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憨憨一起做了两张3D的小卡片,不花哨,目的就是锻炼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这种从2D平面转换成3D场景的效果,还是很神奇的!^_^
自打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后(微博号也是憨爸在美国),好多朋友问我怎么做的?好吧,响应大家的号召,今天教您怎么用这种卡片的方式给孩子培养空间思维的能力!
一、初级难度(适合年龄1-4)
先找好一张卡片,实在找不到硬点的卡片,那么白纸也行(我就是用的白纸)。
将卡片对折。
在折纸的中间部分左右各剪一道口子。
将这部分折起来。
再打开,一个立体的方块就冒出来啦!
这一关是初级难度,面向的是1-4岁的孩子。但在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里面,却有不少可以引申的知识! 1. 比如说,什么是一半?娃通过对折会知道,哦,原来一张纸可以对半分的,分出来的就是一半。
2. 比如问,若再对折一下,纸会变成几份啦?娃试一下会知道,哦,原来那样子会被分成4份。
3. 比如换个角度问,如果你想把纸分成4份,你该怎么折啊?
4. 如果想再做一个方块出来,怎么剪啊? 5. 如果想把方块一面涂成红色,一面涂成绿色,怎么涂啊? 这里就留给您和孩子充分的发挥空间吧!
二、高级难度(适合年龄5+)
下面就要加大难度了,面向的是5岁以上的孩子。

我们按照图示的方法,再剪两道。

这时候我们发现变出了一个阶梯状的图案。

同样的原理,我们还可以变成这样。

重复上面的步骤,随意发挥,我们可以得到上面这个漂亮的阶梯形状。
这里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1. 我们做的凸出来的方块其实大小是不一样的,怎么从2D的纸上规划出不同的3D方块,这是一个考验。
2. 另外,你会发现,这个阶梯其实是凹凸有致的,也就是说,有的部分是凸起的,而有的部分是凹进去的,而凹进去的那部分里竟然还有凸起的小方块。凸起的方块怎么剪,而凹进去的方块又怎么处理? 所以,孩子在想实现TA所设想的3D空间图的时候,TA首先要把这个3D图映射成2D的样子,然后考虑该从哪里剪,以及怎么剪才合适,哪部分凹进去,哪部分凸出来。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烧脑子的活!
最后,给您看一段制作这张3D卡片的完整教程视频。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 ... =375&auto=0
三、总结一下
父母和孩子在做这个3D卡片的时候,没必要照本宣读,可以让孩子随意地发挥,剪出他们想要的形状,因为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启发他们创造力的,说不定他们做出来的形状更为惊艳呢! 我在和憨憨做卡片的时候,我就没有逼着他按照我的步骤来,最后他剪出了一个连我自己都想不到的造型,真不容易!

所以啊,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孩子会给你带来惊喜的!
对了,您的孩子如果剪出什么好的创意,也给憨爸分享一下呗!^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