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球球 于 2012-7-27 13:07 编辑


  今天讲《水饺》。来看妈妈的感言:

  妈妈感言:我是49群的广州圆月,6月下旬才开始学习老师的《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是第一次辅导儿子的一篇作文,这篇作文用了两个半天才完成。刚开始时,真不知从何下手。那天是个星期天,上午我给儿子讲了一些老师书上的理论知识,中午时正好包饺子。所以下午就以此题材写一篇作文。开始时让儿子口说一下,但儿子半天没说出来,于是我就让他直接写,第一遍时,我看了那叫一个火冒三丈。儿子从二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在作文班学写作文,到现在已经是三年半。可这作文写得这样直白、口水,毫无出彩之处。其实我心里是很难受的。
于是我开始耐心引导他从头、身、脚怎样写,身要从哪几方面写,每一个方面找一个重点来写。这天下午,连说带写,弄了好几遍也不满意。刚好要到期末考试,只好放下。在这段时间,我又跟着听老师的课,理解也就更深了,思路也开阔很多。所以到放假时用了半天这篇作文就完成了,比起第一次好了很多。儿子自己都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看原文:

《水饺》(广州五年级:袁方舟)

  饺子,有许多种。有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水饺。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芹菜馅、韭菜馅、白菜馅、玉米虾仁馅、香菇馅等。我们做的是玉米虾仁馅的饺子。
------------

  准备馅料要用许多材料,其中就有虾仁。做虾仁就需要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稀里哗啦”。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原形毕露。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馅。
--------------

  做好了馅,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我跃跃欲试,看完妈妈包饺子,就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妈妈包出了一个个“元宝”,而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像面疙瘩;有的像一只空口袋;还有的像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里,就像“鸡立鹤群”一样。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的练习,终于包出了一个“小元宝”。我看着手中的“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不但没有坚持也不够耐心,所以没有学会。
-----------------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塞进嘴里:“哇!”烫得我哇哇直跳,手舞足蹈。后来我小心翼翼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真是无比美味。不仅吃得放心,更加吃得开心。
-----------------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但要坚持不懈,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才能取得成功。
----------------------------------------------

  先来说这篇作文的亮点。第一、本文中“头身脚”、“帽衣鞋”体现得很充分,这样作文就表达清晰,条理分明。作文的头是:饺子,有许多种。有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水饺。作文的题目是《水饺》,本文的开头,全是饺子,所以说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直奔厨房,直上餐桌。这是作文的正道。作文的开头,最佳的表现,就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本文的脚是: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但要坚持不懈,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才能取得成功。

  本文是一个记事的作文,而在作文的脚中,体现了夹叙夹议的特点。没有一个作文是单纯写景的,没有一个作文是单纯记事的,也没有一个作文是单纯议论的。景、事、议三者的关系,简单地来说,就是寓景于情,夹叙夹议。所以本文的结尾,通过包饺子这样一件事,悟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值得称赞。本文中的身子以三个对称段的形式展开,分别写了准备包饺子、学包饺子,品尝饺子三个对称段。

  我们在《提高篇》第一章:对称就是顺序,就是章法,就是逻辑,就是思路。所以就顺序而言,从准备,到学包,到学会,再到品尝,本身就是一个以故事的发展顺序展开的作文。关于对称就是顺序,就是章法,就是思路,就是逻辑,大家可以深入学习《提高篇》第一章:横看成岭侧成峰。
----------------

  通过本文,体会到,本文以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同时也是以对称思路来写的。在每一个对称段中,小作者没有僵化地戴帽子,而是比较巧妙地戴了帽子,这也体现出了小作者文字运用的成熟。比如,第一个对称段: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芹菜馅、韭菜馅、白菜馅、玉米虾仁馅、香菇馅等。我们做的是玉米虾仁馅的饺子。准备馅料要用许多材料,其中就有虾仁。第二个对称段:做好了馅,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第三个对称段: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以上三个对称段的帽子表现方式各不相同,但却明确地表达了准备、学包与品尝三个段落的主题。可以说是结构完整,表达清晰,思路清楚。
-------------------------------------------------

