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细细看,很有启发。

名词解释——12岁现象:12岁是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转型期,而初中四年时间又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渐渐树立,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会产生学习节奏、学习难度、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不适应的状况,即“12岁现象”。
孩子的转型伴随着的也是家长的转型,12岁孩子的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12岁,如何让孩子在人生的第一个转型期踏出稳健的一步,资深心理专家杨敏毅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家长提出建议:

一、亲子关系中的家长角色

0-3岁:你是孩子的主宰者
3—11岁:你是孩子的监护人
12—21岁:你是孩子的朋友
21岁以后:你是孩子的伙伴
12岁之前,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中,家长处于主导的地位,孩子在亲子关系中是被动与接受的一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渐渐趋于主导的一方,不再像之前那样无条件接受家长灌输的观点,此时家长若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容易产生摩擦和碰撞。孩子12岁之后,家长的角色应当从主宰着与监护人转变为孩子的朋友和伙伴。

二、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1、尊重、理解、鼓励、欣赏孩子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心
3、重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做家校联系纽带、师生沟通润滑剂
5、对孩子合理期望,减少横向攀比

三、家长该做的几件事


1、举行一个“小升初”仪式
让孩子了解这一阶段自己将发生的转变并让他感受到家长的支持。

2、约定几种奖励方式
用奖励的方式激起孩子的学习积极。

3、改变一些生活习惯

4、明确几种求助方式
安全紧急求助:110、120、119等。
学习困难求助:同学、老师、网上查询。
生活困难求助:父母、朋友、老师。
心理情绪求助:班主任、父母、心理老师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4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我很喜欢!
peterpan + 20 谢谢分享
9297 查看 58 收藏帖子 (1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menger_mail123

    2016-10-21 10:26:15 使用道具

    努力做孩子的朋友!
  • 会飞的云666

    2016-10-17 10:53:41 使用道具

    支持支持,谢谢楼主
  • 蔚蓝的蓝

    2014-1-9 13:16:47 使用道具

    希望一直做孩子的朋友,正在努力
  • joylice

    2013-12-13 13:58:32 使用道具

    即将进入初中,学习了,谢谢。
  • hedan

    2013-10-30 14:11:42 使用道具

    孩子大了,我们就老了
  • maggiewli

    2013-10-30 13:50:53 使用道具

    正好,学习了!
  • 航行每一站

    2013-10-21 14:39:36 使用道具

    做孩子朋友
  • 蝶舞沧海

    2013-10-20 12:13:34 使用道具

    我家已经12岁了,刚入初中,还不会适应,我没能好好引导,学习了,和孩子做朋友,理解她并尊重她,她已经不是那个让妈妈时时处处管着的小姑娘了。
  • 老媽笑嘻嘻

    2013-10-19 17:59:44 使用道具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我做了些相反的事,
    後來驚覺我要學習、我要改變,
    才做成了女兒的朋友、她的倚靠!
  • beoneaaa

    2013-7-12 22:30:09 使用道具

    谢谢楼住 学些啊
  • 南南北北

    2013-7-12 16:32:41 使用道具

    拷贝给哥嫂看。
  • 青藤开枝散叶

    2013-7-12 16:27:19 使用道具

    我家两岁都快管不住了
  • carolynyuan

    2013-7-12 11:18:31 使用道具

    很有道理,学习了
  • zty1122bb

    2013-5-29 16:03:18 使用道具

    学习一下,已经过去六分之一多了。
  • eastmoon

    2013-4-25 09:56:58 使用道具

    12岁真的很关键,我的孩子正值这个年龄,最近心里也有些波动,所以特别有感触。
  • 星光闪闪

    2013-4-24 13:28:51 使用道具

    正好受用,非常感谢!
  • yxhl

    2012-7-6 08:26:12 使用道具

    孩子正是12岁,来学习学习
  • sera

    2012-5-20 23:48:52 使用道具

    应该重视了
  • 程至开

    2012-5-18 21:42:37 使用道具

    喜欢和女儿成为知心朋友
  • xiaoriu99

    2012-5-17 20:28:06 使用道具

    谢谢,好东西
  • yuqinghuaz

    2012-5-17 19:09:19 使用道具

    家里也要民主               
  • brana1987

    2012-5-16 11:59:34 使用道具

    我们目前还好,不叛逆
  • peterpan

    2012-5-14 12:59:40 使用道具

    tangli810 发表于 2012-5-14 12:44
    我们怎么十岁就有点了呢?其它方面好像也没发育啊!会不会到了青春期更厉害?

