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网络购书必读指南(上篇)——应该是《嘻哈农场》《和月亮的味道》译者写的

热度 1 已有 518 次阅读 2013-12-18 23:37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农场 , 网络

我已经不止一百次地听到有人说自己在网上买的书看了不满意,或者是买了之后根本不想看,可是,每当有什么团购买书之类的吆喝声一响起,那些刚刚抱怨自己买了一堆书没法看的人,却还是蜂拥而上,不管那书是图画书还是文字书,是压仓底的还是出口转内销的,全都疯抢,就因为一个理由:便宜。然而,便宜能代表什么呢?非洲长颈鹿团购很便宜,你会买一头放厕所里用来挂厕纸么?臭咸鱼打折很便宜,你会买上两吨摆满卧室和客厅么?我相信,但凡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做这种事,可到了买书的时候,却总是有人把对自己完全无用的长颈鹿和臭咸鱼往家搬,这,其实就是网购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只看价格,不看内容。
   
以下,我要写出的几个有关网络购书的关键词或是非关键词,可能会得罪一大帮的团购发起者、书商、出版人、编辑、写书评的学者,甚至得罪一些买书上瘾的读者,不过,我还是决定做一做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因为我知道,这年头已经没有人会和我一样,会写这种对自己完全没好处的文章,正因为我会写,所以我才是我。

非关键词一:价格
    
这是本文最开头就说过的一个词,而出版业内人士都知道一条真理:定价决定销售策略。如果一套书故意定价很高,那么它其实就没有打算原价出售,而是早就打算好了靠打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也是网络上所谓五折六折书,你基本在地面书店看不到的缘故,因为它从不打算走地面书店以正常定价销售(当然,有时也会少量放几本在书店里做个样子)。既然价格里能掺水,任何所谓的折扣也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那么,某些定价很高而又很少打折的书,是不是就意味着货真价实?不,你又猜错了。其实,有些图书的高端定价,纯粹就是为了分开高收入读者和普通读者这两种市场,比如某出版公司的图画书,总是一本书分精装和平装两个版本,精装定价很高,折扣很少,平装定价较低,折扣很多,而精装比平装多了个什么呢?一个硬壳封面,批量制作价最多四、五毛钱。所以,不论何时,当你只看价格来选购图书,不论你买的是什么价位的书,你都已经掉进了商家的掌心。而且,永远不该忘记的一点是,不管多便宜的书,如果你买来后发现自己根本不爱看,它就是昂贵而无用的长颈鹿和臭咸鱼。

非关键词二:书评
   
我相信大多数网购图书者早就对专家书评厌倦透了,反正我如果看到类似玩意儿,都是直接跳过去的,因为再多美食专家说榴莲好吃,也不代表我就一定觉得那是美味。但是,网购者喜欢参考的大众书评,又能不能判断出什么是美味呢?
   
有人认为,群众的眼睛一定是雪亮的,可这话是不是正确,也得分时间和场合。据我的经验来看,大众书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非常简短的,通常是直接发在网购栏下面的,内容大都是:很喜欢,很好看,还没细看但似乎很好看……或者是:不喜欢,不好看,还没细看但是觉得看不下去……类似这种评语,几乎可以发在任何一本书后面,对这种短评,我始终保持怀疑,因为我凭一个读书人的良知认为,真正爱读书的文化人,他们的赞美和指责多少总会涉及一点书的内容,诸如,书里面的那句***我特别喜欢,或者是,那句***读着真别扭啊,而不至于在写评论时总是还没细看就开始打星。有一回,我甚至看到过,有人在某套低幼图画书下面赞叹发现母亲真是一本好书啊,如果这位先生不是脑子进水,就是所谓的书托,而且这种书托也真的是太不专业了,压根没有看清楚自己在评什么,就开始评价上了。
所以,我认为,如果一本书底下的简短书评不超过十条,这些短评差不多就没有任何参考价值,那十来个五星或者是一星也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即使是星评数超出一百人次的,你也得看清楚,给星星的都是些什么人:是购物无数的老书虫还是刚刚注册的小马甲?是喜欢小资情调类图书的文艺青年,还是只愿意陪小孩读书的全职妈妈?这些妈妈的小孩都是几岁,他们过去经常读的是米老鼠还是花婆婆?当然,对一个并不具有考古兴趣的网购者来说,搞清楚这些问题简直是难度太高了,这也就注定了,这种网络上的简短书评只有很低的参考价值,而它们大部分的价值则是帮书商炒作(很多畅销书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就因为真正在长时间内把握图书市场走向的,仍然是把读书当生命而不是当生意的文化人)。
自然,还有一种书评,就是那些爱读书又爱写作的读者们最喜欢写的读书心得,只是,除非你并不是在寻找某本书的信息,否则,你不可能总是恰好在合适的时间找到你需要的那篇真实读者的评论。所以,这种书评对于网购的参考价值,无论如何仍然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往往只对和书评者有同一种阅读倾向的读者有价值,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再多非美食专家说榴莲好吃,也不代表你就一定会觉得那是美味。

