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使用道具
非常

2012-11-03

[经典国学] 乱讲《过秦论》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4 08:36 编辑


【原文】
    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尝有勋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及殷夏之闲微散。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锄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馀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孝公据淆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鬬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秦有馀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馀威振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闲,而倔起什伯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淆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锄櫌棘矜,非锬于句戟长铩也;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洁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淆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内,皆欢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

7988 查看 29 收藏帖子 (8)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非常

    楼主 2012-11-3 21:43:3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4 08:37 编辑

            文选自《史记》之《秦始皇本纪》。在《资治通鉴》中,也收录了《过秦论》。之所以选《史记》的版本,是想把它作为历史来学习。
            一般来讲,学习历史经典,包括但不限于三个方面的作用:一、称之为“断文识字”。换句话来讲叫汉语言的学习;二、称之为“识权谋”。通过学习历史,能让人了解一些权谋之道;第三、称之为“明智慧”。换句话来讲就是,“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第三个方面来讲,什么叫历史?历史就是现在的过去,现在就是历史的未来。所以,讲解《过秦论》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借古观今。也因此,学习《过秦论》的目的不在第一个——断文识字、咬文嚼字,而是直取大义,是“每有会意,不求甚解”。当然,也可以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习,来探讨一下学习方法,特别是学习历史、学习经典和学习古文的方法。

         谈两个方法或两个原则。一个就是《三字经》里讲的原则,《三字经》中讲,学习历史要“考世系,知终始。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一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宗族的发展变迁,一个朝代的兴起、消亡;第二个原则,学习历史的基本功是地理知识。换句话来讲,如果学习历史,手头不备有地图,那就是白学一场。

          现在,来看第一段原文:

          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yì],尝有勋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及殷夏之闲微散。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

          讲课就以这个图作参考。先来讲一下简单的文字意。

          一段话的大意是太史公(司马迁)讲,秦国的祖先叫伯翳,曾经在尧、舜时代立过功勋,获得了封土并被赐于了姓氏。到了夏末商初他们就衰弱下去了。到了西周,秦国又开始兴起,在西部建立了城邦。穆公之后,秦朝开始东侵,一步步并吞诸侯。最后到了秦始皇,终于完成了统一。始皇帝认为,他的功德超过了三皇,土地超过了夏、商、周,不愿意与他们并列,于是从“三皇”与“五帝”中各取一字,称为“皇帝”。关于秦王朝兴起与灭亡的事情,当属汉武帝时的贾谊说得最好。

        本着“考世系、知终始”的原则,来略略地讲一下秦朝发展的几个关键人物。

       《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zhuān xū]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yǔn]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这一段《秦本纪》讲到了秦的祖先。

        来了解一下“三皇五帝”的概念。所谓三皇,历来有争论,但主流的概念是指:燧人氏——火的发明者;伏羲氏,也叫伏牺氏——是动物驯养的发明者;还有一个就是神农氏,即粮食作物与百草中药的发明者。

        中国古代史有一个特点,即是由神到半人半神,再到人的发展。神,比如说盘古、女娲等;半人半神,即“三皇”;再到人,就是五帝,即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然后就是尧、舜,一共五个,故名“五帝”。

         其中颛顼的一个孙女叫女修,有一次在织布的时候,看到有只神奇的鸟落了一只蛋,于是她吃了这只蛋,之后就生下了大业。大业娶了当时一个部落的女人,生下了大费。

        费生活在大禹治水时期,辅佐大禹治水,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史记》中讲: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意思说:洪水并不是我大禹一个人治理成功的,还因为有大费的帮助。历史很残酷,只让我们记住了大禹,却没让我们知道大费。

        后来,大费又娶了一个姚姓的女子。在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又协助大禹驯养鸟兽,也取得了成绩,所以大费又叫柏翳。同时舜赐给他一个姓氏叫赢,赢氏就是从大费(柏翳)开始的。通过学习这一段,就知道了本文中“秦之先伯翳,尝有勋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的意思。

        殷夏之闲微散。到了后来的商与夏,秦赢氏就开始衰弱;到了西周,又开始兴起。原因是什么呢?《东周列国志》里讲过这个故事:在西周后期,有一个败家子叫周厉王,这个人创造了一个成语叫“道路以目”。当时这位老兄实施暴政,民怨沸腾。大臣召公提醒他,要注意百姓的言论。结果他不信,越加残暴。对于有不同意见的人,哪怕就是街头巷尾议论的人,稍有不慎就会让密探报知,结果被杀的、被关的大有人在。老百姓走在大街上都不敢用语言交流,只能用眼神交流,这就是“道路以目”成语的由来。

          再后来到周宣王时,稍好一些,但周宣王在位时间不长就死了。后来继位的就是周幽王,也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那一位。后来再有外敌犬戎入侵的时候,各路诸侯因为“狼来了”的故事听多了而不信,所以天朝沦陷。到了下一代周平王,看到原来的国都离犬戎较近不太安全,于是被迫东迁到洛阳——这也就是东周的开始。在东迁的过程中,秦襄公一路护送。因为护送有功,周平王正式封秦国为诸侯。周平王迁都,秦襄公护送,这是一个分水岭,是西周与东周的分水岭,也是秦朝有基业的分水岭。

          公又是何许人?缪公就是秦穆公。如果说秦襄公是安了家的话,那么秦穆公就是置业的,都是搞房地产的。在置业的时候要有得力的人才啊,那得力的人才是谁呢?一个就是百里奚,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五羊大夫”,是当年穆公用了五张羊皮换回来的一个人才。百里奚后来又推荐了蹇(jiǎn)叔,就是《古文观止》里《蹇叔哭师》的那位主角。有了这两个人的辅佐,所以秦就“稍蚕食诸侯”。稍蚕食诸侯——用文字来讲,写得非常妙,这个“稍”字用得非常精准——就是指刚开始蚕食,试探性的进攻。如果读过《史记》,会知道当年有人建议穆公大力开疆拓土,但穆公很“谦虚”,说:我力量还不够,还不能操之过急。所以这个“稍”用得好。因为秦穆公的这一“稍”,就成了“春秋五霸”之一,是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个霸主。

         有一个人物需要特别介绍一下,秦孝公。秦孝公何许人?就是重用商鞅的那个人。因为重用了商鞅,商鞅大胆进行了改革,所以秦朝更加强大。商鞅的改革,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中国历史上,改革向来是要流血的,改革的人很难善终。因为商鞅改革触动了一部分保守势力的利益。孝公死后,儿子秦惠公即位,就把商鞅五马分尸了。经过商鞅改革,秦朝更加强大——国内是路不拾遗,国外是诸侯恐惧。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孝公用商鞅正是战国的开端。从此以后,秦国的虎狼之心一发不可收拾,就一路向东兼并扩张,扩张的战略便是:远交近攻,以连横对合纵。

          来作一个小结。大体来了解一下时间:从秦襄公护送周平王迁都,然后封侯算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体上是550年时间。从秦穆公称霸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体上是400年时间。从孝公用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体上是120年时间。而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陈胜、吴广起义,再到被刘邦夺取天下,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这里的历史教训,不能不让人多读、多吸取。

         外,看前面的图,秦朝起源“邑于西垂”——当时只是一小块地方。但经历襄公、穆公、孝公等励精图治,结果后来秦朝并吞六国,也值得大家体会和学习。而对于秦朝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得最好的,便是贾谊的《过秦论》。还有一篇值得学习的文章,便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不仅文学价值极高,且政论价值也极高。大家若要深入学习,不妨也读一读。今天把秦国的兴起、发展先讲出来,算是一条线索,言不尽意,难以周全,也算是“考世系,知终始”的一个具体运用。

    (未完待续)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我很喜欢!
  • 非常

    楼主 2012-11-3 21:45: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4 08:42 编辑


        一讲本着“考世系,知终始”的原则,简要回顾了秦朝的兴起、发展,到最后的统一。


            从秦襄公护送周平王迁都、封侯算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体上是550年。周平王迁都也是西周与东周的分水岭。从秦穆公称霸,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体上是400年。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体上是120年。秦孝公开始用商鞅变法,大致上讲这个时期也是战国的开始——战国与春秋划分的标志之一,是三家分晋。要对这些时间坐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陈胜、吴广起义,再到被刘邦夺取天下,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这是昨天讲的内容。



        着,来讲新的一段,也就是《过秦论》的正文: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jǐ]之兵,锄櫌[bì]白梃[tǐng],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hé],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还是本着只取大意、不咬文嚼字的原则,简单翻译一下原文。



        一段大体是讲:


           秦朝到始皇这一代兼并了六国,吞并了崤山以东的三十多个郡。秦朝为了保证江山稳固、天下太平,修筑边防关口,占据要塞险地,整顿军队,派驻精兵强将严把死守。但是陈胜张楚起义,率领百十来个散兵游勇,振臂一呼,揭竿而起。虽然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只有干农活用的锄头与木棒;没有固定的粮草供应,而是“望屋而食”----打到哪里,吃到哪里。结果竟然一路平趟,所向披靡。而秦国,这时却有险不能守,有关不能堵,有长枪不能用,有弓箭不能射。陈胜的起义军到了咸阳以东,如履平地,居然连篱笆栅栏的阻挡都没有。陈胜一呼,就有了百应,整个崤山以东——过去属于六国领地的地方,各地的英雄豪杰也纷纷响应。


        了镇压起义,秦国派章邯率军东征。


           但大将军章邯却倚兵自重,结果二世与他互不相信。再后来,秦二世被赵高所杀,赵高拥立了二世叔叔的儿子——子婴为王,但子婴仍然没有醒悟。如果,子婴稍微有点见识,稍微有点才能----也不必有太高的见识与才能;如果再有一些帮手----这些帮手并不需要太高的谋略与才干。君臣努力,上下同心,东部地区虽有叛乱,但是维持住秦的江山(不是统一后的江山,而是原来的秦领地)让自己的宗族社稷稳定延续,还是有可能的。不至于被彻底消灭,被汉家夺得天下。


        种意义上来讲,这一段文字,既是高度凝炼的文学作品,又是高度浓缩的历史。了更好地消化、吸收这一段文字,需要消化一些别的内容。


         首先,来了解一下秦与六国的地理分布。

        在原文中是这样讲的:缮津关,据险塞。《过秦论》的第二段第一句话: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看地图,来理解什么叫“四塞之国”。秦国的大本营、根据地就是黄河以内的,“几”字里的地区。那么,看看就明白,秦朝的根据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首先是三面环河——黄河。在“几”字形开着口的地方,是秦岭。这是一层意思。


