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即将过去,论坛又见谈论牛娃的声音,偶实在忍不住呼吁,请善待“牛娃”
作为一个母亲,孩子的每一个声音,包括打嗝放屁,对我来说都是天籁之音,当娃第一次叫“妈妈”的时候,我激动的见人就说,我说这些,是想告诉有些老师,别看到家长在晒娃娃的音频,就给娃盖上“牛娃”的印章,再树一个靶子,猛烈抨击,“牛娃”每天除了说英文,也要说汉语,也要拉屎,也要吃饭,也要哭着流着鼻涕找妈妈……请给“牛娃”爸爸妈妈一些得瑟的自由,好吗?
其实,论坛的家长都知道,每个娃都有不同,每个娃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有的娃语文好,有的娃数学好,有的娃英文好,有的娃可能美术好,为啥,有些家长晒娃的涂鸦,大家都能善待,娃说了几句“外国话”就一定要给娃盖上一个牛娃的印章呢?
老师的用心及其良苦,可能怕家长跟风,可能担心论坛的其他家长相仿,不管怎么说,老师们,请您们放过娃娃,好吗?稚子何其无辜,有一天让她(他)长大了,看到论坛对她的种种误解,心里会何其难过,放过娃娃吧!让每个娃娃安安静静长大,善待晒娃娃的家长吧,衷心祝福可以吗?
曾几何我很喜欢来这个论坛,最最喜欢就是听到嘎嘣嘎嘣脆的娃娃稚嫩的声音,看家长津津乐道的说着娃娃的故事,后来哦,不知怎么来了一群人,今天呼吁这个,明天警告那个,于是,这个论坛充斥这个这种那种理论的探讨,可是,老师嫩们知道吗。对于6岁的以下的娃娃来说,不管家长多么狂热,娃每天泡的时间都是那么有限的,不信你自己养个娃试一下就知道了!
理由详见12楼,对孩子请大家做个善意的围观者!做一个理智的围观者,做一个保护孩子的师长,可以吗?
以后善良的家长要晒娃贴的时候一定要加上一句:
以后晒娃贴上要标明:我娃非牛娃,请勿妄加评判,本娃学习方法未经过任何推广性试验,个体不同,请勿模仿,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