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6-5-20 18:17 编辑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埃里克·伦纳伯格提出语言关键期(敏感期)的说法,这一时期自出生开始而结束于青春期。语言敏感期的说法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研究的证实。

在隔绝环境中长大的儿童,语言发展会受到影响,如印度狼孩、法国野孩维克特,美国也出现过极端的例子。女孩吉妮从18个月起就被锁在家里,几乎接触不到语言。当13岁被发现时,吉妮根本无法说话。经过几年的训练,她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还是非常有限,没能学会正常的语言。

关于大脑偏侧化和可塑性的研究也揭示这一点。大约98%的人的语言区在大脑左半球,在偏侧化形成以前,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时如果出现脑损伤,语言功能可以从受损的脑区转移到其他脑区,表达和理解能力会接近正常儿童。而如果脑损伤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则会产生严重的语言障碍。大脑偏侧化固定之前的这段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研究表明,人的发展是大脑发育和经验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特定的时间,大脑向世界敞开大门,期待着足够的经验刺激,如果确实遇到,某些能力会得到发展。当然,敏感期之后并不意味着发展的大门完全关闭,但这些能力将无法获得完全的表现。如果在敏感期里获得充分的刺激,语言能力就会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有条不紊的发展。儿童能够在4-6个月时牙牙学语,在1周岁的时候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在2周岁的时候开始组合单词来表达,在4、5岁的时候知道几千个单词的意义,并构造出一系列合乎语法的句子。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每一个正常的儿童都会掌握一种语言,习得这种语言的复杂语法规则。这个过程对儿童来说并不存在任何困难,他们比任何一个语言学博士在好多年里取得的成就都大。

心理学家们认为,第二语言的敏感期也是存在的。比如对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和韩国移民的研究显示,这些移民的英语语法知识跟他们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密切相关。那些7岁前来美国的移民英语可以熟练掌握英语,而15岁以后来的移民则表现很差。

之所以要尽早开始第二外语的学习,和大脑的发育及语言的偏侧化有很大关系。从小就接受双语教育的孩子,讲任何一种语言都会激活大脑的相同区域,而对于在青春期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讲两种语言激活的是大脑的不同区域。学习第二语言较早的人的大脑会出现强烈的单侧化(左侧化),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成人相同,而学习第二语言较晚的人的大脑几乎没有显示出任何单侧化。前者的大脑对第二语言进行自动加工,而后者在处理第二语言时会消耗更多的额叶注意资源。接触的时间不同,导致处理第二语言的神经模式大不相同,越早就越有效率,越晚则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一个孩子在掌握了一种语言后再去学习第二种语言,他们往往要花上3到5年才能学好。

在童年早期进行双语学习究竟好不好?这个问题人们曾经争论不休。人们担心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会彼此干扰,引起混乱,对儿童的语言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语言发展迟滞。他们认为当大脑处理第一语言时,分配给第二语言的神经资源会减少,而如果大脑同时处理两种语言,就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学好任何一种语言。因此他们主张等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再学习第二语言会更好。不过,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大脑能适应性地运用语言区同时加工两种语言而不会造成困惑,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不会对儿童的语言熟练程度和智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双语学习对儿童的发展还有很多益处,认知能力会超前发展,在克服分心、分析推理、概念形成和认知灵活性方面都要优于其他儿童。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语音的习得受年龄影响最大,句法的影响居中,语义的影响最弱。超过12岁的儿童虽然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比年幼儿童学得快,更富于策略,但在最终的掌握程度上,比如语音和词法、句法方面,都无法达到年幼儿童的水平。要想不带口音地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有必要从小时候就开始学起。

下面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几个前提条件,值得我们注意:一,儿童原本的语言没有问题;二,儿童感兴趣,学习没有压力;三,外语口头的学习方式与其母语的学习方式相同;四,教儿童的人语音地道;五,不要求理解语法规则。(希利《孩子的智力成长之路——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820 查看 1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阿春1008

    2016-5-20 16:09:07 使用道具

    看来语言学习是个世界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