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我行我法 于 2012-8-18 08:38 编辑

应婷子美女要求,转一些对联的相关知识,这些都是基本规律,属于入门的基础,如果想对的好,还要多的词汇储备,和熟练过程。有些人比较讲究古音,在古代发音里,有些与今音的平仄不同,但为数并不多,随便玩玩的话,只按今音就可以了,简单来说,一二声是平,三四声是仄。
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后蜀主孟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画有神像的桃木板,旧时认为可以避邪)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可是,当群臣们把对句写好给孟昶过目时,孟昶都不满意。于 是,他亲手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对联。
对联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一般称字,而不论言。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八字;“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十四字;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一百八十字。文章中引用对联一般在上联收尾处用标点,一般而言,单句联联尾用分号为宜;中长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句号,上联尾用句号为宜;至于某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可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对联中一般不使用括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对联贴在墙上或门的两侧不用标点符号。
对联分为上下联,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横披、横额),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横批应当与主题内容相关,应当尤其精炼(实践中多以四字为格),也应当考虑平仄交替。横批的字词和内容还应避免与上下联简单地重复。横批应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当是画蛇添足。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文字相异。在一副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多数的概念是75%,即7个字至少有5个是工的,就是工对;7个字都是工的,叫全工对),就是工对。工对是对联的最高境界,它可以产生一种整齐和谐的美。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就是对仗上放宽要求,基本合乎格律,句式结构基本一致,平仄大体相对,词性大致相当即可,但内容仍然相关。宽对,往往只需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可以了。古今楹联作品,以宽对为主,因为刻意求工,往往因词害意,步入形式主义。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对联一般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无情对。正对亦称同类对,指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正对,上下联是写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虽然内容相近相似,但不是上下联同义或基本同义。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反对指上下联的内容相反的对仗,它们从相反的角度去阐述一个主题,两相对照,对比鲜明,相反相成。如:满招损,谦受益。流水对,是对联中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表达的对仗,出句对句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出句与对句在语法上一脉相承,互相不能脱离,更不能颠倒,犹如顺流而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无情对,是晚清士大夫中的一种文字游戏。指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无情对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逐字相对;二是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三是大量采用借对法。   
对联的平仄要求是同句中,偶数位的字平仄要交替出现,也就是所谓马蹄韵。上下联偶数位上的字平仄要相对。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个、鹂、翠,仄平仄,行、鹭、青,平仄平,这就是马蹄韵,然后个、行,是仄平相对,鹂、鹭是平仄相对,翠、平又是仄平相对。

 
对联的九忌是: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一副对联,必须上下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联时,有人误认“词类相对”,以为上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
比如:五湖传喜讯;
      四海送佳音。
   “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
   【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请看:百鸟鸣春歌盛世;
           一龙降世兆丰年。
两个世字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例如:奥运精神传友谊;
      圣火辉煌映和谐。
  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
   【第四失替应留意】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五为乱脚】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比如:九州迎圣火;
   百载圆一梦。
  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
   【六孤平】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第七切记三平尾】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
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迎新春。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八忌上重下边轻】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
比如:听铁马声声 关山入梦;
   看银钩笔笔 书画萦心。
此联立意很好,可以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个联的美感。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
比如:南邦庙死个和尚;
   西竺国多一如来。
上联就没一点气势,如果下联不能补上,就很尴尬。
   【九忌初学用癖典】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是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是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对于对联爱好者来说,只要认真避免以上九忌,就不愁对不出好的对联!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5 贝壳 +80 珍珠 +1 理由 收起
肉肉奶奶 + 20 我很喜欢!
封疆大吏041010 + 20 很给力!
Zada + 20 我很喜欢!要是能更通俗点就能给孩子看了
牧歌 + 1 我很喜欢!
椰子婷 + 20 我很喜欢!
2800 查看 21 收藏帖子 (1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椰子婷

    2012-8-12 19:58:29 使用道具

    {:soso_e113:}我是觉得,不仅大人可以学的,也可以和小孩一起玩这样的文字游戏。
    并不需要对得多么完美多好,不过至少可以增加兴趣,O(∩_∩)O哈哈~
  • 简单

    2012-8-12 20:05:58 使用道具

    这个要收藏  好好学习下   谢谢你
  • Zada

    2012-8-12 21:06:57 使用道具

    不错不错,这种知识需要多看看
  • 椰子婷

    2012-8-12 21:21:12 使用道具

    Zada 发表于 2012-8-12 21:06
    不错不错,这种知识需要多看看

    {:soso_e113:}你先学了再通俗地教给孩子听~
    以后就可以边赏月边对对子了
  • 椰子婷

    2012-8-12 21:30:29 使用道具

    Zada 发表于 2012-8-12 21:06
    不错不错,这种知识需要多看看

    懒归懒,偶尔也用心一回,哈哈~
  • Zada

    2012-8-12 21:34:12 使用道具

    婷子064 发表于 2012-8-12 21:30
    懒归懒,偶尔也用心一回,哈哈~

    中文方面,我能懒就懒一下,等孩子自己开悟吧,楼主转的知识真不错,我复制了,打印给孩子学学,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
  • 椰子婷

    2012-8-12 21:37:49 使用道具

    Zada 发表于 2012-8-12 21:34
    中文方面,我能懒就懒一下,等孩子自己开悟吧,楼主转的知识真不错,我复制了,打印给孩子学学,多学点知 ...

    我自己理解的,对联这类文字游戏,在平日里作游戏玩一玩还真是好~
    可以增加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学起来,嘿嘿~
  • xinyi1020

    2012-8-12 21:38:46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张一凡

    2012-8-12 22:02:03 使用道具

    不仅收藏,还要打印出来
  • co_gao

    2012-8-12 22:04:12 使用道具

    呵呵 借用就老掉牙的话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 yingying4400

    2012-8-12 22:43:30 使用道具

    先收藏,再好好学习
    赞一下
  • 封疆大吏041010

    2012-8-13 22:24:36 使用道具

    对联扫盲帖!哈哈
  • librapig

    2012-8-14 09:25:04 使用道具

    好帖子,仔细学习
  • azao

    2012-8-14 09:54:20 使用道具

    我法V5{:soso_e120:}
  • 椰子婷

    2012-8-17 21:55:5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婷子064 于 2012-8-17 21:56 编辑

    【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请看:百鸟鸣春歌盛世;
       一龙降世兆丰年。
    两个“世”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订正一下,呵呵~

  • 椰子婷

    2012-8-19 10:17:49 使用道具

    那个乱脚里头
    上联的脚一定是仄,下联的脚一定是平吗?
    能不能上联的脚是平,下联的脚是仄?
  • saramevan

    2012-8-21 13:08:41 使用道具

    收藏起来,不时的看看。谢谢!
  • 1690697214

    2015-11-29 22:36:47 使用道具

    收藏了,好好看看
  • favour122

    2015-12-8 15:01:09 使用道具

    好难啊,不过真不错,收藏;
  • lhp1980tx

    2017-2-27 22:02:45 使用道具

    多谢楼主分享经验,非常感谢。
  • byegood

    2020-6-28 10:23:06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