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zi.wang 于 2014-7-1 13:06 编辑
当当当,科学版,每月活动来啦!
【6月讲课月】活动,来小题大做,引导孩子观察,然后讲一节精彩的观察、思考课吧!
开新贴,【6月讲课月】……
记录你和孩子观察到的动物、植物、岩石、天文、地理……
,讲一讲相关知识
在亲手体验之后,再趁热打铁来些系统的学习,那样得到的知识和技能永远都不会忘记哦!
书本上学来的东西,往往掺杂了其他的思想和观念,而不那么纯粹,对孩子的影响也就不可估量。
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再进行的学习。。。。那一定是好的呀!!
依旧也有珍珠贝壳的赠,算是我对大家的精神支持吧!哈。
昨天和今天仔细观察了蚕的蜕皮的情况。
第一次养蚕养了六条,人家送给我时已经很大了,大概是三岁的蚕宝宝吧。还未观察就不动了,很快就自己结茧、产卵了。结果很快孵化一大堆。
这次观察的就是今春的第二代蚕了。看到很多蚕一动不动,有的还缠着叶片,以为要死了,可是做卫生清除时,又会扭来扭去地动,就留在盒子里,昨晚发现这些蚕正在扭动,仔细一看正在蜕皮呢,前后也就5-6分钟的样子,就蜕皮成功,幸亏早晨没扔,否则这些蚕就送命了。现在总算明白蚕蜕皮前要睡上好一阵子[估计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
蜕皮是连着嘴巴的硬壳一起脱落的。蚕蜕皮时,先鼓起嘴巴周围的肌肉,使旧皮从嘴巴边脱离,然后前后拉伸身体,尾段向前用力推挤,等皮蜕到中断时,开始爬行,因为准备蜕皮前就用少量丝把尾部固定在蚕座,所以往前爬动时,剩下的皮就象脱衣服一样方便。刚退完皮的蚕有点湿,还要呆呆地歇一两个小时,才会爬动。
另外觉得把蚕分批养很重要。今天把蚕的分成三盒,一是从蚕面积的密度考虑,太密有点蚕被压着,蜕皮或觅食受影响。二,从节约桑叶考虑,正睡眠准备蜕皮的蚕放在一起,因为桑叶容易干掉,对于这些睡眠的蚕就只放一两片叶子。对于食量大的活跃猛吃的大龄蚕可以多次添加小桑枝,这些生长节奏一致的蚕放在一起,便于管理。到时一起羽化成蛾的也容易找到伴侣,繁殖后代。
昨晚观察后,还百度了一下,发现养蚕的帖子基本没有仔细观察的记录。只有专业养蚕书籍才有。孩子不是养蚕不是很上心,但关键时刻叫来观察,也学习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