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赚积分,赚积分。
贴上我曾发过的第一篇长微博<慢慢成长,有感于幼儿园的寻觅>,写在宝宝一岁八个月。现在看时,觉得有一些情况变了,或者有新的感悟,另外微博不同于发帖(我写微博基本就是日记),所以这个帖子我会用红字进行解释(紫色字体是原文)。


孩子出生以后,我一直这样定位对孩子的教育:尽量给他自由,尽量让他以他喜欢的方式玩,尽量爱他陪伴他。


现在,需要给孩子找幼儿园了,在了解幼儿园的同时,自己也在读一些关于儿童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书籍。记得最初看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了解到蒙氏教育的理念时,我被打动,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这样的教育。后来,又接触到华德福教育理念。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经典的优秀的教育理念,有共通之处,亦存在差异,究竟我们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呢?


无论是蒙氏、华德福还是中国传统教育,都有其优势,究竟哪一种最适合孩子?其实我个人并不是绝对反对传统教育,而是反对传统学校目前的状态:孩子多,老师对孩子缺乏耐心,老师以孩子学会多少可以拿出来炫耀的知识为荣、家长也以此相互攀比,风气不好(比如家长送礼老师收礼)......别人问我想让孩子去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时,我会说:“在幼儿园里,他想玩就玩,不必每天都被老师排满的课程约束住。”偏偏这个玩,就是难以实现的。当然,还有,自己的孩子有多调皮我很清楚,我不希望他因为调皮总被老师训斥;还有,必要的规矩必要的原则我期望老师可以坚持,不能无原则地让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期待在那个学校里,老师能像妈妈一样爱他,能有足够的耐心观察他和倾听他,切不可过度保护和帮助他。

756 查看 6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gansanmei

    楼主 2013-6-24 10:27:54 使用道具

    我目前仍不确定他会去哪一所学校,这涉及到我和孩子爸爸的工作,涉及到我们的居所,也涉及到需要为之付出的金钱。但是在这个寻觅的过程中,自己渐渐淡定下来,某种教育方式再怎么出色,也未必适合完全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做父母的首先要多与孩子相处,学会观察和倾听孩子,用心去感受孩子的需求,有时候他需要的只是跟妈妈腻一腻而已。不论他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对他来说,家里有永远爱他懂他的父母,相信那颗小小的心里会有一份安定感。

    在寻觅合适的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我也会回顾宝宝的成长过程,回顾自己作为一个妈妈的表现,回顾我们是否为孩子提供了尽可能好的环境。


    因工作缘故,休完产假便带着宝宝到山区居住。这里人少,尤其是几乎没有像宝宝这么大的小孩子。我曾为此深深担忧,我担心孩子因此而不懂得跟别人相处,担心他会因此比别的小朋友怕生和不合群,于是我想方设法地在周末安排他参加早教课程或其他集体活动,实际上我并不在乎早教课孩子学到什么,我在乎的是早教课上他可以接触到跟他同龄的小宝宝。挺长一段时间,我因为让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而有些歉疚。好在,他一天天长大,活泼、好动,说话、走路在同龄宝宝中都是比较早的,跟同龄宝宝比算不认生的,带他外出游玩时如果碰上别的小朋友(尤其是大一点的)也会主动参与别人的游戏中。悬着的那颗心落了下来,也开始看到居住在山区的好处。


    说明:这里提到早教课程,很不好意思地说明一下:是周末去各早教中心去体验(体验得够全乎的),最后我们并没有选择一家早教中心。一方面确实远,另一方面在我发现了宝宝没啥认生的状况后恰好他能走路了,跟早教课程相比,我们选择了更多的户外活动。感谢让我们体验的早教中心,感谢热情的早教顾问们!

