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iang319 于 2016-8-28 00:05 编辑
(更新)
经过一个暑假沿用这个办法,另外在小区组建了一个读书群,几个孩子加入了阅读比赛,有了竞争,小朋友阅读一发不可收拾

。写作中加入了大量书中的词句。在阅读过程中,孩子经常读得兴起,会大声朗读他喜欢的句子,或开怀大笑,或作津津有味状赞赏。下面附带了阅读的书目(最长那一排都是简改版,担心原版他看着乏味,现在后悔了。林格伦和JK罗琳的是原版),还有作文,每一篇都是完全自己独立完成,没有任何辅导成分,这点从文章条理上可以看出:lol,部分文章的句子估计是从上面的书里借来的,呵呵。虽然如同被穿越一般的逻辑让人切换不过来,但对于一个没啥语言天赋的一升二男孩子来说,满脑子黑白灰中绽放了一点点色彩,多少还是让我感到欣慰。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我看过一些同年龄的女孩子的作文,中文的英文的,那水平,不服不行哪,大人都得跪,不是傻大粗的男娃可以比拟的

,比起真正的牛娃我们还差得远......看图吧。
==原文-2016.5.27======================================================================== 小一的孩子在外面学习美术,每次当堂画一幅画,看得见摸得着,知道学费变成啥了:lol,家长孩子老师都满意这个交互方式。
于是我寻思,产出个东西很重要,那阅读产出什么呢?一篇读书笔记?操作起来复杂了些,毕竟孩子每天都在读。后来我终于找到好的结合点,就是每次要求他圈取10个或以上的好句子,以及哪些不理解的词汇,然后把这些好句子与我们分享。我会为他点评这些句子好在哪里,甚至大赞他有品味,这下好了,小朋友一听原来自己找出的句子这么多其妙之处,还有人夸奖他有双慧眼(这种马屁大人都受不了),哪里还停得下来:lol。然后我们又诱导他把这些好的句子改头换面加到作文里去,说这么牛逼的句子一定能把老师打动得一塌糊涂,于是他真得照做了:lol。如今这个方法运行了快2个月了,还不错。以前担心为他选的书他不喜欢(小孩子兴趣多变,有时候他自己也描述不清楚喜欢什么样的书,我只能大致估计)现在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即使主题并不是他感兴趣的(我猜测),只要里面有漂亮句子,为了挖出它们,他也在所不辞:lol
除了激发小朋友寻宝兴趣外,我还总结了几个好处:
简单易行
关注点就那么10个句子,比我以前去找出一些问题来让小朋友回答好多了,毕竟是要长期坚持的,执行成本很重要,或者干脆承认,我也不是什么勤快的好鸟:lol。
印象会更深刻
记得曾经有家长抱怨说孩子书读得多,但语文能力未见长,这的确值得思考,读的多并不一定获取得多。这个办法有个好处,在于孩子先得读一次,然后判断这句很美,然后用笔圈出来的过程会让他再回味一次,在分享的过程中还要读一次,我点评的时候再一次加深,如果侥幸用到了作文,那起码又得多品几次了。这10句是他精心挑选的,又经过多次的反复,胜过单次浏览。
审美审美还是审美
最后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点,可以把握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点评过程中我会反复强调是否可以把圈出的句子构建成脑子里的一张照片,照片,照片,“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想着都觉得美不胜收,于是美其名曰:提高艺术修养,拓展艺术视野,此处省去1000字。
附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