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转)

热度 5 已有 470 次阅读 2014-6-30 21:56 系统分类:其他

孩子入学前的“三准备”
 
孩子从幼儿园升上小学,这是孩子由学龄前进入学龄阶段的一个大转变,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准备,一边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一、心理准备
家长要鼓励孩子独立。告诉她“你长大了,马上要当小学生了”,不能再自由散漫,不能再依赖父母亲了。要让孩子向往上学,想做一个好学生。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孩子入学后比较容易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此外,家长还要对孩子多讲有关学校和老师的话题,但千万别说“你不听话,进了小学看老师怎么收拾你”这类吓唬人的话,也不要说“暑假快玩吧,上了学就没时间玩了”这类误导的话。总之,不要让孩子惧怕上学等心理压力。
 
二、行为准备
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并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坏习惯。药交会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懂得一些生活的常识。还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在学校里,孩子要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平时可加强对孩子在这方面的训练,如扫地、提水、抹桌子、倒垃圾等。有的孩子上学虽然有家长接送,但家长同样应该给孩子适当灌输交通规则知识,孩子上学、放学回家的一些注意事项家长也应再三叮嘱,并让孩子牢记在心。
 
三、物质准备
在家里要准备一个地方给孩子学习,地方一定要固定,别让孩子“打游击”。准备好桌椅和台灯,这些东西不必高档豪华,要紧的是桌椅的高度要与孩子的身高相配,台灯必须有利于保护视力。准备好书包和文具,选购时特别要注意其简洁耐用和经济实惠。准备好手帕,孩子用手帕好处很多,诸如吸水性强,适合孩子好动多汗的需要,还可以借机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准备好雨具(雨衣、雨伞、雨鞋)、遮阳帽,不必讲究高档,但必须选择色彩鲜艳的,孩子个子小,穿戴色彩鲜艳的雨衣和遮阳帽,可以引起司机及路人的注意,有利于安全。
 

策略·生活篇
孩子入学前,生活能力培养须重视
一年级小学生“识很多字,却找不到厕所”,家长知道吗?幼儿阶段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实例1:湿衣服穿了一天
嘟嘟上一年级了,因为前段时间下雨,学校操场上积了很多泥水,嘟嘟不小心摔了一跤,衣服裤子全打湿了,他不知道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穿了一天湿衣服,结果感冒了。
能力缺失:自我服务。
提醒家长:家长要让孩子懂得玩耍,运动前要在背上垫块小毛巾,之后要擦汗,并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增减衣服。
 
实例2:吃不饱饭
学校给小学生准备的饭菜是照顾一到六年级学生的,许多菜里会放辣椒等调料。悦悦上小学后总是吃不饱,她怕吃辣的菜,吃饭速度又慢,还没吃饭完,生活老师已经开始收拾碗筷了。
能力缺失:自我服务。
提醒家长: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就餐习惯,不要嫌他吃得慢就追着喂。
 
实例3:厕所在哪里
小学教室里没厕所,一个校园只有一个很大的公共厕所,而且分为男厕所、女厕所。萌萌刚上小学时,常常找不到厕所,有时着急地哭起来,有时来不及了还尿在裤子上,有时找到了却进了女厕所,或发现没有带纸巾……
能力缺失:自我服务。
提醒家长:幼儿园每个班都有男女小朋友共用的厕所,老师还准备了纸巾让孩子随意拿取,这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巨大差别。在公共场合,家长可引导孩子区分男女厕所,带纸巾等。
 
实例4:上课了却要去尿尿
彬彬进入小学已经两个月了,但他却总是忘记课间10分钟应该先上厕所。当上课铃响起来时,他才慌慌张张跑去上厕所,影响任课老师的正常上课。
能力缺失:规则意识。
提醒家长:幼儿园里孩子随意课上厕所,二道小学后,则只能在课间10分钟去上(特殊情况除外)。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先上厕所,然后准备下节课需要的东西,最后才是玩。
 
实例5:书包一团糟
打开小宇的书包,你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塞在一起,卫生纸和乒乓球拍放在一起,作业本和小汗巾放一块,水彩笔和小背心放一块……这样找起东西来很难。
能力缺失:独立能力。
提醒家长:家长要教会孩子怎样分类整理书包,以便拿取。
 
实例6:忘记带书本
妮妮又忘带作业本了!不光如此,老师让孩子们把作业拿回去让家长签字,通知家长参加某个活动,从家里带一盆小植物装饰教室……这些妮妮都记不住,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很头痛。
能力缺失:任务意识。
提醒家长: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如编一个故事、唱一首儿歌、栽一盆植物等,让孩子形成任务意识。


策略·心理篇
心理辅导不容忽视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时,要分析幼教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同时了解这种差异给孩子升入小学可能造成的种种不适应,进而给予孩子适度的心理辅导。
 