    这里空气清新,曾有几次城里浮尘厉害的时候这里竟然蓝天白云;因为离家近,我有比较多的时间陪伴宝宝并得以坚持给宝宝母乳至今;因为住在山区,他每天观察太阳、星星、月亮,是的,往往在下午天还大亮时就听到宝宝喊月亮,等你抬头看时发现月亮真的已经等在那里了;还有自今年春暖花开之后,我和宝爸几乎每天早晨都会带他到附近的山庄游玩,在这里他发现了小蜘蛛、小松鼠、竹笋宝宝、蒲公英以及其他花草,还有他喜爱的小露水,当他用小手指沾着小露水给你洗脸时,心里如同被露水滋润。。。。。。终于,我越来越发现这里的好,在他幼儿时期能让他如此亲近自然,能给他多一些陪伴,这恐怕是我们能给他的最好礼物。

  • gansanmei

    楼主 2013-6-24 10:28:52 使用道具

    曾经我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当一个妈妈,因为我看到大部分妈妈跟孩子在一起都可以絮絮叨叨(褒义)说好多好多话,而我却说不出口(尤其在宝宝还不会说话的阶段),后来,我慢慢找到自己这种“不善言辞”的优势---在宝宝专心玩耍的时候我能够尽量地不打扰他。孩子在玩耍时有时候会有自己搞不定的情况,我基本上是要等他向我求助或者明显表现出因此烦躁才出手相助。我发现,大人帮忙也许会帮助孩子快速掌握要领,但是孩子自己领悟或者自己做到的时候那种喜悦感难道不比掌握更重要么?我想,在孩子探索时能耐心地等待而不是急于打断他给予所谓的帮助更加重要。


    想起来宝宝学说话的一个小细节,小宝会叫爸爸和妈妈是同一天。好像是八个月的时候,宝爸出差了,那天早上我在阁楼收拾完东西正要下楼,宝宝在楼下楼梯口那里喊:“妈、妈!”我知道他在喊我,我心里也高兴,可是我没答应!我妈在旁边激动地喊:“快答应啊!”我才不好意思地说:“哎!”从他会说话以后,我才跟宝宝交流地越来越顺畅越来越亲密。当天中午,我还跟妈妈说:“晚上他爸爸回来,如果小宝会叫爸爸,他会啥反应呢?”没想到,当天晚饭时,宝宝喊出了:“爸、爸!”老公当时也是虽然高兴可是不太会回应。初为人父母的笨拙啊!

    我自认是个暴脾气的人,但是好在,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的耐心还可以。每一个宝宝都精力旺盛,我家这个据亲戚朋友评价是比较调皮的,我没有对孩子吼过。有些事情不允许他做,我会坚定地告诉他不可以,但是不会带情绪,这一点自己有时候也小小惊讶呢。


    有时候被长辈说是“后妈”,因为有时候他们觉得很好吃的东西我不让给宝宝多吃,还有就是宝宝摔倒的时候我不让扶。有长辈在身边,确实会比较难管孩子,有一些事情我妥协了,但是摔倒不扶这件我坚持下来了。在他不到一岁的时候,有很强的空间探索欲望,有时会从床上栽下(我家床很矮很矮),哇哇大哭,满脸通红,我坚持让他自己爬起来(当然,在他身边语言安抚和鼓励,爬起来后也要抱抱的)。现在,宝宝摔倒时只要不是特别疼他基本没事一样爬起来,很疼的话一边哭一边爬起来。


    在宝宝教育方面,自己有过一些纠结。比如音乐,比如是否要让他那么早认识数字和背诵诗歌。我想做父母的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方面都容易不淡定,我们总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更优秀。于是,在听到孩子跟姥姥学一首略显粗俗的歌谣之后,我拿出三字经诵读一小段(是的,虚荣心作祟,觉得孩子在朋友们面前唱出那种歌谣会让人笑话,所以想教一段三字经),孩子听到之后觉得好奇,称赞好听,于是我反复诵读几遍,然后,小家伙记住了!0-10的数字也是,在不到一岁半的时候记住了:每次上楼时他见到数字都好奇,总问这什么呀?告诉他。后来他就记住了。是的,此时,为人父母那颗心沾沾自喜起来,别人夸奖孩子的时候表面上谦虚一下,心说:“咱孩子还是挺聪明的,看看那谁谁比咱大,话还说不利索呢。”人一旦沾沾自喜,就开始不淡定。我用了一段时间来平复这种不淡定。孩子对于他好奇的东西总是学得很快,三字经、歌谣、数字亦或者是一个小游戏,这个没有什么分别,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没接触过的东西而已。那么,他这么小,要不要教他呢?思考和探讨之后得出结论是感兴趣的话教一教无妨,但别真当回事。

