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学校要求各班组成小队开展活动。于是在女儿同学妈妈的筹划下,他们小组的十几个同学在泾南中学羽毛球馆开展了第一次活动。场地不错。还认识了几个同学的妈妈,互相留了电话。

    这里我想说说女儿的表现。
    组织活动的女生是他们班的大队长顾同学。参加活动的是住在附近的同学。集合的时候女儿有点心不在焉,离大家也比较远。大家都差不多到了,顾同学的妈妈安排他们三组6个人在网两边对打。4个回合后输掉的下场,换人。
    女儿的羽毛球水平一般,会打一些,没到正式网上打过。这些同学里有很不会打的,也有2个男生打得明显比较好,看来玩得比较多,力量也大,总把别人打下去。
    女儿上场了,一轮下来输了被淘汰下来。她很生气地说裁判(某同学家长)不公平,明明她的球过网了,还判她输。一副难过的表情。孩子和家长裁判当然都不专业,课就为了这么点事就如此表现,让我也不舒服。
    后来轮到女儿和顾同学一起打。顾同学比较在乎那些被打出界限的情况。女儿反手接球时恰恰经常打出界。对方也偶尔出界,不过没什么太在乎。可是女儿这一轮打下来后又是一副难过相。
    后来另一个妈妈安慰她说要是她换到对面去,就不容易打出界了,她觉得有理,这才破涕为笑。
    我仔细观察了其他孩子,没有哪个孩子像女儿这样敏感和情绪化。连头一次见到她的某同学妈妈也说女儿很 “沉”,估计是不合群的意思吧。 其实活动结束后女儿说她是喜欢这样的集体活动的。但参与的时候总是很情绪化,沮丧多于快乐。

     孩子这样的性格和表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小如此,很让我们担心和头疼。下棋打牌输了都不高兴,甚至哭。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一直这样呢?我们也鼓励她的,可是效果甚微。
     究竟是我太敏感,还是女儿多愁善感呢?
    长大了会不会好些呢?

   

八版
1305 查看 14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水野树子

    2012-9-24 15:58:22 使用道具

    也许是自尊心比较强,我记得我小时候下棋输掉也总是忍不住掉眼泪,呵呵,慢慢改~
    如果性格就这样,就随它去吧,干嘛不可以多愁善感,干嘛要装坚强!
  • flysnow

    2012-9-24 16:10:33 使用道具

    什么游戏都是有输有赢,告诉孩子不要太在意就好啦


    flysnow于2012-9-24 16:10补充以下内容:
    什么游戏都是有输有赢,告诉孩子不要太在意就好啦
  • tjcj158

    2012-9-24 16:12:00 使用道具

    我们以前也是,现在我经常灌输只是游戏而已,不要太计较,玩的过程开心就好。有时我和她玩游戏我输了每次都这样说,也这样做的。现在好多了,玩游戏的时候不管输赢都不大喜大悲了
  • 小虫子

    2012-9-24 16:21:50 使用道具

    和外界接触的太少,,多活动,多离开家长会好起来...
  • ahuiya

    2012-9-25 08:10:26 使用道具

    平常加强一下挫折教育就好了
  • sunkaixin

    2012-9-25 08:19:37 使用道具

    我家也是自尊心强、较敏感的孩子,很可能是父母遗传的关系,这个估计很难完全改变
  • hexingying

    2012-9-25 08:28:32 使用道具

    女孩子嘛很正常,妈妈带得多点吧?让爸爸带着多晒太阳多运动,要多和男生玩,呵呵。
  • lixingmeibec

    2012-9-25 08:29:06 使用道具

    樱桃专门有篇日志是针对输不起的孩子的实例,觉得非常好,推荐去看看。
  • sunlizheng

    2012-9-25 11:10:00 使用道具

    我家业有这个问题,学习一下
  • hanahaiyans

    楼主 2012-9-25 16:09: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anahaiyans 于 2012-9-25 16:09 编辑

    “安妮鲜花”的回复——我想如果能帮助到更多的家长,她不会介意我把她的话贴在这里吧:

    这个问题非常常见,我们家以前也常上演。以前也看过书,有些是建议小孩子最好玩合作性的游戏不要玩对抗性的游戏。不过我觉得,如果一直没有过对抗,长大了是不是真的就能对输赢不在乎呢?还想不清楚。

    从我家的情况看,安妮小时候似乎没有这种问题,觉得她属于开窍晚的那种类型。记得5岁左右轮滑,一个邻居的男孩和她差不多一般大,但是滑的不如她。后来那孩子就说了:只要有安妮在,他就不去滑。但是那个时候好像没觉得安妮对谁比她强的有什么敏感。

    这种敏感开始于有了弟弟之后,或者说能让我直接感受到的是这个时候。最近一两年,小宝开始学会了下棋,并且一发不可收。于是两人经常因为下棋哭哭啼啼。

    开始,是姐姐赢了弟弟弟弟不高兴,就会哭--我也能明显感觉到,姐姐非常想赢。弟弟和爸爸妈妈下棋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哭,但是比如和姐姐那么明显。后来,弟弟下棋水平越来越高,对输开始不是那么在乎了,也不是逢输必哭了。甚至输了还要下。感觉就是对自己的水平有底气了。

    但是安妮则对下棋越来越不感兴趣了。经常是弟弟要下棋,姐姐就不肯。

    这样焦灼了一段时间之后,目前好像都比以前能淡然了。

    我也在琢磨他们的这种心态变化过程。我觉得,孩子在乎输赢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所以如果说孩子一在乎,我们大人就作为不应该来对待,只能使在面对孩子这种情况的时候,变现为不接纳。而对孩子而言,不管他做的队还是错,对情绪的接纳我感觉是最重要的。

    先接纳他的情绪,说理解她对这种状态的不满意,理解她希望自己能赢的心情。然后和他一起分析,为什么别人能赢呢?人各有长处,做得好的人也有积累,所以他们今天的状态都不是白来的。

    如果我们把孩子的成长看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的话,他们的自信也好自卑也好,也都是一个阶段的反应。如果我们发现了,联系其他方面的情况,更多地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赢得自信。慢慢地,自信心提高之后,对于自己的弱点也往往能正视了。我觉得,一个人就是在自信与自卑之间徘徊的,绝对的自信是不存在的。正因为有自卑,才有超越的动力,这也是我在《儿童的人格教育》里面所获得的启示。

    如何让孩子的自卑不沦落为自卑情结,如果把自卑转化成超越的动力,我觉得,成人和孩子都是在一起成长中。过去我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也觉得一看到孩子有自卑的表现就觉得担心。其实,一切都在过程中。

    我觉得这个话题非常好,应该说,我也在研究学习中。上面就是我的一些感受,但是至今为止还不算透彻。请大家多发表看法啊,也许说说就透了呢。
  • gloria1223

    2012-9-26 00:15:15 使用道具

    说得有道理,学习一下。
  • 爱老公爱小凡

    2012-9-26 09:25:12 使用道具

    这是个性强的表现吧。


    爱老公爱小凡于2012-9-26 09:25补充以下内容:
    好像强点也不错,我家缺这个,给点我家娃就好了。
  • 雁过寒潭

    2012-9-26 09:51:21 使用道具

    青蛙弗洛格有一本叫做《我就是喜欢我》,道理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有强项,要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如果可以培养自己。
    樱桃的日记里有这方面的解析,我觉得LZ也可以看看
  • xie00

    2012-9-29 10:27:06 使用道具

    自尊心强,慢慢引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