急躁了,仔细追究地话,是禁不起质疑的!

  • xiaoao

    2015-8-8 11:13:05

    夕阳四处 发表于 2015-8-8 11:01
    还别说,我就在无意中成为看《老友记》的实践者,现在看了2.5遍,感觉能跟上对话去看字幕,也可以听懂30% ...

    也许我前面帖子没说清楚。
    首先,每多看一遍《老友记》,肯定都会有进步。
    但是,看五遍是远远远远远不够的。
    看五遍就想学会老友记,就像梦想自己是天才一样,看一遍就会背《红楼梦》。


  • 夕阳四处

    2015-8-8 11:01:14

    xiaoao 发表于 2015-8-8 10:49
    “我曾经跟一个外语天才请教学习英语的方法,他推荐我看《老友记》,
    《老友记》我至少看过五遍,但我英语 ...

    还别说,我就在无意中成为看《老友记》的实践者,现在看了2.5遍,感觉能跟上对话去看字幕,也可以听懂30%的对话,如果不看字幕,可以听清对话的发音。我是不背单词的。总之,《老友记》学会起码口语没问题了。
  • xiaoao

    2015-8-8 10:49:44

    “我曾经跟一个外语天才请教学习英语的方法,他推荐我看《老友记》,
    《老友记》我至少看过五遍,但我英语听说水平并没提高。原因很简单,记不住。”

    如果看“”遍《老友记》,就能把老友记学会了,那学会英语也太容易了,也不用这么多人天天讨论学英语了。
    另外会背上万的英语单词,也不能说明英语水平高,说不定还不如几千词汇量的孩子的水平高。
    感觉楼主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