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帖:周海宏——艺术教育将提升一个民族的感性素质

热度 4 已有 524 次阅读 2013-9-6 10:07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作者: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周海宏

    周日下午参加一个活动,有幸聆听了周副院长的讲座和小提琴家高参、钢琴家曹慧(音)的演奏,觉得心有戚戚焉,设法找到讲稿,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获得幸福的人生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良好的感性能力。在同等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生命质量高得多。而生活和工作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的深层原因可能是感性素质的不足。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
    我之所以将搞音乐讲座当做自己的使命,是因为我想谈谈艺术在人类生活当中的作用。
    有一个学生,从小跟我学钢琴。除了学钢琴,这孩子另外还要上六个课外班,压得透不过气来。那天我问他妈妈干吗将孩子逼这么紧?他妈说为了将来让他考上名牌大学。我说考上名牌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有出息挣大钱啊。有出息挣大钱干什么?孩子将来生活就幸福了。我 说对啊,归根到底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幸福,但像你这样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这孩子将来能幸福吗?
    当你要求你的孩子除了学习,其他的事情一律不许做;当你的孩子在旅游的时候还被要求去长知识,有没有意识到他失去了什么?
    我的回答是你剥夺了孩子感性能力的发展机会。人身上所有的能力都是要经过训练才能发展的,如果不从小就重视一个人的感性能力的发展,他的一生将枯燥乏味。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有钱有房有车,生活当中该有的一切都有,但是他不幸福,因为他没有幸福感。
    获得幸福的人生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良好的感性能力。作为一个完善的人,不仅仅要有获得幸福条件的能力,还要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同等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生命质量高得多。
    体验幸福是需要能力的,感性能力是获得幸福人生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的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还没有把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非但如此,我们还往往剥夺这种能力发展的机会。在我们国家中小学如果要停课的话先停什么课?不管你怎么排,音、体、美。为什么这些课程不重要?因为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感性能力的发展对人一生的幸福是多么重要。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了,不少人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小康水平的特点是大家衣食无忧了,开始享受生活。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怎么享受生活?除了吃就是吃。这些东西都是简单的感官愉悦。我认识一个小伙子3 2岁亿万富翁,那天跟我说,他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每天在办公室一坐坐一天。大家想想一个亿万富翁,生活当中想要什么东西都能得到,他家里有三辆奔驰两辆宝马,但是自己开一辆特别一般的车,我估计这种简单的感官愉悦他早就腻透了。在他的生活当中没有文化和艺术消费,生命质量无法进一步提高。人生命的总能量是一个常数,不花在这些地方就需要花在那些地方。
    现在大家都谈素质,什么是素质?我想作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同时拥有以下三种素质:第一种素质我称之为理性素质,由人的认识能力和对真的追求构成。我们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在社会竞争中战胜他人成为强者,需要的就是这种素质,没有这种素质将一事无成。第二个素质为感性素质,它由人的体验能力和对美的追求构成。我们人类美化世界,创造优秀的文化艺术,体验生活的幸福和美好需要有这种素质,没有这种素质生活会乏味,环境将丑陋不堪。第三个素质我称之为情感素质,由人的亲和能力和对善的追求构成。创造友爱、关心、和谐的社会,在个人生活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在个人的事业发展中获得来自群体的资源和帮助,需要良好的情感素质。
