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1.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2.一日为父,终身为父。一日为父,也是终身为师。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几乎就是终身性的。好父母就是好学校。
3.你必须用一生的力量说出“我相信你,孩子!”
相信孩子就是陪伴、疼爱、关注、鼓励、促进、以及所有助益性的推动。当你相信孩子时,孩子的命运就改变了。当你用整个生命去“相信”时,你自己的命运也被改变了。

4.任何时候爱孩子,都是一种行动。你和他在一起,你带领着他,你站在他身后。
5.爱孩子超越了责任,爱孩子是你的命业。
6.爱孩子就是相信未来,就是理解生活、抗拒厄运的勇气。
7.孩子的未来不是掌握在学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
8.无论你到哪里谋生,无论你多艰辛地生活,请一定带上你的孩子。

9.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10.全家人一起吃晚餐,有助于小孩获得较好营养,较高学业成绩、较不会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即使父母双方只有一人能赶上晚餐也会有上述效果。
11.因为疼爱,所以慈悲。生而为人,从来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12.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你便会有一张什么样的脸,是孩子塑造了我们的面貌。
13.在孩子三岁之前,我们陪伴越多,孩子成长之后的麻烦越少。
14.只有我们以细致与慈爱陪伴着孩子,他的心才能找到安全的归宿。
15.艾瑞克·佛罗姆说:在性爱中,两个分开的人结合为一体。在母爱中,曾为一体的两个人被分开了。母亲不仅需要容忍,她还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同她分离。
母亲以爱和具体的帮助,使孩子顺利与自己分离。
16.一个简单又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人一直都是被会犯错的人抚养长大的。
17.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抚养的麻烦在于,祖父母对孙子的喜爱往往超过了自己的儿子,同时祖父母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儿子更聪明更有经验,只有他们才能够使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18.祖父母在家庭中往往延续着对儿子所有的权利,于是真正的父亲反倒成了配角,母亲则成了吃力却难以尽责的人。
19.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旦为养育孩子出现分歧甚至争执,几乎没有调节与改善的可能,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脾气最坏的人手里”。
20.解决家庭中养育第三代人权力的争夺,最好的办法是分开居住,由父母独立养育自己的孩子。最糟糕的情形也莫过于,你可能暂时伤了自己父母的心,但你因此可以尽到更多对孩子的责任。
21.为贪图生活的轻松、舒适而将孩子交给祖父母的家长,其实是在与未来做一场豪赌。
22.在中国有60%的父母为孩子的未来极度忧虑,但其中不到1%的父母是为孩子的睡眠不足忧虑。很多儿童的未来其实是输在睡眠严重不足上。一个孩子只要睡得好,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都不一样。
23.为所谓的优秀牺牲健康,同样牺牲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未来。
24.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的落后没有那么可怕,更重要的竞争在于耐力、信念、健康,是坚持跑下去的恒心。
25.如果孩子情绪狂躁,先检查一下他的睡眠。如果家庭中冲突不断,先检查一下全家人的睡眠。
26.当孩子往前走,他回头时最渴望看得到的是鼓励的眼睛。
27.只要出自真诚,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越多越好。
28.孩子的未来,往往在餐桌上和客厅里就已经决定了。
29.在缺乏关爱和温暖的境遇中成长的儿童,由于长久的哭泣训练甚至其泪腺都会发育过早。童年缺乏关爱和温暖的人,终身都会缺乏安全感。
30.只有爱与尊重,才能使孩子终身保持对父母生命性的眷念。
31.教育就是顺应天然、改善遗传、改进文化。
32.孩子不需要担心,而需要关心
   孩子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
   孩子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
   孩子不需要考验,而需要分担
   孩子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
   孩子不需要寄予希望,因为他本身就是希望
33.对待孩子,应该理直气和,义正辞婉,而不是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34.“温和而严格”是最恰当的教育。
   在“温和”中才能自由成长,
   在“严格”处可以学会自律。
35.对任何人而言最大的影响都来自遗传,遗传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人的未来。对孩子身上不可变的要理解、尊重、包容,对能够改变的要用心、用力、主动承担责任。
36.勤未必能补拙,扬长远胜于避短。
