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在识字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特级教师黄亢美识字教学赏析(转载)

     这是一节情趣盎然的识字课。这些二年级的小学生与其说在学习识字,不如说他们在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的带领下,步入了一个神奇的汉字王国。这里,移步异景,妙趣横生,一个个惊喜的发现,令孩子们兴味倍增。此时,一个个汉字,在孩子们的眼里全然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使他们乐此不疲,并在浑然不知中,沐浴着祖国文化的璀璨阳光,感受着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兴趣,从问题开始

     师:我们一起来识字,这是什么?(出示“一束鲜花”图片)

     生:一束鲜花

     师:对,这就是词语“一束鲜花”。把这个词语读两遍。

     生:一束鲜花、一束鲜花

     师:翘舌音“束”再读准确些。

     生:一束鲜花

    (教师继续出示图片,认读“一顶帽子、一面镜子、一杯牛奶、一轮朝阳、一串珍珠、一副球拍”等词,特别强调读准后鼻音的“顶”、“镜”这两个字。)

    师:中国的汉字多有特点呀!“鲜花”为什么用“一束”而不用“一条”?帽子为什么说“一顶”而不说“一个”?“朝阳”为什么说“一轮”而不说“一只”?“球拍”为什么说“一副”而不说“一条”?你看,我们中国汉语表达的方式真是丰富多样!

    (教师又出示了若干写着数量词的卡片让学生认读:一只鸡、一羽信鸽、一峰骆驼、一张纸、一头牛、一匹马、一粒米……边读边向学生提示这些动物或物品所使用的不同量词。)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大门的前提,是引起探究的第一步。黄老师在带领学生读了一组组使用不同量词的词语后,通过一个个“为什么”,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汉字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探究,领略汉字奇妙

    师:这些问题回去自己思考,这节课我们着重研究黑板上面这些表示数量的词语。

       第一小组讨论:“一束鲜花”为什么叫“一束”?这个“束”字“木”里面一个“口”,这个“口”是表示嘴巴吗?

      第二小组讨论:帽子为什么说“一顶”?一顶的“顶”是形声字,形旁和声旁各在哪里?

     (让学生念读顺口溜:“形声字,真有趣,声旁帮助读字音,形旁帮助解字义”。)

……

     (教师分别向各学习小组分派了所要探究的其它数量词语,学生们分组合作研究,教师巡视指导。小组研究结束后,全班交流。)

     ◇一束花

     师:(指引学生看图)一束鲜花的“束”为什么是“木”字中间加个“口”?为什么说“一束鲜花”?

    (小组代表解说了“口”是根绳子,“束”是绳子把树枝捆扎起来的意思。)

     师:(画一朵花),这是一束鲜花吗?

     生:这是一朵鲜花。

     师:(画一枝上开两朵花的形状)这是一束鲜花吗?

    生:这是一枝鲜花。

   (教师分别指示“一朵花”、“一枝花”和“一束花”的图画让学生辨读不同量词的词语)。

    师:谁能用“一束鲜花”说一句话?

    生1:我买一束鲜花送给妈妈。

    师:很爱你妈妈,是个好孩子。还有谁说?

    生2:今天是母亲节,我买了一束鲜花送给妈妈。

    师:呦,都很爱你们的妈妈。我是个男老师,感到很遗憾,有谁买束鲜花送给爸爸的吗?(众笑)

      生3:……

     教师通过“图示法”,用图画将“束”字的本义表示出来,使学生悟出“口”字是根绳子,“束”是用绳子把树枝捆扎起来的意思。这样的识字教学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因而形象、具体,使学生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不但加深了对“束”字本义的理解,其探究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而教师通过简笔画勾勒出“一朵花”、“一枝花”,与“一束花”进行对比,一方面适度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对比中,对“束”字的理解和运用更加准确。

     ◇一顶帽子

     师:“帽子”为什么说“一顶”?