  第二个亮点,小作者除了结构严谨、叙述清晰之外,且表达生动。生动性的来源,重点在于“六根六尘”的运用。把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嘴巴尝到的,鼻子闻到的,身体感受到的,大脑想象到的,这六个方面立体地展现了出来。小小的饺子,有了形象,有了声音,有了香味,有了感官的触觉,还有了意识中的想象。所以,这个饺子就生动、就立体了。我们来试举几例: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意法;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稀里哗啦”——声法;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香法;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塞进嘴:哇!烫得我哇哇直跳——触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所以还是要老调重弹,不断地弹:作文欲想生动,法门在于“六根六尘”。
-------------------------------------------------

  第三个亮点,就是对称。文中除了对称段的运用之外,对称句、对称词的运用,也让作文具有了可读性——诵读的读。我们来试举几例:
饺子,有许多种。有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对称;
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芹菜馅、韭菜馅、白菜馅、玉米虾仁馅、香菇馅等——对称;
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对称词;
而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像面疙瘩;有的像一只空口袋;还有的像枕头——对称词;
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对称词;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对称;
不仅吃得放心,更加吃得开心——对称;
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对称。

  也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对称词的运用,让我们在读本文的时候,有一种流畅、顺嘴、朗朗上口的感觉;同时也有一种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感觉。

  本文的第四个亮点:写得有趣。写得清晰、写得生动、写得有趣分别是写作的三个次第。写得清晰,主要是从结构上下功夫;写得生动,主要是从“六根六尘”上下功夫;写得有趣,那就要从其它的一些技法上来下功夫。在本文中写得有趣,就体现在“张冠李‘代’,移花接木”的技法上。比如说: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小作者将饺子的馅先比喻成“虾兵虾将”,然后一路借下去,写出了“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与“虾兵虾将”搏斗的精彩场面。第二个对称段中,小作者将包好的饺子喻作“元宝”,然后,一路借下去,饺子不见了,光有“小元宝”。关于作文如何写得有趣,关于“移花接木”的技法,大家还是要在课后去参考《提高篇》第七章。
-------------------------------------------------

  本着跳起来够得着的原则,来提升一下。

  总的来说,小朋友在本文中,写得清晰、写得生动、写得有趣,是一篇很棒的作文。但我们还可以在某些局部,来做一些重点讲评。先来看头:饺子,有许多种。有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水饺。昨天我们在YY语音课上,讲到了写作也要如《论语》中讲的一般: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用到作文上来,简单的意思是说,一个好的作文,即要表达出意思,还要让意思更有意思。

  我们来试看一句话:不必说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也不必说鸣蝉,黄蜂,叫天子,这个改装版的语句,来自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这样表达,那就少了一些“文”多了一些“质”。我们再来看原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样来表达,文与质相承相辅,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所以,在小朋友的原文中我们不妨这样:饺子,有许多种。有黄橙橙的煎饺,有脆生生的炸饺,有晶莹莹的蒸饺,还有水灵灵的煮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水饺。
--------------------------------------------

  接着往下:

  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芹菜馅、韭菜馅、白菜馅、香菇馅等。我们做的是玉米虾仁馅的饺子。

  同理,可以这样,大家作参考:

  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朴素的芹菜馅,有味重的韭菜馅,有清淡的白菜馅,还有带着山味的香菇馅。我最喜欢吃的,是色味俱全、素荤搭配的玉米虾仁馅饺子。
---------------------------------------------

  再来看下一段:

  准备馅料要用许多材料,其中就有虾仁。做虾仁就需要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稀里哗啦”。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原形毕露。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馅。这一段小朋友写得最为精彩。声法、意法、借代用的特别好。

  为了让大家体会到一些技法,还可以稍加深入地改动一下:准备馅料最重要的是虾仁。我的重任是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放入盘中。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544 查看 4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kilter

