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InGodWeTrust 于 2015-10-17 16:30 编辑

经常思考孩子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英语能力
我的想法是速读能力,而听力能力是通往这个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环

Critical Thinking: 太多的人说“我们是哑巴英语,阅读远大于听力"。前半句对,后半句错。我们的阅读能力是伪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意味着能够"read to learn",比如google 生活实用知识; 快速浏览专业著作有个大体印象然后条一本合适的仔细学习;去看书评影评球评时评.....没有速读能力,一个人就会懒于使用英文去查和看。的确,除非不得已,否则我说的每一条都差不多可以用中文代替,无论质量如何。但这些常年累月的累积就体现了巨大的差距。

强调,速度能力不是说快速看过然后脑子一片空白,比如我尝试快速看英文,而是有能力找到自己觉得需要或者有兴趣的地方停下来细细品读。
一个说法是英文的问题是单词量太大,所以慢。但是单词量多了就快了吗?  前者无法推导出后者。我读简单的分级读物没有任何生词,但是就是无法一目十行。
还有人说不仅是单词量的问题,要多读,可能这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可能。
至于快速阅读训练,基本噱头,最多也就些许辅助作用。

关于一目十行是否有默读:根据中文的经验,扫视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会不自觉得读出几个词,但是不影响速读;而一旦进入阅读节奏比如少年时读武打小说什么的,这种内心的默读就更少了,就是一口气读掉。感觉速读就是这么不知不觉炼成的。英文目前却还是无法办到。孩子也许更容易达到这种能力吧,猜想。因为作为成人,即使在用Level0的没有任何生词的分级读物来测试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得默读出每个单词;而如果强迫自己1秒(最多2秒)看一页,就会什么也没读出来其实。

不知大家如何想法。

附:看来有不少误解。我做了个试验,看看这个帖子
【阅读能力】关于一目十行(或者说是舒畅阅读)的实验
http://www.ebama.net/thread-276652-1-1.html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丝飘飘 + 10
3252 查看 28 收藏帖子 (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ghghgh

    2019-10-27 22:45:57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暖宝宝

    2019-10-16 13:36:27 使用道具

    学习了
  • Giant

    2019-10-15 21:16:35 使用道具

    Keep reading and you will get better.
  • hinduismduck

    2016-4-22 10:28:45 使用道具

    感觉目前阶段还是精度好,但是可以让孩子自主泛读喜欢的书
  • 愤怒的钱小鸟

    2015-12-16 16:27:32 使用道具

    快速阅读很难一目十行!
  • 椰子婷

    2015-12-15 21:47:53 使用道具

    Gmat的曼哈顿阅读备考那本书,名字忘记了 我有个日志是我心目中的TOP10 有提到你看一下 能解答你的问题 速读和迅速概括段意 用思维导图 我认为是阅读的好方法 无论应用在哪一方面
  • marsha

    2015-11-7 07:46:39 使用道具

    孩子能一目十行?
  • colly111

    2015-10-16 12:49:07 使用道具

    中文我可以,个人认为这样能有效阅读和抓中心思想,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会好一点。
  • oranje

    2015-10-14 23:16:58 使用道具

    速读是可以练的。作为英语本科,国外留学social science的经验,速读可以练成。要不一周5本书的阅读量怎么完成?还要写报告
  • InGodWeTrust

    楼主 2015-10-2 08:23:37 使用道具

    Is seemd stt was deleted?
  • InGodWeTrust

    楼主 2015-9-30 10:28:4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InGodWeTrust 于 2015-9-30 10:54 编辑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9-30 10:07
    楼主说的快速阅读能力---

    快速浏览专业著作有个大体印象然后条一本合适的仔细学习;去看书评影评球评时 ...

    我都不好说是我表达能力差还是你理解能力差

    有速读能力,就会习惯在即使周围大环境是中文的情况下去轻松阅读各种英文。请注意,我说的是习惯和轻松使用英文,比如我想看电影了就会习惯去imdb看看影评,看了某本小说很有共鸣想去goodread上看看别人的发言自己也想发言,这个过程很轻松,不需要使用什么速读技巧,就是扫过去,有意思的慢慢看。 这种能力能培训班培训出来?那父母们都要笑死了。

    我相信英文虽然和中文不一样,但是也可以不知不觉轻松速读,不需要培训班什么事。我曾经看到一个移民的华人(不是ABC),他google一个问题,打开一个链接,我第一段没看完,他已经关掉这个网页了,他已经获取这张网页的信息了。如此可以想象,如同中文,母语者完全是轻松速读的,非母语者也可以通过努力接近这个效果。

