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岁开始,发现孩子爱生气。他做了不对的事,说他,他就生气,说:气死了,烦死了,坏妈妈!要是在外面,别人说他了,他也这么说。总之气性特别大。以前孩子不这样,我想了想,也许和他的好朋友有关。他有一个他认为是好朋友的朋友,我儿子把他的东西都给这个好朋友玩,可这个好朋友总是不喜欢给他东西,就连我儿子拿他的东西都不让,还因此打我儿子。两个孩子总是因为这而吵架,我儿子还爱和他玩,总是被打哭也玩。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他说:要么不玩,要是玩就不要总想着玩他的玩具,他不会让你玩的,他要是打你,你得还手,不要总是哭。这些话说的多了,孩子慢慢变得不像以前那样爱分享自己的东西了,还总爱生气了。
我现在很后悔这么说孩子,可又控制不住自己,他周围和他玩的孩子都自私的要命,孩子也经常抱怨说:你总让我把东西给别人,让着别人,可别人什么都不给我。
我该怎么办,才能让孩子不这么爱生气呢,让他看什么样的书呢?周围环境如此,要如何处理孩子之间这种不平衡的关系呢?
首先要重视孩子的情绪,不要带有生气不好的看法,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尽量去理解孩子。比如说一些:“他抢你东西你肯定很生气吧?”“你分享了他却不愿意分享你是不是很不高兴?”类似的话,不是说说,要真心诚意地去理解孩子。可能你觉得这些事是小事,但是对孩子来说,这就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大事。例如你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琐事让你生气,身边的人如果对你说:”这有什么好气的?这是你不对。你不该这样“之类的话,哪怕你知道自己不对,那一刻你也不愿意听到那样的话,你首先需要的是理解。当孩子感受到有人重视自己的感受,有人能理解自己,他会感觉很好,你再说什么他也容易听进去。等他气消了,你试着跟他说一些”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分享,但是分享可以带来快乐,我们只能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别人。” 等道理。遇到喜欢抢东西的小朋友,试着告诉他们,我们可以一起玩这件玩具,或者轮流玩,但是你不能来抢。“
图书方面有《菲菲生气了》、《生气的亚瑟》、《小绵羊生气了》、《我要变成喷火龙》、《生气汤》等。
跟孩子一起读这些书,你也会发现,生气也是情绪的一种,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过度生气当然不好,但是生气这种感觉就跟开心、兴奋或害怕一样在所难免。生气的时候,可以在安静美好的环境中慢慢得到舒缓,也可以适当地发泄出来(让孩子知道,乱砸东西是不可以的,跺一下脚或哭一下是可以的…… )跟孩子一起讨论,帮孩子找到生气时的处理办法,例如到外面走走吹吹风、听听音乐或做一些其他轻发泄或转移情绪的事。幽默感也是应对生气的良方,有时我会模仿《生气的亚瑟》里的句子跟孩子说:“妈妈说,够了够了”然后我看孩子一眼,说“哦,还不够”…… 孩子慢慢就笑了。我孩子两三岁,也经常生气,我蹲下来抱着她表示理解时,她会很快高兴起来,慢慢地也不那么爱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