         有一层意思,熟悉地理的话,可以知道黄河“几”字形的东、西、北方,都有大的山脉。


         有河必有山,有山必有河。在黄河以西是贺兰山,在黄河以北是阴山,在黄河以东是太行山。如此,秦的根据地环山带水,是天然的战略防线。原文中“缮津关,据险塞”的“津”,是船坞码头的意思。成语“指点迷津”,简单的意思就是不知道码头在哪儿,需要指点一下。这里的“津”就是指黄河的渡口。也就是说,如果要进入秦地,从东、西、北进入是必须要经过渡口的。


        地理上理解了,那么对于文字上的咬文嚼字就没有意义了。


          文字全消化在地图上了。看地图上秦的正南面是秦岭。李白当年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据说指的就是从秦岭到四川的艰难。

    而进入秦地有一条路可以直达,就是崤山的函谷关。成语中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指的就是函谷关。


        来看六国的地理分布。


          在战国时期,秦与六国的战争,主要采用了两大策略:一个是采用了张仪的连横战略,以应对苏秦的合纵战略;另一个是采用了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来看地图,理解一下六国的地理分布。大体上来讲,是两纵:一纵即是离秦国边界近的,即赵、魏、韩、楚;还有一纵是稍远一些的燕与齐,是呈纵坐标分布的。


        刚才讲到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之一,就是三家分晋。也就是赵、魏、韩把原来统一的晋国分成了三家。现在看到的地图上的赵、魏、韩,就是原来春秋时期的晋国。晋国与秦国相挨较近。过去秦国还没强大的时候,为了搞好与邻国的关系,不止一代互相婚嫁,于是就有了成语“秦晋之好”。

    理解了两纵,就知道秦兼并六国的第一个战略就是连横对合纵。当时苏秦的战略,就是这个“纵队”团结起来一致对秦。而秦国采用的是张仪的连横战略对抗合纵。连横的主要对象是谁呢?主要是魏国、齐国,外加燕国。我们从地图上看:从函谷关水平向东,分别是韩、魏、齐。


        因为韩国离秦国近,按照“远交近攻”的策略,韩国就是老虎嘴里的肉。所以,秦要联系的只是远地的魏与齐——这是横。理解了这个合纵与连横,理解了远交近攻,就好理解秦灭六国的顺序,即:韩、赵、魏、楚、燕、齐。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叫:喊赵薇去演戏。这个顺序,其实就是与秦国距离远近的关系,就是合纵与连横的关系。


        谷关的问题:进秦,要通过这一关;出秦,也要通过这一关。如果先灭赵、魏,就要渡黄河。

    苏秦与张仪师从同一个老师——鬼谷子。鬼谷子有四个有名的学生,还有两个就是庞涓与孙膑。


       在来了解一下秦二世。


          秦始皇是在出游的路上,也就是在沙丘突然死掉的。原来,秦应立长子扶苏为继承人,但此时扶苏与蒙恬正在秦北部守长城;而二世,那个时候还不能叫二世,应叫胡亥,正陪着始皇出巡。因为是死在路上,所以担心国家大乱,当时只有赵高、二世、丞相李斯及少数几个宦官知道。当时始皇的尸体都发臭了,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就买来一些死鱼以充其味,秘不发丧。另一方面又假立诏书,让蒙恬与扶苏自杀,这样就立了胡亥为秦二世。


        二世当上皇帝以后,就产生了一个故事,叫“指鹿为马”。这是赵高篡权的一个故事。赵高为了搞清谁是敌人,谁是亲信,有一天就牵来一只鹿,告诉二世这是一匹马。二世就笑着说:搞错了吧,这分明是鹿。赵高就问群臣,有的说是马,有的沉默,有的说是鹿。结果,说马的得到了重用,沉默不作声的就受到了排挤,说是鹿的就受到了迫害。


       故事最为熟悉不过,但为什么还要讲这个故事?历史一次一次地在重演,其实“指鹿为马”的时代比比皆是。要通过学习历史,记得历史,才能看清现在。指鹿为马,一片谎言,不是小事。


        二件是关于赵高的事,看原文:


          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


        这一段选自于《秦始皇本纪》。大体的意思是说,陈胜、吴广起义后,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东边的使者,来向二世汇报。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六国的所在地。汇报说东边出现了暴乱、反叛。二世怒,下吏。——二世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就把报信的人关了起来,重刑惩罚。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再后来,又有信使来报,二世问情况,汇报说:是一些小毛贼,地方官吏已经把他们抓起来法办了,不用担心,于是二世龙心大悦。可见,喜欢报喜不报忧、好大喜功是多么的危险!


        二个故事:


          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鬬。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当赵高派人来杀二世的时候,历史跟二世开了一个玩笑。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于此!”——二世问身边的一个宦官,你跟我这么亲近,为什么不早一点告诉我,不然何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宦官回答,我怎么敢说?因为我不敢说真话,所以才活到现在。假如我说了真话,可能早就被砍头了,怎么还能活到今天呢?

         一个假话盛行、说假话才能活命的时代、假话才吃得开的时代,是悲剧。

        《易经•系辞》里讲: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一个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三条:一是德薄位尊,二是智小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二世,可以说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


       看二世死的情况:


          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赵高派人去杀二世时,二世求情:可以见到丞相赵高吗?回答是,否。



        二世降低标准问:愿意得一城邦过富足的生活,行吗?回答是:否。

        二世三降标准,问:请求当万户侯,过衣食不愁的日子,行吗?回答依然是:否。

        二世四降标准,问:我愿意成为一个平民百姓(黔首),就和其他公子一样的水准就够了了(比诸公子)。回答是: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我只是丞相命令的执行者,为天下人诛杀你(冠冕堂皇的理由),你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我不敢作主。麾其兵进。二世自杀。——于是指挥士兵上前,二世只好自杀。


            一个当权者去杀另一个当权者的时候,总会有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的。

          《千字文》里有一句叫“百郡秦并”,讲的就是秦并吞了六国,大约有一百个郡,这是一。第二,我们过去老觉得秦以后,包括汉、唐、宋、元、明、清是封建制,这其实是错的。先秦以前才是封建制,秦以后是集权专制。到了秦就不再分封,而是吸取了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弱,诸侯强”的教训,所以就设三十六郡,变成了集权专制。再以后到了汉代,刘邦有一句遗言,叫“非刘姓不能封王”。汉以后是以集权为主、分封为辅的制度。


  • 非常

    楼主 2012-11-3 22:00: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4 08:47 编辑

