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还是放在小学版吧,如果放在八版就是发牢骚了。
之所以想到这个主题,是因为我们学校教育缺失的一节课:爱心教育。或者说责任教育。或者说社会公益活动。在国外是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教育的,而且他们也有这样的场所,养老院、孤儿院、教堂、图书馆,去做义工。有这方面的经历的话,还可以作为申请一些学校的分数呢。
也是受到小团团的启发,跟“星星的孩子”度过一天,很好的活动。
我家上周末也按照路标,拜访了本地的社会福利院,暨婴儿爱心岛。福利院位于市边一个深深的小巷子里,拐过两个弯,还真是不大好找。我第一次见到婴儿爱心岛,原来就是设置在福利院大门口一侧的铁皮小屋,是方便人们把弃婴放在里面的。
我们热情很高的咨询门口的工作人员,能不能登记做义工,能不能做点什么。答复很冷淡:我们这里不对外,这里的孩子都是重度残疾或者免疫力低下人员,不可以接触外人。不接受团体更不接受个人志愿者。。
这时候,又来了一对老夫妻,问有没有可以领养儿童的。工作人员回答:我们这里没有正常的孩子,别人都不要的孩子,你们也一定不会要的,你们也养不了。老夫妻问,那这些孩子大了怎么办?工作人员回答:他们会一直在我们这里直到死。
我问,还有其他福利机构吗?回答:没有。
你们发现这种情况了吗?让你献爱心你就献,一般是捐款。不让你献爱心的时候,你就别有爱心。让你爱国的时候爱国,一般是爱政府,没说让你爱国的时候,你就老老实实待着。不作为就是好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