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我是Rain, 一枚普通的半职独立英语老师+半职妈妈...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教学中的日常总结---如何打通原版阅读与应试之语音篇....
...................................................................................
开始尝试在小学阶段教孩子音标,只是顺势而为,随流而动。教完自然拼读阶段的规则后,感觉应该来一个总结。也学习过其他教材,但其他教材只是自然拼读的总结,感觉总差点意思,于是想到了音标, 以“ 音“ 为枢纽,平滑自然地导入到48个音标。
为什么用音标来总结更好呢?
我们在教自然拼读时常说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往往是把它们当成了自然拼读的两个独立的学习目标,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在学习程序上他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完整闭环。
见词能读,重在学习拼读规则,听音能写则能考验和总结见词能读学习的基础是否扎实。通常自然拼读教学一般理解就是教孩子学习拼读规则,更深一点的教孩子在阅读中巩固拼读规则。但其实听音能写也是非常重要且必须的一环,必须给予和教授拼读规则一样的重视程度。它其实是需要特意练习的,简单说就是听写单词,和普通学校听写不一样的是,根据拼读规则来听写和记忆单词。这个听写的过程其实是可以贯穿任何学习过程的。最近我在给孩子练习听力时,就常让他们看有趣的视频听写句子,这样的好处是听力和听写全搞定了。听音能写训练其实是见词能读的一个逆过程,但是它有助于更好的掌握见词能读。
回到音标的学习,音标的学习其实也是自然拼读的逆过程,可以帮助总结提升自然拼读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开始只是凭直觉觉得应该以这样的顺序教。但是后来教完后才发现原来在小学阶段教音标非常有必要,通过这个的学习,可以解决应试中关于语音方面的绝大部分考试题目。
简单说,比如a, an的使用规则。European前面为什么用a,不用an,hour 前面用an, 不用a?里面就已经涉及到了元音,如果孩子没有音标知识,怎么从根源上知道用a还是用an?
至于一般现在时里三单加es或者s之后是发/s/ , / z /. /iz/里的哪个音, 名词复数后es /s的发音,过去式ed什么时候发/d/, /t/, / Id/, 里面都已经涉及到了清辅音浊辅音元音的知识。
如果没有教音标的知识,仅只靠记忆,其实是解决不了后面的根源问题,考试换个单词你就不知道了,要解决根源还是要让孩子了解音标的基础知识,元音,辅音,清辅音浊辅音这些基本的内容。
我有一些学生也上过其他大机构的音标课程,但是感觉基本忘光了,不会运用。一个原因是孩子练习不够,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感觉因为课程的系统性不够,前一个课程讲了音标,后面的内容不会再有意识的运用。在什么课程之后,孩子的水平如何,带入的程度有多深都是影响孩子实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有些东西的学习是长线的,需要不断去巩固和提升。比如学完自然拼读之后,你得在后面的英语学习里继续运用它,比如中阶的阅读课里,生词的学习就会继续运用这些内容,运用音标来学习生词。同一个发音由不同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发出来,解决同音异形问题。这样的好处是,由单个知识点的学习变成了自学能力的学习,而且中间隐藏着如何学英语的秘诀,有一天你的学生也许会发现,啊,我的小学老师原来在小学阶段就告诉了我如何培养终身学英语的自学能力!
继续回到音标,学完后在后面的阶段里要不断的去运用它,才能达到能力的高阶水平。但这对老师和机构的要求都比较高,要么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哪怕不同的老师上不同的课也能保证有同样的效果;要么是同一个老师上到底,老师对如何教英文有比较通透的理解。
前几天发完朋友圈的,有妈妈问可否开单独的音标课。在我自己的教学中,其实这不是一个单独的课程,是一个自然拼读+阅读课程的总结,并不是全部孩子都能上,有时还是要具体看每个班和孩子的情况的。比如有一些孩子年龄比较小,并且平常没有坚持大量阅读,就不一定能带这个课程。有时是语法课程的一个补充,因为上到语法内容,比如名词的单复数,a,an的用法,现在时里三单动词-es/s发音,会发现中途转来的孩子不具备基本的音标意识后,会有困难理解这些语法内容,所以会给孩子们补上相关的内容。如果是单独开一个音标课,其实反倒效果没有这么惊艳,真的,确实没有这么惊艳。当你把英语教学每个部分做为切碎成单独的模块,没有串连成一个整体具有系统性时,教学就没有美感和惊艳的效果。
我没有专门开音标课程,而是在小学学完自然拼读课程之后,把音标课程来总结自然拼读的规则,同时融入阅读课程里,在阅读中运用音标来学习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