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eechu 于 2014-12-29 00:44 编辑
最近对于亲子英语的学习方法困惑很多,所以想请教大家现在都是用的什么方法。
1.我们是5岁女孩,之前遵循论坛上的推荐,先练听力为主。1年前开始看原版动画片(这期间也会读一些简单的英文绘本),每晚30-40分钟,还不能重复播放。但最近总感觉孩子有些沉迷于看动画片(虽然不给她看中文的),而且也不知道是否听懂了,是否是有效输入?因为也只会说些单词什么的,不知道怎样检验学习效果。现在都不想给她看动画片了,怕其实只是注重情节太多而上瘾。
2.是否听音频+看绘本的方式对训练听力比较好?我看廖彩杏是推荐这种。但孩子听动画片的音频就不乐意,因为知道有看的了。
3.因为孩子一般不输出完整的句子,还想尝试粽子的跟读迪士尼,是不是对说比较有帮助?这个应该属于精听。如果这样的话以上泛听的训练可能就得中断了(好像没那么多时间)。但我记得学英语应该精听+泛听都有的。
4.还有个帖子说开始就用分级英语牛津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记得好像说分级读物应该是听力之后训练孩子自主阅读用的,需要和听力同时进行吗?而且买过海尼曼GK的,一页一句话,感觉挺无趣的,现在孩子喜欢有情节的。
5.归根结底,现在的苦恼是是兴趣和学习不能两全。如果要兴趣,看动画片,读绘本,唱儿歌就行了,但现在只输出单词,难道以后真的会自动输出句子吗?;如果要学习,就需要不断的重复听或读,孩子不喜欢。真头痛啊!
呵呵。楼主心中已有答案了。
不过,粽子英语据说过于残酷。
我在另一个主题的跟帖可能会有参考作用,也是综合了部分论坛爸妈实践和理论流派的结果。
****************************************************************************************
循序渐进。
理论上说,非英文母语国家应该使用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资料作为过渡。
但实际上,现在市面上的ESL资料大都质量不高,很多音频都不是英语母语人士录制的,里面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趣味性上也很差。ESL资料虽然是面向非英文母语学员,也应该由英文母语人士参演,保证正确性和趣味性。
因为直接视听英文原版资料有些困难,论坛中的很多爸妈采取各种相应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我将其称其为英文原版视听资料ESL化。
比如制作成点读笔资料。
挑选更简单的音频资料。
事实上youtube上有很多面向英文母语儿童的教育短片。比如数数、颜色、识别交通工具等。
我们非英文母语国家更应当从简单的视听资料做起,循序渐进。
也即:
一是尽量找优秀的ESL资料。
二是进行英文原版视听资料ESL化,尽量找简单的英文原版视频或采取一些辅助消化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