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最近半年,最纠结的就是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坏脾气。


不良言行的表现是:说话特别狠、多用反问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尤其爱扮作老师的腔调教训人、挖苦人。什么“凭什么……”,“你们都给我……”,“再不做好……你给我等着的啊……”。


坏脾气的表现是:只愿意顺的,不能听不好,只要不对自己心气儿,情绪就有点儿唧唧歪歪,虽然不至于撂挑子不干或我行我素,但改正起来总是显得那么“理不通、情不愿”的。比如,为了准备毕业典礼,昨天老师要求今天把毕业诗背好。昨晚忽然想这事,临睡前赶紧拿起书突击,直到入睡。今天早晨一睁眼,就对我说:“爸爸,我会背了,我给你背一遍呀?”


我一听——“好啊!”——这是好事,于是放下手里一切,立马配合,还拿过书来显得非常虔诚地帮他核对。


整个过程,小东西背得都很流利,也很有感情,只不过其间换了几个词,虽然并不影响通顺,但跟原文肯定是有出入的。


我就问他:“你是一个人单独朗诵,还是全班集体朗诵?”


他说是集体。


于是我说:“你背得还是非常棒的,不过其中有几处你换了自己的词。如果是你一个人单独的节目,这没问题;如果是大家一起背,这几个地方就得注意了,要不就跟跟大伙儿不一样了。你看……”


没想到,小东西马上脸色就变了,由喜转怒,以一副噙泪的怨恨眼神看着我:“谁让你说了?……我怎么背得不好了?……真是的……我再背不行吗?……讨厌!”


我是觉得这话真不好听,不过还是忍了。因为我一直认为,刻薄只有用宽容才能抚慰,爱心只有用更大的爱心才能唤起,我也因此打算采取劝说、微笑的办法去应对小东西的坏脾气。


坦率地说,这样做也还是有效的,过了这一阵儿,他就会乖乖地去背了。于是,就给你一种感觉,其实道理他都明白,就是接受不了你说他不好,给人一种极要面子的感觉。如果只是这样,我觉得问题倒不是很大,这样怀柔应对也没什么不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应该会逐渐改善,似乎一辈子都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确实把我给气急了,还应激性地扇了他两巴掌。


开车送去幼儿园,小东西坐副驾驶位置。发动之后,我随手打开MP3,结果不好听的话就来了:“总听MP3,都翻来覆去听多少遍了,不能听碟呀?”


因为车程很短,也就5、6分钟,加上起车之后要忙着避让小区里的车辆,我就不想再给他拿碟放碟了,就说:“不是呀,碟里就几首歌,才是翻来覆去听了好多遍了呢!MP3里面九十多首歌,一遍还没听完呢。不就是因为碟听得太多了,才用U盘的考的歌吗?这样想听什么就听什么,很灵活的。”


小东西不顺心,但也只能妥协,不过,嘴里还是有些气气哼哼:“那我要听‘红豆’那个……”我赶紧忙里偷闲往大致的方向调了一下,并跟小东西说:“我也没记住那首歌是几号,希望这首是……”


听了听前奏,小东西说“这根本不是……”,语气还是那样气气哼哼。


我又大概调了一下,没想到这次居然蒙对了。歌曲放到中间,我想调节一下气氛,就顺着它说:“我也觉得这首歌挺好听的……”


没想到,小东西却有点儿唧头摔脸地说:“谁让你说好了?!……”


我一听就急了,一路的忍耐瞬间崩溃了,抬手就在他脸上扇了一下。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小东西也被扇愣了,眼圈儿红了。我也不理他,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专心开车。


而后,就是这小东西拉我的胳膊,并传来服软的声音:“爸爸,我也觉得它好听……爸爸……”