    现在,理性素质已经得到充分强调,情感素质,近年来随着情商概念的推出也得到了一定的呼吁,但是对于感性素质人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大家都知道苹果公司,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很有实力,但是到了90年代却濒临倒闭,于是请回了乔布斯。乔布斯曾在离开苹果公司后开了一个电脑动画公司,我们看的《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都是这个公司拍的。由此我们可以想象这位先生的感性素质怎么样。他回到苹果公司以后,除了一系列的企业改革之外,还请来世界上最好的工业设计家,亲自督战,设计出非常漂亮的产品,特别是iMac产品使得苹果公司重新崛起,iMac还带动了全球工业化、产品人性化的浪潮。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企业家的感性素质,哪儿来人性化的产品?
    所以我想在当今时代,企业家和员工的感性素质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在一个企业里,当一个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原因可能有三。第一,可能是智力的问题,他能力不行拿不下来这个活。第二,可能是态度的问题,他不爱干,没有动力。第三,应该是感觉的问题,他没感觉,他不敏感,他感受不到这些细节的东西。千万不要把感觉的问题等同于态度和能力的问题,这样你会伤害他,他很努力,很积极主动,但是他麻木你一点辙都没有。
    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我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要说这句话!也许大家觉得我的圈子绕得有点大有点烦了,但是我就要指出我们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当我们的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了之后,缺乏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会出现哪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你生活和工作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的深层原因来自于感性素质的不足。现在我们的生产力发达了,但是国民的感性素质没有同步提高,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两个轮子同时转。所以我想说让我们全社会都来重视艺术,重视艺术教育,重视个人艺术素养,这就是我开讲座的核心目的。
    良好的感性体验是幸福人生的具体体现,个人感性素质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条件,良好的感性环境是文明社会的具体体现,民族的感性素质是创造现代文明的保证。没有丰富感性体验的人生是枯燥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不能享受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周海宏语录:
   音乐艺术声音材料的基本属性在客观上决定了音乐不能直接传达哪方面的内容。主观上我们有表现想听懂,客观上实际上表现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音乐那么难懂。
    我们说听不懂,说不出来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不是说我们听众欣赏水平差,缺少音乐细胞,没有音乐修养,而是因为音乐不能直接表达视觉性、寓意性的内容。
   音乐何须懂。请大家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的美,别管懂不懂这回事。
   音乐在联觉的层次上和情绪发生了对应,真情实感能透过音乐的旋律音调都能表现出来,作曲家就是凭这种感觉来组织声音,去表现他想表现的东西,而我们听众也是在同样的心理反映机制下在作曲家的音响当中感受到了他的表现意图。
    理解音乐靠联觉,联觉人人有,就看你是否关注它,每个人的音乐细胞都很发达,感受能力都很强。
    在音乐的欣赏当中,体验重于理解,个人的感受重于别人的意图,听不出来,理解的不对,无所谓,重要的是,你听着这音乐好听,你听着舒服,你有你发自内心的感受,这才是音乐审美当中最重要的感受,给大家两个建议:1放松的听,就像听轻音乐一样的听,2尽情的想,让自己的想象来完成音乐最后的生成过程。
    音乐厅礼仪:第一,绝对不能出声;第二,不该鼓掌的时候别鼓掌;第三,该鼓掌的时候要热烈的鼓掌,还可以跺脚;第四,在观众席的灯光亮起来滞后才可以起身离开,最后一个,就是穿的要得体。
    音乐是心灵说向心灵的语言,无须言辞,音乐是语言终止的地方,音乐是情绪的艺术。
    有一个音乐美学家,说过一句比较经典的话:“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在这样繁杂的社会当中,人是需要一个独属自己的精神空间,而音乐就是这样一门艺术,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想音乐这样给每个人如此广阔、如此自由、如此自我的精神空间。
   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
   良好的感性体验是幸福人生的体现,个人的感性素质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条件,良好的环境是文明社会的具体体现,民族的感性素质是创造现代文明社会的保证,没有丰富的感性体验的人生是枯燥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不能享受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在热烈的掌声中,周海宏教授快步走上了演讲台。在接下来的三个多小时里,他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趣味横生的演讲。
    “美是感性的有序与丰富性”
