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继美籍华裔教授蔡美儿撰写的《虎妈妈的战歌》在中美两国引发热烈讨论之后,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近日的一篇博客又成为网络热点。尽管钱文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读过《虎妈妈的战歌》,但这篇名为《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的博客却被网友看成是对“蔡美儿的严苛教育”讨论的另一种呼应——“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

“快乐教育说”再次遭到质疑

记者昨天从中信出版社获悉,《虎妈妈的战歌》中文版自1月下旬被引进国内以来,已累计印刷10万册,始终位居当当网和卓越网亲子类图书的畅销榜冠军。关于孩子的“教育”话题,从书到学界、从网上到网下,最终的焦点是:“教育是否应该是快乐的?”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教授詹姆斯.伯纳德.墨菲的观念具有相称的典型性,他指出:很多人在衡量一种教育方式是否成功时,都把前提设置成“童年不过是在为长大成人做预备”。然而,儿童不只是接受成长培训的准成人,更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有独特的能力和乐趣。他在文章中引用了经济学家萨默斯的观念,认为童年幸福与否,不仅在于长大后是否成功,还要看是否得到了只有在孩童时期才能拥有的享受,比如纯真心灵带来的无忧无虑,比如忘记时间带来的悠闲安闲。

钱文忠的观念给这种持续的聚焦讨论提供了另一种冷思索,他认为,童年当然有其本身的价值,但与此同时,童年也需要为将来做准备。这是事物的两方面。“人生就是快乐与痛苦同在,为什么我们要把痛苦从教育里剔除?”昨天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再次表达了自己对当下盛行的“快乐教育说”的质疑。

英国的好学校规矩非常严

钱文忠在这篇博客写道:“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和更多的快乐,这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主体思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他列举了英国和新加坡的例子:“我们常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好,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答应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常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

在钱文忠看来,惩戒,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孩子究竟不是成年人,孩子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而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由此,钱文忠说他非常认同一句话:只有拥有了惩戒孩子的聪明,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他向记者讲了自己的例子,说小时候不是一个好学生,上课淘气捣蛋,“就是被一个老师管好的”。“罚站,一站就是一天;弹脑门,时常弹。现在那位老师80多岁了,我们始终情同父子,我感谢他,爱他。”钱文忠说,现在假如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他是希望老师能给予恰当惩戒的。

一味让步,孩子会被社会摧毁

钱文忠此番“不务正业”地谈起“如何教孩子”,除了有感而发之外,更多的是出于他这几年在讲授《三字经》、《弟子规》过程中的所思所感。“经常有人问我,推广《三字经》和《弟子规》最大的难度在哪里?我的回答是:社会。如果按照《弟子规》和《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孩子,那么,这些孩子到社会上90%要吃亏。”在他看来,如今社会的复杂程度早已不是《弟子规》时代所能想象,“一味鼓励,一味让步,一味追求快乐,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长大成人是需要抗击打力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睡莲 + 10 赞同。
4538 查看 24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g365

    2011-3-9 22:14:49 使用道具

    学 习 了,适度
  • 玲子

    2011-3-9 22:27:07 使用道具

    教育有两面性:快乐和痛苦。只是看哪个分量居多。
  • gumi

    2011-3-9 22:30:27 使用道具

    进来学习,教育,痛并快乐着
  • 晨晨妈妈

    2011-3-9 22:35:40 使用道具

    认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只是要看我们更想要哪一个。
  • mj523

    2011-3-9 22:42:03 使用道具

    本来开始听喜欢他的百家讲坛 玄奘西行记的 后来他说读弟子规没有用 我就不喜欢他了  估计也是个耐不住寂寞的文人
  • tangodigo

    2011-3-9 22:49:53 使用道具

    我觉得此番言论逻辑混乱偷换概念,不是不应该有痛苦,而是大人应该自律,不要有因为大人的过错而强加或转嫁到孩子头上的痛苦。
  • cissyzou

    2011-3-10 00:51:51 使用道具

    真正的快乐是面对现实也能够从容不迫。我们不能够为孩子刻意营造一座象牙塔。
  • jw388

    2011-3-10 06:58:18 使用道具

    钱教授在他的专业领域毫无疑问,让我们尊敬。但是在儿童教育方面,他赞同体罚的观点,让我置疑。我不相信他的成功“就是被一个老师管好的”,“罚站,一站就是一天;弹脑门,时常弹”。如果打手心, 弹脑门能教育好孩子,家长和老师真的省心了,只要每天拿手机的时候,别忘记带戒尺。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戒尺不可能教育好孩子。我相信钱教授的成功肯定有比体罚更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即使钱教授自己总结是被“管好的”,也只是个例,不能推广。对于儿童体罚的恶果我们已经看到很多。
  • sammiyu