    2012-7-27 13:43:40 使用道具

    大有收获啊
  • gedatou2007

    2012-7-27 13:26:40 使用道具

    小朋友写的挺好的
  • Kimi小宝贝

    2012-7-27 13:05:18 使用道具

    z支持~~~~~~~~~~~~~
  • 球球

    楼主 2012-7-27 12:58:1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球球 于 2012-7-27 13:10 编辑


      先看上午的讲评文:

      准备馅料最重要的是虾仁。我的重任是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放入盘中。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我们来讲解这一段点评后的作文。需要说明的是,小作者原来的作文就写得很精彩,我们只是突出强化一下技法,难免会有一些画蛇添足的成份在里面。但也正如包饺子一样,首先要教会小朋友包饺子,那还得将饺子掰开揉烂了,包给小朋友看,这样才能让小朋友看到包饺子的全过程。在本段中,我们要讲的第一点就是采用了一个借音借义的技法: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借虾兵虾将的“虾”为“瞎”,结果就变成了瞎兵瞎将。这样,就增加了文字的趣味性。
    -----------------

      借音借义的技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法,希望大家用好功,与孩子一起认真地学。今天我们会多讲一些高手的文章,来深入地体会和运用这个技法。
    ----------------------------------------------

      下面,我们来比对一个原文与点评文:

      原文是: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披挂上阵,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稀里哗啦”。

      点评文是:我仿佛一瞬间化身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
    -------------------------------------------

      既然小朋友写到了哪吒三太子,那我们就干脆将三太子“太”得更为彻底一些,所以我们就加上了“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这样写不仅可以增加文字的数量,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同时,原文中将“乒乒乓乓、稀里哗啦”这个声法放在了一起。
    ------------------------

      而我们还可以用驴头不对马嘴的技法改成:我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一阵“乒乒乓乓”,是用声法来表示打斗的场面,而“稀里哗啦”则是用声法来表示败落的场面。这样不直接写战斗场面,而用声法来表现战斗场面,就更有趣味。
    ------------------------
    《实战篇》177页。有一首诗:
    哥舒歌
    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画意:作者并不直接表现战场与英雄,而是写大以小,通过北斗七星,月夜带刀的侧面,将英雄的英武,戍边的艰苦,渲染于画中。

      大家可以通过两者的比对,得到一些启发,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本文的最后,运用了“引经据典”的技法将作文引向了一个深度。在小作者的原文中是这样写的:

      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馅。

      小作者写的“盘子”让我们得到了“玉盘珍羞”的一个启发,所以不妨就来这句: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下一段的原文:

      和好了馅,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我跃跃欲试,看完妈妈包饺子,就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像面疙瘩;有的像一只空口袋;还有的像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里,就像“鸡立鹤群”一样。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终于包出了一个“小元宝”。我看着手中的“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不但没有坚持也不够耐心,所以没有学会。

      在本段中,小作者最为可取的是运用了张冠李“代”的借代手法,将饺子比喻成了“元宝”,我们还可以再进行一些提升,写得更有趣一些:

      开始包饺子了,看完妈妈包饺子的过程之后,我就跃跃欲试、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包成了一个疙瘩,皱着眉像老太;有的疲疲塌塌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样;有的嘴尖皮厚腹中空,像一只麻袋做成的破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堆里,就像“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后来,妈妈告诉了我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眼前。我看着这些“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耐心不够,观察不细,所以没有学会。
    ---------------------------------------------

      在讲解前,我们再重复一个故事:一群人去深造——学MBA,教授让大家自学一本书,学习时间为一个月,学完以后,交一篇论文。结果大多数同学都认真地看了书、写了论文。有一位同学,找到教授,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跟教授讲:“老师,我认真地看了您的书,我发现您的书中,有若干的错别字,有若干的标点不对,有若干的语法错误。您看,我记了厚厚一本,全是我挑出来的错。”

      态度不一样,学习的效果就不一样;关注的焦点不一样,学习的效果也就大不一样。如果我们不是用正能量,对所讲的东西一味地进行排斥,而不是吸收,怎么能有收获?
    ----------------------------------------------------

      在本文的原文中,小朋友写的是:

      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像面疙瘩;有的像一只空口袋;还有的像枕头。

      从文字本身来看,小朋友写的没有问题。表达的也清晰,意识也很好,也能想着运用意法,但从生动性上讲,还可以提高。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疙瘩像什么?空口袋像什么?枕头像什么?