当时,我真是闹心死了,非常失望,非常上心,也非常无奈。——为什么我好好好好地宽容它、顺着它,却换不来这样一句话;我最最不希望动用的是暴力,为什么偏偏要在这冲动的一巴掌之后,它才能正常地说话?!如果仅仅就是这一次,也就罢了,我不该打人,是我的错。但这绝不是个案呀。半年多来,我已经苦恼纠结了很长很长时间了。为此多次深思、总结,最后才决定用宽容和劝说来处理的。并努力告诫自己——这只是暂时的,它不可能永远这样,一定要耐心,眼光要长远,不抛弃,不放弃……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法的效果却如此甚微?!却往往是一时的冲动才让它从混帐的状态清醒过来?!难道真的应该采取这样严苛的办法吗?!我很不希望是这样,生怕虽然暴力惩戒的效果立竿见影,但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可能是潜移默化,结果,虽然纠正了目前的言语和脾气问题,却给未来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和伤害……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犹如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既艰难、又没底,如今好像到了深水区,越来越不知所措……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武汉飞鱼 + 20 慢慢来
6486 查看 59 收藏帖子 (7)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晓晨妈

    2012-12-3 09:01:43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whtracy

    2012-12-2 23:12:44 使用道具

    刚才好象点错了,呵呵


    我在车上不跟孩子闹腾,怕出意外但规定了一条,如果我开车的时候她闹腾了
    对不起,下车必须挨打......



    我家跟你家一样,忍哈忍哈,不到你忍无可忍出手,就不知道停
  • whtracy

    2012-12-2 23:10:59 使用道具

    sarine 发表于 2012-7-10 10:25
    我总觉得不能打孩子,特别是巴掌。

    我在车上不跟孩子闹腾,怕出意外
    但规定了一条,如果我开车的时候她闹腾了
    对不起,下车必须挨打......
  • chloe0507

    2012-11-29 15:41:13 使用道具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 孩子怎么能坐副驾驶位置。这个位子,在孩子没到十多岁时是绝对不能坐的。别忘了安全气囊,孩子受不了安全气囊打开的冲击。万一遇到意外,没有后悔药的。
    我也赞同对于不好的习惯,第一时间纠正。并且告诉他有些人的习惯是不对的。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对。你非常不喜欢他这样。不改正是你的事情,但是我坚决不喜欢。当他这样的语气说话,马上不理他,告诉他你受伤了。
    爱和自由里提到过说脏话的敏感期,希望我家到时候能自然度过吧。这个社会鱼龙混杂,6岁以上的孩子应该教会他怎么自己去判断好坏。模仿是必然,可能过阵子就过去了。
  • 涟涟

    2012-11-28 11:55:23 使用道具

    以前打过,今年好像没有过了,孩子他爹不让,呵呵。不过孩子还真是让人挺上火的。
  • 妈妈爱豆豆

    2012-11-28 11:29:55 使用道具

    楼主爸爸呀,你跟你家儿子都好可爱哟!我倒认为你家宝抗挫能力不强,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应该引起你的重视。至于说话,我认为是他还不知道怎么表达他的情绪,他还不会用别人听起来舒服的话语表达他自己的意思,这个要慢慢教他,小朋友这么乖,又有很好的教养,这不是难事呢。对于你的“反省”,我家也有,但不可能让他这么舒服还可以看书,我家就直接站墙根,不过极少使用就是了。哎,跟小朋友呀就是要斗智斗勇,必须的!还有,打就打了,后悔也没用,原谅自己,谁让你也是第一次当爸呢!下次别犯了{:soso_e182:}
  • 东北力量

    2012-11-28 09:17:09 使用道具

    比如这个和孩子讲道理,其实,仅仅给孩子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孩子本身是模仿的,模仿周围的环境和人!大人也一样,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您也许不了解幼儿的心理!!不会引导,有点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您这种做法,如果继续做下去,很可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留下烙印和阴影!!让孩子没有思考力,使孩子遇到问题不会正确的去表达!!我可以告诉你,孩子今天的表现完全是您以前这样的教育方式造成的!!您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是很严重的,甚至对孩子的一生的都可能会产生影响的!我给你讲一个例子,我儿子小时候不喜欢洗手,他妈妈气得要要打他,我过去了,我说,你看我的,我什么也不对我儿子说什么,我自己把装水的脸盆拿过来,自己在那里洗手,洗脸,一边洗,一边说,真舒服,我儿子一看,觉得很有意思,主动跑过来洗,并且,洗的很快乐呢!!
  • 东北力量