    总之,我境界不高,能够有速读扫视能力就很不容易了。

    补充一点:经典名著怎么说也有几百本上千,比如自己喜欢其中300本,只有像中文一样能够速读的话才有可能读下来。境界不高,只是被情节吸引,被人物性格震撼,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也体会了语言之美,一口气读下去,喜欢。 没有速读能力就要读到猴年马月了,估计就没兴趣了。



  • feilongzaitian

    2015-9-30 10:07:1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9-30 10:33 编辑

    楼主说的快速阅读能力---

    快速浏览专业著作有个大体印象然后挑一本合适的仔细学习;去看书评影评球评时评.....没有速读能力,一个人就会懒于使用英文去查和看。比如我尝试快速看英文,不是看完后头脑中一片空白,而是有能力找到自己觉得需要或者有兴趣的地方停下来细细品读。


    回:楼主要的那种速读,实际上就是新东方培训人出国考试前,以及国内大专院校英语课堂上必须训练的----处理大量阅读时的皮毛技巧,也就是提纲挈领一目十行先认出整段关键句的技巧!

    按照英文的写作习惯和体裁不同,这样的关键句,经常是处在段首、段尾或中间,找到它,你能迅速对一篇文章,抓住个囫囵大概!继而根据这浅表的印象,决定它是不是自己的菜----这就是我上面说的【掐头去尾看中间】。这是给成人用的。但弊端就是人对这种走马观花,机械对应,不知其味的阅读习惯,很容易上瘾,严重的根本就看不懂作者说的什么,自以为是地添加许多误读出来,人还自己不察觉呢!

    还有一种给孩子用的,通常是用来帮他快速记住背出新概念的,也是应付考试用的,通过老师的展示,抓住关键词串联在一片,特点就是背得快,忘了以后能轻松复现,但我观察了这对孩子快速提分有用,但对发展他对语言的如母语一般准确深入的敏感反应,其实没用!也就是---对语言真正的理解力---没用!因为他的关注,都停留在词汇和结构的最外层准确的表现上了,无法深入直取内涵!





  • xuanjiangsara

    2015-9-29 22:47:26 使用道具

    声明事实:我不是老师,不教英语,更没教速读。我自己做过什么事,正在做什么事,至少我自己知道。

    张嘴给别人贴标签很容易,这是个人主观观点,我无意改。每个人有自己想法。你愿意给更多的定义也可以。言语的讽刺无穷无尽的。
    而且看你跟别人很快演变成吵架爆粗口过不是一次两次。

    我不想纠缠。你的习惯不是我的习惯。

    之所以会追楼,是你把"必有缺项"变成"啥都缺",你告诉其他人我在教学生。就是明明白白改意思创意思了(如果你认为我扭曲意思,你也在做这件事只不过你自己不这么认为而已)。

    语言可以用来创造好的东西,可以被滥用。
    你气不顺的话,在这个楼层敞开了写。
    如果你认为我的帖子有问题,跟管理员版主说,让她删帖。(我自己不删,因为我没觉得我做错,就跟你一样)
  • pekcat

    2015-9-29 13:10: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pekcat 于 2015-9-29 13:27 编辑
    一目十行仍不能"把握精髓",那就是语言水平不够(词汇,语法,意群,俗语习语,文化,反正其中有缺项足够大,以至于无法达到对普通读物速读的水平)


    @xuanjiangsara

    同意。 很多时候,文化背景很重要,西方文化中,如果对圣经和希腊神话了解不够,还是蛮影响理解力的。

    相关知识缺乏,看中文的物理丛书觉得比看英文的小说还要费脑子。

    以前一个例子,看《国情咨文》,通篇都认识,但是又不知所云,那是因为不知道那一年他们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一头雾水。但是如果你了解背景,就不一样了。







  • InGodWeTrust

    楼主 2015-9-29 13:01:06 使用道具

    看来是我想的太多太早了,听说读写,爱看爱听爱读英文,用英文增加知识面,一步一步来,也不能太心急。楼上都说的不错,学习了。
  • xuanjiangsara

    2015-9-29 12:24:56 使用道具

    但是我想lz很关心速读的原因是很想极可能扩大输入量,输入广度,以愉快的方式。就是他像要的
    read to learn。不限于读书,而是生活各个方面。就跟鹭鹭爸爸是的,开车游泳,轮滑,天气预报,球赛,物理,什么都用英语接触,长大才能对语言文化接触起来不费劲。事实也该这样,国内物理教的那么没劲,不看英文的不是自虐么。但是大多数孩子小学毕业后地理,物理,生物还是中文上课。家里早早加州科学上的早就小学初期就上路了。光读故事书,掌握的面太少。