    (教者结合第二组学生代表的解说引导学生分析形声字“顶”。“顶”的形旁是“页”,“页”的繁体字是“頁”,“頁”实际上是“首”的倒写。“頁”中有“目”,“目”在人的头部,所以“页”和页字旁的字与人的头部有关。帽子戴在头顶上,所以帽子的量词用“顶”。)

    师:注意看“帽子”的“帽”,(老师书写“帽”的右上部分),这一部分有很多人写错。(边说边写)第一种写法是缺口框里两横悬空;第二种写法是缺口框里中间一横悬空,下面一横封死;第三种是缺口框里中间两横全封死。哪种写法正确?认为第一种正确的举一个手指,认为第二种正确的举两个手指,认为第三种正确的举三个手指。

   (学生举手示意)

    师:(教师板画“冒”的古文字进行解说)缺口框就是帽子的象形,中间两个短横像帽里的头发,下面“目”是眼睛,缺口框里的两横封死的话就像把帽子上下封死了,这样就戴不进去了。所以“帽”字右上的中间两短横左右两边不封,以此表示帽子戴在头顶上。和它相关的字还有“冕”,也是帽子的意思,所以上面的两短横也是左右两边不封的。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帽子戴在——

     生:头顶上。

     师:所以帽子就说——

     生:一顶帽子。

    识字教学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识字的能力。当学生学了“首”字,并懂得“首”作形旁时变写为“页”,那么,当学到“顶”时,学生就知道“顶”与人的头部有关,帽子戴在头上,自然用“顶”,久而久之,就会“无师自通”,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黄老师在教学中,正是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引导学生弄清楚了“帽子”为什么要说“一顶”。

    “帽”字,在书写时,人们常常把右上部分写成“曰”字,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虽注意到缺口框里两横悬空,却很少知道其中的道理,更谈不上讲给学生,因此学生只是机械记忆。黄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字理知识,以“冒”的古文字进行解说,生动形象,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并由此推理到“冕”字等与帽子有关的字。这样的教学,不仅传授了知识,渗透了文化,更培养了学生的情智,使他们对汉语言文字的奥秘充满了向往。

     ◇一面镜子,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面”字中间的部件是“頁”少了下面的两点,“頁”是人的头部,那么,在它两边的“[ ]”写成“( )”就像人的左右脸面了。)

     师:我们理解了“面”原来就是指人的脸面。那么,“镜子”为什么说“一面”?镜子是拿来干什么的?

    生:照脸面的。

    师:对啊,镜子是用来照脸面的。人的脸面又是比较平、薄的,镜子也一样,所以镜子说——

    生:一面。

    ……

    师:镜子的“镜”为什么是金字旁?

    生:因为镜子是用金属做的。

     师:这是什么金属呀?是金?是银?是铁?还是铜?

     生:是铜。

     师:是的。古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古人曾打磨铜片作镜子,所以“镜”字用“金”作偏旁。

     齐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齐读“一面镜子”。

    “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是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黄老师对“面”字的分析,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汉字无比美妙的构形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易于联想的线索,此时,学生眼中的“面”字,不再是由几个笔画构成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动感的“脸”。既然镜子是用来照“脸”的,亦平如“脸面”,故而称谓它的量词用“面”。由“一面镜子”,孩子们又懂得了古人曾磨铜为镜,知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这样的教学,孩子们犹如在悠悠文化的长河中涵泳,聆听着一段段美丽的汉字故事,感受着祖先的无穷的智慧。

     ◇一杯牛奶

     师:“牛奶”为什么说“杯”?“杯”字为什么用“木”作形旁?

   (教师根据小组代表的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远古的杯子曾用木头制作,所以“杯”用木字旁。后出现陶瓷器具后,“杯”曾写成上“不”下“皿”,声旁“不”古音与“杯”的读音同,现仍具有双声关系。)

    师:除了说“一杯牛奶”,还可以说“一杯”什么?

    生1:一杯奶茶。   

    生2:一杯果汁。

     生3:一杯饮料。

     生4:一杯清茶。

     生5:一杯红茶。

     师:谁要喝红茶呀?

     生5:妈妈要喝红茶。

     师:能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生5:妈妈工作很辛苦,她下班回到家,我给她倒上一杯红茶。

     师:爸爸也下班回来了——

     生5:爸爸下班回来了,我给爸爸倒上一杯清茶。

     师:你真细心,知道妈妈爱喝红茶,爸爸爱喝清茶,真是爸爸妈妈的乖孩子。

     学了“杯”字,学生懂得了古人曾“以木为杯”。不仅如此,黄老师又从一个“杯”字,引导学生说出“一杯××”等词语,进而引导学生用“一杯××”说一句话,从而把识字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一轮朝阳

     师:“朝阳”为什么说“一轮”?要理解这个说法首先要理解什么叫“朝阳”——

    (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阳”的形义,把“阳”横倒就像旭日从两座山岭中升起的样子,由此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左耳旁的字与山岭高地有关,并旁延列举了“险、阵、陆、阻”等字,这些字都与山岭有关。)

     师:“阳”是太阳,“朝”是什么意思?

