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我和菜青虫菜大师论点----的本质不同[一]

热度 33 已有 1670 次阅读 2014-9-6 14:06 系统分类:英语学习 菜青虫

feilongzaitian  

菜大师在贴三的赫然黑色大标题是---[声音优先就是那小苹果,怎么强调都不嫌多!]     
我说那样是不行的!

[音与语境]的[对应]才是大大优先,是必须先于声音这个小苹果的!

像这样[怎么强调都不嫌多!]的过度强调声音,却只字不提语境是语音之母的话更不提把[音与境对应]放首位 , 没有和[语境的对应],那[声音]那只小苹果会孤掌难鸣,会烂的

[声音]小苹果再优先,也是为给语境的[对应],这个大老板去打工服务的,处二手地位,

不能为声音,去压抑了[对应]为先----这个大老板的风头!认不清谁是真正的总后台和大老板,家长在实践中就会走偏和抓瞎!

这是我和蔡大师的本质不同!为什么呢?

我们大家想一想,打孩子一出娘胎,孩子的视力一开始有作用,他所听到的声音,就无不是从语境上发出来的。对不?有谁的孩子会只听到声音,而同时见不到语境的呢?除非他是个盲婴!

这就说明,人一生下,接触到就是[音与境互溶对应的一体],人脑的语言区,也就在这样[对应的一体]下,开始

启动和激发出神经元的各种链接。

有[语境]的存在,声音才对应出[意义],孩子才可以理解,并且和妈和外界交互沟通,母语就是在[音境对应的一合体]下诞生的哦。

那么,今天我们要习得外语,让外语发生母语语感的效应,很重要的就是要-----

重新进入那种可以让母语产生的环境也就是---我们要进入婴儿一出娘胎时的那种[音境对应的一合体],也就是------
要进入每天的实际生活中去听到英语,并被它刺激出身心情感和情绪的反应,然后再让自己的意念或需求,驱使着声音,在一定的语境下发送出去,而接受的人,是在这特定的语境下接受的声音,是通过这[音境对应]的直观图像,才当下明白你发音的意义的。

因此,面对语言认知基础还没入门的爸妈们,我们一上来就要让他首先充分注意到[音境对应]的实际情况,而且为了[对应],利用phonics的便利,轻快地做好[音]的准备,早一天去实现那[音]与[语境]的[对应],从而让孩子一劳永逸像母语那般自然地,将辨音、领悟=理解、记忆,甚至还有豁然触发的新生造句,四样同步发生出来,这不是神话,而是大脑必然要发生的规律。谁遵循了规律,谁就将外语学成了一个母语习得!

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一离开了洋人的[境],他的[洋音]也跟着退化说不出来了的现象,因为他曾拥有的[音境对应]解体了!

因此母语习得的秘密----不是声音,是[对应]!这是根本,这是优先和它相比,声音这个小苹果,只是第一助理罢了!

如果给家长的理念,一上来开始灌输这个[对应],

那家长就不会像是[声音优先就是那小苹果,怎么强调都不嫌多!],把[听]当成了一种包治百病,百治百灵的宗教,独眼龙一样,

一天到晚,只知丧心病狂地在找各种声音资料,只是在伸长脖子四处盲目地打听别人家的孩子听什么,焦急地盼望自己得孩子,能听出花儿来,恨不能把孩子的耳朵钻出个洞,甚至还怀疑孩子的耳朵有生理缺陷,而且连一点中文的声音和解释,都不敢给孩子听到,恐怕得罪了----英语声音这个小苹果!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把帮助[声音]和[语境]快速对应的利器phonics, 也抢了来去喂给了阅读,而且在[听力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论调下,连让孩子开动嘴巴去说的天性,都给活生生停了,撤了。全方位地只耍着一杆光秃秃的[听]的大旗在招展!

可是这样,虽然有动画和绘本的精美好看给哄着,但单一的[听],让孩子很快就对同一个动画和绘本厌倦了,巴不得赶快多换几本,如果家长此时不赶紧加入其它办法来调整,仅靠看热闹来走马观花地祛除这种[听的单调],那[厌倦感]很有可能,撑不多久就会爆发。而如果家长这时再为了[听]的成果,逼孩子去跟读绘本和卡通,天,那就更是雪上加霜,离自然习得和本能反应,就更远了!

如果孩子,一时间什么都不爱听了,那继续下来,该给孩子去听什么,怎样了解孩子不断地内心期待,怎样重新调动起孩子的热爱,就全都卡陷,这个就叫走偏,而走弯路是要浪费大好光阴和敏感期的,肯定会给中文的强势,以可乘之机的!