    愿望是好的,还得看家里实力了。
  • xuanjiangsara

    2015-9-29 12:15:19 使用道具

    @pekcat
    我觉的你的切入点对。听书确实只能解决对文字认读慢的问题,实际上如果要达到一目十行,听书要慢于看书,不过有个好的朗读者,或者广播剧那样演绎,能很大程度丰富故事的单薄。对于情节好的书就是更锦上添花了,还有疯狂的听歌(小马,冰雪奇缘那种样的,尤其是对英语这种压强调的语言再合适不过了),所以这个确实是实打实可行的办法。有动画的有音频的就让孩子从这方面加强,认读文字次之,我觉得就应该这样,本来英文投入时间就少的可怜,小孩成长阶段。

    话说lz的因果顺序搞反了。因为功力已经和母语一样(或者就是母语),"思想深刻了,有洞察力了,就可以把握住文字的精髓了",才随心所欲的做到一目十行了。
    一目十行仍不能"把握精髓",那就是语言水平不够(词汇,语法,意群,俗语习语,文化,反正其中有缺项足够大,以至于无法达到对普通读物速读的水平)
  • xuanjiangsara

    2015-9-29 11:50:31 使用道具

    游戏和语言没法比(达到优秀所要具备的东西简单(虽然不易达到):反应能力,位置记忆,事件记忆或预知,规则运用),语言掌握貌似游戏,实则要求更多。除非你举具体例子详细说,基础差的孩子看简单书还很投入的跟着走。否则像游戏那样量化奖励走的话,就成逃离神庙了。再说玩游戏的,如果画面丑,大孩子谁买账啊。是很多人玩,玩通的又有几个呢。
  • xuanjiangsara

    2015-9-28 20:46:30 使用道具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9-23 12:48
    一,仅仅尽量用实物和动作等对应,来期望掌握零敲碎打的单词,还远远不够,要完整回归到让孩子倾心的故事 ...

    看到这段,情感投入是不是指这样的情况:

    有次我读Shackleton的南极探险,尽管我知道最后结果算是大家都没事。我对航海船的构造也不懂(也就是说航海专业名词是现猜),但是作者写的文笔太好了,所以特别吸引人(可能也加上人就是好奇喜欢看别人怎么吃苦克服的?),所以看的很快,而且中途出去的时候买东西都感觉要要瑶瑶晃晃在海上,衣服都有海水腥味的感觉?这种是平时快速看iphone评价(虽然也很生动的描述,但是终究抵不过人文性的东西)感受不到的。我也是觉得投入看的话会很激动,至少会想跟别人讲,复述,这样就有进一步练习机会了。

    但是我想楼主想知道的是不管投入不投入感情看,都是语言障碍很小的情况下做到的。我不知道对于小孩,怎么解决理解和痴迷这个问题(我是因为好奇,所以学了一阵只要喜欢不管难易是一定要看的)。

    就像上面问道的,对于基础还一般的孩子怎么做到理解深,把握精髓而痴迷很快读完呢?

    比如说8,9,10岁的孩子很喜欢看希腊神话故事或哈利波特,这种情节起伏的。但是现有能力看不了神奇树屋(有的早知道点故故事背景的,连树屋这种儿童探险也觉得弱爆了,不喜欢看学校里的小学生故事。这种怎么做呢?虽然我觉得只有选孩子特别喜欢的题材他们才会看的有意义,只读分集读物不够。
  • Kiana_JN

    2015-9-28 16:32:40 使用道具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9-20 12:14
    速读是可行的!但一般孩子和大人对速读的误解太多了!

    以为掌握了大的单词量,再加上大量的阅读,就能成 ...

    层主写的不错,我也赞同。

    但是你这段话没回答:为什么中文可以一目十行,而英文不可以。

    按这个逻辑,思想深刻了,有洞察力了,就可以把握住文字的精髓。那么不管什么语言,思想和逻辑都是相通的。


  • InGodWeTrust

    楼主 2015-9-24 10:25:35 使用道具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9-23 12:48
    一,仅仅尽量用实物和动作等对应,来期望掌握零敲碎打的单词,还远远不够,要完整回归到让孩子倾心的故事 ...