      所以改成: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包成了一个疙瘩,皱着眉像老太太;有的疲疲塌塌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样;有的嘴尖皮厚腹中空,像一只麻袋做成的破枕头。
    我们这样改,实则是为了表现小作者包的饺子,要么是揉成一团,要么是面厚馅小,要么是软软塌塌。所以,我们用拟人的手法提到了老太太、阿斗与破枕头,就是来表现孩子最初时包饺子的不成功。

      在原文中,小朋友用的“鸡立鹤群”本无大碍,运用了借音借义的技法,思路非常棒!但我们不妨改动一下、换个思路,用“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既是对称的句式,同时也进一步通过比较来说明自己包的饺子没有精气神。而若是用“鸡立鹤群”,似乎“我”包的饺子的精气神不如妈妈包的——这一点体现得并不充分。理解了吗?重点不在于文字的讲究上,而是来说明“我”包的饺子无精打采的样子。

      有一些妈妈提到,是不是要有一些包的过程?于是,我们可以用对称、略写的方式一笔带过: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眼前。

      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这些便是对称的句式,简单扼要地说出了包饺子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继续本着借而不还的原则,将“小元宝”进行到底: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眼前。这里的“昂首挺胸绽开笑脸”, 实则是与前面包得不成功的饺子作了呼应。前面饺子的不成功,表现在精气神上,便是疲疲塌塌松松软软,而经过认真地学习,达到了“昂首挺胸绽开笑脸”。

      同样,我们之所以将“鸡立鹤群”换成“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也是为本句“昂首挺胸绽开笑脸”作一个前期的铺垫。如果还是沿用“鸡立鹤群”,似乎那“鸡”虽入鹤群,但也可以昂首挺胸的。这样的话,下面再说“昂首挺胸绽开笑脸”就显得对比不是很强烈了。
    --------------------------------------------------

      我们接着看下段原文: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塞进嘴里:“哇!”烫得我哇哇直跳,手舞足蹈。后来我小心翼翼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真是无比美味。不仅吃得放心,更加吃得开心。

      这一段小作者写得特别生动,也十分有趣。主要体现在“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诙谐有趣。那么,我们不妨沿着小作者的思路,发现小朋友的亮点,再来扩大小朋友的亮点: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真如“疑是元宝落九天”,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只,“哇!”烫得我舌头活蹦乱跳。
    --------------------------------

      我们来对提升文进行讲解。在本文中,因为小作者“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严重”启发,就有了用“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来写出饺子煮熟端上来时热气腾腾的样子;同时,也启发我们:元宝,正襟危坐,如天上来一般。所以就有了“疑是元宝落九天”一句。这些都是受小作者亮点的启发。功在小作者,我们只是照猫画虎,试着去提升小作者的思路。虽有不妥,但重在启发。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让大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接下来,我们运用借音借义的技法,把小作者吃饺子迫不及待的样子写出来: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只。这里借用的是“慌不择路”,这样写起来就越发有趣了一些,读起来让人会心一笑,这便是借音借义的作用。

      在原文中,小作者是这样写的:“哇!”烫得我哇哇直跳,手舞足蹈。这样的写法没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用一个驴头不对马嘴的方法,不写“人”哇哇直跳,手舞足蹈,而改成“舌头活蹦乱跳”,便增加了少许的趣味。

      大家可以看《实战篇》第55页的一篇文章,叫《我的新玩具》。当小朋友听到妈妈送给他一个果宝战神的玩具时,写道: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都高兴得鼓起来了!好大一个惊喜啊!

