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自然习得的路线图是什么?

热度 7 已有 508 次阅读 2016-4-15 00:35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路线图

 2016-04-07 自如 自如老师

老读者都知道,我这里主要探讨幼儿英语启蒙。


从0到1的启蒙

定好目标等于成功一半,我对启蒙阶段目标的观点如下:


启蒙的目标,不能是对英语知识性的碎片化的堆砌,比如水果、动物、蔬菜等等;而应该是培养对英语的“母语感”,就好像英美国家3、4岁孩子对英语的感觉一样,我将这个过程称为“从0到1”。从0到1,是语言启蒙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好比从无到有的钻木取火——过程很困难,可一旦火苗生出来,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你只要往火里添柴就好,只要柴草的尺寸合适,火苗自会越烧越旺。同理,当孩子具备了英语母语感,Ta就能像汉语一样,通过享受各种英语文化内容(而不是刻意学习语言知识),来自然地提高英语水平。


很多朋友都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但是通过群里的讨论,我发现很多朋友对于从0到1启蒙之后的路线有很多不同看法,比如有的说英语教育最后还是要落到应试上,有的说是阅读上,有的说是学科,有的说后面还要补语法……


那么,我有义务来说明“自然习得”是如何看待长期的英语目标的。


大前提:英语只是一门普通语言


如果说自然习得和其他语言教学理念有什么根本不同,那就是对语言本质的认识。自然习得(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认为:语言,是人类惯例化的沟通方式,无论是历史上在人类种群间的演化,还是人类个体的习得,都来自具体的语言使用(扩展阅读)。而英语(汉语/日语/德语……),不过是世界上6000多种语言惯例中的普通一员。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里请允许我偷个懒,摘取前作《你会让孩子学习“学科闽南语”么》中的两段。


简单来说,英语也只是一种普通的语言,和地球上其他6000多种语言相比,并没什么本质不同。它的特别之处无非在于:使用它的人多,还被公推为一种世界语言。它的这个地位,并不是因为作为一种语言本身有什么了不起——它不比其他语言表现力更强(所有语言的表现力在潜力上区别不大),也不是更易学(嘿,汉语就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不规则变形)或者更规律(拉丁语冷笑不语)或者更好听(这个存粹是文化问题)——它牛的原因,归根结底无非是盟军赢了二战,美国强势崛起,然后又赢了冷战,成为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上一枝独秀的结果。


试想如果法西斯赢了二战——诺曼底登陆失败,列宁格勒没守住,或者干脆没有意大利拖后腿……那么很可能我们就在说汉日双语,而外语课则要学德语,因为德语可能已经成为世界语言,大家现在讨论的是如何德语启蒙。


总之,从语言自身的角度来看,英语和普通话、粤语、闽南语、韩语、日语、越南语…和任何一种有文字的语言,都没有本质不同,英语干的事,其他语言也能干,区别无非是英语现存的文化内容多。但是不能因为一个品牌的纸印成的书多,我们就认为它不是纸了;也不能认为一个硬盘装的内容多,就认为它不是硬盘了对不对?印的书再多,纸还是纸,不会变成iPad;装的内容再多,硬盘也还是硬盘,不会变成CPU。


如果我们把英语的强势地位和它作为语言的普通性分开看待,再拨开应试带来的目标扭曲的迷雾,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荒谬。比如我们把英语换成闽南语,闽南语一夜之间替代了英语的地位。那么你会让孩子怎么学闽南语呢?一节课学5个闽南语水果词汇?用闽南语歌曲给孩子“磨耳朵”?去上“学科闽南语”的培训班?


只要我们回归语言本质看英语,很多问题其实非常好回答,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处理。


应试

说起自然习得和其他外语教学方式在表面上的区别,我有一句“惊世骇俗”的描述:不背单词、不学语法、考试去死、记不住很正常,犯错了由Ta去。


这一句的来历,是一个学妹找到我,求我给她在三线城市开英语培训机构的朋友指条明路,于是我把这一句发过去,问她:三线城市,你认为你朋友能说服家长接受么?遂直接作罢。(这个领域,我研究这么明白,写了这么多,还是在上海这样的前卫城市,也不敢贸然做一家这样的机构,还不是怕市场给我大耳光么……当然,条件成熟了还是要做的!)