    2012-11-28 09:01:49 使用道具

    我觉得是您的整体的教育思路有问题!真的是有很大的问题!!在我看来,孩子说的很正常啊,孩子可以有权利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为什么不可以呢?孩子可以有自己的喜好!为什么您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呢??当您在做事的时候,总是有人说,来纠正你,你会觉得舒服吗??我真的无语了!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什么事情值得您打孩子一巴掌??您根本不尊重孩子!!我倒是觉得不是孩子有问题,是爸爸有问题!!
  • niuniu2008

    2012-8-14 15:35:25 使用道具

    不能只是打了就过了,打我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打后还要说为什么打他,说说你的真实感受给儿子听,我觉得六岁了应该能理解了。我家的也是男孩子,我三岁的时候也是一些习惯不好,都是打的,打过后我也很心疼,但还是狠下心打了几次,打完我就和他说为什么打他,后来就没发生过了。也能理解我为什么打他了,知道是因为他做的不好。
  • 臭蛋妈

    2012-8-13 14:36:48 使用道具

    怎么都不能打孩子。不过呢做得错得厉害可以惩罚,面壁吧,站着想,想通了告诉家长,要不就一直面翌。好在我家孩子可能小,或者个性没那么强,幼儿园看起来也没给他什么不好的影响,他做错了面壁还是有效果的。
  • 弦歌

    2012-8-13 14:22:52 使用道具

    作为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情绪、行为这么尽心,我得说,您真是一个好爸爸。

    对于孩子的坏脾气,最近我也是受了一些触动,原话好像是这么说的,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其实在说“我需要关心和爱”。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其实他自己也是不舒服的,但他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那么,我们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生气,但是你的生气,不可以伤害到别人,刚才你怎么怎么说,会伤害别人的感情,这样是不安全的生气,所以在你平静下来以后,需要道歉。那么,什么样的生气是安全的生气呢,可以参考《生气汤》,绘本里的妈妈提供一种聪明的做法,我们也可以独自一个人大喊大叫,或者大吃一顿,或者其它方法,但不能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

    再一个,PET这本书里提到一致性沟通,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应该真实地表达我们的情绪。比如孩子的不当行为已经引起了您的不快,而您一直选择隐忍,直到最后自己忍受不了而采取暴力。那么下一次,可不可以这样,直接告诉孩子,你这么说我觉得很不高兴。我试过,在早晨送孩子上幼儿园而他找理由不出门,我就快要发脾气的那一刻,深呼吸,告诉他,我很着急,再不走我们都要迟到了。然后,事情解决了。

    好了,就到这里。
  • huiyizhujun

    2012-8-13 11:28:45 使用道具

    应该是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吧,恩威并施可能是比较好的方法吧,要么不打,要打的话绝对是要他能记住的那种打,当然只能很少用
  • 浮花爸妈

    2012-8-11 03:49:42 使用道具

    粗略看了看, 已经觉得这位父亲很不容易. 留爪慢慢学习. 另外, 我也相信, 有父亲如此认真的教导, 孩子会明白的.

