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得几多新酒——漫谈《三只小猪》
虽然在我小的时候,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匮乏一直让现在的我念念不忘,但不管怎样,父母还是通过各种方法来满足我们精神上的要求,这点让我深深地感动。在夏天的夜晚,父亲会讲一些故事给我们听,当时周围会聚集很多的孩子凝神细听。其中出现的最多的是《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小红帽》,还有《三只小猪》。到了自己做母亲的时候,这些童话故事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冒了出来,于是这些故事又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到现在的书网里,随便一搜,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童书里,丰富着童书市场。那么如何在这个“旧瓶”里装上“新酒”,想必也让童书作家们费了好大的功夫,下面我就来简单地说说关于“三只小猪”这个古老的童话是如何在那些作家的笔下焕发出新的魅力的。本主题会分三次贴出,请大家耐心等待。
该贴已经同步到 凝视晚秋的微博
当三只小狼准备共建家园时(请注意:此时是三只小狼一起共建家园,而不是以往我们所知的各自建设自己的家),就得到了母亲的警示和提醒:小心大坏猪。这个提醒仅仅只是口头提醒,并未引起三只小狼的注意。
它们从袋鼠那里得到红砖,做成了漂亮的房子。画面里小狼认真的做成自己的房子,而且作者还画出很多的建筑工具,很有生活气息。他们在漂亮的花园里玩门球,这种惬意的生活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坏猪的注意,于是斗争开始了。要知道,红砖房并不是一口气就能吹垮的,于是大坏猪用起了铁锤,房子垮了。
失去家园的小狼们开始寻找更为坚固的材料做房子,它们得到了海狸的帮助,用又稠又滑的水泥做成了水泥房子,房子的外貌像一个堡垒。这一切,大坏猪在冷眼旁观。在小狼们在快乐地玩羽毛球时,大坏猪又发动了攻击,用力地吸气,用力吹是不行了,于是它用上了电钻,房子被钻垮了,三只小狼落荒而逃。
它们在犀牛的帮助下做成了一个最为坚固的房子,有铁丝网、有可视对讲机,可这一切都抵挡不住大坏猪的破坏,再一次用力吸气、在用力吹,房子巍然不动,大坏猪竟然动用了炸药。看到画面上爆炸的场面,不禁为三只小狠悬了一颗心:武力在升级,武器在升级、破坏性也在升级,三只小狼究竟该如何对面大坏猪的挑战?
三只小狼也在困惑:看来出了问题。可问题出在哪儿呢?
当他们看到火烈鸟的鲜花车时,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于是,一座鲜花房子赫然出现在画面上,小狼在飘着荷花的澡盆里沐浴、在芳草地上喝茶(似乎很有点小资情调)。可这时对头又出现了,三只小狼吓得抱在一起,惊恐地看着大坏猪。大坏猪在深吸一口气准备再次破坏掉小狼们的美好生活时,奇迹出现了:他沉浸在浓浓地花香里、他在鲜花里翩翩起舞。(这是出人意料的一笔,但又那么顺理成章)到最后,他和三只小狼成了朋友,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这个故事完全颠覆我们童年的记忆,以前的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在这本书里也曾出现,但这种“斗争”的主题,并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最重要的是如何来化解这种剑拔弩张局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化解才是作者要表达的。
书里的大坏猪,有点像一个任性的孩子,外部环境的不同投射,在他内心激起不同的反应。这本书似乎在有意与无意之前提醒着我们:如何教会孩子处理矛盾。孩子在童年时,我们大人要教会他们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个人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小团体与大团体的环境;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做到与他人“有效地”沟通,这本绘本就是这样一位聪明地老师。
题外话:
我把这本书借给同事,让她读给自己的孩子听,六岁的孩子听完了哈哈大笑地说:反的,反的,全是反的。太有意思了。听完此话,不禁让我深思:什么是反?什么是正?为什么孩子会认定猪就只能是弱小的,狼就是一定是坏的?童年是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重要时期,如果我们让他们认定事物“非黑即白”,那么他们又如何有一颗包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