    看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我儿子十岁的时候也有过一段时间总是找别扭,每天回家唉声叹气,看同学也不顺眼,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一点小事不满足就暴跳,现在十二岁了倒还没那个时候严重。
  • tangli810

    2012-5-14 12:44:57 使用道具

    我们怎么十岁就有点了呢?其它方面好像也没发育啊!会不会到了青春期更厉害?
  • liyanhao1209

    2012-5-14 10:47:33 使用道具

    特想看看,怎么就给屏蔽了呢{:soso_e110:}
  • 下午的阳光

    2012-5-14 08:50:53 使用道具

    我家这个快12岁半了,真的是开始进入青春期了,在家里他常说的话是:“我好想自己在家呆一会儿。”写作业时开始锁门,说多了他开始烦,动不动就发脾气。儿子性格一直比较温顺,现在却象一头好斗的小牛。
  • 韦祎宝贝

    2012-5-14 01:27: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韦祎宝贝 于 2012-5-14 01:34 编辑

    谢谢Peter妈!孩子快十二岁了,多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少犯些错误,对孩子岀现的问题应对的能从容些。

    前几天和琦姑姑一起爬山,她说起女儿恋爱了(孩子上初四),我虽不反对,但也绝对不鼓励。琦表姐说,如果不早追,好的都被人追走了(晕)。琦姑姑说因为这恋爱,孩子也比以前爱学习了,这是好事儿。我问如果失恋了对孩子打击不是太大吗?这外部条件有点不靠谱吧?琦姑姑竟说吸收下教训也是有收获的,不知道孩子要指靠什么从别人的魔法棒下站起来,最让我跌破眼镜的是琦姑姑竟教给孩子怎么套话,可以了解男孩的父母状况。我原本还想给个什么建议,最后只好闭嘴了。真的是教育理念太不相同了,根本没办法交流。

    我现在只能多接触、吸收相关的知识,希望自己能做到不后悔就好。
  • peterpan

    2012-5-13 18:17:12 使用道具

    韦祎宝贝 发表于 2012-5-13 14:41
    真可惜,这个没法看到了,版主能把它再发一遍吗?


    我还看到一篇关于12岁孩子的文章,一起贴出来给你

    叛逆的12 独立的12

        一般来说,从12岁开始,孩子就进入了人生中最变化莫测的青春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孩子都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常听家长们说,孩子不听话了、叛逆了孩子爱打扮了、爱臭美了等等。其实,青春期是孩子寻求独立的关键时期,家长们应该正确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并完成独立。

      华妈妈:关键时刻 父亲出马

      儿子初中的逆反很可怕。他原来在我的掌控中,可突然间,他变了一个人,一个你不认识的人。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你说什么他都顶你,你这根针根本无法插进去。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不能打他,不能骂他,对他不能采取任何手段。这个阶段过了1年才好,很可怕。这个时候,也许只有老师的话,能起到作用。

      其实我自己就是个很叛逆的人,所以我很注意,不希望我的叛逆在儿子身上重演。可是,还是无法避免。

      记得有一次,我说他近来学习退步了,他就顶过来,然后拉着门说要走人。我马上告诉他,你走好了,我不拦你。结果他真的就出去了。他外婆从门缝偷偷看,他居然坐在楼梯上。其实当时看到他出去,我心里不害怕,我觉得他不应该走远,即使他出走一下,也还是会回来,因为家是他感觉很舒服的地方。后来外婆问他打算去哪里,他说准备去M记坐一下,再回家。等他后来平静下来,我跟他讲,我们作为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子好。你不能听到烦,就离家出走。其实他都明白,不过就是一时火遮眼,控制不了。

      我觉得我们和儿子关系不错,态度很随和,不会摆长辈的权威。但是有时候,权威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他没什么人生经验,很多事还不懂。儿子自己也能接受这一点。

      其实这也就是青春期的特有现象,只是时间、表现各有不同,有的12岁就开始了,有的会推迟。有的孩子是说不得,听不得坏话;有的是大声呵斥家长;有的就是早恋……处理好了,孩子就能顺利过渡。家长不能太强制了,去压他,反而适得其反。

      这个时候父亲的角色很重要。儿子12岁时开始有喜欢的女孩子,后来他父亲帮他收拾房间时,看到他写给那个女孩的情书。父子俩就关在房里谈,不让我听,还说这是他们男人间的秘密。一直到现在,我既没看到过这封情书,也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只知道后来他父亲把信烧了,然后很平静地告诉我,他真的很喜欢她,情书写得很动人。比我写得好。

