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读过《爱心树》这本小书,今天看到网上的帖子提到它,又翻出来看了一遍。这次的感觉同上次不同,上一次是感伤于大树不离不弃的给予,感动于大树对孩子那深深的情谊。但是,这次我觉得大树值得怜悯,同样值得同情的是那个孩子,因为孩子没有爱的能力,大树也没有。
如果一个人不会走路、不会自主进食、目不能视、口不能言、耳不能听,是很悲伤的。因为身体的器官、肢体失去了功能,生活不方便了。可是一个人的心不会思考、不会施爱与他人的同时得到他人的爱,或者索取他人的爱时懂得给出一些爱,那对给予者和受益者都是一出悲剧。不是吗?孩子到了年老的时候,没有人照料,没有人陪伴,而那时大树也仅剩下了一个老树墩。这种双输的局面谁会平心静气地面对呢?这样的结局是什么造成的呢?
当一个人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或者只知道给予、不知道索取,那是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
帮助我们的孩子学习爱的能力,帮助自己也学会爱的本领。
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有满树的苹果、繁茂的绿荫、粗壮的树干,还有快乐的孩子和他(她)的快乐的孩子们萦绕在树下。这样的景象想象看看也会很舒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