        讲《过秦论》的第一段。 原文: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jǐ]之兵,锄櫌[bì]白梃[tǐng],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hé],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回顾一下学过的内容:
            一、通过学习地图,了解了秦以及六国的地理位置;
            二、简单地了解了二世篡位,二世的自杀,说明了德不配位的悲剧。
            结合昨天讲的,再略微地补充第三点。也是结合此段的第一句话“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来稍讲一点“秦设郡县”的问题。《千字文》里有一句话叫“百郡秦并”,意思是秦朝统一中国,大体上并吞了百余个郡县。过去,有一种观点:说中国在秦之后清以前这段时间是封建社会,这个观点遭到了很多历史学家的反对。
         什么叫封建?简单地来说就是封而建之。就是一个人立了战功就分你一块土地,让你自治。由此可知,所谓的封建制度,是秦以前的制度,也就是分封制。秦以后,叫集权专制。到了秦朝就没有“分封”一说了。为什么呢?通过春秋战国我们知道,因为分封,渐渐地就造成了“君弱臣强”的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天子有十份土地,有三个功臣,就要分出去三份,天子就留了七份。如果再有其它的功臣,再多出来四个功臣,那么天子就只留了三份土地,而诸侯就有了七份土地。如此一来,诸侯越来越强,而天子越来越弱。所以到了周朝晚期,天子都没有地可分了。没有了实力,也就没有诸侯听话了。
         统一中国以后,吸取了这一历史教训,取消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一共设立了三十六个郡县。郡县的领导人,再不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而是从中央派代表来经营。再后来,到了汉朝,又略有改变,是以集权专制为主、分封为辅的制度。汉高祖去世的时候就有一个政治遗言:非刘姓不能封王,如果有其它姓的人封王,天下共诛之。再后来,吕氏专政,打破了这一政治遗言,大封吕姓为王。陈平、周勃平定吕氏的时候,就是打着刘邦的这个政治遗言来平定的。再以后中国的历史,基本上还是沿用了秦的郡县制,也就是集权专制。
        来讲陈胜的政权。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这里的楚师,不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之师,而是指陈胜的“张楚”。
    陈胜其人。陈胜的“胜”是名,字是“涉”,所以陈胜,就是陈涉。了解陈胜,要知道三句话:一是在起义前,他对一起干农活的伙计说过一句话:苟富贵,勿相忘。第二句,当别人看不起他的时候,他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第三句,在起义的时候,他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三句话全是豪言壮语。后来起义军稍有起色,陈胜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叫“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
        再后来,陈胜这一支起义军被章邯剿灭。另一支起义军却慢慢强大,就是项羽这一支。项羽后来封自己为楚霸王,也是与楚国有关。为什么与楚有关呢?有一条线索,可供大家参考。
    因为当时六国被灭,当属楚国最冤。在此之前,楚国的君王楚怀王,也就是让屈原投江而死的那一位。当时秦国的君王是秦昭公,算起来他应是秦始皇的太爷。当年秦昭王用的是张仪,也就是主张连横的纵横家。张仪来到楚国,把楚怀王骗到了秦国,以此要挟楚国割地赔款。楚怀王命运也十分悲惨,后来客死秦国。所以民间都比较同情楚国。项羽等起义军就利用了民间的同情心。民间有句话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再后来,项羽强大后,为了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听从了范增的意见,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叫心,立他为义帝。自己就号称霸王。
        再来说陈胜起义的背景。直接的原因,是因为陈胜带着百十号人去戍边,但是遇到了大雨,误了日期。根据秦朝的法律,误了日期,全部当斩。去是死,不去也是死,干脆一搏,就揭竿而起。
    还有一个原因,有一句话叫:天下苦秦久矣。其中一个意思,就是秦朝的法律太严酷。严酷到什么程度呢?再举一个例子,可以窥见一斑。始作俑者是谁呢?就是商鞅。商鞅改革时“徙木立信”的典故,就不讲了。
           用一段《战国策》的史料来参考:
        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qíng]劓[yì]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深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chóu]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鞅,原是卫国国君一个妾生的儿子,算是一个破落的公子。因为商鞅是卫国人,所以又叫卫鞅。在本国很落魄,所以就先去了魏国,在公叔痤(魏国的相)手下做门客。当时魏国的国君叫梁惠王,也叫魏惠王。在《孟子》第一章中讲到的“孟子见梁惠王”,此处的梁惠王就是这位。公叔痤就推荐商鞅,但是梁惠王看他太年轻就没有任用。于是商鞅就来到了秦国,投靠了秦孝公。他在秦国受到重用,施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段史料中: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qíng]劓[yì]其傅。商鞅变革,公私分明,一视同仁。秦公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惠公)犯了法,结果他的老师被惩罚了。黥劓其傅——一个老师在脸上刻了字,这种刑罚叫黥;一个老师被割了鼻,这种刑法叫劓。《水浒传》里面的豹子头林冲,还有青面兽杨志受的刑,就是黥刑。在汉朝建立的过程中,有一员大将叫英布,也叫黥布,正是因为犯了秦法,脸上刻了字,故得其名。
    商鞅改革的效果是什么呢?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说得非常好:一年之后秦国被治理得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但是,这是靠刻薄寡恩,以强服力。什么叫刻深寡恩?严酷,刻薄,没有人性。“恩”是什么?恩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恩就是换位思考。但是秦朝没有,一切以法律说话,人就变成了法律这部机器下的动物。结果,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靠山,而当初犯法让师傅替罪的那个太子,上位成了秦惠公,就对商鞅实施了五马分尸——车裂。这就是秦朝法律的严酷性。
          到这里,不得不扯远一些。在《道德经》的五十七章,有一句话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有一天,有一个小朋友问这句话怎么理解?我就打了一个比方。我说,好比你们体育考试,如果五十分是满分,那么三十分及格,这样绝大部分体育合格。如果四十分算及格,那大部分同学合格。如果是四十八、四十九分是及格,那绝大部分不能达标。套用过来,也就是说如果法律太严、条令太多,那么大部分人就是坏人了。回到陈胜起义上来,借此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良民与暴民,只是一步之遥。
        文中还有一句话: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这里讲了些什么呢?我们还要从远往近处说。起义之前的秦朝,有两个在建工程,一个是秦始皇陵,一个是阿房宫。用现在的话来讲,当时这两个工程,秦国的鸡的屁(GDP),举世无双。
    这两个在建工程,大体是这样的: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工程主要集中在阿房宫。因为始皇想着长命百岁、百世千世,所以工程的重点在宫。后来百岁没了,一命呜呼,于是工程的重点转移到陵墓上。这是一个背景。第二个背景是秦军的主力,不可能在京都。秦军的主力一个在北方,主要是防止匈奴;一个在南方,主要是防止蜀国的所谓蛮夷。而此时,东部基本无军队。
       来看这一段史料:
    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于钜鹿。
       世上台第二年,陈胜部队中有一支周章领导的先头部队,已经逼近咸阳。二世大惊,就问怎么办?章邯回答:远水救不了近渴,不如就地组织,把在郦山修建始皇陵墓的那些务工人员组织起来,转为从军人员。于是二世就发布了大赦令:务工人员不是奴隶了,变成军人了。结果由章邯率军击破了陈胜的这一支大约十万人的先头部队。然后又想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向北渡过黄河来到了巨鹿。这个大家可以参考地图来看,但请注意:从咸阳到巨鹿是要北渡黄河的。
    渡过了黄河,又遇到了另一支部队:击赵王歇等于钜鹿——这个时候,章邯一路北上又打败了赵王歇。接着,又面临了一个更大的对手,就是项羽。在这里,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钜鹿(现写作巨鹿)之战。有一个对联: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讲的就是巨鹿之战。因为巨鹿之战,所以“百二秦关终归楚”,秦王朝名存实亡。
        来消化一个史料: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zèng],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章邯一路挺进,遇到了项羽的先头部队,结果胜利了。所以项羽的先头部队就告急:希望项羽多多增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于是项羽也从南向北渡过黄河。为了树立必胜的信心,就有了“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然后楚军以一当十,大破秦军。
         
        《过秦论》的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
         怎么理解这一段话呢?来看下一段史料。
       三年,章邯等将其卒围钜鹿,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钜鹿。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
        “巨鹿之战”开战的时候,秦朝大将章邯后院起火。此时在咸阳,赵高当上了丞相,同时,也杀了原来的丞相李斯。而在前方,章邯遇到了项羽的阻击,数却——连连吃败仗后退。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二世就派人“让”,“让邯”也就是责骂章邯,章害怕。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就派自己的一个手下长史欣去京城汇报工作,但是赵高不见,而又面见不上二世,于是欣看到将在外,受到了怀疑,就逃跑了,赵高派人追捕没有追到。欣回来见到章邯,说: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意思就是京城现在赵高专权,将军有功也会被杀掉,无功也会被杀掉。于是,邯等遂以兵降诸侯,章邯就率部投降了项羽。
        此,再来做一个简要的形势分析。陈胜、吴广这一支义军基本被消灭,取而代之的是项羽这一支。项羽这一支,主要是两股人马。一股是刘邦的人马,此时刘邦的人马还属于楚军,势力还比较弱;另一股是项羽亲自率队的人马,是主力军大部队。刚才我们讲到,项羽的这一股,现在在黄河以北,而刘邦的这一股在黄河以南。前面我们还讲过,项羽还立了楚怀王一个名叫心的孙子为义帝。
    当时,项羽与诸路义军有一个约定:谁先入关,即为关中王。后来就这个约定,来征求义帝的意见。义帝回答:“从约”——就是按当时的约定来办。所以当项羽在巨鹿,率领主力在前方拼死拼活的时候,刘邦却率着一小股部队,避开黄河之险,轻易地进入了函谷关,来到了咸阳,活捉了子婴。接下来就上演了一场鸿门宴的大戏。
  • 非常

    楼主 2012-11-3 22:05:4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4 08:54 编辑

       《过秦论》的第一段。原文: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jǐ]之兵,锄櫌[bì]白梃[tǐng],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hé],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来回顾。前两天,讲到了项羽与章邯的巨鹿之战,一方面是项羽破釜沉舟,北渡黄河;另一方面是章邯既要面对项羽,又要面对二世与赵高,两头为难。这就是原文中讲到的“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所以,章邯无奈,投降了项羽。这是昨天讲到的地方。

            下面,再来简要地把局势作一个介绍。那时共有三个热点:

            第一个热点在巨鹿,项羽在这获得了胜利。此时项羽的主力军在黄河以北;

            第二个热点在咸阳。在咸阳发生了什么?

            三个热点在刘邦。刘邦的主力那时在黄河以南,一路挺进了防守空虚的咸阳。前面讲过,在项羽与刘邦之间曾经有一个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楚军立了楚怀王的一个名叫心的孙子为义帝。当他们两路军都挺进咸阳的时候(从地图上可知项羽要进入咸阳,还要南渡黄河),项羽又问:夺取了咸阳怎么办?义帝原话是:从约。也就是按过去的约定办。虽然义帝也是一个傀儡,但毕竟还是个帝,话说出来了,全国皆知,不认可也要认可。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从约”是偏袒刘邦的,因为刘邦在黄河以南。从地理上讲,可以直接进入咸阳;从军力来讲,也遇不到多少秦军。而项羽一方面遇到了章邯的秦军主力,一方面还在南渡黄河。所以,义帝的“从约”是拉偏架的。

           那为什么义帝会拉偏架,会偏袒刘邦呢?这是另一个问题,不过多地介绍。但简单地讲,项羽这个人刻薄寡恩,而刘邦则显得老实厚道——换句话来说,他们的性格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夺得天下的重要原因。

          来看一段史料:

            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侯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当巨鹿之战章邯率部投降以后,项羽的手下并没有优待俘虏,而是反过来把他们当成奴隶,随意地打骂、凌辱他们。这些秦兵就悄悄议论:我们降了项军,但也没有得到优待。如果我们打进关内还算不错,如果没有打进关内,反被秦军打败,那我们在关内的全家老小,必定会被秦军全部杀光。这些话传到了项羽那里,几个人一合计,就把投降的二十多万降兵在一夜之间全部活埋。这是一个例子。这也是为什么在楚汉之争中,刘邦虽然不断打败仗,但力量越打越强;而项羽虽然打胜仗,但越打兵越少的原因之一。

          刚才讲到了三个热点:一个是项羽这边,一个是刘邦这边,一个是咸阳。
          在,来说咸阳发生了什么:

           麾其兵进。二世自杀……阎乐归报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前面略略讲过,咸阳这一边赵高派人打进了王宫,二世自杀。二世自杀以后,赵高就召开了没有董事长的董事会,声讨董事长的种种不是。赵高说,秦国过去地大物博,可以称帝;现在六国重新复国,而秦地没有统一时那么大,再自作多情称自己为帝,空有虚名,所以像以前一样改称为王就可以了。于是就立了二世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这也就是为什么子婴不能叫三世的原因。二世则以老百姓的规格下了葬。

         再来看还发生了什么:

            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

           赵高与诸近臣商量以后,就命令子婴洗好澡、打扮好,准备受封为王。子婴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商量,“赵高杀了二世,现在他是怕大臣们杀了他,所以就假装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现在已经与楚军暗地里有约,想灭掉秦国宗族,自己当关中王。现在让我斋戒后去受封,是想在受封的庙中乘机杀掉我。所以我只有假装生病不去,到时赵高必亲自来请我,当他来的时候,我们就杀了他。”

           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果然,赵高多次让人请子婴去参加封王仪式,子婴按计划不去,于是赵高果然亲自来请,并说:“封王大事,大王为什么不快去呢?”

          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于是子婴就按计划刺杀了赵高,并灭了赵高的三族。这就是三个热点之一的咸阳发生的情况。

         来说刘邦这一个热点。前面谈到,因为刘邦在黄河以南有地势之利,一路上没有遇到秦军主力的抵抗,于是就先于项羽来到了咸阳。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呢?