      我家先生一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他知道的关于孩子的信息,大都是从我这得来。但是关键时候,孩子需要打气时,我感觉还是要父亲的话才有力。还有,他很注意保护儿子的隐私,我常常无所谓,会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去处理。

      周女士:先做朋友 再谈教育

      12岁时,儿子开始反叛,像一只小疯狗。他动不动就发脾气,叫他吃多点菜都会发脾气,说烦,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为什么硬要别人吃。还不会体谅别人的感受,很自我。反正你叫他往东,他就要去西;不喜欢你叫他做这做那,但自己又做不好;你不理他,他又说你不管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但又没什么生活技能。我觉得其实孩子自己内心是很矛盾的。

      刚开始时,我就跟他争、跟他理论,结果总是在吵闹中度过,天天都搞得大家不开心。后来我就不跟他争,因为某事他发脾气了,我不再谈论那件事,做别的,不生气,但也不认同他。等他冷静了,再慢慢同他分析,说出其实我们是因为爱他才会这样做,问他下次遇到这些事,希望我们怎样做。他冷静下来,很多时候都会认同我们的做法,只是希望我们不要太烦。

      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他觉得自己长大了,但其实很多事还不懂,很多事都不会处理,而且现在都是独生子,更任性。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多点耐心,多发掘孩子的优点,多同孩子沟通,你要先成为孩子的朋友,才能再做教育、引导等其他事情。

      顾女士:细心观察 平心对待

      12岁时,感觉女儿开始对男孩子有朦胧的好感,还容易受周围人、小说、杂志的影响。

      女儿之前对男生的好感,我是知道的,但没有想到会给女儿造成这么大的困扰,一时疏忽了。直到她有次成绩急骤下降,给我写了一封道歉信。我跟她说没关系,找原因就行,谁知她大哭,我才觉得事情不太对劲。之后,我就经常和她聊天,告诉她,她喜欢别人和被别人喜欢都是正常的现象,不是坏事,也不要太在意。平时我很注意她的日常行为,抽时间多关注她。对于她落下的功课,和她一起找原因,帮助她重新树立信心。

      其实,家长只要静下心来,是可以观察到孩子的一些细微变化,关键是家长要心平气和,这样才能取得孩子的信赖,孩子信任家长了,愿意和你说心里话,那么家长的引导就可以开始了。

      李女士:多点关心 顺其自然

      初二上学期,有一节政治课,就是讲她们这个年龄是叛逆期,之后我观察了一下,觉得女儿真的叛逆了一段时期。女儿叛逆的表现是,不让我抱,爱和我顶嘴……好多都不一样。到初三下学期后,学习紧张了,叛逆就消失了。

      我之前说过会顶嘴的小孩比较聪明,她就天天用这句话顶我,我也和她顶,她说不赢就会哭,不过顶完就没事了。还有,以前她老爸搭她的肩膀都可以,但那时就不行,老爸一搭她的肩,她很快就弹开,反应特别快。以前冬天我们一家三口,可以在一个盆子里泡脚,在客厅里盖一条毯子一起看电视,但那段时间,女儿不跟我们一起了。不过过了那段时期就好了,现在感觉还更体贴我们了。

      这段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家长不用有太大负担,顺其自然吧,对孩子多点关心,孩子自己就会走过去,过去了,就好了。

      小升初家长:早立规则 养成习惯

      我家女儿12岁时有些变化。不过,是渐变,而且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我的原则是,孩子实行走动管理,先是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问题,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及时管理。女儿小时候,我就定下一些规矩,这些规矩基本上不会被打破。比如一个人在房间时,不许关房门,除非睡觉;看电视不可超过1小时;上网不许超过40分钟;出门必须告知家长,不可在外逗留等等。虽然没有签合同,但久而久之基本已经形成了习惯。很多家长认为信任孩子很重要,我当然也赞同,但信任要建立在孩子自觉的基础上,所以要从小养成自觉的习惯。习惯养成了,以后就省事了。

      孩子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看来我还要用点心思,再订立一个目前乃至将来都切实可行的家规才行。我打算世博回来后,再开个家庭会议。

      专家说法

      叛逆,是孩子寻求独立的过程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治疗师胡慎之

      孩子有三个独立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岁多,和妈妈分离的时候;第二个时期是3岁,开始形成自我意识的时候;第三个时期就是青春期。