     生:早晨。

     师:从“朝”字的字形可以看出是早晨的意思吗?

    生1:“朝”字有个“早”,所以是早晨的意思。

     生2:“朝”字还有个“月”字,很“早”,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

    (教师通过板画对“朝”字进行形义析解:)“朝”左边“日”的上下的“十”表示草。正是:“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挂天边。”)

     师:月亮快要落下去了,太阳很快就要从草丛中升起啦,这是什么时候?

    生:清晨。

    师:清晨的太阳就叫做——

    生:朝阳。

    师:朝阳又大又圆,圆得像什么?

    生:圆得像车轮。

     师:所以我们就称早上的太阳叫——

     生:“一轮朝阳”。

     一个“朝”字,黄老师却讲得有声有色,顺口溜“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挂天边”不仅详解了“朝”的字义,还在孩子们面前勾勒了一幅“旭日东升”图,唤起了无尽的遐想。由朝阳又大又圆,黄老师又引导孩子们想象日圆如轮,如此得出“朝阳”要说“一轮”。

    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善于创造尤为重要。汉字象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黄老师在依据字理教汉字的同时,不断启发学生想象,既教知识,又培养能力,同时也使语文课堂充满了诗情画意。


    ◇一串珍珠

    (小组代表说自己对“串”字形义的认识:“口”像珍珠,“丨”似穿珍珠的绳子。教师提示“串”可泛指穿起其它的东西。“珍珠”二字都有个“王”,“王”是“玉”字的省写,俗称斜玉旁,有斜玉旁的字跟玉有关。)

     师:除了“一串珍珠”,还可组成什么词语呢?请你拿出纸笔,想组什么词就把它画出来。

      (生画。几分钟后汇报。)

      生:一串葡萄

      生:一串鞭炮

      生:一串羊肉串

         ……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黄老师由“一串珍珠”拓展开来,让学生用画画的形式“组词”,激起了学生广泛参与的兴趣。第一,这样的训练形式避免了因少数人发言,而让大多数学生失去表达机会的可能,使教学更加面向全体;第二,最好的理解是会运用,每个人不同的“组词”,正检验了这种运用能力。同时,孩子们相互的交流,又进一步拓展了他们对“串”字的理解。

      ◇一副球拍,

     师:“一副球拍”的“副”为什么用立刀旁的“副”?

    (教师从“券”字为什么是“刀字底”说起——古人借钱物把数据写在木简上,然后用刀从中间剖开,借债和放债的各持一半,还债时两半木简相合数目才完整显现,互相符合。因而,“债券”的“券”是“刀字底”,由此又把具有“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事物用立刀旁的“副”做量词。板书:一分为二,合二为一。)

     师:球拍为什么说“一副”?  

     生:因为要两人对打。   

     师:眼镜为什么说“一副”?   

     生:因为眼镜有两块镜片。

     师:对联为什么说一副?  

     生:因为对联有上联和下联。

     师:“一幅油画”的“幅”为什么又用是巾字旁。(引导学生对“副、幅”进行辨析。)

     (教师左右手分持“副”“幅”两字,念读下面一段话,要求学生根据该用“副”还是“幅”分别用举左手或右手的方式表示:

    一位老爷爷戴着一副老花眼镜,他对人和蔼可亲,见人总是一副笑脸。他喜爱美术,给我画了一幅油画。天气太冷了,我送给爷爷一副手套。

     (当说到老爷爷见人总是“一副笑脸”时,有些学生犹豫不决,有些则选错。这时老师启发道:“人的脸可分为左脸和右脸,爷爷笑的时候会是左脸笑右脸不笑吗?”学生立刻领悟到人的脸分为左脸和右脸,左脸和右脸组合构成了人的一张脸,这实际上蕴含着“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意思,所以,很快又选择了“副”。)