37.“成功等于99%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是这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爱迪生提醒我们的是,如果离开了这1%的灵感,99%的汗水将毫无意义。
38.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后续学习时的“学业枯竭”,也就是早期学习投入过度,后续学习必然失去成长的空间。
39.无论你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你都可以把孩子培养得远比自己优秀,只要你有信念、有耐心、能够坚持。
40.任何身体或心理的疾病,如果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往往都是最难治愈和最严重的。
41.任何一个人都不是成批量生产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令人惊叹、不可思议的艺术品,对待任何一个儿童,都需要耐心、谨慎、充满期待。
42.在严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孩子适当的对分数的钝感力,有助于他更好的成长。
43.在以分数为评价标尺的学校生活中,成绩落后、思维迟缓的孩子很难不受到伤害,培养孩子适当的对批评与伤害的钝感力,有助于他更好的成长。
44.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45.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是希望的信念比什么都重要
46.你一定要记住,你爱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他的表现。无论他表现好还是不好,他都是你的孩子。
   只有你爱的是他的本质,你才能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坚定地站在他身后。
47.如果在孩子13岁之前,你帮助与促进他形成阅读和体育运动的习惯,以后的成长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如果你的孩子到了13岁,还不能形成阅读和体育运动的习惯,他以后的成长一定会困难重重。
48.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如果尝试失败了,继续鼓励孩子尝试别的,直到找到他喜欢的为止。
49.一件事情让孩子去尝试,就不能再批评他缺乏能力。你要做的只有鼓励、帮助和期待。
50.每一个人都是遗传和文化的产物,每一代人都只能进步一点点。理解自己的局限,就能理解孩子的局限,就不会盲目的急于求成。
51.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必要的条件,一个孩子的天份越高对成长所需要的条件也越为苛刻,所以,“莫扎特如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种灾难。”
52.一个孩子若是性格内向、羞涩,就让他内向、羞涩好了,什么时候想改变是他自己的事情,你根本不应该勉强他。
53.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各是各”的意识,就是要分清楚每件事情原因和责任之所在,既不能“数罪并罚”,更不能让孩子承担他不能承担的责任。
54.当众责骂和惩罚孩子,几乎就是一种可怕的虐杀。
55.即使你认为非常有必要批评或惩罚孩子,也需要先克制一下,克制可以避免犯错,变得从容、理智,这都有助于你在教育孩子上做到“最不坏”。
56.因为自己的失败、失意、失望,而迁怒于孩子,孩子也许只能终身生活在失败、失意、和失望之中了。
57.对孩子的任何叮嘱,首先你自己需要做到。对孩子的任何叮嘱,只要你自己能做到的,重复着叮嘱,一定能达到你预期的目的。
58.正确的思想加上恰当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不但有效,还会使他终身铭记。
59.越是“成功人士”越要警惕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忽视与盲目自信;越是“底层人士”越要避免自己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灰心失望。
60.既要鼓励孩子热情表达,更要培养孩子用心倾听。
61.健康的孩子欣赏人,信任人。
   病态的孩子妒嫉人,贬损人。
62.天生胆小的孩子,你不能强迫他变得大胆,对儿童所有本质的特性,首先要尊重与理解,然后才是耐心和缓慢的改善。
63.胆小可能是天生的,懦夫是造就的,父母自身的懦弱或对孩子过份的严苛,都会把孩子造就成懦夫。
64.对不应该畏惧的感到畏惧,不免有点可悲。
对应该畏惧的毫不畏惧,则更为可怕。
只有父母才能帮助孩子辨别这两者的区别。
65.“孟母三迁”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66. 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条件,就需要有好的学校;
如果没有好的学校,就需要有好的老师;
如果没有好的老师,就需要父母特别的用心。
67.好教师很贵,坏教师更贵。好教师帮助儿童获得发展,坏教师是儿童发展的“终结者”。
68.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孩子,必然早熟,早熟就是生命过早失去弹性,过早定型,早熟必然早衰。
早熟就是过早社会化,过早进入成人世界,儿童也因此过早失去天真与好奇,失去活力和想象力。
让儿童像个儿童,一个社会就更有希望。
教育观点
1800 查看 20 收藏帖子 (9)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iyayi1984