      一般来说,孩子在12岁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更喜欢和同龄人相处,不喜欢父母的唠叨,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等等。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家长们看来是叛逆,其实是孩子寻求独立的一个过程,因此我觉得应该从孩子的角度,用独立而不是叛逆去形容他们这个阶段的成长。

      因此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们应该理解孩子寻求独立、表达自我的要求,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了,总是想去控制孩子。为什么不少家长总想去控制孩子?无非是出于三个目的,一是满足家长的需要,二是把孩子当做替代自己完成某些愿望的工具,三是便于管理,因为命令式的管理对管理者来说是最简单的,而一旦双方是合作、平等关系,就涉及到商量、沟通、理解等程序,不少家长会觉得这很复杂,而且还有风险(孩子不是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因此就总想控制孩子。

      家长应该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的正常阶段和表现,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放下身段,做到和孩子和平共处,建立平等的关系。在孩子12岁前,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给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在规则下,孩子就有了适当的自由。还有,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而不要总想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改变孩子。这样孩子不仅能顺利度过青春期,还能完成自我独立。

      孩子12岁,好烦常挂嘴边

      尘埃的花:孩子12岁时,明显发现他思想和行为变化都很大。你说什么,他都说烦。孩子也开始有自己的小心事,不愿意跟家长说了。

      不会游的鱼:你好烦是口头禅!

      琦妈:或多或少都有点不愿意跟家长沟通。

      不会游的鱼:孩子会开始躲在房间,锁上门,打电话,写日记!

      信信妈:儿子到了13岁感觉有变化。走路时发现他有点害羞,放不开,不是大步昂首走的感觉,以前可以拉着他的手一起逛街,现开始不愿意了,在路上跟他说话大声些时,他会说:妈妈你低调些。

      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

      尘埃的花:我前段时间感觉自己到更年期了,跟儿子一说话就对掐。其实,有时静下心来想想,是不是自己太紧张了。

      上帝:8月份了,我叫儿子调节一下生物钟,他反驳我说8—11点是人脑血管病的高发时段,还说我成心害他。有一次,他说我只是希望他考上名牌大学,就有给我炫耀的资本。他说他们同学都有这些想法,我们家长成压迫他们的人了。

      小升初家长:孩子在成长,家长还一直把他当成小孩子,没有及时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多多妈:不能抱着斗的心态,要弄清楚孩子心里真正的想法。

      JERRY:尊重孩子的长大,跟孩子一起讨论他该做的事情,允许孩子安排他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 peterpan

    2012-5-13 18:13:45 使用道具

    韦祎宝贝 发表于 2012-5-13 14:41
    真可惜,这个没法看到了,版主能把它再发一遍吗?

    我也没存,记不清是不是这一篇了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度过“12岁难关”?
    主讲:杨敏毅
    七宝中学心理辅导室主任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名词解释——12岁现象:
    12岁是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转型期,而初中四年时间又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渐渐树立,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会产生学习节奏、学习难度、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不适应的状况,即“12岁现象”。
    孩子的转型伴随着的也是家长的转型,12岁孩子的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12岁,如何让孩子在人生的第一个转型期踏出稳健的一步,资深心理专家杨敏毅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家长提出建议:

    一、亲子关系中的家长角色

    0-3岁:你是孩子的主宰者
    3—11岁:你是孩子的监护人
    12—21岁:你是孩子的朋友
    21岁以后:你是孩子的伙伴
    12岁之前,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中,家长处于主导的地位,孩子在亲子关系中是被动与接受的一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渐渐趋于主导的一方,不再像之前那样无条件接受家长灌输的观点,此时家长若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容易产生摩擦和碰撞。孩子12岁之后,家长的角色应当从主宰着与监护人转变为孩子的朋友和伙伴。

    二、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1、尊重、理解、鼓励、欣赏孩子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心
    3、重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做家校联系纽带、师生沟通润滑剂
    5、对孩子合理期望,减少横向攀比

    三、家长该做的几件事


    1、举行一个“小升初”仪式
    让孩子了解这一阶段自己将发生的转变并让他感受到家长的支持。

    2、约定几种奖励方式
    用奖励的方式激起孩子的学习积极。

    3、改变一些生活习惯

    4、明确几种求助方式
    安全紧急求助:110、120、119等。
    学习困难求助:同学、老师、网上查询。
    生活困难求助:父母、朋友、老师。
    心理情绪求助:班主任、父母、心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