     由古人借钱物以木简相合为据,讲到立刀旁与“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事物有关,这种字理分析使孩子们耳目一新,也大大开启了学生智力的潜能。试想,当他们用心选择“一副笑脸”该用哪个“fù”时,宁静的教室里该有多少条思想的小溪在流淌,并腾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思维的训练和文化的浸染,更是堵水源、掘树根,从根本上医除了学生使用错别字的症结,是最本色的语文教育。

     ◆收获,不仅如此而已

     (全班学生高声念读七个数量词语)

    (让学生说说自己体会最深的字)

     生1:我原来不知道“一束鲜花”的“束”中的“口”是表示绳索,我还以为是“口”啃树“木”呢。

    生2: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珍珠”的偏旁“王”不是表示大王,而是表示“玉”,可以叫斜玉旁。

……

    师:(在天津快板的曲调节奏中言说)

     课已上完了,收获大不大?

      生:伸出我的小手指,自己来评价。

    (学生纷纷伸出十个手指评价自己的收获。最后,教师引导着学生在天津快板的曲调节奏中高声言说)

       课已上完了,收获真是大。

      伸出我的大拇指,自己把自己夸!

   “课已上完了,收获真是大。伸出我的大拇指,自己来把自己夸!”在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与笑声中,黄老师走下讲台。然而,从他们异常兴奋的神情和余兴未消地围着黄老师问这问那的情景,我们不难想象,孩子们的收获岂止是认识了几个汉字,知道了几个汉字的故事!黄老师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在教给学生几个汉字的同时,早已暗渡沉仓,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感染给了学生,将汉语言文字源远流长的文化浸润给了学生,将析形索义、因文记形的识字方法与能力传递给了学生。

       这是真正充满了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7851 查看 42 收藏帖子 (7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sendtome

    楼主 2015-6-4 16:06:09 使用道具

    推荐
    识字教学系列谈之三
                           字理+心理=合理
              ——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  特级教师
                          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  副理事长
                                    黄 亢 美
          一、 关于汉字音形义的教学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不要求学习所有的字时音形义都同时一步到位,但是,对要求掌握的基本字最终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然而,在当前的识字教学中对汉字形义忽略和淡化的状况是令人堪忧的,主要表现在归类识字中,多为笔画和结构的分析,如“大”字,只要学生能回答有“三画”,“男”字能说出是“上下结构”,老师就“顶呱呱,表扬他”;在随文识字中,多为讲读前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后就一味地讲读课文,对之前所认读生字的形义未能很好地结合语境进行析解,讲读完课文后就让学生写生字,并认为写字就是字形教学。应该说,“写字”实为理解形义后所进行的书法训练,它关注的是笔画及结构的美观匀称,主要功能应属美学的范畴,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它划出“识字”之外,与“识字”等列为“识字与写字”。由此观之,相当多的识字课(特别是随文识字课)虽“读准字音”,然而,并未能“认清字形”和“理解字义”。汉字的形和义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大”和“男”字,学生了解了“人张腿伸臂为大”,“男者在田间出力干活,妇女在家纺纱织布操持家务”时,才是真正的“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当前的教学,汉字形义虚化,字理意识淡薄,表面看“量”已达标,然而“质”未到位,一些识字实验也是盲目地追求识字的“量”,漠视识字的“质”,所谓的一年识了多少字云云,大都只是会读而已,至于其形义则不甚了了,如此的“快速”岂不成为“泡沫识字”?!

    识字教学中漠视汉字形义或形义顾此失彼的现象在“猜字谜”或“顺口溜”等识字方式中也同样严重地存在着。如教学李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朝”字时,一师把它拆分并设谜面为“十月十日”,如此拆分字形似乎好记,可是怎能会意出“清晨”的字义?此为顾形而失义。若谜面设为“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挂天边”,这不就是清晨时分吗?这样的字谜析解不就把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了吗?再如“仙”的谜面为“一人住在山间,从不和人见面;可以不吃不喝,却能活到千年。”这样的谜面设计就较好地体现了形义结合的特点。的确,运用“猜字谜”或“顺口溜”识字能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增强他们识字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课堂上运用“猜字谜”或“顺口溜”识字是不同于社会上所玩弄的文字游戏的,它必须注意形与义的有机结合,凸显字理的特色,要更好地为孩子们识记汉字服务。

