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我行我法 于 2011-9-18 12:55 编辑

      看到有人谈到在家教育孩子的问题,本来想回帖的,结果发现有很多话要说,所以就干脆自己开个新帖了。
      我在二十八岁前从来没想过会不要孩子,我甚至从五六岁开始就想像将来我有孩子要怎样对他,成年以后,就开始琢磨我有孩子,要如何教育他。二十八岁开始关注时事,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哲学(觉得这种说法很搞笑,呵呵),然后不要孩子的想法就开始成型,并且越来越坚定,在另一篇帖里已经说过不要孩子的理由,这里不再重复,只从社会环境来详细说一下吧。
      以目前的中国国情,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物质能力,可以拥有外国国籍,那么不进入学校上学,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和有风险的事,虽然好多地方有人穷的上不起学,没人管,但你在城市能上得起学却不让孩子让,就会有人管你了,因为这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人是群体性动物,抛开身心有疾病的,只有极个别的人,是生于世却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那需要极强大的内心,不是平常人可以达到的,孤独是自己愿意的是一回事,非自己愿意的,将是很痛苦的事情,所以与人相处,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人活于世的一个基础。
      昨天看到一个群里,有个人说,当父母的应该首先要强大自己的内心,我深以为然,并接话说,做一个拥有强大内心的人很难,也很少,结果人家接着说不少啊,现在月收入过万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个神,内心强大的人很少,能没有相对良好的物质基础的,内心强大的人更少,物质达到一定程度,只能说在行为上强大或者强悍,但与内心没什么关系,物质贫乏的时候,人可以强大自己的内心,但没办法保证强大自己的肉体,能保证自己内心强大,但无法保证身边的人也可以强大。

      问自己,自己活到现在,都有过什么感觉,我对现在的状态感到快乐吗?我什么时候是快乐的?当我羡慕别人的某一方面好时,我会问自己,为那种好,我肯付出怎样的代价?如果要用某些代价去换,我是否还愿意得到那种好?如果我愿意,我就要行动,如果我不愿意,我就坚持我觉得更重要的东西,直到有让我觉得更重要的东西出现。。。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是,现在我认为什么最重要?我最想要什么?人不可能所有的欲望都得到满足,不可能什么都得到,人生是选择的过程,也是交换的过程,得失之间,找到自己的点,就是我人生的意义。
      问过自己,再去想如何对人,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尊重别人的想法,这是我的待人之道,孩子也是人,所以当然这个待人之道也适合于孩子。