很多家长自己的英语,是跟着应试的指挥棒,一路苦学上来的。虽然自己可能没学多好,还是聋哑英语,但真让他们摒弃这个系统,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考试毕竟是刚需,家长们难免有顾虑:按你这么来,考试怎么办?(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即使在北京上海,《新概念》仍是一套颇受欢迎的教材)


其实对于自然习得来说,应试就是一盘小菜,前提是——你要看长远些。


我们还是用一个类比来说明:掌握母语就好比能在地面自由行走;而习得二语就好比克服地球引力,飞向空中。


那么,跟随学校或培训机构的低强度、低效率、低要求、应试化、碎片化的目标,就好比驾驶普通飞机——你必须耗费大量的燃料(时间和精力),才能不掉下去。


而自然习得,则好比是飞行器迅速突破第一、第二、甚至第三宇宙速度后,可以在太空中自由翱翔!


——当孩子在小学,甚至小学前已经获得了母语般的英语能力,考试还会是问题么?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在中国真正的英语牛娃们(希望之星拿名次),没一个是跟着应试指挥棒,按传统方式苦学出来的,或多或少都是自然习得的结果。


这里需要你看长远的地方就是:自然习得一门语言,无论是母语还是二语,在开始阶段都是“不完美”的,需要时间的,而家长应该摒弃对即时即刻“效果”的不合理要求。(参见:三句箴言


这里有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例,分享给大家。


话说我妈妈在老家,和邻居们相处的很好。邻居家有个小男孩名叫东东,虎头虎脑特别可爱,我妈妈很喜欢,没事就抱着他玩。这个小男孩一直到3岁还不会说话,只会说“嗯!”(肯定)、“不!”(否定)、“啊!”(其他意图)三个字,但包括他爸妈在内大家都不太在意,因为他理解语言没有问题,可以和成人沟通。比如他早晨会来我妈妈家门口:“啊!啊!”的叫,我妈妈就知道了“我来了,快开门哪!”。等他进屋之后,又会指着鞋“啊!啊!”,我妈妈跟我说他有个强迫症,必须要大人穿上拖鞋,于是她故意问他“你是要崔奶穿鞋么?”——“嗯!” 有时大人也经常逗他“你这冰棍给我吃一口行不?”——“不!” 


可是到了4岁,小家伙在言语上就已经和正常孩子无异了,比如进入麻将馆会问(老家邻里间的社交中心):“这麻将馆怎么一个人都没有?都去哪啦?”


其实孩子习得母语的过程,哪有什么完美,都会犯各种错误甚至顽固不改,长时间不开口也很常见,可是绝大部分家长并不在意,甚至把说错的当笑料来讲,非常开心。“不背单词、不学语法、考试去死、记不住很正常,犯错了由Ta去”——在母语习得上,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哪里又会显得惊世骇俗呢?


最后总结,任何科学的非学术类的语言考试(比如通用雅思),归根结底的目的都是测出考生对语言的真实真正的掌握,而这种掌握,以母语级为天花板。就是说如果这门语言是你的母语的话,你能不费力气的搞定它(不一定拿100,但80分很轻松)。


虽然在中国长期以来的现状是:英语脱离实用,当成数学一样筛选学生的工具。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情况在逐渐改变,高考已经试点取消应试化的英语考试,各个级别高水平的学校录取学生时也更加注重考察真正的语言能力。


即使还是靠考卷考察的学校,如果你家娃能自如地和老师用英语聊天:“老师你好,这考试实在是太没意思了,我们不如聊点别的吧,你看过《疯狂动物城》么……” 


跳出盒子证明自己,一定会比庸众更加分——考试可能只是无奈的权宜,不能真当老师傻,难道老师分辨不出什么是真正的语言能力么?


所以,无论在启蒙阶段还是进阶,千万别被学校或是机构应试导向的所谓测评体系唬住!这些考试脱离实用,推崇为学而学的目标,服务的是机构自己而不是你的孩子!长期跟随,必然事倍功半,难成大器。你应该做的,应该是让孩子通过享受各种英语文化产品(这难道不是我们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么?),像母语一样在真实使用中提高语言水平,而不是像没头苍蝇一样被忽悠的到处乱飞。


阅读

很多家长痴迷于以阅读作为孩子习得英语的目标,我之前写过一篇《“自主英文阅读”是个大坑》,讲为什么以自主阅读为目标是不合理的——“让语言归语言,习惯归习惯”——阅读能力和阅读喜好,是不一样的。在语言上我们能做的,是让孩子具备母语一般的阅读能力,但孩子是否愿意使用这个能力,是另一回事。


对阅读的热爱,是一种超越具体语言的习惯,而习惯是教养领域的事情。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我们都希望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但坦白来说,作为家长你可以在这件事上支持TA、鼓励TA、引诱TA,可以言传身教,但这些动作都不能保证必然的结果。