    2012-12-6 17:18:13 使用道具

    让儿童像个儿童,一个社会就更有希望。
    说的好
  • zjulily

    2012-7-11 11:00:48 使用道具

    理解容易做到难,首先改变自己吧
  • 不同凡想

    2012-7-10 01:21:50 使用道具

    3.你必须用一生的力量说出“我相信你,孩子!”
    相信孩子就是陪伴、疼爱、关注、鼓励、促进、以及所有助益性的推动。当你相信孩子时,孩子的命运就改变了。当你用整个生命去“相信”时,你自己的命运也被改变了。

    8.无论你到哪里谋生,无论你多艰辛地生活,请一定带上你的孩子。

    9.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23.为所谓的优秀牺牲健康,同样牺牲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未来。

    24.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的落后没有那么可怕,更重要的竞争在于耐力、信念、健康,是坚持跑下去的恒心。

    33.对待孩子,应该理直气和,义正辞婉,而不是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37.“成功等于99%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是这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爱迪生提醒我们的是,如果离开了这1%的灵感,99%的汗水将毫无意义。

    38.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后续学习时的“学业枯竭”,也就是早期学习投入过度,后续学习必然失去成长的空间。

    43.在以分数为评价标尺的学校生活中,成绩落后、思维迟缓的孩子很难不受到伤害,培养孩子适当的对批评与伤害的钝感力,有助于他更好的成长。

    47.如果在孩子13岁之前,你帮助与促进他形成阅读和体育运动的习惯,以后的成长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如果你的孩子到了13岁,还不能形成阅读和体育运动的习惯,他以后的成长一定会困难重重。

    48.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如果尝试失败了,继续鼓励孩子尝试别的,直到找到他喜欢的为止。

    52.一个孩子若是性格内向、羞涩,就让他内向、羞涩好了,什么时候想改变是他自己的事情,你根本不应该勉强他。

    63.胆小可能是天生的,懦夫是造就的,父母自身的懦弱或对孩子过份的严苛,都会把孩子造就成懦夫。

    68.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孩子,必然早熟,早熟就是生命过早失去弹性,过早定型,早熟必然早衰。
    早熟就是过早社会化,过早进入成人世界,儿童也因此过早失去天真与好奇,失去活力和想象力。
    让儿童像个儿童,一个社会就更有希望。
  • bianyan01

    2012-5-31 08:28:37 使用道具

    太好的东西啊,要多学学
  • 娃爱的墨墨

    2012-5-31 07:00:36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分享
  • mymoniker

    2012-5-31 01:10:40 使用道具

    thank you   
  • 欢乐guess

    2011-4-27 13:49:37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美洋洋

    2011-2-10 07:34:38 使用道具

    收藏了,说了容易做了难,努力吧
  • Vincent

    2011-2-5 18:51:38 使用道具

    很有道理,但是全都做到很难啊。
  • 杜妈

    2011-2-5 09:28:32 使用道具

    需要做的太多了。
  • fairyxf

    2011-1-6 09:41:22 使用道具

    很好,很受教
  • qsl007jj

    2011-1-5 20:37:32 使用道具

    学习了,但得时刻提醒自己,很难都做到
  • woaiaoao

    2011-1-4 13:46:36 使用道具

    是呀,大些孩子们就独立了,珍惜有限的不可回转的亲子时光吧。
  • dongruhua1999

    2011-1-4 13:12:35 使用道具

    学习了~~谢谢分享~
  • 霹雳火

    2011-1-4 10:52:18 使用道具

    看了,感触很深!
    道理谁都明白,可是真正做到就很难。时刻提醒自己吧。
  • abemei

    2011-1-4 10:47:04 使用道具

    不错,谢谢分享!
  • 阿羽妈妈05

    2011-1-4 10:17:49 使用道具

    收藏了,有一些理论可以借鉴。
  • wenzhe

    2011-1-4 10:12:48 使用道具

    13.在孩子三岁之前,我们陪伴越多,孩子成长之后的麻烦越少。

    3岁以后呢,4,5,6岁呢,我觉得同样很重要啊。
  • 酷酷星

    2011-1-4 10:05:14 使用道具

    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 littleliuliu

    2011-1-4 09:54:52 使用道具

    4.任何时候爱孩子,都是一种行动

    天天在做,时刻提醒自己宝宝能在梦里笑出声音,才说明自己的爱宝宝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