  • 广雅妈妈

    2012-8-11 03:00:5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广雅妈妈 于 2012-8-11 04:19 编辑

    我觉得楼主是不是把孩子打蒙了?刚才那么说没事,这回这么说挨打?该怎么说,不该怎么说?这么说会怎样,那么说会怎样?好像孩子都不知道。这么直接打,有点不教而诛的意思。

    我家是女儿,从小管教的严,现在宽松些也没这样说话。我记得小时候妮妮那样说话,我教给她,这样说不好听,妈妈听了多难受啊,以为你不喜欢我了。你应该这样说。。。现在经常是她跟她爸吧闹急了,张口就是:你没长眼睛吗?(大概跟我学的,该反省)我不管在干什么,基本上立即就开腔:怎么跟你爸爸说话呢。妮妮倒是立即改正,爸爸,你没有看见。。。对吧?对我,女儿倒是从来不敢。因为不尊敬我,我会打她屁屁,而且是先讲道理,再打屁屁,再改正错误,再商量不改怎么处理。反正要换我,我也立马改了再说,否则这一套下来,怪折磨人的。

    幼儿园的老师也说话很难听,女儿从来不学,很奇怪。有次我问他,你们老师怎么批评小朋友,她说:把你送回小班去,送回托班去。我说还有吗?她点点头,说:太难听了,我不想说。她为什么不想说我没弄明白,往好的地方想,大概是我的管教有作用,往坏的地方想,大概是她实在很不喜欢那个老师吧。不过,连幼儿园吃什么饭她也不想说,上了2年幼儿园,我也不知道她究竟吃的是不是菜谱上的东西。反正看她不饿就没怎么关心。扯远了。呵呵。

    大概记得刚学话的时候,就告诉她,"我就怎样"是任性的表现。告诉她不能用手指人。都记得挺牢的。现在教的东西当耳旁风的多。我们一直给她灌输,你是个温柔的孩子,可能也有些效果。

    还有一点最直接的,大概女儿在我家的地位不怎么高也有关系。她爸爸认为她已经过的很好了,我觉得我们已经很累了。反正惹烦了我们,就不给你帮忙了。建议有机会您也告诉孩子关于法律的18岁是怎么定义的。我们养你到18岁,成年之后你对我们不好,我们完全可以赶你走,警察都不会管。你如果对我们很好,又很努力的生活,哄我们高高兴兴,我们还是很愿意帮助你,跟你继续在一起生活的。让他清楚他在这个家的位置,是不是能好一点?
  • bb80

    2012-8-10 23:12:45 使用道具

    这里很多爸爸啊。

    我看到中间楼主用1234这种规则压迫性的方法有点问题,孩子是对这种方式积累下的反抗。

    1平常多表扬少批评,       2理解,就算孩子做错了你也要理解毕竟是孩子,而且告诉孩子你理解他可能会这样做的原因或者前提,然后在提出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 pang26