          来看史料:

          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

           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当上秦王四十六天,沛公(刘邦)破关进入咸阳附近的霸上驻扎下来,并和子婴约谈投降的事情。

           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子婴看大势已去,就在脖子上系上绳子,坐着素车(不是豪车)——犹如负荆请罪,向刘邦投降。

            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这一句话是一个简写,当时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刘邦进入秦宫以后,看到财宝、美女就想入非非,想在秦宫过夜。但樊哙、萧何、张良等诸大臣极力反对。一开始,刘邦没听,因为这是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现在要关宫封库,到了嘴边的肉吃不上,甚为可惜。一大臣就讲,这些东西先暂存下来,让项羽临时保管着,等有朝一日您打下了江山,便会完璧归赵。刘邦一听,才“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这就是刘邦的高明之处。

         项羽的行为恰恰相反。来看史料:

         居月馀,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灭秦之后,各分其地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dí]王,号曰三秦。项羽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诸侯,秦竟灭矣。后五年,天下定于汉。

            刘邦“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对咸阳秋毫无犯。居月馀,诸侯兵至——老老实实地在霸上等了一个多月,才等来了项羽。

          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一来,就把子婴及秦家的公子宗族全部杀掉,然后又对咸阳进行了屠城,把皇宫烧掉,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灭秦之后,各分其地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号曰三秦。项羽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诸侯,秦竟灭矣。后五年,天下定于汉。然后,又把秦国之地一分为三,分给了雍王、塞王、翟王,号曰“三秦”。杜甫有一句诗叫“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就是指的这三秦。后来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秦朝就这样被灭了。接下来的五年,就是楚汉相争。五年以后,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王朝。这样,就为大家把秦的发源、兴起与灭亡大体上捋出了一个脉络。

          来简单地说一下结局。原来的约定是“谁先入关中,谁为关中王”,但项羽来后并未从约,也可见项羽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同时,三王分封并未根据功劳来分,而是项羽根据与自己亲疏远近的关系来分,这也是项羽不得人心、遭人反叛,最终导致自己失败的原因之一。刘邦先入关中,却没有被封为关中王,而是被封到了蜀国(也就四川地区),这个地区当时是偏远地区,刘邦岂能善罢甘休?于是,在他们退到四川的时候,就上演了一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大戏——入汉中时,采用张良的建议,烧毁了栈道,但又从陈仓悄悄进入了秦国。再后来,楚汉相争的大戏就正式开演了。

           穿越一下,回到一开始,即——刘邦先进入咸阳,等待项羽来,等来以后,还有一出大戏,即“鸿门宴”。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虽然“鸿门宴”与《过秦论》有点相去甚远了,但大家的热情难却,我们就绕道而行,也算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要明白,此时刘邦已经先行入了关中,而项羽刚把章邯的部队打败。

           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然后南渡黄河,来到了函谷关,此时函谷关已经有刘邦的部队把守,不得入。这也是“一夫挡关,万夫莫开”成语的来源。一方面,项羽在关口受阻;另一方面,项羽又听说刘邦以很少的代价先行入关,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大怒(怒,是项羽的三板斧臭毛病之一)。

           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于是就请当阳君为大将强攻,才得以入关,驻军戏西。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此时,刘邦听从了谋士的意见——“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

           此时这两个人还没有相见。刘邦手下有一个人叫曹无伤,算是个势利小人吧,看项羽势力大,就出卖刘邦,让人给项羽报信说:沛公想当关中王,想立子婴为相,把珍宝美女全部占有。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还没到两分钟,项羽又发怒了,说:“明天早上让士兵吃饱喝足,击破刘邦。”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当时的兵力对比是:项羽四十万人,驻军鸿门;刘邦只有十万,驻军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项羽唯一的一个有眼光的谋士叫范增(后来也得不到项的重用,死在了回家的路上)对项说:原来刘邦在崤山以东,还没有进入关中时,贪财贪色。现在生意做大了,入了关中,财物也不要了,美女也不要了,看来他的志向不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可能是范增太了解项羽,怕说不通他,于是就搬来仙啊、鬼啊的,对项羽说:刘邦有天子之气,不能让他成气候,现在正好是机会,一定要杀掉他。

            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项羽有一个叔叔叫项伯,以前与张良关系很好。这个在《张良列传》里有讲,因为项伯犯了罪,张良曾救过他。这个时候,张良在刘邦手下,所以项伯为了报救命之恩,就当夜来到了刘邦军中,悄悄去见张良,告诉了他第二天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事情,想让张良与他一起逃走。

            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项伯说:“不去,就全完蛋了。”张良说:“我是按韩王的指令辅佐刘邦,现在刘邦遇危,我要是逃跑了,是不讲仁义,不能不告诉。”于是张良就进入刘邦帐内,把情况进行了汇报。

    (未完待续)

  • 非常

    楼主 2012-11-3 22:07:4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4 09:00 编辑

           顾一下。昨天讲到项羽的叔叔项伯,原来与张良关系很好,当他听说项羽第二天要进攻刘邦在霸上的军队后,就赶紧去找张良,私下透露了这个消息,从而引发了“鸿门宴”。

            《鸿门宴》被节选在高中语文课本上,想必大部分人过去都学习过。讲的差不多是二十四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司马迁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性格的刻画,都非常细致、入神,整个故事就犹如一部话剧。在《史记》中,把一天发生的故事写得如此详细,是非常少见的。所以,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把史学从过去经学的垄断中挣脱了出来,同时在文学上也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

         什么说《史记》是把史学从过去的经学中挣脱出来了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诗经》,虽说也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但毕竟还是一部诗歌总集——六经之一;再比如六经之《尚书》,也就是《三字经》里的“诗、书、易、礼、春秋”的“书”,里面也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但还是作为一部制度法典来讲的;再比如六经之《春秋》,也就是“诗、书、易、礼、春秋”里的“春秋”,也是一部历史,但这部历史书的特点是微言大义,重在大义上,所以也是“经”而不是史。


           而《史记》则更突出了历史的故事性。所以司马迁也不客气地讲了两句话,一句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句是: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第二句说得更为狂放:这本书汇集百家之语,副本放在京师可以公开,正本怕是别人看不懂,所以深藏在名山,等后世的圣人君子来读懂吧。像我们这样的课堂,想把《史记》讲透、讲全,也不太可能,只是希望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引起大家对历史的兴趣。

            面,接着昨天的课。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张良进入到刘邦的帐内,把项伯说的情况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问:“怎么办?”

          讲到这里,对比两个人物。一个是项羽,他在遇事的时候怕是从来不惊,只有大怒。他的三个看家本领,一是杀人,二是放火,三是大怒。殊不知,大怒会让人愚蠢。从《项羽本纪》中就可以看到,但凡他大怒的时候,总是最愚蠢的时候。另一个人物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特别是大败于赤壁后与关公在华容道相遇的场景,三次大惊,三次大笑,但绝不大怒。总之,这两个人的性格,绝然不一样。性格不同,历史的成就也就不一样了。

         刘邦听了张良汇报的情况,也是大惊,问:怎么办?区别在哪里呢?大怒的时候,回答一般都是:我来办!大惊的时候,回答一般都是:天啊,妈啊,上帝啊——都是问别人怎么办。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这一句,我们要结合问与答一起来看才能明白。大体的意思是,张良问:当初,让人守住函谷关,不让各路诸侯进来,拒项羽于关外,这个计策是谁出的?刘邦回答:是一个叫鲰小子出的馊主意。

         为什么张良要这么问,大顾下昨天讲的史料: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就是因为这件事触发了项羽的大怒。

          接下来,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柰何?”——张良接着问:老板,您觉得现在您的兵力能挡得住项王不?这是明知故问,我们昨天也介绍过,此时在咸阳附近,项王的兵力是四十万,而刘邦的兵力是十万。对于这个问题,刘邦沉默了一会,回答:“肯定打不过项王。那怎么办呢?”

           两点是值得学习。一是作为一个高级参谋,只是参与谋。要做好参与谋,就要让老板自己下决心,自己拿主意。所以,张良只是提出问题,但答案与结论就要刘邦自己去想了,其实刘邦也早就明白了——不能硬来;第二点,就是刘邦的问,“为之奈何”、“为之奈何”地问,这叫不耻下问。我们看《三国演义》,曹操就很聪明,经常问“为之奈何”,谋士们提出合理化建议后,马上就转口:正合吾意(我也是这么想的)。在座的妈妈们,在家是当领导的,领导一老一少,特别是在领导小朋友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多问问小朋友“为之奈何”,然后再来一句“甚合吾意”呢?这就是领导的艺术。

            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看到刘邦自己心里有了大原则,张良才说出自己的实施方案:请老板您赶快把项伯请来,让他转告项王,说我刘邦不敢背叛项王。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在这里,刘邦也是一个脑筋灵活的领导,没有直接请项伯进来,而是先问了两个问题。一是问张良怎么认识项伯的——大概是在确定一下消息的可靠性。昨天的课已经帮张良回答了,今天再回答一次。张良回答:因为我曾经救过他的命。第二个问题,张良回答说“项伯的年岁长于我”。

          于是——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刘邦就讲,请您马上为我请他进来,我把项伯当成兄长一样对待他——托人办事之前,要先学会套近乎。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接下来,张良就邀请项伯进来,见到了刘邦。刘邦接着套近乎,先是置酒——祝人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然后再来点实惠的——与项伯定了儿女亲家。可见,刘邦确实能做大买卖。

           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感情投资搞好了,然后再来切入主题谈生意。刘邦说:我入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就是为了等项王来。我之所以遣将守关,是怕别人跟项王抢夺地盘。我等啊、盼啊、想啊、念啊,日思夜想希望项王快来,怎么能说我反叛呢?麻烦您老人家看在我们是好兄弟、好亲家的份上,帮我在项王面前多说说好话吧。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项伯同意了,并且为自己的亲家出了主意:明天早点来项王处报到、赔礼。于是项伯就马不停蹄连夜回到了项王的大营中,把刘邦的情况汇报给了项王。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并且跟项王讲:刘邦如果不先破关中,项王能这么轻易地来到咸阳吗?现在,刘邦立了大功还要攻打他,是不义之举,应该好好善待刘邦才是。于是,项王同意。这里又有一个比较:张良汇报情况的时候,刘邦还要问一下张良怎么认识项伯的;而同样面对这些,项王却非常糊涂。为什么项伯要去刘邦营中,说了哪些话?这些情况都不问,就一个字“诺”。然后历史学家也就只好给他一个评价:笨。是不是值得回味?