      中国目前的教育状态,和政*治形态有极大的关系,要想维持这种独*裁 ,就不能让人有太自由独立的思想和自我,如果教育真的改革了,改到我们幻想的程度,那么接受这样教育长大的孩子,成人后是无法忍受这样的社会状态的,势必会导致社会的变革,这恐怕是某些人不愿意也害怕看到的,所以教育改革始终都在提,大家都知道,却一直改标不改本,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敢动。
      老师的待遇比以前提高了许多,比很多人的生活有保障,但是,并不属于这个社会的高收入阶层,但担负的责任却是整个人类的希望,付出与报酬是否平衡,其实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在生存有保障后,就是不同的国家、地域、群体中的比较,老师只是个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是人从事的,不是神从事的,人所具有的天性中的弱点老师也一样有:贪婪、自私、好逸恶劳、等等,如果整个社会都在向钱看,你如何要求老师免俗?
      如果要求一个老师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能尽职照顾到班里所有的学生,一个老师的精力能照顾过来多少学生?现在一般的学校一个班多少名学生?我儿子班级一共55名学生,如果班主任不是超人的话,她不可能了解关心到每个学生的状态。老师也是算是特殊行业,需要定期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不然每天面对一群性格各异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换成我我会疯,就是面对我儿子一个孩子,我也有感觉抓狂的时候,还是会有发脾气,或者体察不周的时候,老师虽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理论上应该比我强,但能强多少呢?老师的压力要通过什么渠道排解呢?所以我对老师没抱幻想,只要不是心理变态到太过分的程度,粗暴一些,不耐烦一些,恶毒一点点,势利一些,只要不给孩子身心造成太大的戕害,都在我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至于说到学校所学的课程,有时想想中国人真的很神奇,无论事物本来是多么灵活自由的样子,到了中国人手里,都能变成程式化的,比如蒙氏,比如奥数,本来是让孩子拓展思维,让数学不再是死的,结果还是被形式化,规律化,不得不佩服这种智慧。。。过多繁重复杂的学科知识,到底对于一个普通人有什么用处?我还真看不出来,上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学知识学做人,不是为了考试为了资本,为什么真的喜欢学习的学生凤毛麟角?问问自己,就算你曾经学习好,你可是真的从心喜欢学?还是本来自己上学时学习也一般甚至学习不好?如果我们自己上学就从心里反感学习,你如何现在要求孩子要爱学习,“爱学习才是好孩子”,不好玩又不好用的东西,谁会爱?我们上学学过的东西,你记得的,你用得上的,有多少?
      我庆幸自己上学时历史和政治学的极烂,烂到从来没及格过,烂到我现在可以不用再去费力把脑子清理出来,可以类似一张白纸的去接受新的信息。
      同样关于自然的知识,为什么课本没有优秀科外书内容丰富,对孩子没有吸引力?现在科普类的书非常多,经典优秀的拿过来,大人也爱看,孩子也爱看,给你本教科书,你看看你爱不爱看?
      历史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背的吗?具体到某年某日有那么重要吗?记住每个人物的名字生平,有那么重要吗?如非个人爱好,这些东西学来有什么益处?了解大体年代顺序,时代脉络,一些重大的事件的先后顺序,这还不够吗,以史为鉴,从历史看现在,想将来,这是历史对于人类的意义。
     语文学来是做什么用的?首先是说,为了交流,然后是写,为了表达。教科书所选的文章现在有所改变了,但仍然还是更注重思想性,最令人痛苦的是,分段,中心思想。。。文章的解读有无数个角度,理解文字不是要理解作者,更不是研究作者,至少不仅是如此,一篇文章的好,正是因为不同的人读它有不同的感受,教育不是为了整齐划一,而是应该让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连语文都要统一答案,还不够悲哀吗?再说作文,前几天有位妈妈问,四年级的孩子,老师让写《民族团结》,妈妈说很想辅导孩子,问如何辅导,如何辅导?直接上网找别人的抄。。。这就是我觉得的最好的办法,如果我儿子有一天被要求写这种玩意儿,我会直接帮儿子抄,如果可以讨论这个话题了,我会跟儿子交流,但不会让儿子把我们交流的内容写成作文,因为会得零分。。。统一思想被贯彻到几乎每个学科,深感无奈。
      锋芒会招致打压和孤立,如果太早,恐怕力量还没积蓄够,就被干掉了,所以在自己的力量不够大时,要积蓄力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与周遭的力量硬碰,外边的力量再大,只是管你的形,但管不了你的内心,适当的放弃一些行为上的自由来换取内心更大的自由,是必要也是值得的。
      人的本能是趋向于接近美好的事物,很多情况下,不用要求或者强制孩子做什么,只要引导他看到这件事美好的地方,孩子就很容易接受。
      “喜欢别人对你笑呢,还是对你板着脸?”“喜欢别人对我笑。”“那你应该对别人是笑呢,还是板着脸?”“笑。。。”
      “你喜欢被别人欺负吗?”“不喜欢。”“比你强壮的人欺负你,你打不过他,你心里服气他吗?”“不服气。”“那你愿意去欺负别人被别人讨厌吗?”“不愿意。”
       做怪表情,怪动作,我会拉他到镜子前,让他再做一次,自己看看好看不好看。
       儿子之前喜欢用手指指人说话,我就学他,指着他鼻子说话,“喜欢不喜欢别人指着你说话?”“不喜欢”“,我看你总是指着别人说话,我还以为你喜欢被人指着呢。”“不喜欢,不喜欢。”“哦,如果你指着别人说话,别人也会这样对你,所以你如果不喜欢别人指着你的话。。。”“我也不指着别人。”“非常对。”
      “妈妈,妈妈!”“哦咧咧,哦啦啦。。。”“妈妈,妈妈!我跟你说话呢。”“哦?你跟我说话我一定要认真听你说吗?”“是呀。”“可别人说话的时候,你也没认真听啊。”“那我认真听还不行吗。”“哦,没关系,大家都可以一样的,谁也不认真听谁的。”“不行不行,都要认真听。”“你说的哦,那好吧。
      
      一方面认识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病,一方面又害怕和周围大多数人不一样 ,一面埋怨着不好,一面却追随着,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认为这东西好,如何让孩子觉得好?如果我们都放弃自己的原则,如何教育孩子有原则?
      从犯有时候比主犯和唆使犯更可恨,从受害者到施害者更是可恨。也许我们从自己的父母身上受到过并不那么理想的教育,那么希望至少不要多年的子女熬成父母,我想我的意思你懂的。。。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3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20 我很喜欢!写得太好了,修改一下,建议发表.
wzh20000084 + 10 很给力!
晨晨爸 + 20 从小就痛恨分段总结中心思想,因为总是和标.
教育观点
6379 查看 48 收藏帖子 (6)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rayo0lee

