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论坛一贴里看到一位妈妈感慨:以前没有电的时候,那些人们是怎么过来的。
我就算那些人们中的一员,不是自己有多老,或许是地处偏远农村而矣,拉电线的成本高,听说中国的某些地方现在还没有通电。
记得在小学4年级前一直没有通电,刚通电了,7点天黑后,我要把书放在电灯下也看不清书上的字。晚上要写作业只能还是点煤油灯,晚上12点后灯的亮度足够刺眼。
后来扩容(好像是这样说吧),灯亮多了,接着有了电视,电视要有稳压器。电费从最初的7毛1度外加1表1度的损耗到今天1块1度电,电器也越来越多。
好些人没有过过没电的日子,我到没有感觉说没电有多苦,有多难过的日子。
没有电,也就没有电脑、电视、电灯、电话、手机、洗衣机、冰箱、厨房有关电的东西都没有。
衣服手洗,
吃剩的就倒掉喂鸡、猪或狗,
有事找人带口信或写信,急事发电报。
做饭用草、树枝,感觉饭比现在香多了。
以上这些没有也没有感觉不方便,社会进步了,导致一系列不好的出来了。
那时的庄稼不用农药,现在种的小菜很少用农药,真的很好吃,脆香的,玉米、稻子必须用药,现在红薯也要用药。
农药多了导致好些动物的生物链断了,病虫害多了。
老百姓的这病那病多了
田里、河里没有鱼了,好怀念小时候下大雨后就能看到沟里的鱼,周末几个小伙伴捉鱼的日子。
那时候吃的、穿的、用的差点,可日子还是那时候过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