    二、关于汉字的新解说

    由于汉字的不断演化和简化,部分汉字已难以按其本来的字源义析解和识记了, 如“蒸”字,其本义为古时人们以麻秸、竹、木做成的照明物,但此义在普通话语汇中已消亡,现代则为“蒸煮”义;繁体字“塵”从鹿从土,会意为鹿奔跑而扬起尘土,现已简化为从小从土的“尘”,会意为小土为尘。上述的“蒸”、“塵”若还是按其原本的形义向小学生析解显然意义不大。对于当今部分形义演变较大的字和简化字能否“与时俱进”地进行新解呢?著名的语言学家殷焕先先生说过,“ 时代在前进,汉字在前进,字形变了,字音变了,字义变了,再加上人的思想意识也变了,势之所趋,时代性的分析、解释就应运而生……”殷先生还在其《汉字三论》中说道 “新说文解字完全可以提倡,要求是:思想健康,浅而易见,生动活泼,合乎口味……凡有利于识字教学者,不必拒绝。”(齐鲁书社1981年济南版p23) 大量的教学实践亦证明,注意汉字形义的有机结合,依据汉字在现代的实用字义进行析解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的,也是可行的。像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在教学“蚓”字时引导同学们识记为:蚯蚓是一种虫类,所以“蚓”字有一个“虫”字旁;蚯蚓爬行时身子有时弯弯曲曲的像“弓”字形,有时又拉直了身子像“┃”字形。教者在这里把从虫、引声的形声字“蚓”灵活地当作会意字析解了;另外,“聪明”的“聪”本为耳形总声的形声字,可是,小学界德高望重的霍懋征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识记为:“耳”要聆听,“眼”(丷)要注视,“口”要勤问,“心”要多思,如此“五到”,就能“聪明”。在这里,两位教者都灵活地把形声字当作会意字析解并赋予其现代观念,引导小学生这样形象地识记汉字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专家学者对文字学的研究与小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应该是既有紧密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尊崇传统文字学的字源义进行形义析解,如果是形义演化较大的字或现代简化字,教学中一般仍应先提示其字源义,尔后再依照其现有字形和现代实用字义进行灵活地析解和引导学生识记。如“裕”本为从衣、谷(yù)声的形声字,学生识记为丰衣足食为“裕”;“海”是从水、每声的形声字,学生灵活地识记为“每”一滴“水”都汇流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成了“海”,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来识记这些汉字的形义,难道我们非要去纠正他不可吗?大可不必,只要言之有“理”(新的字理),形义结合,便于形象识记,便可宽以待之,允其成立。

    三、关于学生自主识字
        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但是,在识字教学中却不时地出现了一些
    “自主”变“自流”,“主导”变“不导”的现象。以下是《欢庆》一课教学“庆”字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甲教师)
    师: 你怎样记住“欢庆”的“庆”字呢?
       生1:一点、一横、竖撇(广),然后是一横、一撇、一捺(大)。
       师:这位同学采用的是笔画记忆法,很好。
    生2: “庆”就是“广”字下面加个“大”。
    师:用加一加的方法,也很好。
       生3: 我是这样记“庆”字的:广大广大,又广又大。
       师:这位同学采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也很不错。
       生4:可以记为:广场上来了一只大老虎。
        …………
        片段二(乙教师)
    师: “欢庆”的“庆”字是“广”字下面加个“大”,我们前面通过学习偏旁部首已经知道了“广”与房屋有关,与“大”字联系起来,“庆”字可以怎样识记呢?
        生1:“广”表示房子,一间“大”房子建好了,所以就要庆贺一番。
        师:形义结合得很好。还有其他的识记方法吗?
    生2:“广”表示房子,房子就是家,“家”里有了“大”喜事就要庆贺。
        师:说得也很符合情理,“广”和“大”的形义也结合得很好。
    生3:“广”表示房子,房子就是家,而我们的祖国就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最大的
    喜事就是国庆节,所以到了十月一日我们就庆祝祖国的生日。
        师:这位同学能联系课文内容来识记“庆”字。“庆”字的繁体是“慶”,表示别的人家
    有了喜事,于是手捧着鹿皮当着礼物前往庆贺。今天我们使用的是简化字的“庆”,同学们能根据“广”和“大”的形义结合起来理解“庆”字的字义,这很好。
    在上述的两个教学片段中,教者都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识记生字,体现了自主识字的教学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音形义结合是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片段一”中,学生识记的方法是多样的,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生1运用的笔画记忆法,这显然是太滞后了;生2采用部件记忆应该说是最初级的,记忆的价值不很大;生3识记为 “广场上来了一只大老虎”,这似乎可以形象地识记“庆”由“广”和“大”组成,可是,又如何能由此得出“庆贺”和“庆祝”的字义呢?如果真的“广场上来了一只大老虎”时,人们恐怕就会纷纷逃离了,还会跑去围观庆贺? 学生如此的“自主”识记显然是顾形失义的,而教师对这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识记方法不加以引导纠偏,而是一味地加以肯定,这样的“褒奖”实为“捧杀”,应该说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片段二”中,教师的“导”带有一定的指向性,是在“广”表示房屋的字义范畴内引导学生理解“庆”的形义的,学生虽有多种析解和识记的方法,但都能殊途同归地落到“庆”字所蕴含的基本字理上,这样的自主识字既符合汉字字理,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师如此的“导”才是真正的主导,是科学而有效的。概言之,自主识字也要符合汉字的构字理据,强调形义的有机结合,对于学生那些明显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识记要引导他们敢于自我否定,并学会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教师这样的引导才是真正的主导。