          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第二天,刘邦一大早就带着百十号人来到了鸿门见项王。

            了面马上就道歉——“谢”,在古语中为道歉的意思;刘邦自称为“臣”——以摆明谦虚的态度。我与将军合力攻秦,将军从黄河以北进攻,我从黄河以南进攻。“然不自意”(特别值得品味的四个字)——但没想到却领先攻入咸阳,才在这里又一次见到了将军。但是现在有小人口舌,挑拨臣与将军的关系。项王回答:这是因为你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就不会有这个误会了。在这里要细细体会到,刘邦的本意是“谢”——赔礼道歉。但项羽却答非所问,把曹无伤给出卖了。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圭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于是,项王就留下刘邦一起吃饭,各人依次入坐。在吃饭喝酒的过程中,范增——也就是项王唯一的一个有远见的谋士,好几次用眼神暗示项王杀掉刘邦,看项王没有反应,又三次举起脖子上所佩戴的玉来提醒项王,但项王却装作没看见。

        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看到项王没反应,范增就“皇上不急太监急”,于是他就出了酒店,找来大将项庄。对他讲:我们老板有妇人之仁,不忍心杀刘邦。你进去,假装上去敬酒,敬完酒以后,就以舞剑助兴,借机贴近刘邦,然后杀掉他。如果不杀他,我们全都会成为人家的俘虏。

          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项庄就进去祝酒,然后讲:大王与刘邦喝酒,在军中也没有战友歌舞团、海军歌舞团、空政歌舞团,我就跳个剑舞,当作钢管舞给大家助助兴吧。项王说,“好。”于是项庄就跳起了剑舞。而那个未来的刘邦的亲家,真的把刘邦当成自家人了,看到情况不妙,也拔剑起舞,用身体挡住沛公,项庄不得近身。

           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张良看到这样一直跳下去也不是个事啊,就出了酒店来到军门,见到了樊哙。张良不愧“汉初三杰”之一,是个大谋士。刘邦带了一百来号人,为什么张良不找别人,偏找樊哙呢?刘邦的正妻是吕后,吕后的姐姐就是樊哙的老婆,刘邦与樊哙就是连襟的关系。张良回答:情况紧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其意在沛公也。这也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的来源。
    (未完待续)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感谢你!
  • sanwan

    2012-11-5 08:50:43 使用道具

    这是给孩子上课吗,真不错。
  • 非常

    楼主 2012-11-5 16:31:25 使用道具

    sanwan 发表于 2012-11-5 08:50
    这是给孩子上课吗,真不错。

    呵呵,谁知道电脑背后是孩子还是大人呢?说不定是只可爱的猫。哈哈
  • 非常

    楼主 2012-11-7 11:18:5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7 11:26 编辑

    着上一讲。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髪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先来回顾一下。昨天讲到张良从项王的大帐里出来,见到了樊哙,樊马上问:“今天的事怎么样?处理好没?”张良回答:“不太好办,有点棘手,刚才项庄拔出剑来翩翩起舞,但他的用意是在刘邦。”于是这个刘邦的亲家哥(也就是连襟)就着急了,说:“真是危险了,请让我进去吧,搞不好老子就和他项羽拼了。”

       是,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于是樊哙一手拿剑,一手拿盾,就来到了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把守的军士把戟十字一交,不让他闯入。樊哙则拿盾用力撞去,把卫士击倒在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髪上指,目眦尽裂——樊哙就闯进了营帐,披帷向西站立,眼眶瞪裂一样,看着项王怒发冲冠。

        有两点需要讲一下。第一点是“披帷西向立”,大意是指樊哙掀开门帘冲进大营的状态,大营的帷幕还披在他的肩上。
        《史记》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对于细节的刻画十分老练。

       二点是“目眦尽裂”。平时讲作文课的时候,时常引用杜甫的《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个“眦”,就是眼眶瞪裂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讲,就叫作杏眼圆睁、怒目而视。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猛然间看到闯进一个人,于是也很警觉,按住剑跪起来问:“来者是谁?”

        这里也要讲一个细节。当时是秦末,还没有凳子或椅子之类的,那时人们的习惯是盘着腿,坐在类似于现在日本的榻榻米上的,所以看到樊哙进来,项王要站起来,就应该是先跪后立,这个跪不是吓得害怕的跪,也不是尊敬某人的跪,而是下意识的一个动作,是防卫的跪。

            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司马迁真是写作的高手,细节上写得十分惟妙。此时,樊哙正在气头上呢,帷幕还披在肩上,眼眶都快瞪裂了,头发也倒竖了,哪有心思回答项王的问题啊。所以此时是张良代答,并且是非常正式的回答:这是刘邦的参乘——樊哙。这句话可以说是软中带硬、绵里藏针的。

         什么叫参乘?看过电影,看过一些老大级的人物,他们的保镖把大佬装进车里以后,就会踏在车的车辕上——现在四驱的越野车上都有。这就是参乘,说白了就是贴身保镖。也就是说平时刘邦坐上马车以后,樊哙就是坐在马车边或是站在马车边的人。当然,现在我们说保镖是一个职业,那个时候却是一个职务,只有功夫高超、力大无比,且十分忠诚的人才能担当这一角色。所以张良的介绍看上去很正常,就跟递名片一样的,某某公司某某经理某某人,实则也显示了软中带硬的气势。

        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这里,也不知是英雄惜英雄,还是项王被这个软中带硬的气势吓了一跳,于是喊道:好汉,来,上酒!于是樊哙拜谢后,站起来一饮而尽。

        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又说,来个猪腿!但边上的人,有意上了一条生猪腿。但樊哙也不以为意,把盾放在地上当菜板,用剑切下生肉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问:汉子,还能再喝吗?樊哙回答说:我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吗?我没有酒量,还能没有胆量吗?于是就噼里啪啦一通说。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说得项王哑口无言,只是很尴尬地说了一个字——“坐”。

          看到这里,来比较一下文字里的味道。樊哙刚进营帐的时候,项的第一句话是:赐酒;后来樊哙喝完酒,第二句话是:赐彘肩;第三句话,当樊哙噼里啪啦说完以后,项只说了一个字:坐。原来的“赐”字还有点居高临下的样子,此时这个气势似乎就没有了。

        来比对另一场景。在说关于刘邦有功不应攻击这个问题上,曾有三个人说过。

        第一次,是项伯来到刘邦营中,刘邦对他说的话: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第二次就是项伯到刘邦营中报完信,回来跟项王说的话: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第三次,是刘邦来到项王的驻地,一开口说的“谢”: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

        现在,再来看第四次,樊哙对项王说的话: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想说的是,在过去、古代,特别是司马迁写《史记》的那个时代,纸张还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所以可谓是惜字如金。读古文,不能囫囵吞枣、一带而过,要反复地品味咀嚼才有味道。但这里,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体会的,就是:尽管这句话共出现了四次,但这四次的主旨与核心是一样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串通好的,是众口一词的。如果项王聪明的话,应是有所警觉,但是项王确实是太糊涂了,反而感到理屈词穷,实在不该。

        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接下来,樊哙说完以后,就挨着张良坐了下来。没过多大一会,刘邦找了一个借口,说要去WC,就出来了,并把樊哙也招了出来。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刘邦出来以后,时间过了太久了,于是项王就请都尉陈平来请刘邦。(这个陈平,后来也投靠了刘邦。汉武帝死后,吕氏当政,当上了汉朝的宰相。最后,陈平与周勃一起,一文一武,合力把吕氏集团铲灭了。)

        时刘邦就讲:“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刚才我们出来,没有和项王辞谢,现在怎么办?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樊哙回答:但凡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要行大礼的人,就不要顾那些繁文缛节。这句话,可以说是经典名句。一方面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做不了,怎么能做大事?另一方面,还会讲,在大事、要事、紧事、急事面前,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要是一个人为人处事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就是迂腐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变通才是智慧。易经上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便是这个道理。

         可以看出樊哙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并且一生都伴随在刘邦左右。在很多情况下,文臣谋士说出来的话、提出来的建议,刘邦不一定听得进去。但因为樊哙有战功,同时也是刘邦的连襟,所以樊哙的三言两语、话粗理不粗的几句话,很快就能说服刘邦。

        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刘邦在这紧要关头,听从了樊哙的话,准备离去,同时让张良善后。张良问:“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礼物了吗?”我们要体会到,刘邦是有准备的。他对张良说:“我带来一对白璧,是给项王的;还带来一对玉斗,是送给范增的。但看到刚才气氛很紧张,所以不敢敬上,请您帮我代劳献上吧。”张良回答:“好的。”

        这里,讲两点。一是人情世故。世上最大的学问是什么?不是读书学文,世上最大的学问莫过于两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两句话,浓缩成四个字便是“知人晓事”,再缩成两个字便是“人事”。看刘邦来跟项王赔罪,刘邦就知道,光动嘴皮子还不行,既要有水货,还要有干货。光是谢啊谢啊的,没有点实际的,怕也是打动不了人。但如果没有感情的沟通,光有干货,怕也会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

         学习了历史,学习了刘邦,就要知道,如果在送礼之前,没有感情沟通,不会打感情牌,就会有两个可能:一、这个礼送不出去,也就是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二、礼是送出去了,但怕也是打水漂了。这个感情牌不是俗气,是人情世故,是知人晓事。光口头说“谢谢”,没有干货,不知礼;有了干货,但不会感情沟通,没有感情铺垫,也是同样的不知礼。过犹不及,做不到与做过头都是不对的。

        来看刘邦的原话: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邦对着自己的手下讲:刚才看到他们在发怒,气氛有点紧张,我不敢献上,请您帮我一个忙,代我来做这件事。有人看人,总是很绝对。讲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这个人坏,那个人不坏的。哪有什么真正的好人与真正的坏人?哪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人性是复杂的,不能以绝对的好坏为标准来衡量。

         就本文来看,刘邦可以说是一个英雄,但是英雄并不如我们想象的气吞万里、天不怕地不怕、十全十美的。英雄也会害怕,英雄也会胆怯。正如罗曼·罗兰讲的一句话: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读历史、了解历史,应该看到历史人物最为普通、最为平凡的一面,然后再来体会英雄人物战胜困难的一面。换句话来说,就是超凡入圣的一面。入圣,首先是平凡,超过了平凡便是入圣,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要只理解入圣,只理解十全十美,也不要只理解平凡平常,一个英雄人物的伟大之处,在于有平常人的一颗平凡心,然后做出了不平常的伟业。

          以上,是在讲《过秦论》时多拐了一道弯——来到了“鸿门宴”。后来的故事,就不讲了。大体上就是刘邦脱离了危险。然后,就是项羽杀了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回去以后,立马杀了间谍曹无伤,然后“被”立为汉王——汉中一带,包括四川北部。这也就是汉王的来历。然后就是“楚汉相争”。五年以后,天下归汉。