而如果家长首先注意到[对应]是两件事情的融合,不只是声音和听力,一件事那么简单、孤立和绝对,他就会像睁着两只眼,去平衡地对待[听]与[孩子渴望接受的语境],顺藤摸瓜,他会很快了解到---[其实孩子渴望接受的英语,首先就是他能用的英语!-----首先就是孩子能有用武之地的----那些典型的【吃喝玩乐、追跑打闹、胡思乱想的】真实生活场景,然后才是这方面的书本素材,这些生活的场景和书本素材,一定恰是孩子必想先说必先爱说也爱听,也必将能快速独立听说之所在,也必然成为孩子最先融入母语语感的入门所在],能用---且完全按照该语语感地---用于每天的直观生活和间接的书本,这才能称之为---自然习得。

直接在直观生活中使用的英语,所有的【内隐】都是顿悟的,仅需一两次就完成的,要比绘本和卡通的那种渐进【内隐】快出数倍,唯一问题,就是爸妈做不来顿悟式引导,那就把它交给胜任的老师---【不一定是外教!!!】,自己帮孩子做渐进式引导。 这个话题,我们还要再次详谈!

论坛的鹭鹭,走得就是这条路,什么放风筝、游泳、溜达大街,孩子需求什么,老爸就提供什么,甚至还帮着孩子去体验发现和利用,那个她肯定会喜欢的生活语境,比如在网上和国内国外的牛蛙对话,和外教的闲聊天之类这就是老爸对孩子的天性和语境,很了解以后,创造一个语言[对应]的前提。

而唯有在真实生活语境下,孩子的需求才最主动、最真诚、最强烈,语言区的当下启动才最透彻最迅速,而且顺势变成习惯和本能,从此走入脱口而出的良性循环,再加以孩子平时主动地听看自己喜欢的资源的积累,几年下来,英人的精髓---从价值观审美观到思维观和行动观,全部如同一个文化体系里的模板,刻印在脑子里和生命情感和性灵里,她不如虎添翼,谁还如虎添翼呢?!

就算她不出国,语言用的还不精粹,但那种双语的视野,在成长中带给人的智慧、胸怀和舞台,也让未来变得极其主动,不可限量;而一旦鹭鹭出了国,她这种孩子,不出意外的话,毕竟会很快剔除杂质炉火纯青的!因为她早已对两种语言文化和心理背景,做了充分融合的准备。这种情况,我经常能见到!

因此家长,只要觉醒到[对应]的重要,他就会不那么如困兽一般,只围着听力打转转,而会从语境去下手,去开发,以人为本,从此留个心眼,观察自己孩子在各种语境下的反应,融会贯通,率先筛选出---会让自己的孩子一见钟情的事情场景和虚拟素材,把孩子就要失去的听力兴趣,一下子巧妙地给拉回来,甚至超过原来的兴趣,为啥这么说?因为语境一旦对应了孩子的需要和需求时,小孩子第一个反应就是---想说话!想用我口说我心了,能为他内心强烈的表白,及时直接地做传声筒了,你说他对这种新工具在手的【拥有感】,会不会瞬间激发起来?!当然他的听力,也同时自然地被挽回!

所以,只有家长的理念,首先了解到了这个[对应],需要的是两方面的平衡和融合,他对孩子,和语言的了解,才有可能,独立学会摸准脉!他才有可能,真正让孩子,变成自己兴趣的主人!语言也只是这种兴趣的随赠品罢了!

因此我才说,菜大师的很多观点有漏洞,似乎不是在多年严密的实践中,贴近孩子观察出来的,而更像是贴近书本,紧跟国内外专家和大师的论文,辛苦思考推断出来。对实践的距离,始终存在。需要家长三思!


这就是他的原帖和结论http://www.ebama.net/thread-216591-2-1.html,大家自己看 吧,

这是我原创,若有转载请注明就好。也欢迎给出合理的言论。

路过
22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3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35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tendmoon

    2014-9-6 21:01

    菜师的原文太长,我嫌啰嗦,所以看不完。但是我觉得他说的怎么强调不嫌多,并没有过度强调的意思,只是语音如此重要,该多强调一些。
    当然你提出的音与境对应也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而且一直不得法,不知你有没发现,在国内生创硬造的环境,总是不太理想。甚至,我看到一个例子,父母在欧洲生活多年,按理说语境也够了吧,从小也双语培养着,可还是给人一种不太理想的感觉,反而把母语给耽误了。
       回复
  • hidden tendmoon

    2014-9-6 21:04

    那些有能力创造很多条件的都那样了,而大多数只是普通的学习者,又该如何呢?Lulu小朋友可能只是个特例,而且年龄偏幼,毕竟教育环境千差万别,而且孩子们天赋爱好各不相同。虽然我观察到有一点,就是循着孩子的爱好兴趣可以比较高效地进入音境对应模式,但这点对家长要求太高了,那简直就是围着孩子转嘛,那样的细心呵护,我比较做不来。既然我做不来,肯定很多像我这种偏懒的家长也做不来,这就是难点啊。
       回复
  • hidden tendmoon