不良反应1:不愿上学
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每天进校门前都要抱着妈妈大哭一场,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愿放手。还有人找借口,说这里痛,那里不舒服。
原因:生活中,有的家长喜欢拿老师吓唬孩子,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再不听话,就让老师把你关起来”,其实,这样很不利于孩子成长。
解决办法:要让孩子热爱学校和老师。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一般而言,孩子向往小学仅停留在表象:背新书包、穿校服、戴红领巾等。这种入学的愿望虽幼稚但很可贵。家长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因势利导,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
 
不良反应2:没有朋友
面对一大群陌生的孩子,孩子成了个“闷葫芦”。怕和其他孩子玩耍逗乐,完全是个“独行侠”。每天在学校,最热衷的是放学,将近放学时眼睛骨碌碌盯住门口,等待下课铃响就冲出去找父母。上学已有一两个星期,在班上还是一个朋友都没有。
原因:现在的家庭大部分为独门独户,孩子回到家大门一关,就与外界“鸡犬相闻,不相往来”。父母忙于工作,给小孩创造的社交活动很少,这样一来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接触大受限制。当他们进入小学的集体环境中,面对的同学和老师都是陌生人,难免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解决方法:为了让孩子在新环境中不怕生,家长要鼓励他们在住宅区内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多带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教导他们交往的本质。目前有些家庭存在教育误区,把小孩困在家里学这学那,这是消极的做法。父母要把小孩放出牢笼,让他们和邻居小孩多沟通。
 
不良反应3:上课不积极主动
上课的时候,不积极主动,不愿出声,不举手,老师提问也不回答。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
原因:这是孩子思维懒惰的一种表现,不勤于思考。还有些孩子即使会思考,但是怕回答错误,怕出丑,不敢回答。
解决方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给孩子提些“开放性问题”(即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激发孩子去思考。同事,家长也应积极鼓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更复杂,更有难度,长期如此,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但要注意提的问题要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
 
不良反应4:觉得功课是负担
孩子一开始对功课有好奇心,可是好奇心过后,就会觉得是种负担,要么不想做,要么很磨蹭,花大量时间在并不困难的功课上。有些孩子对自己要求过高,比如写一个字,如果觉得不满意,会反复擦掉重写,
原因:幼儿园里很少会布置作业,即使有,也很少是学习上的。而进入小学后,就是要习惯回家有功课的生活。
解决方法:这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开始就给孩子布置一个固定的、安静的区域,让他做功课。应该保证阿里郎狗孩子在他同意的时间和地点做功课。一段时间后,观察一下孩子做功课的习惯,看看有什么问题,并及时做一些调整,找到能让孩子更安心做作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不良反应5:漏记作业
学生不知道老师到底布置了多少作业,交去的作业经常会比布置得少或者多。
原因:小学老师的语速普遍要比幼儿园的老师快,而且对于作业的不知,不会一遍遍地重复,因此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经常会漏记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小学每个班的人数也多,老师对于孩子的关注程度肯定不如在幼儿园,而且小学不再像幼儿园里大家围成半圆坐,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解决办法:家长和老师说话要注意语速,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要循序渐进地提高讲话的速度,现在起就开始训练孩子用笔记一些东西,比如早上起来给孩子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让他记下来。另外要让孩子养成善于提问题的习惯。
 
不良反应6:自理能力差
有些孩子中午不吃饭,或者吃从家里带来的零食。有些孩子则经常丢三落四,比如上美术课时忘记带蜡笔。
原因:小学里对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比如幼儿园里,孩子吃饭是用勺子,而小学里是要求学生用筷子;去幼儿园,父母可以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后离开,可是小学里一般规定校门口十米或二十米内家长不能送孩子;每天要带去学校的东西也比幼儿园要多。
解决方法:从现在开始就训练孩子用筷子自己吃饭;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西瓜你,让孩子学会整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出去时要让他自己拿东西,家长切不可觉得会累着孩子而让孩子什么都不干。
 
不良反应7:依赖心理强
有时候家长有事不能接送孩子上学,有些孩子就会不去学校,老师和家长一起找才能找到,孩子回答说,自己找不到路。
原因:孩子依赖心理很强烈,他认为什么事都应该有人带着他,他自己用不着区级些什么,还有些孩子从来没一个人走过路,所以一旦独自一人要去学校,就会产生恐惧感。
解决办法:认识上学的路线,进而能够自己上学,是孩子小学生活的目标之一。如果家与学校离的很近,那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从家步行到学校,边走边告诉孩子走哪条路可以到达学校或者回家,一定要多走几次,这样孩子才会记得住。平时让孩子一个人出去买报纸或者拿牛奶,让她一个人走路也不会害怕。再带孩子认识路线的同时,家长还要让孩子记住家里的住址或者是联系电话,以防万一,并加强安全教育。
 