      文中“我的心都高兴得鼓起来了”与我们刚才的讲评道理相同。更深入一点来讲,写一个东西既可以抓住一个大的方面来写,而如果能抓住一个细节来写,会更为活跃。比如,我们说很开心,总会说:我开心得手舞足蹈。这是一个大的描写。不妨换个思路从小的地方来写:我高兴得眉毛都跳跃起来。是不是就有所不同?

      以此类推,我们在写害怕的时候,可以从大的方面来写:我害怕得全身哆嗦。也可以从小的方面来写:我害怕得汗毛竖立;我害怕得连脚上的小拇指都抓住了地。是不是有趣了?同样的,我们学过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也是从小处讲发怒、生气,并没有写:我全身都生气,后果很严重。而是抓住“头发倒竖”这样的一个小细节,来表示自己的生气。
    ----------------------

      所以在本文中与其用“烫得全身活蹦乱跳”,不如写“舌头被烫得活蹦乱跳”,这样的意味,也显得与众不同。

      再看一下修改后的这段: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真如“疑是元宝落九天”,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个“哇!”烫得我舌头活蹦乱跳。后来,我小心翼翼慢条斯理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小朋友在本文中运用了一个回环的技法:鲜中带甜,甜中带鲜。不仅让文字的技法有了回环,也让饺子的味道有了回味(借音借义)。

      最后的脚: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但要坚持不懈,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才能取得成功。

      身子丰满了,脚也就无足轻重了。这样写并无大碍,只在文字上稍作精炼即可。
    --------------------------------------------------

      饺子,有许多种。有黄橙橙的煎饺、脆生生炸饺,有晶莹莹的蒸饺、还有水灵灵的煮饺等。我们今天做的就是煮饺。

      饺子的馅料也有很多种,有朴素的芹菜馅、有味重的韭菜馅、有清淡的白菜馅,还有带着山味的香菇馅。我最喜欢吃的,是色味俱备、素荤搭配的玉米虾仁馅饺子。

      准备这个馅料,最重要的是虾仁。我的重任是剥虾,只见一只只“虾兵虾将”张牙舞爪地向我宣战。我仿佛一瞬间化身成为哪吒,手舞混天绫、脚踏乾坤圈,披挂上阵。一阵“乒乒乓乓”,就把它们打得“稀里哗啦”,落花流水。不一会儿,一个个虾兵虾将就被打成了瞎兵瞎将。我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放入盘中。白里透黄的虾仁盛在银白色的盘子里,显得格外的剔透。不由得让人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开始包饺子了,看完妈妈包饺子的过程,我就跃跃欲试、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包了起来。结果,我包出来的“元宝”千奇百怪:有的包成了一个疙瘩,皱着眉像老太;有的疲疲塌塌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样;有的嘴尖皮厚腹中空,像一只麻袋做成的破枕头。放在妈妈的“元宝”堆里,就像“落水的凤凰平原的虎”。

      后来,妈妈告诉我了一个小窍门,我又一遍一遍地练习,摊平饺皮,放入肉馅,鼓肚紧捏再收腹。终于,一个一个的“小元宝”昂首挺胸、绽开笑脸,站立在了眼前。我看着这些“小元宝”,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也跟妈妈学过包饺子,但是那时耐心不够,观察不细,所以没有学会。

      忽然,一阵清香飘过来,饺子煮好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白胖胖的饺子,端坐在盘子中,腾云驾雾而来,真如“疑是元宝落九天”,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慌不择“宝”夹起一个,慌不择“嘴”吞进一个,“哇!”烫得我舌头活蹦乱跳。后来,我小心翼翼慢条斯理地慢慢品尝。啊!鲜中带甜,甜中带鲜,既有虾的鲜,又有玉米的甜。比起速冻水饺,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但要坚持不懈,而且要善观察、会思考,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