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各位家人,大家下午好,一天愉快,美好的一天从改变开始吧!要想别人变,自己先要改,要想别人改,自己先要变!今天分享学习《应该把孩子教育到多少岁》!
   “应该把孩子教育到多少岁?”这是我们总在问家长的一个问题。绝大部分家长的答案出乎意料的一致:“18岁。”我们就会问:“为什么是18岁?”家长们一般都会回答:“18岁成人了,独立了,我就不用管他了。”我们会追问家长:“有的孩子18岁正上高三准备高考,你就不用管他了吗?有的孩子18岁上了大学,难道你不给他出学费吗?难道到孩子18岁你真的就能放手吗?”几个问题问出来,家长们几乎都是哑口无言。
      家长们可能真的从来没有静下心来想过这个问题。
      还有些家长潜意识里的想法是:“18岁考大学,考上一个好大学我就轻松了。”这里面传达的意思值得我们每个人揣摩:家长其实是急功急利的物质价值观”,认为考上大学是第一步,因为考上好大学才会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才会有成才成功的可能,这无可厚非,但潜意识把教育孩子的目标定义为了“考大学”,考上大学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这更是“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的集中体现!
      教育孩子要教育到30岁!当我们把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非常惊讶,曾经有个妈妈当众说:“我现在就够烦的了,还要烦20年,感觉活不出头了!”教育孩子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家长体会到教子的快乐,那你的家庭教育可能就成功了——家长连快乐都给不了孩子,还能说自己是合格的家长吗?
      18岁和30岁,究竟有什么差别呢?
      18岁”是一个功利的、不负责任的目标,因为让孩子18岁就独立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是绝大部分家长的想法呢?有些家长教子身心疲惫,希望孩子18岁考上大学自己就轻松了解脱了?他们的“18岁”想法是一种阿Q精神胜利法;有些家长真的认为孩子18岁考上大学,自己教育孩子的任务就结束了,剩下的事情就靠孩子自己了,这种想法是家长教育“短视”的体现,因为考上大学才是孩子进入社会、接受社会洗礼的前哨,对孩子的考验才真正刚刚开始;有些家长其实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听着其他家长说出“18岁”,他也说是“18岁”,这是家长“从众”心理的体现;当然,一定有些家长,模仿西方教育,让孩子18岁考上大学,就勤工俭学、自食其力。
     30岁”是一个淡泊的、负责任的教子目标。中国有一句老话“三十而立”,我们作为家长,关注孩子18岁考上大学固然重要,但更要关注的是,孩子在30岁的时候是否自立、自强、自信、上进,能否担负起对家庭、父母和社会的责任,是否在有一技之长同时、人品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是否拥有了获得别人爱和帮助的能力。
      所以,培养孩子应该关注到他们30岁,在30岁那一年,孩子“在有一技之长的同时、拥有了获得别人帮助和爱的能力”,家长的教育才算大功告成。
      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孩子要学会做人,做好自己,让别人喜欢和尊重,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出让自己崇拜的孩子。”这句话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想想我们绝大部分成人真正崇拜什么样的人呢?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
     如果家长把教育孩子的目标放眼到30岁,那家长的教育就会不再功利、不再焦虑、不再着急,家长会轻松下来,家庭教育也会淡泊起来,只有淡泊名利的家庭教育,孩子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己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教育的本质是“慢”的,家长慢下来,慢下来,慢下来,你会发现孩子会快起来,快起来,快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详细谈到“做人”的培养,也就是“德行”的培养,当你学习完后会悟出其中的真谛,你会对培养孩子到30岁的教子目标有更深刻的理解。
  高度的两个层面
家庭教育要上升到教孩子做人的高度,其中包含两个层面:
其一,家长要努力给孩子做示范,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做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最重要的老师,更是终身的老师,尽管你可能只是一个孩子的老师,也要用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学会做人!家长们看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会很不高兴:难道我不会做人?难道做人还需要你们来教吗?
我们并不是这个意思,做人这件事是每个人终身都要学习的东西,也是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它是博大精深、常思常新的人生哲学,我相信没几个人敢说自己“学会了做人”。值得我们大家思考是:“亲子关系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如果非要等自己完全学会了做人了再去教育孩子,可能黄花菜都凉了。教育孩子等不得,学习更等不得,从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学习做人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生活就是灵魂的磨炼场。”
教育孩子的核心是让孩子学会做人,这个教育的重任落在了家长的身上,试想,只有家长会做人或努力学习如何做人,才可能把孩子教育得会做人。这正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核心教育理念:“教育孩子就是家长教育自己做人的过程。”多么经典的话语,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教育大师不愧是大师,他们真的深谙教育的真谛。下次会专门给家人阐述教育的本质。
其二,家长要努力帮助孩子学习做人。
教育孩子的根本是教育并引导孩子学习做人,成绩固然重要,才华固然重要,但这些都需要做人作为基础。如果教育出的孩子不是好人,而成绩突出、才华出众,那更是一件让人揪心的事情。《大学》中总结出一生中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什么?就是“学做人”,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说明做人是人生最大的学问。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或者把学做人定为终身奋斗目标的话,他才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治理一个国家,让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家长们有没有想过,你希望孩子30岁时是怎样的状态?如何达到这一状态?要达到这样的状态,我们家长究竟怎么做才是科学的?明天下午同一时间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探讨学习,谢谢家人,我的分享就先到这了
教育观点
868 查看 5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littlecat8025

    2013-11-19 22:05:08 使用道具

    自己的孩子,不是多少岁的问题,而是孩子什么时候能独立,他独立了我们才能真正的放手了!
  • if_lotus

    2013-11-19 22:13:40 使用道具

    too long {:soso_e143:}
  • liuzhenl773

    2013-11-19 22:32:38 使用道具

    太长了,看不了,一晃主题
  • 梦梦妈妈

    2013-11-19 22:34:43 使用道具

    家长教到孩子多大,要看家长自己的水平。

    如果是关于爱,责任之类的基本为人准则,那么在十八岁之前早都应该教完了。更深层次的东西,能不能教,就要看家长自己的水平了,家长要对自身有个清醒的认识,别插手太多。因为也许你奉行了很多年的为人处世方式,在你孩子所处的位置已经不适用甚至大错特错了。

    我跟我老公的感受都比较深。每次回公婆家里,公公总会叮嘱很多在单位里要这样要那样之类的。我们要是按他那一套做,早不知道死多少遍了。我公公就是老国企的一个普通工人,他们那时候的同事关系简单得多,说不好听的,人都傻,玩不出那么多心眼,我们现在处的位置接触的都是人精,花花肠子多着呢,看多了心眼实诚的小年轻怎么被人坑的,自己年轻时也被人家坑过。

    所以以后关于孩子工作什么的,我是不会教孩子太多的,因为我的位置可能跟她的位置大不相同,教错了反而害了孩子。不过倒是可以交流一下。
  • 快乐庄园

    2013-11-19 23:30:52 使用道具

    梦梦妈妈 发表于 2013-11-19 22:34
    家长教到孩子多大,要看家长自己的水平。

    如果是关于爱,责任之类的基本为人准则,那么在十八岁之前早都 ...

    太有见解了,孩子长大后的事情,自己去解决,自己去体会.如果来征求意见,父母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也是需要父母能HOLD住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