策略·能力篇
“自学能力”备战方案
 
对孩子入学后独立学习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是幼儿斜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抓紧培养“任务意识”
有的孩子上学后,不会自己管理学习用品,甚至不会及作业,这是因为他一直习惯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劳,还没有事到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
所以,入学前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比如:分配给孩子一亮相家务劳动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去超市购物前,请孩子列(画)出购物清单,并负责提醒大人把清单上的物品买全。
 
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新小学生的通病。因为以前的时间都由大人掌控,孩子自己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
★在孩子做某件事情(比如画画、听故事)前,让她做好充分的准备(喝水、上厕所等),一旦开始,就不许以各种借口来回走动了。
★规定好时间限制。比如在餐桌上放上钟表,规定孩子在30分钟之内必须吃完饭,要求他自我监督,到时候就撤碗。
★教给孩子节约时间的方法。比如,孩子收拾积木时,时间都耗费在来回走动上,家长可以教他先用小篓子盛放,等盛满了再一起倒进玩具柜。教孩子学会简单的统筹安排,也能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
★让孩子体验到珍惜时间的快乐。在规定的时间内,孩子提前完成了任务,省下的时间就让孩子自由安排,做他想做的事。
 
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有的小学生一开始记不下作业内容,是因为语言理解能力差。语言理解能力差还会严重影响孩子听课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一项家长需要重视的入学准备内容。
★多和家长交谈。语言要尽量规范和准确,并逐步提高精炼和复杂度。如给孩子布置任务时,由“含一个条件”逐渐过渡到“含有多种指令”,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小凳;请你去拿高的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高的小凳。
★阅读故事时,鼓励孩子读完全文后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和词汇。
★鼓励孩子谈见闻,学习一个事物的多种表达方法。如“爸爸、妈妈和我在家里”、“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家”等不同表达方法。
 
“社交能力”备战方案
 
“离开了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对上学最担心的事,也是入学后不适应的原因之一。而入学后,不像在幼儿园里什么事都可以找老师,与同学发生摩擦和矛盾时,孩子必须开始独立解决矛盾。
 
操练认识新朋友的本领
帮孩子做一些必要准备: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对小学生活会感到安全多了。
同时,带孩子外出玩耍时,对孩子进行“主动出击”(主动结交新伙伴)的训练:
1.主动介绍:“我叫xxx,我想和你做朋友,你愿意吗?”
2.借物介绍:“我有一个小皮球,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
3.参与游戏:“你们的游戏真好玩,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吗?”
 
学会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鼓励孩子邀请孩子来家里做客,或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不要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和小朋友遇到争执,该怎么做。比如,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一件玩具?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时该怎么说?
 
提高移情能力
所谓的移情能力,就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和做法。移情能力强的人,更容易与人沟通和交流,也更适应“合作型社会”。培养这种能力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看动画片、电视剧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交流剧情,让孩子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叙述同一件事情。
 
“抗挫能力”备战方案
 
孩子上小学了,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小学与幼儿园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孩子必然会面临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在这些新奇的刺激面前,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表现。
 
事例一:选班长引出的风波
妈妈发现自己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最近情绪很糟,对上学没有刚开始的热情了,经常抱怨学校一点都不好,老师不好,同学也不好。经过询问,原来是因为选班长的事情让孩子有了挫折感——“老师为什么不选我当班长?他为什么让某某当班长呢?你们不是总说我是最棒的吗?”
提示:一直以来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许多都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所以心理的承受能力差。有些家长采取的赏识教育方法是,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做得如何,都千篇一律用“你太棒了、真不错!”之类的词语表达赞赏。虽然这些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但空洞的评价也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产生偏差。当孩子一旦面对更公允的评价时,还是会发现自我评价和实际能力的巨大落差,并难以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否定。从而打击了孩子原本脆弱的自信心,或者变得更加任性,不能面对现实问题,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更加自负和盲目自大。所以家长的评价要具体,要让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认识别人的长处。同时给予孩子一个具体并在其能力范围内的努力目标,鼓励孩子完成目标。
 
事例二:老师没有表扬我,我很生气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常常得到表扬。但进入小学后,老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合金里经常表扬每个孩子。这是,孩子也会感到失落和怀疑。
提示:要让孩子从这种失落和怀疑中走出来很重要。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暗示:没有表扬我,不等于我做得不好,下次我会做得更好。还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鼓励,比如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画展示出来,比如家长在适当的时候表扬孩子,但不是一有事就表扬他;虽然不经常表扬孩子,但也要让他知道您对他的每一次进步都有所关注,并感到自豪和骄傲。


路过
4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3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dingtong2012

    2014-12-7 19:39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 hidden duheng

    2015-11-30 11:18

    收藏,很快就要用上了!谢谢!
       回复
  • hidden tylkfs@sina.com

    2018-12-29 09:06

    用心的家长,赞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