    2011-9-18 09:48:58 使用道具

    写得真好, 受教!
  • girlboy

    2011-9-18 09:52:4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girlboy 于 2011-9-18 10:14 编辑

          这个问题是很多父母所担心的,我想把孩子教成最善良最有规矩的孩子,可我又怕承受不了这个社会。现在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孩子以后会面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真不是普通的善良品德就可以解决的。
          孩子的世界并不是在妈妈的身边,他要面对的是外面更宽广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规则,如果不能适应,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身为父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更适应社会,能够生存下去,生存的更好,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满现有教育制度,但没有哪几对父母真的会不让孩子去上学,当然有条件的送国外学校,但我想事情总是二面的,国内有国内情况,外国的学校也有他自己本身的问题:毒品、性、自杀、枪击,这些国外学校常发生的事也没少听,所以也没有什么好去比较,只要做父母的尽自己的全力给予孩子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就好,孩子小时,尽量自己带,培训孩子家庭亲情观念,而不是完全推给父母,孩子大一些,尽量送到好一点的幼儿园,认点汉字,学点英文,上一二个培训班,多花些时间陪着孩子玩,因为专家研究说,人这一生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幼儿园时期,可以正大光明的幸福的玩乐时光。孩子上小学了,尽量送去好一点的学校,孟母三迁,对于没有控制力的孩子来说,好一些的环境影响总是大的,做父母的自然要尽力而为。小学时期除了学习外,再培训一二个特长,因为这个时期学业不重,孩子的可塑性还很强,十几二十年后,小学时学过什么不一定用得上,可学过的特长说不定能帮着孩子提高个人素养和品质,呵呵,举个例子,同事聚会,孩子若是五音不全自然只能缩着不作声,如果能震惊全场当然会出尽风头,最少能引起某些特殊人物的注意:例如领导、又或是某位女同胞……
  • greener

    2011-9-18 09:53:17 使用道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看完了看了一下作者,原来是你。。。哈哈

    题外话问一下,你那“中年无业妇女”的称号怎么编上去的。
  • 疯狂的小豆子

    2011-9-18 09:54:37 使用道具

      佩服楼主能写这么长。人是群体社会,在家学习不是不可以,需要非常强大内心认同自己与众不同。
  • 我行我法

    楼主 2011-9-18 10:03:24 使用道具

    greener 发表于 2011-9-18 09:5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看完了看了一下作者,原来是你。。。哈哈

    在个人资料设置里
  • 我行我法

    楼主 2011-9-18 10:08:05 使用道具

    疯狂的小豆子 发表于 2011-9-18 09:54
    佩服楼主能写这么长。人是群体社会,在家学习不是不可以,需要非常强大内心认同自己与众不同。

    我昨天下午一边聊天一边写,写来写去,都不知道开始想写啥了,就想哪写哪,结果写了一下午,写了这么一大篇,没有中心意思的东西出来,呵呵
  • 瑶瑶小亲亲

    2011-9-18 10:22:53 使用道具

    说得好呀.
  • 毛毛妈08

    2011-9-18 10:56:44 使用道具

    把我想说的东西,都说出来了。“有时想想中国人真的很神奇,无论事物本来是多少灵活自由的样子,到了中国人手里,都能变成程式化的”。中国的教育制度,把可爱的孩子们都变成了工业产成品,一个模子刻出来,整齐划一。到底该怎样教育呢?期待楼主更精彩的解说。
  • 风吹铜铃

    2011-9-18 11:09:59 使用道具

    很有意思,楼主
  • capm

    2011-9-18 11:21:40 使用道具

    这个问题是很多父母所担心的,我想把孩子教成最善良最有规矩的孩子,可我又怕承受不了这个社会。现在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孩子以后会面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真不是普通的善良品德就可以解决的。---同感
  • 岑岑妈

    2011-9-18 11:23:19 使用道具

    确实~~~~不过我觉得小学不一定要送好的学校,小学一般的学校也就可以了,好的学校补课肯定更多,呵呵!小学还是应该无优的,培养一两个兴趣不错,呵呵!
  • ymei

