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求各班组成小队开展活动。于是在女儿同学妈妈的筹划下,他们小组的十几个同学在泾南中学羽毛球馆开展了第一次活动。场地不错。还认识了几个同学的妈妈,互相留了电话。
这里我想说说女儿的表现。
组织活动的女生是他们班的大队长顾同学。参加活动的是住在附近的同学。集合的时候女儿有点心不在焉,离大家也比较远。大家都差不多到了,顾同学的妈妈安排他们三组6个人在网两边对打。4个回合后输掉的下场,换人。
女儿的羽毛球水平一般,会打一些,没到正式网上打过。这些同学里有很不会打的,也有2个男生打得明显比较好,看来玩得比较多,力量也大,总把别人打下去。
女儿上场了,一轮下来输了被淘汰下来。她很生气地说裁判(某同学家长)不公平,明明她的球过网了,还判她输。一副难过的表情。孩子和家长裁判当然都不专业,课就为了这么点事就如此表现,让我也不舒服。
后来轮到女儿和顾同学一起打。顾同学比较在乎那些被打出界限的情况。女儿反手接球时恰恰经常打出界。对方也偶尔出界,不过没什么太在乎。可是女儿这一轮打下来后又是一副难过相。
后来另一个妈妈安慰她说要是她换到对面去,就不容易打出界了,她觉得有理,这才破涕为笑。
我仔细观察了其他孩子,没有哪个孩子像女儿这样敏感和情绪化。连头一次见到她的某同学妈妈也说女儿很 “沉”,估计是不合群的意思吧。 其实活动结束后女儿说她是喜欢这样的集体活动的。但参与的时候总是很情绪化,沮丧多于快乐。
孩子这样的性格和表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小如此,很让我们担心和头疼。下棋打牌输了都不高兴,甚至哭。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一直这样呢?我们也鼓励她的,可是效果甚微。
究竟是我太敏感,还是女儿多愁善感呢?
长大了会不会好些呢?
如果性格就这样,就随它去吧,干嘛不可以多愁善感,干嘛要装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