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些我观察到的, 了解到的现象。
我们这代人是初中开始学的英语,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中学的6年英语学下来,到高考的时候, 只能读一些很简单的英语文章。 然后到大学学了两年基础英语,外加一年的专业英语。 除了专业英语是加拿大外教之外, 其他课程都是中教,基本都是中文讲课,分析句式,语法,。。。大学毕业时要求通过四级。 英语的听,说基本不通, 阅读能读中国日报(中国日报相对于国外的报刊杂志要简单的多),新概念也都读了。 写的技能基本为零, 词汇量也就四级的水平。
美国中学的外语教育, 主要学习语言是法语,西班牙语,部分地区有德语。 这些语言是选修的学生最多的语言。 外语教师,基本都是该语言为母语, 或是能流利使用该语言的老师, 在该语言使用国家有生活和工作经历的教师。 从相当于我们的初中二年级开始进入外语学习。 第一年,上课语言是目标语言和英语, 第二年上课的目标语言使用率达到70--80%。 到第三年, 上课90-100%使用目标语言。到进入第四年的学习的时候,学生一般都可以阅读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类似难度的目标语言小说。到第五年, 进入该目标语言的AP课程学习。 AP课程最终需要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的测试。
写这个帖子的目的,仅仅想就看到的这种现象做一点点分析。
这里不涉及个案, 全部都是学校教育的外语学习体制; 水平,也是指的学生的平均水平。 同样都是初中开始进入外语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某些地方可能有些可比性。
1, 都说,欧洲各语系之间有共通之处,在这里也可以略见一斑。 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在进入学习其他欧洲语系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 比以中文为母语的孩子,进入英语学习要少的多。 首先,欧洲语系都是拼音语言, 在语音上的学习是属于正迁移的。 同时,英语语言本身就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尤其是法语。 有了英语为基础,再学习欧洲语系相对容易的多。
从这点可以引申出来,欧洲的学生,在有了他们的母语基础之后,再学习英语, 相对我们学习英语要容易的多。
在美国,很多州,校区常年以来一直都是在初中,甚至是高中才开设外语学习课程的,而且不是必修,而是选修。 学生在外语这一块,相对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没有我们的多,效果也不错。 这大概得益于同是欧洲语系的关系吧。
2, 在教师的选配上,全部都是能流利使用该目标语言的老师, 包括 该语言为母语的老师, 或是有长期使用该语言学习工作生活的老师。就这一点来说,我个人认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3,这一点,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述。主要还是国情不同吧。
美国的外语教育,标准不算低,也没有特别的关注, 更没有这种考试,那种过级。 还都不是必修课,爱学不学。 只是, 如果想进入好大学,有规定,需要有四年的外语学习课程。
而相比较我国的外语教学,标准不算高, 各种门槛,考试,过级却是一大堆。 不仅仅是必修课,在很多大学,甚至已经超过专业课,成为最最重要的课程。 学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外语学习当中, 而如此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率, 实在是令人深思。
------------------------
常看到这里的家长讨论,学英语会不会占用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会不会占用孩子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
如果到大学看看, 感触会更深。
该贴已经同步到 high5的微博
不会说英语的中国小孩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