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抱怨孩子迷恋电子游戏,电脑的或者手机的,似乎一旦沾上那个,孩子就无法自拔了。最近几天,我家常来个5岁多的大孩子玩,我重点观察了一个孩子对电子游戏的反应,似乎了解了一点关于幼儿与电子游戏的了。
这个孩子(以下用A代替)今年5岁半,正在镇上的小学上学前班,中午会回家吃饭,下午3点半放学。平时在家有玩电子游戏的机会,他妈妈的电脑和手机他都可以使用,但是他妈妈控制他玩的时间。
最近些天,他中午和下午放学到晚饭之前都来我家玩,除了跟梦梦他们玩捉迷藏游戏,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在客厅里。客厅里有电视,有电脑,还有梦梦的玩具箱、木马、扭扭车以及沙发桌椅 。我对孩子们说,你们可以任意使用这里的任何东西,包括电视和电脑,只要不用力捶用力砸破坏这里的东西就行。
(我坐着假装绣十字绣,其实在暗暗观察他们)
============================================================================
观察事实:
梦梦喜欢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主动把玩具箱里的东西分派给别的小朋友玩。A刚开始来的时候,我特意强调了,电脑是可以自由使用的。但是,他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去电脑上找游戏,而是坐上了木马,摇了一下,梦梦要求坐木马,他又换到了扭扭车上。玩了一下梦梦的玩具,大约觉得梦梦的玩具都不大好玩(5岁的孩子对2岁孩子的玩具没啥兴趣),坐到了电脑前面。
电脑是桌面状态, A问我,电脑上有游戏吗,我说有的,但是我也不知道在哪,如果你想玩你可以自己找。然后他坐在电脑前面开始找游戏。(为了避免梦梦能找到我妈常玩的游戏,我把游戏藏的很深,以梦梦的智力水平还找不到),令我出乎意料的是,不到5分钟,A就找到了游戏!!并且开始玩起来了。
大约过了20分钟,我过去看他的战况 ,等他玩完了一局之后,进行了简短的访谈。
“你是怎么找到游戏的?”
“我是这么,这么……”,他示范了一次给我看,除了C盘,他是挨个硬盘挨个文件夹找的,我的电脑相对比较空,文件夹不多,只不过层级藏得深而已,显然他已经完全了解了电脑文件存放的逻辑方式。
“是你妈妈教你的吗?”
“不是,她总是把游戏藏起来,但是我总能找到。”他得意地说。
“你一直在玩这个游戏吗?”
“不是,我已经玩了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好几个了。”
我查看了一下他玩的那几个游戏,全部都是英文界面的,以他的水平,也就在幼儿园些许认得几个字,从没进行过英语启蒙。
“你会玩吗?能看懂怎么玩吗?”
“刚开始不会玩,玩一下就会了。”
“你认识这是什么意思吗?”我指着游戏界面上的英文单词问。
“这是入口,这是出口,这是重来……”令我惊讶的是,在没有任何人指导的情况下,他准确地说出了界面上所有英文单词的意思。
第二天,他来我家的时候,我在纸上写下了昨天界面上出现的全部英文单词,我说,你能说对这些单词的意思,我就让你再玩电脑。他轻松的把所有单词意思都说对了。显然,他记住的不是图标,而是实实在在的文字。
当他玩游戏的时候,梦梦在一旁看了一会,然后提出去滑旱冰,他很爽快地同意了,但是要求玩完这一局才去。梦梦同意了。显然,他对电子游戏并没有迷恋——虽然他每天都会玩一会游戏。
单凭这些,我还难以确定他同意跟梦梦去滑旱冰是因为出于礼貌(5岁的孩子在物权方面已经可以区分,电脑是“梦梦的玩具”了),还是电子游戏对他的吸引力不大。 我试了另外一种方法。
我把电脑里手工制作的电子书调出来,去打印了一份制作精美纸飞机的材料,这份材料的制作说明是全英文版的,配有制作示意图。 他再来玩的时候,我给他展示了这份材料,他立刻被上面的纸飞机照片吸引了,我告诉他,他可以选择打游戏或者制作纸飞机。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纸飞机。
在幼儿园里,他已经学习过制作手工品的时候得先把材料剪下来,但是如何折叠粘贴,说明是全英文的,他只能参考下示意图。这个有难度,第一天他没有完成他妈妈就叫他吃饭了。
“我可以带回家做吗?”
“不可以,但是我会给你放好,明天你再来。”
第二天他又来了,我的电脑是开着的,并且放在游戏界面上,音箱里响着游戏的音乐。但是他进来以后只是少了一眼电脑,就跟我要他的纸飞机材料了,显然,纸飞机对他的吸引力大得多,他不需要思考选择就直接奔向了纸飞机。
连着忙活了好几天,他才把纸飞机做好,他非常开心。
“我可以带走吗?”
“可以,你想把它带去哪里?”
“我想给妈妈看看,明天我想带去学校给同学看看,他们会羡慕我的。”
之后两天,我又安排了做果冻,做地瓜饼这样的他没做过的新活动,他都选择了这些活动,而没有选择电子游戏。
===========================================================================
观察分析:
孩子跟大人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当我们面临未知任务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看说明和指导,而孩子第一反应是探索。电子游戏吸引幼儿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它能提供一个相对复杂但又不过分复杂的探索情境。这满足了孩子的内在需求。在探索中,孩子能学会新东西,包括新知识(没见过的英文单词),也能发展逻辑思维。
当有更高挑战的时候,孩子会把兴趣转向新挑战。制作纸飞机的难度显然要比他在幼儿园里做的手工要复杂,而且没有任何人指导,连说明都是他不认识的英文。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会给他带来成就感。相比之下,游戏带来的成就感弱得多——不能获得妈妈的赞扬,也不能获得同伴的崇拜。
============================================================================
观察结论:
对于5岁多的孩子来说,探索本能会指引他的活动方向。如果环境中缺乏满足他探索本能的活动时,而出现电子游戏,他的注意力会转向电子游戏,而当环境中出现更能满足探索本能和成就感的任务时,孩子的注意力会转向新任务 。
孩子迷恋电子游戏,是不是因为给他们安排的符合他们发展特点的任务太少了呢?
仅仅观察了一个孩子还难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过也算是一点启示吧。也许给孩子安排更多符合他们发展特点的任务可以避免孩子沉迷电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