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一代的竞争力》的序里面,北京四中的刘长铭校长写了一段很经典的话:我们的孩子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每当听到这话,我就想到马拉松比赛的场景。在这场决心与持久力的较量中,起跑的先后其实并不重要,而我们却总希望孩子能通过“抢跑”而领先——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学小学的知识、上小学时学初中知识、上初中时学高中知识,而进入大学后又不得不去培养本应在幼年时养成的习惯,如此错位的循环。
我在全国各地做演讲时常常引用这段话来引起家长们的思考。有家长会问我,到底应该在幼儿园培养孩子什么习惯呢?要是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什么习惯、教给他们什么知识呢?
1986年,Robert Fulghum 出版了一本名叫《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我在幼儿园里都学过》(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的书。这本书畅销全球,开头的诗非常经典,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通过这首著名的诗来鼓励家长们更深地思考我们在孩子年幼时扮演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
“我一生该知道的处世为人的道理和生活的准则都是在幼儿园学的。智慧不是从研究院顶尖的山顶而来,而是在幼儿园的沙堆里面。
以下是我所学的:
共享
公平的游戏
不要打击别人
物归原位
清理自己制造的垃圾
不要拿任何不属于你的东西
当你伤害了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
吃饭前要洗手
冲洗
热曲齐和冷牛奶对你有好处
过平衡的生活:每天都做一点学习、思考,绘画,唱歌跳舞,玩耍,和工作。
每天下午午睡片刻
出门去任何地方都要注意交通安全,手牵手不分开。
关注生活中的奇迹。记得杯子里的小种子:根往下长,植物往上长,没人知道其中的具体情况和原因,但是我们都跟那植物一样。
金鱼,仓鼠,老鼠,甚至在那杯子里的种子,迟早要死亡。我们也是。
然后记得你刚识字学到的字:“看“(英文比较简单,是”look”)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都是在那里面。黄金规则、爱、基本卫生,生态学、政治、明智的生活。
将上面的任何一个原则应用在你的家庭生活、工作、政府工作或是你的世界,都不会偏差。你想,要是我们全世界都能在下午3点喝牛奶与吃饼干,然后躺下来抱着被子睡一下。或是世界所有的政府都设立了基本政策要物归原位,也要自己收拾自己制造的垃圾,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啊!
还有,无论你多大,当你到世界任何地方的时候,最好还是和人手牵手不分开,互相帮助和鼓励。“
前几天,好几个家长问我,如何让4岁半的孩子安静下来尽快完成每天抄写60个字的任务。我真的很沮丧。每天抄写60个字不是4岁半的孩子应该要学的东西。现在,家长和老师都在拉着孩子发疯性地抢跑。要是孩子赶不上,老师就给家长打电话。家长没办法,就去找专家。那专家要找谁呢?这是对孩子不正常的期待,这种方式的抢跑,夺去了孩子的童年,泯灭了孩子的灵魂。等他们长大了,只会有少数的孩子从这个残酷的体系中生存下来,其他的孩子都是陪读的牺牲品了。家长如何从这个噩梦中醒起来,抗拒对孩子不实在、不健康的期待呢?我没有答案,只有更多的问题。我只知道,现在这个状况不能再继续了,因为我们的孩子已经扛不住这个沉重的担子了。如果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室,那么,我们家长就需要了解孩子,情愿在学习的马拉松的起步落后,也不要让他们错过了幼儿园应当要学习的人生最关键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