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根据社科院的调查显示,每年我国都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出国留学的人数也从最开始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深造,再到现在的高中生出国读大学,逐渐呈低龄化趋势,有人预测,到不久的将来,恐怕送孩子去国外读小学的家长也会大有人在。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国外的课程以及教学方式,不一定就真的适应现在的中国孩子。
在一份国内教育机构专门做过国外留学生的能力调查中他们发现,刚刚走出国门的孩子,在国外的学校生活中往往表现的十分出类拔萃,但是第二年,成绩便开始出现小规模的下滑,精神状态也变得有些起伏,而真正几年之后,原本在国内的灵气也渐渐消磨,加上国外固有的排外甚至种族歧视,让部分人的性格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完成学业回国之后,并未表现出与其他孩子的不同,相反一直在国内学习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长期适应了中国社会的环境,可以更清晰地对自己的位置有所认识,更快的融入集体。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孩子固然生长环境不够开放、自由,但是并不意味着就不具备竞争力。
出国学习,有利也有弊,这中间的权衡才是最关键的问题。见世面可以,但是若将其作为发展的依赖,仍然需要更谨慎的考虑。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利有弊,看看家长孩子怎么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