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积分,赚积分。
贴上我曾发过的第一篇长微博<慢慢成长,有感于幼儿园的寻觅>,写在宝宝一岁八个月。现在看时,觉得有一些情况变了,或者有新的感悟,另外微博不同于发帖(我写微博基本就是日记),所以这个帖子我会用红字进行解释(紫色字体是原文)。
孩子出生以后,我一直这样定位对孩子的教育:尽量给他自由,尽量让他以他喜欢的方式玩,尽量爱他陪伴他。
现在,需要给孩子找幼儿园了,在了解幼儿园的同时,自己也在读一些关于儿童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书籍。记得最初看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了解到蒙氏教育的理念时,我被打动,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这样的教育。后来,又接触到华德福教育理念。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经典的优秀的教育理念,有共通之处,亦存在差异,究竟我们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呢?
无论是蒙氏、华德福还是中国传统教育,都有其优势,究竟哪一种最适合孩子?其实我个人并不是绝对反对传统教育,而是反对传统学校目前的状态:孩子多,老师对孩子缺乏耐心,老师以孩子学会多少可以拿出来炫耀的知识为荣、家长也以此相互攀比,风气不好(比如家长送礼老师收礼)......别人问我想让孩子去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时,我会说:“在幼儿园里,他想玩就玩,不必每天都被老师排满的课程约束住。”偏偏这个玩,就是难以实现的。当然,还有,自己的孩子有多调皮我很清楚,我不希望他因为调皮总被老师训斥;还有,必要的规矩必要的原则我期望老师可以坚持,不能无原则地让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期待在那个学校里,老师能像妈妈一样爱他,能有足够的耐心观察他和倾听他,切不可过度保护和帮助他。
在寻觅合适的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我也会回顾宝宝的成长过程,回顾自己作为一个妈妈的表现,回顾我们是否为孩子提供了尽可能好的环境。
因工作缘故,休完产假便带着宝宝到山区居住。这里人少,尤其是几乎没有像宝宝这么大的小孩子。我曾为此深深担忧,我担心孩子因此而不懂得跟别人相处,担心他会因此比别的小朋友怕生和不合群,于是我想方设法地在周末安排他参加早教课程或其他集体活动,实际上我并不在乎早教课孩子学到什么,我在乎的是早教课上他可以接触到跟他同龄的小宝宝。挺长一段时间,我因为让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而有些歉疚。好在,他一天天长大,活泼、好动,说话、走路在同龄宝宝中都是比较早的,跟同龄宝宝比算不认生的,带他外出游玩时如果碰上别的小朋友(尤其是大一点的)也会主动参与别人的游戏中。悬着的那颗心落了下来,也开始看到居住在山区的好处。
说明:这里提到早教课程,很不好意思地说明一下:是周末去各早教中心去体验(体验得够全乎的),最后我们并没有选择一家早教中心。一方面确实远,另一方面在我发现了宝宝没啥认生的状况后恰好他能走路了,跟早教课程相比,我们选择了更多的户外活动。感谢让我们体验的早教中心,感谢热情的早教顾问们!
这里空气清新,曾有几次城里浮尘厉害的时候这里竟然蓝天白云;因为离家近,我有比较多的时间陪伴宝宝并得以坚持给宝宝母乳至今;因为住在山区,他每天观察太阳、星星、月亮,是的,往往在下午天还大亮时就听到宝宝喊月亮,等你抬头看时发现月亮真的已经等在那里了;还有自今年春暖花开之后,我和宝爸几乎每天早晨都会带他到附近的山庄游玩,在这里他发现了小蜘蛛、小松鼠、竹笋宝宝、蒲公英以及其他花草,还有他喜爱的小露水,当他用小手指沾着小露水给你洗脸时,心里如同被露水滋润。。。。。。终于,我越来越发现这里的好,在他幼儿时期能让他如此亲近自然,能给他多一些陪伴,这恐怕是我们能给他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