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官方意见,只是本人发几句叨叨,轻松一下。
第一,
前阵子听非诚勿扰里面孟非说了一个笑话,说是现在的城管个个都成了哲学家了,每天都在问着三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
你是谁?
你从哪来?
你要到哪里去?
看最近的英语版,也开始从亲子英语的探讨,转到牛娃天才,转向教育的纵深。 就教育相关的话题,可以有两个板块探讨这类问题,一个本区的父母加油站, 还有一个是观点和争鸣板块。做为教育育儿网站,教育话题是主线, 亲子英语也是家庭教育一部分,肯定是少不了的。只是,放到相应的板块讨论应该更好?
第二,在萧大侠的牛娃帖子里,看到有同学说:
作为普通父母,好的育儿书我很愿意掏钱买来看。某一本两本或许比较片面,但看得多了自然会有共性的做法值得尝试。在英语学习方面,汪培珽、安妮鲜花还有萧老师,都有各自的实践,写的书或者是博文都可以看作一家之言,各有可取之处。“无知与轻信”的家长,也可以兼听则明。不要低估了普通父母的辨别能力!普通家长也不需要谁来代替自己去了解,去判断,并作出决定。可能萧老师没这个意思,恕我言重!
常言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不知道来这里的家长们有多少有这种辨别能力, 随便拿过来一本书,不管是专家学说,经典教育专著,还是个案书籍,家长可以很轻松的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去其糟粕呢? 如果这样的家长在论坛中占了一大半,那萧愚写的提醒,大概都是废话了。
转念一想,其实这位同学说的也非常有道理,真的不要低估了大家的能力。前几天刚读了两本书,一本是56号教室(第二遍读),一本书李开复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好像是这个书名吧)。 两本书都是非常好的书,读完深有启发。 如果对于教育类的书籍,大家喜欢一起读了之后再一起做一个深入一些的探讨,论坛倒是可以在父母加油站开个分类,专门探讨这类书籍,相信对实施家庭教育的广大家长会很有帮助的。
第三,英语理念方法版块的争论
现如今是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是资讯时代,信息极大的丰富。 换句话说,就是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有, 也就是好的,坏的,有用的,垃圾的信息都会铺面而来。 身处这种状况,最重要的一种技能之一,就是要会分析筛选资源信息,要会独立思考。 在分析各种说法,信息之后,进过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 不仅仅是咱们家长要有这种技能,还需要培养小学的孩子慢慢的掌握这个技能,对孩子未来发展非常有益。
回到本版的争论,一个理念,一个方法,一本书,一个个案出来,由于咱们家长的背景角度不同,在看待这些东西的时候,自然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对于不同的看法,就像那个谁说过的一句话,‘我可以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会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只是,也请每位发表看法的家长,能够多一份理性,少一分感情冲动。 说出来的看法要言之有物,不要乱贴标签,就事论事, 多一点理性推理,少一点空想幻想, 多一些建设性的东西吧。
该贴已经同步到 high5的微博
《56号教室》很好看。
很多人想要灵丹妙药;建设性的前提是的有个开放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