    一开始,周教授就介绍了自己的家庭。他的父亲是60年代著名作家绍华,母亲是画家,而他自己的专业是钢琴。“构成艺术的三大要素视觉、听觉和语言我们一家都占了。我从小就接受很多的艺术教育,在学美学的时候发现所有的知识结构突然清晰了。” 美术、文学、音乐,这些艺术形式,怎么样才是美的?如何审美?他与现场的同学们分享了他多年来的顿悟。
    首先,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人类感性智慧的结晶,它的核心价值是感性价值。一幅达利的作品、一幅毕加索的作品可以很抽象,什么都不像,却依然很美。美不是“像”,“像”是理性思维的归类判断,而美是感性思维审美体验。
    审美活动应是以感性体验为核心的。一个人能不能发现我们眼前世界的审美价值,不在于你的理性认识,而在于你的感性体验。理性不是发现艺术价值的利器,感性才是通往审美世界的桥梁。
    中华民族似乎非常缺少独立的感性思维的价值判断。一个东西似乎一定要附着到现实的东西的时候,它的感性价值才可以为人所接受,一旦缺少了这种价值,就难于理解。
   由此,周海宏教授引入了一个对“美”的定义:“美是感性的有序与丰富性”。紧接着,他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有序包括平衡和统一,丰富性包括动态和多样。而且,美是有表现性的,力图传达某种东西。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原理,他在现场不光展示了大量的美术作品,让同学们拿起手中的激光笔在显示板上“作画”互动;还抑扬顿挫了朗读了部分精彩的文学作品,并洪亮地唱起了带有大量衬词、华丽无比的中国民歌。
   很快地,同学们都激动不已地沉浸到了艺术的世界里,开始启动感性思维去体验艺术的美。
   “感性智慧”的力量
    但是,平衡和动态是矛盾的,统一和多样是矛盾的。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需要智慧的。如果缺乏这样的智慧,就会出现一统一就单调,一多样就杂乱,一平衡就呆板,一动态就失衡。只有有序和丰富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艺术。
    周教授引入了“感性智慧”的概念。在感性智慧提出之前,一旦提到智慧就是指理性、头脑聪明;而艺术家高于常人的思想能力是什么呢?就是他的感性智慧,他们是那样一种人,有非常敏感的感觉,同时可以在非常复杂的材料当中处理好平衡、复杂,统一和多样的关系。
    联觉是非常重要的感性智慧的体现。何为联觉?即是用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是人皆共有的基本感觉,声音的高低和视觉的亮度等等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个世界因为联觉而有了表情。
    画面的配乐讲究的就是联觉,好的配乐能够非常准确地将画面传达的感觉表现出来。文学作品也能引起读者的联觉反应。在不同感觉系统中,把握统一性是非常需要感性智慧的。
    不光是艺术,工作与生活也需要感性智慧。周教授进一步阐释了如何打造公司的环境,从而营造更好的企业氛围;如何打造自己的形象,从而更好地经营家庭生活。
    艺术教育怎么教?
    在最后的环节里,周教授展开分析了艺术教育,这是苦扰许多家长的一个问题。
    周教授认为,第一,应该明确什么不是艺术修养。
    懂得艺术知识、技能并不是艺术修养。中国以往的艺术教育是有害的,偏离了艺术的本质,把艺术教育变成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略了艺术是感性而不是理性的东西。我们艺术教育本身应该是感性素质和感性智慧的教育。
    把艺术教育当成知识教育,把音乐解说作为核心,搞得很多人不懂音乐;把美术教育变成讲绘画故事,结果人们既不懂得现代派绘画画的什么,更不能感受古典美术美在哪里;把文学教育简单成概括段落大意和提炼中心思想,结果去除了文学中艺术的部分。
    把艺术教育当成技能教育,过于专业化的技术训练,使很多孩子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第二,艺术修养也不是教育出来的。
    人的感性能力只要你不扼杀它,它就会成长得非常好,它是只需要呵护不需要培养的。而我们的教育往往都是伴随着扼杀。
    用感性的思维方式引导,应该让孩子去感受和体验,感受鲜花、感受音乐、感受所有美好的东西;另外,要培养审美的需要,需要的形成来自童年快感的反馈,快感来自需要的满足。
    家庭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如果说你天天就是打麻将、喝酒,你就不要指望你的孩子喜欢音乐了。感性素质的培养要尽早开始,想一想构成人一生幸福完美素质的东西有哪些,“奥数很好,但是你没有时间掌握那些你永远不会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你还是让你的孩子出去玩一玩吧。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孩子在玩的过程当中获得了。”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4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liushengli9595

    2013-9-17 15:49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 hidden tutu0127

    2013-9-19 08:57

    “我们的教育往往都是伴随着扼杀”,一个可怕的现实!
       回复
  • hidden 长沙琴童

    2013-10-16 10:49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 hidden swuteresa

    2014-2-13 22:00

    谢谢分享好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