    2014-9-6 21:37

    我又去看了下你与其他家长关于语境的讨论,看来目前还是无法形成简单有效的路子,大多是投入很多精力在支撑着,这也就让我回到另一个近来常常想到的问题上,它的必要性和值不值得。是不是需要过早地学习不是自己的母语的语言。等有了自律再学是不是更合适。我本人是个声音爱好者,我的观察是有自律的成人音境对应能力强过孩子,但是对声音的敏感度,对声音的韵律节奏处理不如孩子。
       回复
  • hidden feilongzaitian

    2014-9-7 00:13

    谢谢您来啊,可以让我睡前好好想想您说的问题,明后天我试着把握的思路整理出来,就您的几个问题,写出我的想法,希望您能继续给我启发。
       回复
  • hidden tutu0127

    2014-9-7 08:57

    tendmoon: 我又去看了下你与其他家长关于语境的讨论,看来目前还是无法形成简单有效的路子,大多是投入很多精力在支撑着,这也就让我回到另一个近来常常想到的问题上,它的 ...
    “有自律的成人音境对应能力强过孩子,但是对声音的敏感度,对声音的韵律节奏处理不如孩子”,这点我很赞同,在陪孩子学英语的过程中,我自己的听力进步不小,而且越来越感兴趣,也一直在琢磨关于情境对应的问题,继续关注这个话题!
       回复
  • hidden qinbaoba

    2014-9-7 23:22

    其实也不算本质不同,菜大师虽然强调了声音,但也没否定对应情景的作用。你这篇把这个强调出来使大家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了,非常感谢!
       回复
  • hidden high5

    2014-9-11 02:24

    飞龙的这篇写得非常棒!里面有关声音必须和语境对应的观点描述的非常细致,详细和到位。 难得的好文!
    只不过,你对青虫的观点是完全误解的。
    我又回去看了青虫的原文,在他贴三阐述“声音优先就是那小苹果,怎么强调都不嫌多!”这个观点的时候,声音是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 这时候的声音是一个大概念,是在说,语言这个东西,首先是以声音来承载的。 只有一部分的语言有其文字形式。 青虫阐述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在孩子英语习得的整个过程中,要先声音,而非先文字。
    在青虫之后的帖子中,他将镜头从森林,聚焦到树木。 从贴四开始
    贴四:“语言环境”的迷思-----具体说明了我们常说的语言环境到底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贴五:“静态的模仿和脱离意图的表达”
    贴六:“语言环境”的迷思(续)-----举了小吃店的例子
    贴七:“语言环境”的迷思(再续)
    贴八:当我们在说“意义”,我们在说什么?
    贴九:书接上文,我们继续探究语言“意义”的奥秘
    。。。。。。
    这句青虫高亮的句子
    “在最初习得语言时,语言声音信号和运动、感知等体验相伴而行,一起形成神经回路。”
    和飞龙你所描述的声音与语境,岂不是异曲同工,呵呵
       回复
  • hidden high5

    2014-9-11 02:27

    二位在语言习得方面都极具洞察力,都说到了关键要害所在。 希望看到二位能消除误解,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
       回复
  • hidden high5

    2014-9-11 02:32

    tendmoon: 菜师的原文太长,我嫌啰嗦,所以看不完。但是我觉得他说的怎么强调不嫌多,并没有过度强调的意思,只是语音如此重要,该多强调一些。
    当然你提出的音与境对应也是 ...
    ”父母在欧洲生活多年,按理说语境也够了吧,从小也双语培养着,可还是给人一种不太理想的感觉,反而把母语给耽误了。“
    看到你对你说的这个例子有不解,我也对这个例子很感兴趣。 你能详细说一下吗,他们在欧洲哪个国家,在家给孩子进行那2种语言培养,现在孩子多大,如何的不理想呢?谢谢。
       回复
  • hidden feilongzaitian

    2014-9-11 02:34

    谢谢您来鼓励和捧场,我也是不久前才在一个元老贴意外看见了您的一帖,很有见地和实力。我和菜师,不打不成交,一定会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夜深了,你注意休息。日后还有更多地方,向您请教。
       回复
  • hidden high5

    2014-9-11 02:40

    tendmoon: 那些有能力创造很多条件的都那样了,而大多数只是普通的学习者,又该如何呢?Lulu小朋友可能只是个特例,而且年龄偏幼,毕竟教育环境千差万别,而且孩子们天赋爱 ...
    lulu 确实是一个案例,不过lulu爸确实做的很好,为孩子付出很多。 在这点上,令我敬佩。他是从小和孩子在生活中和孩子互动,同时辅以动画片。 用目标语言和孩子在生活中互动是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只是绝大多是家长做不到。我看到的好几个这样的案例,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回复
  • hidden high5