        提供一些思路,去体会:三个人,三句话,三种性格。

        第一个人是陈胜,陈胜没有见过秦始皇,他说的一句话是“苟富贵,勿相忘”。人生的目标,对于他来说仅仅是富贵。这个格调,怕是最低的。所以,如果说算命的话,这句话便是陈胜的宿命。

        第二个人是项羽。当年,他看到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时,说了一句话: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我想取而代之。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假如“楚汉相争”是楚得天下的话,项羽的王朝比之于秦朝,怕也是换汤不换药吧。所以格调比之于陈胜略高一些,但也显得不足,这也是楚霸王的宿命。

        第三个人是刘邦。刘邦的出身也不太好,如果说项王是出身贵族的话,那么陈胜就是一个打工的马仔,而刘邦最多是一个项目经理——亭长。刘邦看到秦始皇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在前两句话中,可以假设一个主语。陈胜的话是“我富贵了,我一定不忘记大家”;项羽的话是“我将来要取代他”;而刘邦的话里虽有主语——大丈夫,但这个主语不是“我”,格调胸怀的高低便在于此。换句话来讲,一个人处处有“我”、处处想体现“我”的时候,这个格调就稍逊了一些。当忘掉“我”、没有“我”的时候,才是一个高格调。套用佛经的话来讲,就是“无我相,果报不可思议”。

        上也是一家之言。总的来说,是希望透过文字去体会、品味。读过《史记·高祖本纪》的话,想必大家应认可,刘邦是一个大丈夫,这也是他的宿命。

  • 非常

    楼主 2012-11-7 16:26:5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7 16:32 编辑

    《过秦论》第二自然段。原文如下: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前面讲过,这是汉武帝时期贾谊写的一篇政论文。从体裁上来讲,属于议论文。议论文的一个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前几天讲的第一段,总的来说就是摆事实。从秦的发源、兴起、发展、统一,然后到子婴被杀,秦朝灭亡。前面摆完了事实,这一段就来讲道理。

            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大体的意思是说秦朝据有地势之利,本不应这么快就被灭掉。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这一段就是在分析,秦国据有地形之利。基本意思是:秦国的本土有群山与黄河围护,是一个四面都封闭、有险可守的地方。自从秦穆公到秦始皇,中间历经二十几代君王,常常都是诸候中最强大的。这二十几代难道说世世代代都那么贤明有才吗?不是,这完全是地势之利所造成的。

    画个草图,便于大家学习。

            幅图大体上就说明了秦国的地理优势。“几”字形是黄河的走向,“几”字形内部就是秦国。“几”字的左边,也就是1所标注的是贺兰山脉;“几”字的上面,也就是2所标注的是阴山山脉;“几”字的右边,也就是3所标注的是太行山脉;“几”字的下面,也就是4所标注的是秦岭。看了这图,大家就好理解秦国的地理优势了,确实是“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

            本文中提到了秦穆公,再来简要地介绍一下秦朝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君王。秦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迁都有功,被封了侯,并有了自己的土地。当年,因为犬戎袭击,周平王才决定把国都东迁。因为秦襄公护送迁都有功,所以周平王还给了他一个政策:如果秦襄公能够赶走犬戎,那么原来属于犬戎的地盘就归秦襄公。所以从秦襄公开始到秦穆公这一时期内,秦的主要扩展方向是在西边。

            到了秦穆公,西边的领土扩得差不多了(黄河以西),所以从穆公开始,秦的战略就发生了转变,由过去的向西发展,开始了向东扩张。因此秦朝的发展,穆公功不可没。他也是继齐桓公之后的春秋五霸之第二霸。在穆公当政期间,最受重用的人才是百里奚,也就是我们知道的“ 五羖(gǔ)大夫”,百里奚又引荐了蹇(jiǎn)叔。再后来就是秦孝公,也就是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的那一位。

           这三位,一是说明他们在秦国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二是说明这三位也是划时代的人物:秦襄公是西周到东周的划时代的人物,秦穆公是春秋鼎盛时期的人物,秦孝公是春秋战国划时代的人物;三是说明本段所讲“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从秦穆公到秦始皇,二十几位君王,有作为、有功劳、有远见的也就是为数不多的几位(大多数君王都是过渡性的人物)。但是秦朝,无论是在春秋还是在战国时期,一直是列强之一,主要还是因为据有地形之利。

            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

           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曾经有一段时间,东方六国也实行合纵的战略来攻打过秦国。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当时,六国的人才众多,有勇武的将领为他们带兵,也有贤明的智士为他们谋划。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但是都因为秦国优越险要的地理位置,而不能让东方之国有进一步的拓展。甚至,秦国打开关门,放他们进来,而六国百万之众却望风而逃,全线崩溃。

            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这是因为六国的武力与智谋不够吗?不是,是因为客观的形势,加上地理条件不利所造成的。

            到这里,又要额外地谈一下作文的写作技法。也就是说,写作技法的运用,是不分什么写景、记事,也不分写人与议论的。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专门讲了“写黑以白、对比反差”的技法。这个技法,运用于议论文中,就称之为“对比论证”。本文的前面第一块,讲的是秦朝之所以“常为诸侯雄”,是因为地理条件有利(对秦国有利)。现在这一块,说的是六国之所以“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是因为地理条件不利(对六国不利)。这样一正一反,一个有利,一个不利,用两方面来论述,就显得论据丰富、论点充分。

          套用到写景的作文上来讲,就是丰满有力。由此,还要强调,写黑以白、对比反差的技法十分重要。写作文,能否熟练运用这个技法,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于文字驾驭能力的高与低。写景的时候,可以远近、高低、大小、疏密结合着写;写人的时候,可以美丑、善恶、好坏结合着写;在议事的时候,也可以正反对比着来写。

           文中,秦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可以用“一关一山”来突出:一关即是函谷关,一山就是崤(xiáo)山。在前面,我们讲陈胜、吴广起义,还有刘邦先入关中,对于函谷关讲得比较多,而对于崤山讲得不多。为了说明这个崤山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再扯远一些,来讲一段“蹇叔哭师”的历史故事。

            “蹇叔哭师”在《左传》里有,在《战国策》里也有。还是从《史记》中选取史料: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于淆厄矣。”

           国有个人来到秦国出卖情报,说我主管郑国的城门,你们来攻打郑国,我可以为你们作内应。穆公就征求百里奚与蹇叔的意见,两人回答说:“要攻打郑国,需要经过好几个国家,数千里的行程,劳师袭远,获胜的机率并不太大。再说,郑国这个人出卖情报给我们,怎么知道这人就不会把我国袭击郑国的情报出卖给郑国呢?机不密则事不成,所以不可以去偷袭郑国。”(当时远交近攻的战略还没有形成)但是穆公很自负,他说:“你们俩不明就里,我意已决。”

            于是就派兵出征。派的大将是哪几位呢?一个是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还有两个分别是西乞术与白乙丙,是蹇叔的儿子。部队出发的那一天,百里奚与蹇叔就在将士面前痛哭。穆公非常生气地说:“我的军队要出发了,你们在这里哭哭啼啼,搞什么名堂?这不是在诅咒我吗?”两位老人说:“我们不敢诅咒您的军队,但是我们的儿子就在这支军队中当大将,我们老了,担心他们回不来,再也不能相见,所以忍不住痛哭。”暗地里,两位老人还对他们的儿子说:“汝军即败,必于淆厄矣”——你们肯定会失败的,肯定会在崤山这个地方遇到不祥的。

            不其然,这三人带领的秦国军队袭郑不成。在退回秦国的时候,就在崤山这个地方,遇到了晋国的埋伏,结果全军覆没。由此可见崤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看过《三国演义》的就会知道,蜀与吴的战略要地是荆州,蜀与吴的外交及战争,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借荆州、守荆州、失荆州展开的;而吴与魏的战略要点则是长江天堑,比如说著名的赤壁大战就发生在长江,长江一旦攻破,则东吴完;蜀与魏的战略要点则在歧山,所以就有“诸葛亮六出歧山”,写完《出师表》以后,就死在了五丈原。而秦与六国,秦在西,六国在东。秦国是被山带河,四塞之国,而只有一个地方是双方的战略要点,即崤函之地——崤山和函谷关。

           所以秦国据有地理上的优势,进可攻、退可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六国率文臣武将,曾有百万将士都不能叩关而进。那么为什么到了二世,起义军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就能破关斩将呢?

                                                         【未完待续】
  • 非常

    楼主 2012-11-7 16:33: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7 16:37 编辑

          着上一讲《过秦论》,看原文: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昨天讲到了秦国的地理优势与六国的地理劣势。

         今天讲新的内容:

        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大体的意思是说,如果秦国的子婴,能够把秦国的小邑合成大城,人口、资源不要太过分散;如果秦国能够在险要之处派驻重兵,在重要关口高筑堡垒,采取守势;如果秦国能够封闭关口,严阵以待,以逸待劳,那么秦国是不可能如此快速灭亡的——因为秦国据有地理等各个方面的优势。

           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反观六国,他们除了不占据地利以外,还政不通、人不和,那些所谓的多国军队,也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起哄架秧子罢了。他们只是为了各自的私利,暂时地捏合在了一起;他们没有一个人具备王者的德行;他们之前也没有什么交情,没有什么亲情;那些士兵大多是盲流之徒,与他们的将领没有荣辱与共、生死攸关的依附力;他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推翻秦国暴政,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心怀鬼胎,各有私心。

          以上,是贾谊《过秦论》里的大体意思。可以说字字铿锵有力,句句力如千钧。在这里,重点讲几个方面。

          一个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这里面又有两层意思。

          一层: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其交未亲。它的意思是:现在反秦的所谓各路诸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有着本质的区别。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无论怎么讲,各国之间都是沾亲带故的。比如说齐国,就是当年周文王、周武王的开国元勋姜子牙的封地;比如说鲁国,就是周公姬旦的封地;比如说我们讲的“秦晋之好”——其中有一例,晋 文公的夫人就是秦穆公的女儿。昨天讲到了“蹇叔哭师”, 是讲秦穆公伐晋,派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个将领去。结果他们带领的军队在崤山一带中了埋伏,全军覆没,这三个人被活捉。但因为晋文公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儿,所以由晋文公夫人出面说了情,这三个人才得以活着回到了秦国。

