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球球 于 2012-9-17 08:55 编辑
今天我们讲一篇游记,题目是《日照海滨游记》。
现在是暑假,很多小朋友出去旅游了,正好可以完成写作文的假期作业。所以我们就应个景,来讲这篇作文。讲这篇作文还有一个用意,就是看一下本文的小作者以及小作者的妈妈,跟着在群里学习了一年后,所取得的进步与提高。
刚才,在各个群与大家有一个短时的互动。有的妈妈有些收获,有的妈妈有些困惑。这些妈妈的困惑,可以用那些妈妈的收获来说明;而那些妈妈的收获,正可以解决这些妈妈的困惑。这些妈妈的收获,也是我们在群里一直讲的一些理念、方法,都在这些妈妈认真学习以后得到了印证。
我们来作一个小结:
一、孩子的生活可以独立,但孩子的学习一定要“扶上马、送一程”,一定要“陪”育。现在多用一些心、多花一些心思与时间,正是为了以后少花心思、少花时间。
二、作文不分体裁,不分年龄。有一些妈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到听课、看书,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在自己的文案工作中,不知不觉地就运用了对称,运用了思维导图,运用了“头、身、脚”。以前感觉没得写的材料,现在有东西写了,而且写得更多更好了。
三、体会到了“每天浇水,静等花开”的意义。前天我们在YY语音里讲了一点《道德经》,讲到:高下相倾,难易相成,前后相随。把这一个观点套用、引伸下去,就是“快慢相成”。太快,就是慢;变慢,就是快,就像“龟兔赛跑”的故事一样:兔子跑得很快,但一快,心脏就受不了,血液循环也快了,气喘得也粗了,于是就要休息了,就要睡觉了,结果就变慢了;而乌龟按着自己的节奏,一板一眼,不急不慌,慢条斯理,结果心脏跳得平稳,气息也平稳,一程下来也不觉得累。
这个问题,觉得还有必要多讲一些。现在,我们的城市处处都有建筑工地,大家可以驻足看一下那些挖土、砌砖的建筑工人。他们看上去不紧不慢、慢条斯理,似乎是在拿工误时、消极怠工,岂不知这才是最会干活的人。如果干得太快、太急、太猛,不一会就累了,就饿了。今天累了,明天就干不动了。所以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节奏,慢慢地行进,这样在工地上就可以少费力,就可以连续干几个月,直到竣工。
这个道理,也如我们做家务、洗衣服一样。每天洗上几双袜子、一条裤子、两件衫衣,一顺手就完成了。如果把一个礼拜的脏袜子、脏裤子、脏衣服,攒到星期天一起来洗,那星期天就不是休息日,变成了劳动节。所以有的妈妈就讲:不是星期天还好,一到星期天就是劳动节,休息日比上班日还累。这便是快了就累,快了就慢的道理。
所以,《道德经》中讲:为大与其细,为难与其易。意思是说:把大事分解成小事来做,把难事分解成简单的事来做,就容易了。这便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学习,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一个心平气和的心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便把我们在座的全变成骡马,也不能在一天内建成罗马。
四、有如初心、制心一处。佛家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道德经》也讲: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大体的意思是说,大多数人做事常常失败,就是因为坚持不下来,往往是做到几乎要成功了,自己却放弃了。如果能坚持到最后,与最初的行动就是一致的——慎终如始,就没有什么败事可言。“制心一处、无事不成”这个道理,又与“龟兔赛跑”是一样的。一伙人在操场上跑,最初都是一样的:你一步他一步;你吃一碗饭,他也是吃一碗饭;差别不大。但成功不在起步,而在于能否坚持到最后。
如果大家理解了,就再送大家一句话:举重若轻,举轻若重。举重若轻,用《道德经》的话来讲,就是“为大于其细,为难于其易”。不必想着花开,总想着按时浇水即可。举轻若重,套用《道德经》的话来讲,就是“圣人尤难之,故终无难矣”。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浇水,把每一次浇水都恭敬虔诚地来做,那就“终无难事”。但凡做事,都是此理。大事看成小事,轻视之;小事当成大事,恭敬之。那么,一生便轻松自如。写作,也是如此。
最后一点,群里的妈妈们,如何学习效果最好?七个字:看书、听课、学博文。我们在YY语音频道里,就邀请了一些妈妈上来,为我们讲解书中的范文,谈心得、说收获、论感想。一些妈妈就讲:先看书,再听课,效果最好。
以上的五点,是今天早上与大家一起互动时的一个小结。我们今天要讲的作文和妈妈的感言,其实也体现了以上五点。
下面,我们来看本文的妈妈感言:
非常老师,你好!我是从9群转到48群的山东-宁静。跟随老师学习一年多来,用老师教的方法辅导孩子,我家鹏鹏去年的期末考试作文只扣了1分,今年的期末考试作文满分,这学期两篇文章发表在我们当地的报纸上,取得了一个个令人惊喜的成绩。
今年暑假,孩子参加了小记者协会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回来后用四天时间写了这篇《日照海滨游记》。对这篇文章,我没做多大改动,只是写之前给孩子交代了“头身脚”、对称和“六根六尘”。
写完后,感觉孩子写的还行,发给非常老师,希望能得到点评。看看孩子的作文,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我们来解读一下本文的妈妈感言:
一、山东-宁静,原来是我们9群的学员,以此推算,到现在学了接近一年时间。现在转到了48群,还在坚持学。我们大家是不是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什么叫有如初心?什么叫坚持?山东-宁静的这个做法,就是“有如初心”,就叫坚持。
二、坚持一年,收获是什么?小朋友的作文,一次扣了一分,一次是满分,并且还上了当地的报纸。还有一点,现在是小记者了,参加了小记者协会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以上四个直接的成果,用一年的时间来换,值还是不值?
