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前年有个四年级的孩子休学去澳大利亚读了一年小学,去年一个孩子去美国读了一年,现在又有个孩子家长正在办理手续,准备带孩子去新西兰体验一年!”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南京小学生到国外小学短期借读的“微留学”悄然流行,一所小学校长告诉记者,虽然这样的孩子依然是少数,但近一段时期数量开始明显上升。
[事例]
妈妈辞职陪儿子留学,一年花费12万元
张先生是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老师,去年学校有一个海外学者的项目,他要去澳大利亚交流一年。“当我提出带四年级儿子牛牛一起去的想法时,很多朋友觉得太冒险了,因为最终他还是要回到国内的教育体制中来,如果去澳洲一年,就等于和国内教育脱钩一年,南京的小升初这么激烈很有可能影响紧接着的小升初。”张先生和妻子反复讨论,也征求了孩子自己的意见,最终还是决定冒一次险。“其实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一直就比较自由,没有让他上过外面的各种培训班,这么大的孩子就是应该让他多玩多和外界接触,带他出去也让他提前感受一下国外的教育,以后让他自己选择是出国读书还是留在国内高考。”张先生说。
为了牛牛这一次“微留学”,张先生的妻子付出很多,她辞去了当时的工作专门陪读,照顾儿子的日常生活。“因为交流学者项目的一些政策优惠,我们没有通过中介办留学,不过去年还是花了12万元人民币左右,这里面还不算他妈妈辞职的损失。”
数学课让牛牛迅速找到信心
张先生在澳大利亚的交流大学帮助他给牛牛找到一所当地小学。“澳洲地广人稀,偌大的校园就100多个学生,一个班就20个孩子,校长和老师特别和蔼可亲,牛牛去的第一天学校还专门搞了一个简单但温馨的欢迎仪式,让每个孩子都认识牛牛。”张先生说,对牛牛这样插班的国外孩子,学校非常人性化,允许家长陪同上课。“他的妈妈陪上了一节就回去了,他们班上的孩子非常热情,主动和牛牛说话,听不懂的几个孩子就指手画脚,大家很快打成一片。”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有些英语词牛牛听不懂,但老师会特别为他放慢速度,而在数学课上牛牛迅速找到了信心。“澳洲学的算术很基础,比如算一个1/5+1/4要花好长时间,而我在课上立马就报出来了,他们都对我投来了羡慕和敬佩的目光。”牛牛很愉快地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活。
英语能力突飞猛进,学会游泳、足球、棒球
和南京的小学生几乎个个补课不一样的是,在澳洲的一年完全没有补课的概念,甚至学校连考试都很少。“一周五天,有一天的时间几乎全部就是玩,学游泳、学足球、学棒球,学校的老师也很专业,足球课会给我们戴上护膝等保护装备,游泳课先充分热身。”老师上课也非常有趣,比如天气好的时候,老师会让大家一起坐在草地上,老师手中拿着一个球,对旁边的孩子说“早上好”,然后把球传出去,下一个孩子接到球说完话传给另一个同学,直到所有的孩子都问过好为止。课堂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游戏,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跳舞,没有严肃的气氛。“考虑到孩子还是要回到南京读书,我们把这边的教材一直带在身边,他妈妈会帮他复习。”张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回国后牛牛参加了学校的测验,成绩不错,一点没有掉下来,而在国外的这一年里孩子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原本文静的性格也变得活泼大方了。
“在国外不用像南京学生那样,到处补课”这话说得更是奇妙了,在南京,谁也没逼着补课,南京也有很多体育项目可以参加,费用比国外的还便宜多了,教得更专业,难道在南京时,没想到学足球、学游泳?
当然有的项目,国内还没有,比如棒球等,但有的已经很多了,学不了那么多吧,够挑选了。
人家国外不补课,那是因为人家不是中国国籍,不需要参加如此竞争的小升初,可,“微留学”之后呢?
其实说到底,只有在英语上,收获肯定是大的,但。。。。
语言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而且,也不是到了国外,英语就进步成啥样了,关键还是看性格,性格开朗的孩子会进步快些,性格内向,不愿意交往的孩子,进步也是有限的,而且,作为语言的启蒙,至少要准备2年,才能有听力上、语感上的突破,一年时间太少了,而且之后回国,如果没有持续在阅读和写作上的投入,遗忘之迅速,超出你的想象。
由此,钱多与少是关键,但“微留学”真的不如移民了,孩子还小,最多知道哪里好玩,孩子现在哪能决定自己以后参加不参加高考,要不要出国?
这样游学一年的经历,只会让孩子回国,更痛苦。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留学出去再回来,回来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吃力了,除非紧接着继续留学,不参加小升初。。。
总之,“微留学”意义不是很大,一年12万的投入,加上母亲辞职,真的是不值得。
这个不值得中,还包含了其他更多物质以外的因素,比如孩子在国内跟不上了,学习吃力了,小升初失利了,心里更向往国外的轻松了。。。。总之,微留学背后,其实是家长一种盲目的思想。
或者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出去,倒还好些。
当然,我也是外人,当事人自己觉得好就好。
作为外人随便说说的,也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