    可能我没说清楚,我好奇的是你是不是习惯用英文获取信息,比如听新闻,看报纸,浏览英文网页,读英文书,只要你需要,或者有兴趣,而不是因为中文获取信息能力强就依赖中文。从你的回复看,虽然你谦虚地说境界不高,但比我说的能够快速浏览已经强了,那么在生活中习惯英文小菜一碟了吧
  • feilongzaitian

    2015-9-23 12:48:0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9-23 15:31 编辑
    InGodWeTrust 发表于 2015-9-20 14:44
    首先,你上面提到的我们小时候是背单词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我很认同,所以希望孩子尽量用实物和动作等掌握 ...

    一,仅仅尽量用实物和动作等对应,来期望掌握零敲碎打的单词,还远远不够,要完整回归到让孩子倾心的故事场景的整个意境中去,调动他自己的感情深深植入其中,我们的大脑,才能在完整的语境中,将当下亲身经历如在目前的逼真感知,一气呵成地保留、内化。

    二。我说的境界并不高,都是自然而然积累所得!只不过我和你说的并不是一回事,我说的是对深表层的文义,全方位速读并收获的【能力】,你说的只是如浏览目录一样的快速提炼词面纲要的【技巧】。


    二者的区别是:前者在速读同时,人的认知和内心情感都会发生深层理解和触动,后者只是仅限于当下对文字表面的快速浏览和记忆,以便拣选哪些内容值得自己关注而已,是不必走心、不必启动深层知性的辨别。

    一般来说,若不是应付中国的考试和比赛,我对孩子传授这种类似掐头去尾看中间的技巧的速度习惯,是十分慎重不敢轻易尝试的,因为甜头不大,祸患甚多。最突出的就是一旦掌握不好,快速技巧将会强夺了孩子本有的宝贵的感知,掐断他自身深入探知世界的欲望和智慧成长,容易在浅薄的文字上玩游戏,转圈圈,以少为多,因小失大沾沾自喜而不自知,形成不可救药的玩弄知识、虚伪求学的病态人格。

    三。不分英文中文,只要是我烂熟于心的领域或和我高度喜爱、意志相通的文字,不需刻意,我都能做到像发自我肺腑一般自然和亲近,形神兼备。但如果不是烂熟于心、或很了解或很感兴趣文字领域,哪怕是我自己的母语,我也觉得格格不入,无法自然,无法通达。

    在今天,网络运载大量知识到处泛滥文字的今天,知识变得唾手可得,所谓速读的技巧,你上三两节课后,也很容易到手,但那跟造就智慧的大脑,健全的人格,探索的梦想,无关!跟造就皮毛的人生,生计的工具,有关!


    今天,知识变得并不重要,观点才重要,情感才重要,智慧才重要,独辟蹊径的发现才重要!读书人对自己的诚实,才重要!只有自己亲身的体验感知磨练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和成就你的真知真学问!读书人对自己读书的情感诚实,对自己热爱的知识,能诚实地选择和自由地恋爱与追随它,才是真正的速成之因!

    不管多么好的知识、书籍,也不管你是不是在用母语学习它,一旦你与它的诚实情感,和自由选择自己所爱的知识来探索的权利脱节,你的大脑就是在披枷带锁地生吞活剥地发生破碎的理解和肤浅的感知,学习的动机早已扭曲为对自己虚伪的欺骗和对未来的苟且应付,此时再来进行速读的技巧,就会将知识的皮毛,弄得更是满地狼藉,一场灾难!人对知识和未知探索的良好情感,从此中断,再难恢复,此时称之为----书奴十载而梦想破灭!

  • InGodWeTrust

    楼主 2015-9-20 14:44: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InGodWeTrust 于 2015-9-20 14:51 编辑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9-20 12:14
    速读是可行的!但一般孩子和大人对速读的误解太多了!

    以为掌握了大的单词量,再加上大量的阅读,就能成 ...

      首先,你上面提到的我们小时候是背单词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我很认同,所以希望孩子尽量用实物和动作等掌握单词,起码是这些3000词以内的基本单词,不要像我们这辈人这么痛苦地学还效果很差。
       其次,你后面这些可以说是很高境界了,我想我的中文也达不到这个水平。我只希望孩子能够用英文"read to learn",就像中文一样自然,起码是在read各式各样的文字时。更高的境界不是我能培养的......
        补充:从你的回复里我倒是总结出了,就是虽然目标是流程阅读,或者叫阅读无障碍,但是听说读写不可偏废,否则也达不到这种水平。
        还有,好奇的问一下:您读任何英文文字和中文一样自然吗?即使是哲学或者某个专业什么的,能和中文一样扫过去就知道虽然很难,但是起码知道是什么东西,大致在讲什么。
  • feilongzaitian

    2015-9-20 12:14:4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9-20 13:35 编辑

    速读是可行的!但一般孩子和大人对速读的误解太多了!

