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214912157 于 2012-2-14 10:58 编辑
小时候好想没什么玩具,看见别的小朋友拿着电动玩具都很羡慕。好像那时候也有人玩乐高,只是不知道名字罢了。我没有google,乐高的历史也不短。但是有人送给我七巧板,玩了很长时间,后来丢了,不全了,姥姥找人帮我做了,不花钱也可以玩得很好!
制作七巧板
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材料亦只是普通文具:一枝笔、一把尺、一张剪刀和一块纸板/纸张,如喜欢,可準备少许顏色笔。
 |  |  |  |
1.首先,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把它分為十六个小方格。 | 2.再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 | 3.在上面的中间连一条线到右面的中间。 | 4.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 |
|
 |  |  | |
5.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 | 6.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画到最下面四份之三的位置,从左边开始数,碰到线就可停。 |
七巧板的来历:{来自百度}
”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工具。七巧板中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它的数目不多,却能拼出很多种图形,如能拼出从0到9的十个数字,或汉语拼音字母,也能拼出几何图形、动物、建筑物等。那简简单单的七块板,竟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像附赠一个七巧板课件!权限不够不能上传115也不行?
该贴已经同步到 1214912157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