            此大致明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婚姻关系,犹如欧洲各国的关系,都有着“诸姑伯叔”、大姨二娘的关系,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所以往往两国打完仗以后,会看在娘家人、婆家人的关系上而相视一笑,不计前嫌。而如今的反秦大军中,这样的关系已了然无存,要么是假借名号,要么是借尸还魂,无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拉大旗扯虎皮”罢了。其目的,无非是“以利合”,趁着战乱,小则发一笔横财,大则为一方诸侯罢了,都是为“其实利之也”。

            学习了历史,就知道历史是一面镜子,照一照方知现在是什么样子。如果不照,看到的都是一样的人、相似的事,没有可比性,当然也就不知有什么差异性。没有差异性,也就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也就不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面,来说第二层意思:非有素王之行也——这些人里,没有一个人具备王的品质,所以就成不了气候。什么叫王的品质?《论语》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一个王者便是“为政以德”的人,通俗地来讲就是以德服众的人。《孟子·公孙丑下》中讲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德才能万众一心,无德便是离心离德。

           从历史上来讲,谁具备王之德行呢?《三字经》言: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看“王”字,是三横一竖构成的。三横中最上一横代表天;最下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一竖,就是通天、地、人者为王。

          历史上能真正称得上王的,狭义地说是三个人,广义地说是三个时代。狭义的三个人,是指夏禹﹑商汤﹑周(文)武王。广义的三王,是指禹代表的那个时期,商汤代表的那个时期,以及周文(武)王所代表的那个时期。

          来介绍禹。先看一段史料: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磨没了,这些故事就不多讲了。在《千字文》中,有一句话叫“九州禹迹”。 大意是把中国划分成了九个州,可以说这也是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开始。大禹治水以后,九州太平。

          这段史料的大体意思是:九州的水患得到治理以后,境内四方便可以安居乐业。在九州的高山上,竖起砍来的大树,作为划分区域的标志。九州的河流得到了疏通,九州的洪泽也修筑了堤坝。这样,天下就统一了。国家机关——六府,也治理得很好。所有的领土,都可以征收税赋。大禹谨慎小心地根据土地的贫瘠程度来征税。大禹作为一个天子还赐给他们土地和姓氏,并命令道:诸侯们,你们必须把尊敬德行放在首位,不要违背我的教导。通过这一段史料的学习,我们对大禹的德行略微会有一些了解。

         来看一段关于商汤的史料: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商汤,是灭掉夏桀的那位王。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王。他的暴政到了什么程度呢?在《孟子·见梁惠王章句(上)》中讲到过,在《史记》中也讲到过。‘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桀曾经说过,我就是太阳,太阳不会灭,我怎么会灭掉呢。老百姓就讲了‘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呢?我们愿意与你一起灭亡。由此可见,夏桀的暴政与老百姓是不共戴天了。结果,商汤就把这位“不灭的太阳”给灭掉了。

            商汤的“德”是如何体现的呢?有一次商汤外出,看到猎人围着猎场,四面都张起了网,还在祈祷说:“愿天下四方的鸟兽都落入我的网中吧”。商汤说:“这样一网打尽不太好吧”。于是就下令,去掉了三面网。并将祈祷的词修改为“想从左边逃走的,就向左逃吧;想从右边逃走的,就向右跑吧;不听指挥的,自己愿意找死的,就落入网中吧。”诸侯听后就大加赞叹:“商汤的仁德,已经施及到动物,可谓至极了。动物都受到了他的恩泽。”于是,天下归心。这便是商汤的德。

             周文(武)王的德怎么体现的呢?

                                                            【明天再讲】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终于等到更新了
  • 非常

    楼主 2012-11-8 22:33: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8 22:38 编辑

        接着讲《过秦论》。原文:

        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上一讲介绍了“三王”中的二王:夏禹和成汤。第三个王包括两个人,周文王和周武王。周文王是谁?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但提起两件事,就知道了。一件就是推演八卦的事情;另一件是发现姜太公的事情。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周文王。

        来消化一段史料: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来介绍一下周家的历史。周朝的开国始祖叫古公亶父,他下面有几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仲雍,还有一个弟弟叫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周文王姬昌。当年,古公亶父在世的时候,发现孙子姬昌特别有德能,就想让他来继承王位。要把王位传给姬昌,首先就要把王位传给姬昌的父亲季历。老大太伯、老二仲雍,看出了父亲的这个愿望。为了让季历顺利地继承王位,所以就断发文身,来到了当时的荒陌之地:荆蛮,也就是吴国。所以吴国的祖先就是太伯,因此太伯又叫吴太伯。想必隔代选接班人大概从古公亶父就开始了吧。

          隔代选接班人这件事,可想而知文王不是一般人。文王当年还是商朝的一个诸侯时,就德行四方、很有名望,让商纣王很是害怕。一个叫崇侯虎的奸臣就给商纣王打小报告,说文王有反心。这个崇侯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结果,商纣王就把文王骗到京城,一关就是八年。在这八年当中,文王就在原来伏羲氏八卦的基础上,又推演了六十四卦。

        后来经过通融,商纣王放了文王,文王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就找到了姜子牙。文王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继位。在姜子牙等众人的协助下,最后灭了商纣王。这一段故事明朝时被写成《封神演义》。

         一段史料,大体上也能看出文王的德性非同一般。意思是说:文王的父亲季历死后,就立了文王姬昌——(但那个时候还不能叫文王只能叫西伯侯。文王是武王灭掉了商朝后追封的谥号)。周文王就继承后稷(周的祖先)与古公(开国始祖)的遗愿,效法古公与自己父亲季历的治国方针。奉行仁义,尊敬老人,慈爱晚辈,礼贤下士。为了接待贤人,每天忙到中午还顾不上吃饭,所以很多贤人都愿意来归附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姜子牙。

        接下来,再来看看周武王有什么德性。

        来看一段史料:
        王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

        武王是文王的儿子。文王还没有灭掉商纣王,就去世了。于是武王继承了文王的遗志,灭掉了荒淫无度的商纣王。灭掉商朝后,武王率领九州的诸侯来到了商朝的国都:镐京,但是自此夜不能寐。周公,也就是曹操《短歌行》里赞叹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主人翁——周文王的另一个儿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弟弟,与姜子牙一齐辅佐武王灭掉了纣王。后来姜子牙被封在了齐国,成为齐国的开国之父。而周公被封在了鲁国,周公,叫旦,也就是周公旦,是鲁国的开国之父。齐国与鲁国以泰山为界,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杜甫的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有这个意思。

          公看到武王自从灭掉了商纣王,来到了镐京以后就睡不着觉,就来到了武王的住所曰:“曷为不寐?”——问,为什么睡不着呢?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武王回答:自从我出生到现在有六十年了,但是麋鹿无家,哀鸿遍野,正是因为商纣无德,老天爷不得不抛弃商朝,让我成就了王业。

        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当初上天把王的命运给了商朝(商汤),任用了三百六十多个贤人,商王虽然没有重用他们,但也没有排斥他们,所以商朝才得以延续到现在。现在我还没有确定老天会不会保佑眷顾我,哪里有闲心睡觉呢?

        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我要让老天保佑周朝,就要让那些恶人(纣王)受到惩罚,让他们像商王一样地被贬。我要日夜勤奋工作,慰劳受苦的人民,让我们周朝的领土安定;我只有办事明智,才能以德服人。周武王当时为了处理国家大事,会整夜苦想。当想出治国办法的时候,就不敢睡觉,怕一睡觉就忘了。于是武王就坐在床前,急切地等着天亮去赶紧实施。这也就是成语“坐以待旦”的由来。

        到《过秦论》的正文中来,大体的意思就是讲,当年各国起义,虽说在政治口号上,是为了推翻秦的暴政,但是各自心打算盘,各怀鬼胎。虽然秦的暴政当属推翻,但是还没有一个具备“三王”德性的人,能够把大家团结统一起来。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朝还是被推翻了。子婴本该像过去一样,安民养居,等待叛乱的诸侯疲惫了再招贤纳士,扶持那些弱小的势力,再对抗那些强大的势力,这样就不愁不得志于天下了。但是子婴却没有这样做,虽坐拥天下,却反而成了别人的俘虏,最后自杀,就是因为他采取的措施不当所致。

         以上,就是从理论上分析了秦国子婴本不该失败却失败的原因。

         贾谊看来,东方诸国的起义,虽然是打着推翻秦国暴政的口号,但是因为各路义军自有算盘,又没有一个像禹、汤、周这样有德性的人来团结各方力量,所以子婴还是有翻盘的机会的;在贾谊看来,正因为各路义军,都是为了一个利字,所以,子婴如果像秦朝过去一样,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方针,是可以成功的。但他却身死人手,就是因为他采取的方略不对。为什么这样说呢?过去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前面交待过,秦的发展,站在六国的立场上来讲,是有虎狼之心的列强。在春秋战国时期,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要么是秦开关攻击,但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打败六国;要么是六国主动进攻秦国,秦国开关迎敌,放开城门时,“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六国也并无斩获。双方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持状态。从战略上来讲,秦就是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方针,才最终统一了中国。

          谓的战国时期,核心上来讲,就是一盘棋。这盘棋对弈的双方就是六国和秦国。背后的推手是谁呢?六国一方是苏秦,秦国一方是张仪。苏秦的对弈策略是合纵,张仪的对弈策略是连横。

          连横是秦国策略的核心,在这个核心策略的基础上,范睢又发展了连横的策略,叫远交近攻。从某种意义上讲,连横策略与远交近攻的策略是一体的。这个一体化的策略,说白了,就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为什么这个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管用呢?用《过秦论》文中的原话就是: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诸侯都是为了一个“利”字。

          可以说苏秦与张仪在战国时期下了一盘很大的棋。苏秦与张仪同是鬼谷子的学生。苏秦先张仪出人头地。张仪下山来投奔苏秦的时候,苏秦有意羞辱张仪,让张仪在六国呆不下去,逼着张仪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奔秦国。而张仪投奔秦国的路费,以及在秦国的公关费、交际费、贿赂费,都是由苏秦暗中提供的。

          解了这一段历史,就会明白,战国时期其实就是这两个人串通好的一盘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两个人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但是,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史学家,评论他们聪明的同时,也道出了一个本质:他们是小聪明。理由是:无论是苏秦还是张仪,在游说各国的时候,都是用眼前的利益来打动各国,没有长远的打算。各国在他们描画的小利益面前,被牵得晕头转向。最后醒悟过来了,这盘棋无法再下下去的时候,两人的下场都是很糟糕的。齐王将苏秦车裂于市。秦惠王死后,即位的秦武王不喜欢张仪,于是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要深入地了解,可以参考《战国策》。