    以为掌握了大的单词量,再加上大量的阅读,就能成就真正的速读能力,这还真太不一定了呢!

    首先什么是速读?就是首先具备人内在的犀利敏捷的洞察、鉴别、判断的思维水平,就是首先练就一双了思维的慧眼!是你的思维洞穿了文字,将其文旨快速提炼而出的---一种进入化境般的阅读能力,你眼前的文字凭借你迅捷的思维理解力,已不再是固化的文字和语法结构,而是透过文字词面后的直接深入和呈现的清晰洞明的---活的思想和景象之流。它快速地蜿蜒攀爬,经过激流险滩,当下分辨种种景物,当下澄清种种情感,凭借自己的客观判断,与作者的思想共同流入理性与知识的大海。

    这可不是靠背单词和大量啃文章,钻进纸堆里,就能简单成就的学问,它的秘密在学而思、思而行后的大量思与行阶段的感悟、实践和升华,以及将这些深厚的体会,善于做出条分缕析的严明逻辑的观察、归纳演绎、分析探讨、联想创新、呈现和说明---等多种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共同开发和训练,可绝不是只靠啃书一途就能达成,而是要用丰富的想象力、严明的逻辑思辨,思行合一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特别是对思想和精神财富发自肺腑的热爱与追随,才能共同孕育而出的一种综合能力---这个就是训练有素、洞察一切对万事万物都好奇敏感的头脑。

    一个完善的人,他的学习必须经过深入而厚重的学而思、思而行,行而悟的几个阶段,今人只知道在学问上做表面文章得疾速成就,首先不懂得如何听从自己的内心渴望去选书、去自由地读书去与书沟通交流才会让自己的生命与书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真爱上书,其次是读书不求甚解,读完从不对之展开自由的、由衷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辨析、讨论及观察、行动的知行合一阶段,而是或凭一己感受全盘接受或是一概嗤之以鼻,读书人自己都严重缺乏---基本的对知识的由表及里的判断鉴别---以及再加工再创造的强大思维能力,就想直接空降出表面花样子的【速读能力】来,这只能是哄哄世人哄哄自己的伪读书罢了!

    其实这也和生活的很多现象相通,比如对服装特别在意的设计师或爱美的女性,她只要匆匆走过一条街,随意一撇,就能迅速知道哪家店有她想要的款式和上乘做工,而且百发百中!而其他的顾客则经常被满街的货品弄得晕头转向地傻逛上一天也不得要领,甚至买回很丑的衣服回来,也没有察觉。这是为什么?因为设计师或爱美的女性,已经从大量的表象上迅速洞察到了服装潮流的本质和精要,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服装审美上,已达化境,而这是他们这些年来倾心深入观察大量累积,时时处处兴致勃勃地揣摩、比较、思考,才最终脱颖而出的----迅速扫描、鉴别判断的洞察能力罢了!速读的灵感---也是同一个道理。


    迅捷清澈地透过文辞表面和文法结构表面,直取文章作者心要及根本志趣精髓者,才是真正的速读者,才是真正的读书人!这正像屠龙高手,不管龙多么变换莫测,他都能将龙的性命---那颗龙珠,手到擒来。读书者到此境界,才是真的开始窥见人生的堂奥。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90 理由 收起
    high5 + 60 一语中的
    qinbaoba + 30 我很喜欢!
  • InGodWeTrust

    楼主 2015-9-20 12:13:16 使用道具

    楼上有朋友提到了语法结构和文体。他可能有所误解。即使分级读物就是很简单的句子结构也无法一扫过去知道大概怎么回事。还有,文体比如哲学或者名著的确要细读,但是比如:对名著一扫就可以跳过不感兴趣的大段风景描写。 总之,我说的这种一目十行是很自然的,不需要打起精神定神进入速读模式。
  • b3410

    2015-9-19 18:48:40 使用道具

    這正是要大量閱讀的原因
  • 兔子星星妈

    2015-9-19 18:38:57 使用道具

    中文我确实可以一目十行,
    看英文书要一个个字读完,有时候还得回头再读一遍. 由此终于理解了什么是阅读障碍.
    如果英文功夫和中文差不多的时候,我想一目十行也是顺其自然的事.
  • 34071038

    2015-9-19 16:19:49 使用道具

    快速阅读这样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