相反,如果孩子自身具有强大的好奇心和内驱力,自己也会养成阅读习惯并受益良多。很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杰出人士,都得益于自主自发的广泛阅读,比如罗永浩、李笑来、雕爷等。但这种品格的培养,是另外一个大大的话题了。



作为家长,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具备汉语一般的英文阅读能力,能够直接沉浸在英文背后所象征的内容之中,而不是纠结于个别字词,时刻在做翻译(这样的阅读毫无乐趣可言,是养成阅读习惯致命杀手)。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喜欢阅读本身,那么无论汉英,只要有需要有兴趣,TA都会阅读。可如果你以习惯培养代替能力养成作为目标,那么你很多动作可能就会变形,做出很多无用功甚至起负作用,比如我写过的两篇文章《亲子阅读不是阅读》《“能读出来”不是真正的阅读能力》


学科

学科英语,就是个忽悠人的狗屁概念。认清这一点,用常识足矣。


对于启蒙来说,语言就是语言,没有什么“学科语言”。3、4岁的小孩已经是母语的高手,我们所希望的,不过是孩子在英语上也能获得如汉语一般的“母语感”,而这个过程应该来自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口语(真实语言体验)。至于更进一步的语言积累,应该靠真实需求和兴趣驱动,而不需要刻意提前学习。举个汉语例子来说,你不需要刻意让孩子积累“二氧化碳”、“三磷酸腺苷”、“二项式”、“勾股定理”这样的“学科汉语”,当孩子进入初中,他自会熟知这些名词,因为汉语已经是他的母语,随便接触几次就能吸收。


以这种东西给孩子启蒙或为目标,就是让孩子用宝贵的精力刻意学习无用的屠龙之技。


当然,如果你的目的就是要扩充孩子的知识边界,那是另外一回事。我的观点是:从语言角度上来说,以学科的内容启蒙或者为目标,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效率低下的。




写作

关于写作,我也有很多话想说,但大多数家长还不需要面对这个问题,到这里篇幅也很长了,请允许我以后再叙。



自然习得的路线图

从0到1启蒙,获得母语感,是最关键可能也是最难的一步。


从0到1之后,并不是终点,也不能放松,这并不是说要给孩子上这样那样的培训班,而是说要继续享受英语文化产品,真实语言体验仍要大量!有的家长启蒙阶段搞得不错,然后心思就活了——我娃如此之牛,何不全面制霸?去背单词!去学语法!去搞阅读(放弃了真实体验)!结果本来可以突破第三宇宙速度,飞出太阳系的娃,被这么一弄只能妥协于第一宇宙速度,成为一颗只能绕着地球转的卫星。虽说不用像飞机一样时刻消耗能源,能够比较轻松的满足学校的要求,但丧失了真正的飞行能力,也着实可惜。


至于阅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文字和习得声音系统不同,并不能完全的“自然习得”,孩子必然需要一定的刻意学习。但在从0到1之后,使用有趣的材料和合理的激励,会将这种刻意学习带来的厌倦降到最低。


所以,自然习得的路线图,真的很简单:一直享受英语文化产品(语音形式,如动画、电影、真实交际等),然后在语音稳固的情况下习得阅读,再继续享受英语文化产品(语音和文字并进)……水平够树屋就听读树屋,够哈利波特就听读哈利波特,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至于所谓“标准”的语言教学,到初中后自然少不了,随便跟着听听就好了。


照这个路线来,面对任何英语考试,孩子只需了解一下题型即可,只要不超过孩子的认知水平,都能轻松通过。别人家孩子需要花大把时间去刻意学习英语,可能还百般厌倦,效果不显;而对你的娃来说,这个时间就是娱乐时间,就是放松时间,就是扩展视野的时间,十数年积累下来,你说差距大不大?


也许有朋友觉得上述描述过于美好不现实,实际上我仍然可以很负责任的和大家说,其实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如此——只不过你不知道罢了。自然习得,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歪打正着,都是只为少数家长所知的秘密。


后记:本文是我边发着烧边写的,在行文上难免失之斟酌,流于粗陋,还请各位见谅,以后定会update哒。



路过
4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4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月华华

    2016-4-15 09:23

    是原创吗?
       回复
  • hidden laosha3612

    2017-1-12 15:51

    thanks for sharing
       回复
  • hidden taibaiwood

    2017-3-17 08:54

    感谢分享!
       回复
  • hidden superknown

    2017-7-31 05: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