有些妈妈,见到问题就急在心上。急在心上,听上去似乎很重视,但实质来讲,一点也不管用。真正的重视,是在行动上。与其天天着急、天天上火,不如天天心平气和地浇花、遛鸟。
三、现在,这位小作者几乎不用妈妈多操心了。除了妈妈点拨一二之外,基本是独立完成。这就是“扶上马、送一程”的意义。前面没有操心,后面怎能省心?前面欲想甩手,未来必定坑妈(爹);前面欲想甩手,以后必定粘手;小时欲想轻子,大了必定坑爹。是不是?想必,妈妈的感言与小朋友的进步,更能说明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原文:
日照海滨游记(48群山东-宁静)
今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因为要去参加小记者协会举办的“去日照捡贝壳,捉螃蟹”夏令营活动。
早上五点半,我们踏上了去有“蓝天,碧海,金沙滩”之美誉的日照的路程。
到了日照,这里的景色真是把我惊呆了: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湛蓝湛蓝的天空,海水清澈见底。远望海和天相交在一起,水天一色。看到这景色,就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
吃过午饭,我们就开始游览了“灯塔风景区”、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日照港”、2008年奥运会“世界帆船锦标赛基地”,然后去了李家台赶海园和桃花岛赶海!
到了李家台赶海园,我提着小桶,去寻找贝壳和螃蟹的踪迹。
来到海边,我看到了一块一块的大石头,我把这些大石头翻开一看,里面有好多小螃蟹!可一时我不知该从何下手,这些螃蟹竟都在我的眼皮底下遛了!可“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是不会因这而气馁的。我又翻开了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下面有三、四只小螃蟹。我一翻开石头,它们就跑。我逮住了它们中跑得最慢的小螃蟹,我翻了十几块石头,几乎每翻一次都能逮到一只。现在,我的小桶里已“沉甸甸”的了。这小桶里装的不只是螃蟹,还有逮到螃蟹时的欢笑声和愉快的心情。
捉完螃蟹,就该去捡贝壳了。在这里捡贝壳如大海捞针,我捞了半天,才捞到了两个,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了一块礁石,这个礁石的缝里有很多贝壳,而且这些贝壳都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形状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冰激凌,还有的像一座凹凸不平的山的缩小版……要说贝壳的颜色,那可多了:有棕色、白色、灰色、紫色、蓝色、红色、彩色、淡蓝……我把这些贝壳放进了小桶里。小桶里的螃蟹看见这贝壳顿时活跃起来了。
在李家台赶海园捉完螃蟹、捡完贝壳,我们就乘快艇登上了桃花岛。在这里我看到了海岸上有一大片贝壳,海边还有一堆礁石。我想:这里一定是个捡贝壳的好地方。
我来到贝壳堆里,挑拣我喜欢的贝壳。这里的贝壳和李家台赶海园的贝壳不一样:李家台赶海园的贝壳很大很厚,看起来像个盔甲。这里的贝壳很小很精致,手感滑滑的,摸上去很舒服。我把这些小巧玲珑的贝壳放进桶里,可能是螃蟹们也喜欢上了这些贝壳,就一个劲地往上爬,看螃蟹们找到了自己的乐园,我不由得笑了。
今天来到日照,感受到了捉螃蟹、捡贝壳的乐趣,今后我还会再来!
日照海滨,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