    2011-9-18 11:33:28 使用道具

    这真是个严峻的问题。
    其它的我也无能去想。来个读后感:首先,要能生存。其次,再去努力自己期待的进步。做好自己。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9-18 12:07:22 使用道具

    学校是集体教育;个性化教育还是在家庭里。这个,大家都知道滴。
    对于没有接授过个性化教育的孩子只能接受集体教育。
    不要指望学校给您孩子带来“好”的教育。
    那么,我们都来重视家庭教育吧。
  • 心澄

    2011-9-18 12:40:27 使用道具

    这个社会不是”乖孩子“的社会。不能为了取悦学校老师社会,甚至取悦父母自己”虚荣“,而抹杀孩子的天性个性。有个性的有主见的”皮孩子“小时候或许常不受待见。长大后因为自己的有主见,总会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意义。
    这是一个分裂的社会,处处充斥着分裂的思想,分裂的标准。寻求内心的强大与表面的”乖巧“,也算是一种分裂吧。不得不分裂着长大……
  • 椰子婷

    2011-9-18 12:44:12 使用道具

    我本来有一肚子话想说的,看到晨爸的评分里,我突然噗哧一笑啥都想不起来了~
    写得很好,值得父母去反思。大环境我们是没办法改变的,不适应就只能被淘汰或被孤立。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活得更开心更快乐一点。
    等我再整理一下,都是晨爸的段落分段中心思想弄得我一笑啥都想不起来了……
  • tangli810

    2011-9-18 13:10:22 使用道具

    每个社会都有问题,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要想法让这个社会更美好。《民族团结》,就可以少打仗,反面的例子有很多,许多国家都是因为民族问题四分五裂,天天打仗,经济落后,家庭贫穷。这篇文章其实很好写,只是家长没有想通吧。学校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如果把孩子就扔给学校了,要我们家长做什么?大家各自努力,我觉得这很正常,不必愤世嫉俗。个人观点而已,请勿拍砖。
  • bianyan01

    2011-9-18 13:28:38 使用道具

    我们孩子的学习方面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很可悲的时代,但这个时代确实也充满着机遇
  • liguanji

    2011-9-18 13:34:15 使用道具

    还是原创啊,赞
  • 一骑红尘

    2011-9-18 13:36:46 使用道具

    喀的神,彻底让我无语了。一个弱女子却是如此的强大。

    说得好极了,并接一下话题。内心的强大与物质没有必然关系,甚至可能是一种反比关系。
  • icetong17

    2011-9-18 14:39:1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icetong17 于 2011-9-18 14:39 编辑

    我身边就有那么几个内心很强大的妈妈,比如我老公的妈妈——我的家婆,还有我的一个朋友。他们对孩子的那种百分百的信任和爱,是与生俱来的,从不需要看什么育儿书,一点都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二语而有所动摇而怀疑自己或孩子,老师和我朋友说,你们一定是给了很多很多的爱给他,所以,他那么单纯地爱别人,信任别人。
    其实每个妈妈对孩子都有很深很深的爱,可是内心不强大,爱就难以感化转化。
  • 93776940

    2011-9-18 15:56:37 使用道具

    观点很震撼,但是都认同。
    所以,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或者不想想那么多,就自己迎合去了。而且,享受到了迎合的乐趣,还准备培养一个也能迎合后市社会的孩子。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想那么累,快乐是第一。享受快乐还是要走寻常路,不寻常的地方不容易走。
  • 萍踪侠影

    2011-9-18 17:09:02 使用道具

    内心很强大,很多人都是选择适应这社会的。
  • 我行我法

    楼主 2011-9-18 17:18:45 使用道具

    一骑红尘 发表于 2011-9-18 13:36
    喀的神,彻底让我无语了。一个弱女子却是如此的强大。

    说得好极了,并接一下话题。内心的强大与物质没有 ...

    内心强大的人,在整个人类中占的比例,实在是太小了,有那么一些人,精神是永远都不会被摧毁的,以我浅薄的视角来看,内心强大的人,大多有自己执着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源源不断给心灵提供力量的根本,当一个人的内心有这个东西时,外界的一切都不过是烟云,你折损他的肉身,却永远不可以折损他的灵魂。而且的确物质于他们也没有意义,只是这种内心的强大,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我们能追求的,只能是相对的坚定和坚强。突然想到佛家说的灭七情六欲,其实意思差不多,世俗中有了羁绊的人或物,就是你心灵的弱点,强大与快乐毕竟不是一回事。
  • 子葵妈妈

