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朋友大家下午好,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蔡礼旭主讲的《幸福人生讲座》关于“这么好的圣贤教诲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一起来回想今天有这么好的圣贤教诲是如何产生的?
是几千年来这些圣哲人流血流汗,很多刻骨铭心的经历,才留下了这些精粹的智慧,绝对不是偶然的。刚好我在好多年前,听到我的老师释净空教授在谈一段道理。
他就说:全球四大古文明,现在只剩下一个。哪一国?
中国,标准答案。
是不是这四大古文明的老祖宗在神明面前,然后神明说:来抽签,谁抽到了不用灭亡,谁就不用灭亡。那刚好中国的老祖宗抽到,太好了不用灭。是不是这样?
有果必有因。所以为什么其它古文明灭了,为什么中国没有灭?
决非偶然。所以我的师长这一段的叙述,让我整个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因为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接着师长又说,因为老祖宗他知道太多的人生,比方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很多人到四十岁、五十岁突然回头看看几十年来走过的路,他会忽然有一种感慨。他说:假如让我人生重来一次,我一定有很多过失不会犯。
人生假如处处有这样的遗憾,那就不圆满。所以因为中国的祖宗他了解到假如智慧不传承,那每个人的人生可能都要从头开始摸索。
所以基于对于他后代子孙,甚至于全人类的厚爱,他希望能把智慧几千年传承下来而不断。所以就发明了一个传承智慧的工具,叫做「文言文」。
一个人能够做出非常伟大的事,绝对都是从他那一念心开始的。所以有这一分慈爱就会有好的方法。所以老祖宗观察到,语言跟文字假如不分开就传不下来。比方说我们想一下,罗马有没有留下一些文字?
有,罗马还留下很多文章,现在谁看?历史学家还不一定看得懂,考古学家。这些两河流域有没有文字留下来?有。现在没几个人看得懂,连字都看不懂,里面的义理那更是不可能看懂。
所以我曾经也跟一位朋友交谈,他说他离开故乡二十来年,再回去的时候,跟这些亲友聊天,已经有很多词语他听不懂,或者我听不懂。所以语言二十年就有一个小变化,两百年大的变化。
假如写文章跟你讲话完全一样,那二千年前人写的文章你有可能看得懂吗?你绝对看不懂。所以了解到这一点,所有写文章不用当时候的语言,用什么?文言文。所以几千年来所有智慧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写出来的。
当我们懂得文言文,我们可以直接当二千多年前孔老夫子的弟子,也可以当孟夫子的弟子。所以这文言文就可超越时空去学习圣贤的智慧,所以文言文是我们老祖宗给后代子孙最大的恩泽。
当我话听到这里,内心很惭愧。因为我的语文一直都不好,在高中的时候,常常上文言文都上到打瞌睡。突然听完这席话,觉得老祖宗用他的生命来成就我们,而我们却把它丢到哪里?
丢到垃圾桶里面去。所以当场眼泪就掉下来,这是惭愧的眼泪。平常朋友帮我们端杯茶,我们都感谢得不得了,而老祖宗是几千年来用生命在成就后代子孙,而我们却视而不见。所以当场就起了念头,一定要好好学习古文,好好学习圣贤经典。
后来就开始打开《弟子规》、打开《易经》这些经书,突然感受到好像没有以前这么难,好像突然跟它距离怎么样?很拉近,看一句就欢喜一句。怎么都会想这么远?高瞻远瞩。为什么以前觉得很难?为什么流完眼泪以后就不难?所以我从这件事也体会到一句教诲,叫「一切法从心想生」。
所以诸位朋友,障碍在哪?
在你的心。自己觉得很难,它就很难。当你把这个障碍放下,它就不难。所以确确实实当我们那一念心忏悔了,那一念心真正把使命提起来,跟这些经典就很相应。所以诸位朋友,我能把文言文学得好,你们一定会学得更好。
文言文(国学经典)这么好,有人认为难学,但运用了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就不难了。这种方法是什么呢?这就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套必然成功的教育法——累积式教育法。
累积式教育法有一套规划设计方案,有一套地基、结构理论,变偶然成功为必然成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学习的内容是以易经为首的六经四书,学习的方法是137学习法,教育的时机是年龄越小越好,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兼备、大格局、大结构的超级人才。
大量的实践证明,运用这套理论和方法,两三年之后,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有惊人的成长。应用累积式教育法培养孩子,不成功是不可能的,成功是必然的。
你只要能坚持个一、二个月,保证你一定会愈学愈欢喜。因为经典它的义理非常深广,你每次念,悟处都不一样。随着我们的实践,随着我们智慧的开显,可以愈深愈广的去领受。
所以今天我们当了炎黄子孙,我们就有信义、就有道义,应该把这些智慧承传下去。要传首先要什么?承。所谓「继往开来」,没有承就无法传,没有承就会传错了。所以我们既有这个使命,就好好从自己做起。
很多朋友就说:蔡老师,要像你这样才能做。其实这都是分别。《大学》给我们的教诲,一个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而致知在格物」。
所以已经把整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都讲出来了。有没有规定哪一个行业才可以做?没有。每个行业、每个年龄层都可以做到。所以首先要从「格物致知」下手。格物,格除物欲,格除坏习惯,当场都可以做。
当我们欲望能够放淡,心志清朗,自然就能诚意正心。开始从自己的言语行为去修正。当我们修正,家庭就会变化,工作的场合也会变化。这样你就是孔老夫子的好学生,我们中国圣贤教育的好招牌。
当我们站稳脚根,自然就能够步履踏实,一步一步让人生走得充实、走得有价值。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大时代当中,去尽一分炎黄子孙的职责。
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聆听!
道德经告诉我们,“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真心的希望各位家人都做上士,做伯乐,做智者!去尽一分炎黄子孙的职责!大家辛苦了!
分享就是学习,今天通过分享,我又和大家复习了一遍,昨晚捧着书读到这里,感觉得特别的好,做为炎黄子孙心中油然升起无限的幸福与自豪,今天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给大家!独乐乐,不如与众乐啊!
该贴已经同步到 紫色薰衣草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