    四、关于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流派
    中国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流派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中心2000年11月在北京昌平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会议重点交流并推介了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字族识字、字理识字、注音识字、韵语识字、双脑识字等多种识字教学法。细加分析,这些方法或流派大多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的,因而相互间常含交叉关系。如集中识字主要是按构字规律进行归类集中的,如形声字归类、会意字归类等,这样的集中识字比较突显字理,若不讲“字理”,那么,集中也就失却了它本来的意义。又如下面“盗”字的歌谣:
                       一人欠着身,俯看皿中物;
                       此物真是美,两滴口水出;
                       于是起坏心,把它偷回屋。
    上面“盗”字的歌谣既揭示出其字理,又运用了韵语和谜语的形式,既是字理识字,也是韵语识字和谜语识字,若在归类识字中出现,又当属于“集中识字”,若在课文中出现,那么它又属于“分散识字”。就“盗”字的教学来说,它虽说可以分属于几种不同的识字方法,但是,学生只有懂得“冫”、“欠”、“皿”三个部件的各自含义以及由它们会意而成的“偷盗”的本义才能算是真正地学会了这个字。实践证明,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因此,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佟乐泉语)。文字学家殷焕先先生说:“汉字是有‘理性’的文字。所谓有‘理性’,即是合乎‘六书’。”汉字的“理性”也就是它的造字原理,简说为字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讲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那么,就能意义识记,持久不忘。字理识字可以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蒙学识字法,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王筠的《文字蒙求》等诸多识字教本,都非常注意从构字原理上析解汉字,现代名师徐特立身为人师时,仍苦读《说文》,常一边行走一边于掌心书写篆文,默记字理。由于汉字的演化和简化等原因,部分字的形乃至义已有所变化,教学这些字时,当然不能 “强词夺理”,是可以进行笔画或结构分析的,也可以依据其现代实用义进行灵活解说。但大部分汉字,包括大部分的简化字都还是含有“六书”原理的,对这些字,我们就应依据其蕴含的字理进行解说和识记。在我国当代的诸多识字教学流派中,实际上有很多也是渗透字理识字的因素的,如集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根识字等,而 “字理识字法”则是最明确、最直接、最集中地强调“字理”的。应该说,字理识字教学法实际上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从广义上说,凡是依据构字原理进行析解和记忆汉字的可都视为字理识字,诚如贾国均先生所说,“字理识字具有同步研究的开放性和博采众长的兼容性。”概言之,要依据汉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就必须凸显字理,要使汉字音形义紧密结合就必须凸显字理,要通过汉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就必须凸显字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字理是识字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再辅以其它的教学方法,我们的识字教学才会有“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大部分汉字来说,依据字理教学,最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如此的汉字字理加上学生的心理,才是最合理的识字教学方法。
    在本文止笔之时,让我们一道读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关于汉字教学的一段话——
    “你看,倚木为休,合手为拿,分手为掰,“牛”和“羊”紧紧抓住了角的不同指向,使温顺听话的羊的形象和牛气冲天的形象迥然不同……然而,试问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借此引发孩子无限遐想,催生他们的创造吗?我们的孩子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他们很少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
    读了于漪老师上面的一段话,那拷问的声音始终在萦绕不逝,而且越来越大。是啊,我们能很好的借助世界上唯一内含字理且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去“引发孩子无限遐想,催生他们的创造吗?” 我们每个语文都应当好好的问问自己。
  • cwtwan

