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发表回复
2016-5-11 14:34:21 使用道具
2016-6-6 11:50:19 使用道具
楼主 2016-6-7 11:51:34 使用道具
帖子 55995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所以,感觉这里的“我”应该不单单是指苏轼自己,与“物”相对,应该是泛指人、人类的意思。如果这样理解的话“物与我皆无尽”就好理解了。
一点浅见,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