非关键词三:封面
   
凭良心说,因为封面而花了冤枉钱买错书的次数,要远远多过我看了书评买错书的次数。一个好看的封面可能是购书的附加值,但更加可能是让你在网购中犯傻的毒药。这个真理尤其适用于那些文字书和插图书。比如,某桥梁书的封面上画了一个好温柔好可爱的小狐狸,我满以为,封面的狐狸这么美,里面的插图也错不了,结果买来一翻,内页的那些黑白画和封面的彩色狐狸完全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而且画得比我十岁时涂抹在大字簿上面的那些小人头好不了多少。而谁又能想得到,一本封面奇丑的比安基科普童话,里面居然是非常赏心悦目的原版素描插图?让我恨不得打电话到那家出版社去咆哮:编辑同志,难道您就差那一点封面设计费么?更有一些打扮得像流行杂志的严肃小说和打扮得像严肃小说的通俗杂文,一些打扮得像漫画的文学经典和打扮得像文学经典的漫画,总是让你防不胜防,并且纳闷,为什么这些图书就不想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的本职,而总想扮演自己隔壁书架上的同行?
   
所以,我觉得,封面,就和人的外貌一样,你绝对清楚,不应该以貌取人,但是你却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因为以貌取人而翻倒在阴沟里。

非关键词四:译者
   
几年前,曾经有人带着无限景仰的口气在书房论坛里说,你们看书不但记得作者是谁,还记得译者是谁,真是太专业了。我顿时狂汗:难道翻译家果然被读者无视到这种程度了么,连朱生豪、叶君健这些名字都只有专业人士才记得起来了?几年后,有人带着无比自豪的口气在书房QQ群里说,我买书么,一般不是名家翻译我不买的,只有看到任溶溶、漪然这样的名字,我才会放心掏钱。我再次狂汗:难道短短几年之后,翻译在读者眼里居然重要到这种地步了么,都超过作品和作者本身了?在此我不想说,别的翻译如何如何,就单说我自己吧。不错,我是翻译过一些经典,但也同样翻译过一些大路货,我会推荐我翻译的《鬼怪森林》、《嘻哈农场》、《从前有一只老鼠》给小朋友,但是我从不推荐我翻译的什么宝贝系列、什么暖暖心第四辑……不是我翻译得不好,不,我摸着心口地说,我对自己翻译的每一本书都尽心尽力了,但是,这么多年来我学会接受的一个事实是:一个烂翻译会毁掉一本杰作,一个好翻译却救不了一本平庸之作。而当一个人,如我这般,每年要翻译十几本乃至几十本书的时候,他就不可能不接到平庸之作。比如暖暖心系列,编辑对前两辑的选书还很慎重,但是到了后两辑,这套系列的名气卖响了,选书却反而急功近利,滥竽充数了,第四辑里,除了亲爱的小羊,几乎都属于平庸之作,我再怎么想在语言上作补救,也救不了它们苍白的情节。所以,我认为,小翻译能成为大名家,多数是由于勤奋,就像任老先生,即便他翻译的书不是每一本都很好,但数量之多已经使得要阅读儿童文学经典的你,无法再从他身边绕开。而能如叶君健先生翻译安徒生童话那般,一出手即译出一套无法取代的经典,不但要作品本身过硬,更需作品与译者气质吻合,那真是一种运气,一种缘分,可遇而不可求。很多人以为我既然是个翻译,买书的时候必然会挑选所谓名家名译,但实际上,我首选的仍然是作者而不是译者,我买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早期的译本,译者是一个我都快忘了名字的绝对不起眼的人,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把这部童话列为我的最爱之一。而且,我立场坚定地认为,随便什么译者翻译的恩德童话,会比所谓名家译本的伊索寓言之流好看千倍。当然,伊索先生的粉丝,你可以无视我说的这个评语。

 


路过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