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ly 于 2012-8-10 09:32 编辑
很小的婴儿已经是情绪的个体,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3~6岁的幼儿对情绪已大致了解,幼年的情绪管理教育对长大后的情绪了解及情绪表现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无所谓对错,只有表现的方式是否被社会所接受。当幼儿表现出不符合社会所强调的情绪表现方式时,父母等成年人不应一味地否定,要学会欣赏幼儿情绪表达的多面性。幼儿时而冲动、时而出现负面的情绪都是不压抑情绪的表现。
幼儿有自己的一套思维系统,对事物的反应根植于本身的认知。父母不应该以自己的看法或判断来否定幼儿的情绪反应,而应站在幼儿的立场,接纳幼儿的情绪反应,以此来进入幼儿的情绪世界。理解欣赏幼儿的情感就意味着帮助孩子达到自由,不再使压力和困境成为他们行为的出发点。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情感自然健康发展,而且也是对他们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第二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第三是理解和观察别人的情绪。
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所以,作为父母的你,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早重视孩子的情感要求并对孩子情绪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认识、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他人,即为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优质的情商。
这里所提到的“情绪管理”,是时下最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即通过情绪管理教育,让孩子学会倾诉和表达快乐、悲伤、紧张、胆小等各种情绪。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聆听别人谈话、欣赏别人优点、对待生活中得失等。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关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一切,也是奠定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础。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2、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3、让孩子体验情绪,洞察他人情绪
4、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5、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