    2019-2-23 17:20:12 使用道具

    慢慢看,收藏了
  • 网上购购虫

    2019-2-22 15:41:15 使用道具

    很长,学习中
  • 伍聿铭

    2018-12-14 08:07:56 使用道具

    谢谢指教,好好学习。
  • lily_lily210

    2018-11-15 14:40:01 使用道具

    这老师太厉害了。
  • Suzy惜惜

    2018-11-9 12:25:57 使用道具

    老师厉害,知识丰富
  • xxe@yk

    2018-11-9 11:55:14 使用道具

    有用,谢谢分享!
  • 斯图卡

    2018-11-3 13:37:54 使用道具

    这样是有视频就好了,可以教孩子学习
  • 映山红

    2018-9-21 16:44:39 使用道具

    好东西,复制了,谢谢分享
  • 历练磨炼

    2017-1-10 12:31:24 使用道具

    好帖子,谢谢分享,收藏了慢慢看
  • otterzh

    2016-8-24 20:56:12 使用道具

    好东东要慢慢学习,细细口味
  • zjzj1020

    2016-7-19 12:10:06 使用道具

    谢谢指教,好好学习。
  • Tina谢小天

    2016-7-17 22:47:44 使用道具

    非常 感谢楼主提供的信息,这真是一本好书,教师如此用心,真是难得。
  • 石头娃娃1122

    2015-11-30 11:16:09 使用道具

    这样的认字真好玩
  • lexiaoyaoyou

    2015-7-29 09:36:52 使用道具

    谢谢指教,好好学习。
  • xmzlp1121

    2015-7-24 23:16:22 使用道具

    这个要静下心来看
  • jinlingyixiao

    2015-7-24 22:49:59 使用道具

    真心不错  谢谢分享
  • carefuljax

    2015-7-23 21:58:52 使用道具

    收藏了,慢慢看
  • yaddi456

    2015-7-21 14:56:00 使用道具

    很喜欢,分享了
  • amanlly

    2015-7-17 16:12:29 使用道具

    感谢楼主分享
  • didang

    2015-7-16 23:36:57 使用道具

    好,收藏,应该能用上
  • Iranna

    2015-7-15 09:29:04 使用道具

    有点意思的书哦。
  • 晰晰妈妈

    2015-7-13 10:32:42 使用道具

    正想学习一下呢
  • sendtome

    楼主 2015-7-10 20:56:52 使用道具

    看来最近关注这个帖子的都是用心的爸妈啊,已经为孩子入学做功课了
  • szn_918

    2015-7-10 15:03:14 使用道具

    好帖子!谢谢楼主分享
  • tangnian

    2015-7-9 12:49:58 使用道具

    非常不错。。。学习了
  • 清风弄影

    2015-7-4 13:37:56 使用道具

    没看完,这老师是文字学毕业的吗?
  • yym湘安安

    2015-7-4 09:35:34 使用道具

    好东西赞一个
  • egomoo

    2015-7-4 09:22:18 使用道具

    找到了源头,出版社的信息,摘录如下:
    http://xxblog.doule.net/wangxiuya/archives/122995.aspx

    黄亢美教授之前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一书,该书侧重于对3500个汉字形义的逐个析解,与现今出版的侧重于字理教法研究的《汉字学基础与字理教学法》可谓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欢迎读者成套邮购
    发邮件到黄亢美教授邮箱(hkm8502@163.com
  • 衎衎妈

    2015-7-2 14:40:36 使用道具

    看了一部分。第一次知道“冒”上面的奥秘,貌似我原来写都没注意。中国文化真是深奥。
    这老师真牛。


    衎衎妈于2015-7-2 14:42补充以下内容: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在哪儿能买到呢?求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