    2012-8-9 11:55:53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youkaity

    2012-8-8 23:47:58 使用道具

    说话口气上真的和我们有得一拼,为此郁闷很久了。我家4周岁啊,路漫漫啊
  • sarach

    2012-7-26 15:59:01 使用道具

    我认为偶尔动一动武力,也是必要的,只要是事先约定好规矩,他破坏了,就要被惩罚。
  • jianjian1016

    2012-7-12 13:48:11 使用道具

    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打耳光。
  • zsjren

    2012-7-12 12:20:34 使用道具

    怎么感觉在说我家小朋友,昨天早上一顿揍,但到现在还后悔,我都快疯了。
  • 娃爱的墨墨

    2012-7-12 11:14:43 使用道具

    我家孩子的脾气也不好
  • 长弓口玉

    2012-7-12 10:49:02 使用道具

    也来扯点我的意见。。
    感觉还是宠了点,没有给孩子建立应有的规则。
    就说这开车一事,首先,我们是绝对不允许孩子坐副驾室的,坐副驾室,如果碰到紧急情况,你方向往哪打呢??在孩子第一次上车,我们就给孩子说了,为什么你不能坐副驾室,而且为什么你必须坐在妈妈的后面;因为安全第一;第二,如果孩子在车上有听碟的习惯,那你发车前就询问一下孩子的意见,今天听什么,这样比你一边开车一边调方方向一边分心要好吧?在我家,我在起步的时候(我们没停车库),渔是会保持安静的,因为,她一吵,我们就会听不清倒车的警示音,或是因为要分心对付她,而擦上边上的车或路过的车。。再次跟孩子强调的是:安全第一。
    再者,孩子说那些‘话’,你可以很严肃很明确的告诉他:爸爸不喜欢听到这些话,因为觉得会让人伤心或是让人生气;有时候孩子耍赖,你也不能退让,退让不是宽容。
    再后,我觉得,或许你可以给孩子一个奖励制度,约定,比如如果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有礼貌的和爸爸或别人来说一件事‘商量’的口气,那可以记分,积分到一定了,可以奖励什么,比如说电影一次啊,孩子喜欢什么在限度和合理范围呢的可以满足。
  • fly_yu

    2012-7-12 10:23:39 使用道具

    最近也在被楼主的问题困扰,我还没有楼主这么系统有耐性的分析过问题,没有力度的惩罚口头惩戒孩子,看来还是不称职,继续学习。孩子5岁,是不是都有这么个阶段
  • xlzhxl

    2012-7-11 22:46:37 使用道具

    为嘛要忍啊?大人感觉不好就立刻跟孩子讲嘛,问他如果我这样子跟你说话你喜欢听么?
  • llhedd

    2012-7-11 18:38:22 使用道具

    和宝宝谈谈?我总觉得尊重宝宝是一回事,但父母就是父母,要让宝宝知道有些时候宝宝就该听爸妈的,打么,我也可以理解,但还是别打脸吧
  • 智慧生活

    2012-7-11 17:42:11 使用道具

    冷处理,纠缠不清时,可以不理他,大人不要忍着,孩子发生任何情况,都要知道是正常现象,就不会那么生气了。都用一些故事结合实际生活,一点一点把道理渗透给他,当出现一些情况,找到相同故事情境去说服他,往往效果非常好呢
  • niniyouyoumama

    2012-7-11 17:26:20 使用道具

    同样的问题,我女儿不到四岁,在幼儿园学会了在很生气地时候说你这个笨蛋!你真笨,之类的话,都是老师说她们的。而且有时候跟大人说话非常不礼貌,那种命令式的“给我拿XX!”,我气急了不理她,她就开始哭。看到LZ的文章,觉得需要好好总结一下了,赶紧刹车,否则她习惯了就糟了。
  • 小可爱的爸爸

    楼主 2012-7-11 17:10:54 使用道具

    candlepeace 发表于 2012-7-11 17:08
    打孩子,是快速制服的手段,但绝对不是教育的手段。

    建议楼主看一看下面给出的文章和视频(我大概是去年 ...

    非常感谢!
  • candlepeace

    2012-7-11 17:08:2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andlepeace 于 2012-7-11 17:14 编辑

    打孩子,是快速制服的手段,但绝对不是教育的手段。

    建议楼主看一看下面给出的文章和视频(我大概是去年在爸妈网上偶然看到的),希望对你和孩子能够有些帮助,同时也推荐有同样困扰的爸妈看一下。

    帖子:认识「情绪教育」─ 现代父母必修的学分
    http://www.ebama.net/thread-42739-1-1.html
    这篇文章是关于“情绪教育”的,除了天生乖巧的小孩子,一般孩子多少都会受情绪的困扰,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父母理解的孩子,往往会经常闹脾气。

    纪实片:《成长的秘密:**》(共3个片段)
    http://www.iqiyi.com/jilupian/20110712/dd0fd9ac290f2f8c.html
    这是北京巴学园的纪实片,记录李跃儿老师改造有不良行为的小男孩池亦洋的经过,当初看到这个片,触动很大,看到片中这个教育者(李跃儿老师)对孩子高超的教育智慧、无比耐心和真诚的爱,无比感动,也带来很大启发。李跃儿老师很好地示范了何时严厉何时宽容、如何严厉又如何宽容的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