    2014-9-11 02:46

    tendmoon: 我又去看了下你与其他家长关于语境的讨论,看来目前还是无法形成简单有效的路子,大多是投入很多精力在支撑着,这也就让我回到另一个近来常常想到的问题上,它的 ...
    我个人很同意你的观点,家长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比如家长没能力像lulu 爸爸那样,那就不必这么早就带孩子进入英语,完全可以先将中文或是其他方面做足。英语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介入。比如说,孩子大了,自律认知等等能力高了,或是家长找到了好的老师,或是好的环境,或是家长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再开始。 有什么条件,做什么事情。 任何的勉强,都会事倍功半。
       回复
  • hidden 旺半仙

    2014-9-11 15:18

    高手云集的高亮贴啊,我们受益了!!
       回复
  • hidden lmjcle

    2014-9-13 15:43

    弱弱地提一个技术性问题:我觉得phonics是帮助[声音]和[语境]快速对应的利器这个观点是不对的。P是听力词汇和和书面词汇对应的利器而已,在对应之前,词汇的音义应该是已经掌握的,帮助母语孩子跨越阅读是自然拼读产生的背景,被二语学习机构偷天换日了。很危险的导向。
       回复
  • hidden lmjcle

    2014-9-13 15:45

    feilongzaitian: 谢谢您来鼓励和捧场,我也是不久前才在一个元老贴意外看见了您的一帖,很有见地和实力。我和菜师,不打不成交,一定会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夜深了,你注意休息。 ...
    有时差的
       回复
  • hidden feilongzaitian

    2014-9-13 16:37

    我在北京,那版版就是在地球那一头喽  嘿嘿
       回复
  • hidden feilongzaitian

    2014-9-13 18:30

    lmjcle 2014-9-13 15:43
    弱弱地提一个技术性问题:我觉得phonics是帮助[声音]和[语境]快速对应的利器这个观点是不对的。P是听力词汇和和书面词汇对应的利器而已,在对应之前,词汇的音义应该是已经掌握的

    嘿嘿,说对了一半儿,据我观察,phonics在高手手里可不止是---是听力词汇和和书面词汇对应的一种玩儿法而已,而是4种以上玩法,似乎技术越高,phonics被使用的途径,就越多样,所以我不敢只听闻一家学说就定论。phonics的用法,我说了两种,你说了一种,如果你不反对的话,我们来一点点头脑风暴,思考一下,怎么样才能把phonics和语境结合玩一下?给你个提示,你可以在你说的---【在对应之前,词汇的音义应该是已经掌握的】这里多想象一下,既然音和义可以对应,那么phonics当然也能和语境对应上,再给你一个提示----苏斯博士常玩这套。好处就是不知不觉活用phonics,为进入下一步听力词汇和和书面词汇对应,做启蒙铺垫。你能不能自己想象出答案?最后我再给你答案。
       回复
  • hidden jane325

    2014-9-18 15:45

    也就是TPRS教学法吗?简单故事,绘本精讲,电影魔方,随着场景的量不断增大,积累的质与量都会让对应从模糊到精准的过渡?对老师要求的确好,提纲契领的有框架的引导,其实家长也可以做到,只是备课时间更长一些,课程设计得更为精致。
       回复
  • hidden feilongzaitian

    2014-9-18 15:57

    楼上的理解和我所说的,是两套不同的东东哦!
       回复
  • hidden tendmoon

    2014-9-20 12:53

    high5: ”父母在欧洲生活多年,按理说语境也够了吧,从小也双语培养着,可还是给人一种不太理想的感觉,反而把母语给耽误了。“
    看到你对你说的这个例子有不解,我也对这 ...
    十岁左右,父母曾在说英语的欧洲国家生活多年。从小英语给出的时间比例很大,使得语文成绩有点一塌糊涂。孩子妈妈开始可能是想,等孩子大点去国外上学,语文成绩糊弄一下就行。可是到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成绩不是糊弄一下就行的。这时矛盾就来了,首先,英语不是母语,可是作为母语的汉语又一时补不上来,这样的矛盾,孩子痛苦,家长也开始后悔。
    汉语难补是个实际问题,因为汉语教学本身还没有整出个科学的语言学习系统。我们目前的汉语学习无非是读读背背等传统方法,根本就没有合适的资源让孩子喜欢上汉语。所谓的注重阅读,不过是心比天高的想要高大上的心理暗示。我压根儿就没看到多少嗜书的孩子,因为高质量的汉语童书本来就很少。可是那少部分的爱阅读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呢,要么生活枯燥,从书中找乐趣;要么受家长影响,不小心走得太快,有一种心理优势。
       回复
  •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