    2011-9-18 17:47:47 使用道具

    写得很好呀。。没有你说的那么没有中心思想。顶!
  • 紫贝壳

    2011-9-18 18:46:52 使用道具

    好有思想{:soso_e179:}
    另楼主你没上班?有点不信,呵呵!
  • fxjessica

    2011-9-18 19:15:09 使用道具

    写得好啊,思想真深刻,难怪教育孩子有一套呢。学习了!
  • eilleen7698

    2011-9-18 19:47:58 使用道具

    你看,婷子也说建议发表了吧?前几天我就说过,楼主的文章很受看呢。建议发表及考虑写书这类的话,呵呵
  • windy

    2011-9-18 21:20:53 使用道具

    说得很好,现在的教育方式跟二十多年前我所接受的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孩子们更累了
  • 椰子婷

    2011-9-18 21:26:19 使用道具

    其实文里表达的思想有几个,抛开一些思想奔腾时的观点,我说一些我感兴趣的方面。

    什么样的内心谓之强大?内心是否强大与物质是否有关?如何做才会使内心变得强大?
    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内心谓之强大?
    再在这里提一下日本的大河剧《笃姬》。这是里面的一个场景。
    背景:旧时日本的武家掌权,由德川将军为首统揽大权,而武士又分三六九等,有大名,大名下面又有各种各样的武士,武士也有罪低等的。由于等级制度森严,一般的武家都不得与低等武士交友。笃姬和低等武士交好,经常与尚五郎一起去低等武士太久保家里。这是发生在太久保家里的事情。
    笃姬:你们做这样的团扇能赚多少钱?
    太久保母亲:每100个团扇可以换几文钱。
    笃姬增大了眼睛:100个才几文钱?
    太久保母亲微笑地点点头。
    笃姬独自走到厨房找太久保母亲,把头上的发簪拔下来,说:请收下这个。
    太久保母亲连连摇头说:我不能收的。
    笃姬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看你们做团扇,做很多都赚不了多少钱。这个虽然不值钱,但是还是可以换一些钱的,您就拿这些钱来度日吧!
    太久保母亲跪下,说:公主,我们是很贫穷,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我们并非乞丐,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赚钱,这样,我们活着才有尊严。
    太久保的母亲是一位内心很强大的女子。她不会因为笃姬是公主而阿谀奉承,也不会因为儿子仕途不顺而自暴自弃,在外人看来,她时刻都保持着恬静,不卑不亢,在儿子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的时候,在他身边支持他。

    所以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内心是否强大和物质是没有关系的,只和人有关。在《蜗居》播出后,大家似乎接受了一个理论叫做:男孩要穷样,女孩要富养。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爸爸妈妈们开始给女孩子穿最好的衣服,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最全的兴趣培养,买最时兴的电子产品最时髦的东西给女孩。是因为他们希望:让孩子强大起来,所以不会被外面的坏男人一颗糖就骗走了。
    实际上,外面的男人并不是一颗糖就骗走孩子了,外面的男人三四十岁,正好是事业的巅峰时期,在社会中跌爬滚打十多年,要风度有风度,要气质有气质,要钱有钱,要气场有气场,现在的男人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我想泡你就送你LV包包,人家送的东西就能让人听起来很心动:送你房子,送你玛莎拉蒂,送你去国外深造。我就想问问了,有几个家庭可以做到这种程度的富养,给孩子房子,给孩子玛莎拉蒂?可能么,实际么?
    女孩子之所以会被骗走,就是因为被这些三四十岁的有魅力的男人骗走,很多女孩子甚至还很单纯地认为:我喜欢他不是他的钱而死他的人。不要嗤之以鼻,说得不错,因为那样的人通常都是非常有魅力的。而且比起同样20多岁出头的男生,他们懂得太多也成熟太多,同年龄的男生简直就是毛头小子。
    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用物质铺出来的”富养“,甚至是把孩子推向火坑的凶器。物质是一个黑洞,你越是填,越是填不满。
    真正聪明的家长,会让孩子多读书,明白事理,明辨是非。每个孩子的资质不同,有些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置身处地,敏感地察觉出对方的意图,就算她温和微笑,但她站在很高的地方俯视下来,男人的目的都看得清楚,小手段小把戏只像是跳梁小丑。这样的人,才不会被骗走。

    如何让内心变得强大?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对自己的任何处境都不埋怨,而且努力地改变,自己没有能力得到的,一笑置之,不强求,头多大,戴多大的帽子。从不相信天下有免费的午餐,也不贪心,如若能让自己的面部随时有微笑并且让人看不透在想什么,就足够了。这样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