    关于音乐,因自己不擅长,不知如何下手,虽不期待孩子在音乐方面有造诣但希望音乐能丰富他的生活,就像是人正餐中的小点心、生活中的小惊喜。孩子几个月大时,放过几次音乐给他听(特意挑了钢琴曲),没有反应,一点点小失望,不是说小宝宝听到音乐会出神地倾听或者手舞足蹈么?是的,孩子没有反应我也就没坚持放,因为这是对我来说像写作业。后来,带宝宝外出的某次,因孩子在车上哭闹,我黔驴技穷地唱歌给他听,没想到,他安静下来,睁大眼睛看着我,就这样,一路安宁。之前,因为宝宝爸爸说我唱歌不好听,我平时基本不开口唱歌。可是,这一次之后,我开始经常给宝宝唱歌听,他有时也会点歌。我想,可能因为给孩子唱歌时很用心,所以自己的歌声也变得美妙起来,至少对宝宝来说妈妈唱歌很好听。后来,有人告诉我,如果你愿意,妈妈的歌声是对宝宝最好的音乐启蒙。

    关于读书。宝宝从十个月左右开始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我陪读的话就是绘本,姥姥姥爷或者爷爷奶奶就是识物书。我喜欢给孩子看字尽量少的绘本,对于幼儿阅读我更看重亲子阅读的陪伴和互动,还有绘本能给孩子带来的艺术启蒙(所以很在意绘本的质量,因为重要的是画而不是字)。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是否科学,但是孩子养成了阅读习惯总不是件坏事吧?每天他会主动拿着书强烈要求“讲讲!”显然,阅读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并成为他每日生活中的固定部分。
         读绘本这件事我现在怎么回忆是十一个月开始的?呵呵,有些细节真是记不清的,总之快一岁时。


  • gansanmei

    楼主 2013-6-24 10:30:25 使用道具

    在育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小纠结,会上网查询,会看育儿书籍,也会企图微博求助专家。渐渐地,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告诉自己要淡定,就像容忍孩子慢慢成长一样容忍自己也慢慢成长。没有一种育儿方式是完美无缺的,结合前辈经验和自家的实际情况,相信找到的那种方式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未必事事都能做到科学,有些小小的缺憾也未尝不可吧?比如,专家和育儿书籍里介绍的理念不提倡宝宝就餐时玩耍或者说话,我家的现实情况是在老人的辅助下宝宝已经养成了坐在餐椅上边吃边玩或者边吃边看书至少也是边吃边说话的习惯。餐桌上不玩不看书我绝对认可,要不要不准说话呢?绝对不说话餐桌气氛是不是也太不轻松了?小时候老爸也曾说过“食不言、寝不语”,但是执行不了,为什么?只有他想让我们小孩子闭嘴的时候才提倡。大人做不到为什么要强迫孩子呢?综合实际情况,我选择先把餐桌边的玩耍和看书戒掉吧,至于说话这部分暂时保留,以后看情况再定吧。


    在餐桌边玩耍和看书这个在我当初写下这篇文章后很顺利戒掉了,很好。吃饭时,我们没有做好“食不言、寝不语”的带头作用,小宝目前的状况是开始会闷不吭声地吃,快吃饱时自己就开始说唱了。


    再回到幼儿园的问题,也许不能十分称心,大方向上没有问题就行了吧?除了安全、健康外,我的底线是在幼儿园要保留孩子的足够自主游戏时间。其他细节,如果不能满意,尽量在家庭教育中弥补吧。毕竟,父母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没有什么比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的家更重要了。
  • seawind

    2013-6-24 10:33:55 使用道具

    离家近中的最好的一家。
  • 小晓cat

    2013-6-24 10:51:53 使用道具

    写的真好,非常非常
  • macchiato

    2013-6-24 10:55:32 使用道具

    收藏下来,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