    2011-3-10 08:01:01 使用道具

    东西么肯定有两面性的,只能是看哪个方面居多,但是以体罚来管好孩子,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 hwei12345

    2011-3-10 08:09:27 使用道具

    事情都是有两个方面的,至于是否体罚我觉得不能一刀切,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可能用这种方式最后成功了,但是对另外一种类型的孩子,会适得其反。至于使用什么方式来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先了解孩子是大前提,例如孩子的性格特点、年龄阶段的心理情况,孩子所处的环境情况等等,综合以上方面来决定如何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我觉得不能用拿来主义,需要大人的理性分析。
  • dancingsnowliu

    2011-3-10 08:17:39 使用道具

    长大成人是需要抗击打力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赞成
  • 好望角

    2011-3-10 09:01:24 使用道具

    挫折教育应该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 bell_ks

    2011-3-10 09:17:47 使用道具

    对于孩童,教育是要快乐的,对于大孩子,教育是严肃的。
  • monica100

    2011-3-10 09:51:58 使用道具

    是的,工作也没有快乐的!所谓快乐只是相对而言,投入少收收益大就行了
  • leaf_fall

    2011-3-10 11:04:55 使用道具

    体罚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的接受能力来给予的。比如说,幼儿的体罚,如罚孩子靠墙站立一分钟,我们成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一岁多两岁的孩子来说,她可以在那一分钟里哭个不停,她觉得羞愧难受,因为被罚了。孩子知道做错事要受到惩罚的以后,会对自已的行为有所约束,否则不知天高地厚这个说法就没出处了。我自己的感觉是孩子小的时候受到的体罚多些,越大则受到的体罚越少,因为行为教养已经初步养成了。
  • 千眠

    2011-3-10 14:15:28 使用道具

    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乐在其中或苦中作乐,都可以理解为快乐教育的精粹,而在挫折中领悟,跟上一层楼的挫折教育,最终不是以挫折为目的的,也是以快乐为目的;

    所以,挫折教育和快乐教育,并不矛盾,处理得当,相互想成。
  • ccmbrr

    2011-3-10 14:20:06 使用道具

    可是在中国,学习是痛苦的,却又不得不学。教育体制确实要改革了。
  • dd123

    2011-3-10 15:18:36 使用道具

    教育,唉,成了家长心中的痛了。
  • 睡莲

    2011-3-10 16:20:00 使用道具

    这篇博文也是我一直想转的,虽然有争议,也有让人思考的价值,学习追求一味地快乐或是一味地强调用意志力来压制孩子好玩的天性,都有片面性。钱教授的观点适度和孩子成长的规律与天性结合起来就好了。
  • woaiaoao

    2011-3-10 16:34:07 使用道具

    照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会吃亏?比如诚信,如果不诚信,你最多骗一次,下次还有人放心和你交往吗?比如孔融让梨,我告诉孩子,如果孔融不想让也可以,因为他是最先看到的。但是他喜欢哥哥,所以给哥哥吃的。比如里面的好多典故,感觉都是可以当小故事听的呀。
  • lixingmeibec

    2011-3-11 08:49:10 使用道具

    认同这一句,“一味鼓励,一味让步,一味追求快乐,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长大成人是需要抗击打力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其他的不认同。可以把成长和成人后的压力告诉她,但并不是要用打和惩罚去管教,而是要用引导的方法。
  • zhizhi2002

    2011-3-11 11:48:23 使用道具

    钱老师偷换概念,快乐教育是指孩子是在愉悦的环境和心情下受到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不支持他关于戒尺,体罚的观念。
  • rulansixin

    2011-3-11 11:51:01 使用道具

    那种教育方式都是相对论,也得看孩子的个体情况。
  • cissyzou

    2011-8-24 03:01:29 使用道具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还是教会孩子适应环境?这不是个容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