           贾谊《过秦论》中的论断,有理有据,并非凭空而来。正因为东方各国是一群因利而聚的乌合之众,没有一个有德性的王者来统领,结果秦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是成功的。这是秦国过去的历史的成功经验。子婴接班以后,未能吸取这一历史经验,所以说是“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未完待续)

  • 非常

    楼主 2012-11-8 22:39: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8 22:45 编辑

           打鼓,另开张。讲新课。
            先看原文: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馀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上一讲,从地理的角度总结了历史教训简言之,就是“因地制宜”四个字。也就是说,过去秦的兴起、发展、壮大、直到统一,是因为因地制宜;诸侯各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因地制宜。反过来,子婴当上秦王以后,没过多久就被楚军推翻,也是因为没有因地制宜。这就是上一段的结论。

            来学习新的一段简要的文字意。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单的意思是说,秦始皇自以为是,“自给自足”、自吹自擂,不听取别人的意思,于是有了过错也不能纠正。到了二世继承皇位以后,同样也把秦始皇“自以为是、自给自足、自我满足”的毛病继承下来。不仅继承下来,反而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统治越加残暴,老百姓的灾难越加深重。到了子婴,其处境就变得孤立而无援,得不到亲人的帮助,在危难的时候又没有贤臣辅佐,三代君王就这样稀里糊涂而终无所悟。他们的灭亡,不正是应该的吗?在这里我们要搞明白,为什么说子婴是“孤立无亲”。大家或许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二世在自杀前提出的要求。

         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这一段曾经学过,有一个细节:当年赵高派阎乐去杀二世。二世屡次降低标准,提出条件:一是可以见到丞相赵高否?二是能否得一郡为王否?三是能为万户侯否?最后一条要求是,能跟其他的王子一样成为老百姓否?过去,皇帝或是君王的三宫六院,无论是正宫、偏宫,或者是正妻、妾,生的儿子都比较多。而根据世袭制,这么多孩子,只有老大,或是只有一个人能继承王位。其他的人,如果没有特殊功劳,或者母亲不是出自权贵,而是身份卑微的话,那就与平民百姓别无二样。相对的一个事实是,当年汉武帝在主父偃的倡导下,推行推恩令。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允许分封的诸侯,可以把自己封地的财产资源分封给其它儿子。所以,通过相互比较,可以明白: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是在秦朝,如果不是长子,如果没有世袭的继承权,如果(自己的母亲家)没有显赫的背景,其他的儿子,就跟百姓无二。

           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在这个时期,国家不是没有深谋远虑的贤士。但他们都不能“忠则尽命”地指出帝王的过失,纠正他们的错误——怕的就是拂了这些帝王的意,让他们不高兴。这是因为秦朝有许多严格的法律禁令,也许,那些贤人的逆耳忠言还没有说出口,脑袋就搬家了。

          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所以,当时全天下的贤能之士,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只能侧耳细听,而不敢大声直言,乃至于有的时候真的忍无可忍,忍不住想说的时候,就咬紧牙关——这个“钳”字,用得多妙!

         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所以,始皇、二世、子婴,这三个君王治国失道的时候,“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等到天下大乱、下面作奸犯科时,皇上却无法知晓。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

          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过去,先王们知道消息闭塞对于国家的危害,所以就设置公卿、大夫、士等各种等级,又建立了各种法律及惩罚坏人的措施,因而使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

         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当一个帝王统治能力很强的时候,他就可以亲自讨伐暴乱,而使天下服;当一个帝王统治能力很弱的时候,由于旧有的法律制度还在,所以还能维持内部不乱,外部不反,国家不亡。

        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而秦朝则不然,他们没有吸取历史的经验,没有看到先王的经验。他们在强盛的时候,法令严酷,天下震怒。当他们衰弱的时候,人心四散,天下反叛。

          周五序得其道,而千馀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所以,周朝设置了五个等级制度,符合治国之道,因而延续千年而不绝;而秦朝本末倒置,不实行王道,反而滥用刑法,所以很快就灭亡了。

          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由此来看,让国家安定还是让国家危亡,其政治手段相差太远了。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是不能忘记历史,要把历史当成老师,当成一面镜子。

         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所以,一个贤 明的君子治国,一定要研究历史,并在现实中加以考察、验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参照人情世故、盛衰得失,以及懂得取舍有序、变化随时,这样国家就能稳定长久了。

         以上就是本文简单的文字意。个人来看,本段无疑就是另一篇《出师表》。

         在《过秦论》的原文中,大致有两点是值得体会:一点是秦始皇与二世、子婴,因为刚愎自用,而自我封闭;另一点是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我们参考《出师表》来学习,便可以体会到,《过秦论》的这一段可以说是《出师表》的另一版。

         在《出师表》中,关于劝谏,虚心听取下属意见的名句有: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中,关于“故置公卿大夫士”,是因为“知雍蔽之伤国”的名言有: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而言之,这里讲到的两个要点,就是机构人员的设置与广开言路的关系。是不是体会到这是《出师表》的翻版了?在本文中,我们看到贾谊讲,始皇与二世的问题在于“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在《出师表》中,诸葛亮针对这一个问题,提出了“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的解决措施。

         么来体会始皇与二世的“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呢?先来说始皇,来看一段史料: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大体的意思是说,始皇帝的为人,生性刚戾,自以为是。由一个诸侯吞并了天下,就开始志满意得,以为从古及今,无人能及。所以专门信任酷吏,这些酷吏也得到了宠幸。而他身边设有的专供咨询的高级顾问——博士,便成了摆设。就连丞相与其他几个核心的大臣,也只是看着皇帝的脸色行事,一切都是由皇帝自己做主,而皇帝也喜欢用严刑酷法来维持自己高贵的尊严。各级官员为了保命,保财,没有敢尽忠心、说实话的。这样,皇帝也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于是变得越加高傲、骄横。相反,那些做臣子的,则变得越加害怕,而一味地曲迎、讨好。

         【未完待续】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我很喜欢!
  • 非常

    楼主 2012-11-9 18:28:3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9 18:33 编辑

    先看原文:

        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于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后公卿希得朝见。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

         上一讲,通过一些史料,了解到始皇帝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言路闭塞的一面。那二世又是如何的呢?

         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始皇帝死后,在赵高的策划下,二世篡了长公子扶苏的位,当上了皇帝。赵高也从一个掌管皇帝玉玺的太监扶摇而上,当上了丞相,他对二世说:“始皇帝亲临朝政时间比较久,对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下面的大臣就不敢胡作非为,或用谎言邪说来蒙蔽他。”

          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公卿廷决事?——如今,陛下刚刚即位不久,年轻、没有经验,那些年长的大臣曾经服侍过始皇帝,他们心里一定会小看陛下。你怎么能与他们同朝议事呢?

        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陛下年轻,经验不足,他们本来就对你有轻慢之心,如果陛下的决策有误,正好就暴露了你的缺点与不足,那些大臣们就会笑话你。天子之所以称为朕,本意是只能让他们听到你的声音,而不能见到你的真实面貌。

        于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后公卿希得朝见——于是二世从此就深居在宫中,只能与赵高单独议事,满朝的文武,包括前丞相李斯在内,都见不到二世。有什么事,都得通过赵高来传递。

         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之后,陈胜、吴广起义,一呼百应,过去的诸侯各国也纷纷响应,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也因为赵高的专权而没有起到作用。

         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再后来,在赵高的挑拨下,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分别被抓了起来,最后被逼自杀,而李斯也被送上了刑场。

         这就是赵高专权与二世的谏言之路被封塞的情况。

         里,顺带说两个人:

        一个是西晋的晋惠帝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西晋的第二个皇帝,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这位皇帝“长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几乎与外界隔绝,说过两句非常有名的二百五的话:一句是“何不食肉粥”——当年听说老百姓没有米吃,被活活饿死的情况,这位白痴皇帝便说,这些百姓为什么不喝肉粥?还有一句是“青蛙为谁而鸣”。在位十六年,后来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政治事变,一个是“八王之乱”,一个是“五胡乱华”。结果西晋就葬送在了他的手里。

        有一个人就是齐桓公。当年,齐桓公的首辅大臣是管仲。管仲去世前,齐桓公看探望他,上演了一出“管吾夷病榻论相”的戏。这一段故事,在《史记》里有,在《东周列国志》里也有。看一下《东周列国志》里的原文:

        桓公曰:“然则易牙何如?”仲对曰:“君即不问,臣亦将言之。彼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必不可近也!”桓公曰:“易牙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是爱寡人胜于爱子,尚可疑耶?”仲对曰:“人情莫爱于子。其子且忍之,何有于君?”桓公曰:“竖刁自宫以事寡人,是爱寡人胜于爱身,尚可疑耶?”仲对曰:“人情莫重于身。其身且忍之,何有于君?”桓公曰:“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于寡人,以寡人之爱幸之也。父母死不奔丧,是爱寡人胜于父母,无可疑矣。”仲对曰:“人情莫亲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于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弃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过于千乘者矣。君必去之勿近,近必乱国!”

         意是,管仲去世前,桓公去探访,问谁能给管仲当接班人。桓公首先推荐的是易牙,理由是:有一次桓公讲,天下什么美味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童子肉。易牙听说后,一回到家就把自己的儿子杀了,炖了一锅肉送来给桓公吃。管仲否认易牙当接班人的理由便是:人情莫爱于子。其子且忍之,何有于君?

         桓公推荐的第二个人是竖刁。竖刁为了亲近桓公,就自己做了宫刑。管仲否决的理由是:人情莫重于身。其身且忍之,何有于君?

          桓公推荐的第三个人叫开方。开方原本是卫国的公子,享有千乘的富贵,为了接近桓公,就远离卫国来到了桓公身边。开方的父母去世,他也不回去奔丧。而管仲否认的理由是:人情莫亲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于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弃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过于千乘者矣。说明开方这个人有更大的野心。

         仲劝桓公远离这三个人——君必去之勿近,否则“近必乱国”。一开始,桓公听从了管仲的意见,把这三个人赶出了京城。后来,桓公身边没有人来拍马屁、说好话、办顺事,又觉得离群索居,生活寡味。于是又重新把他们调到身边。

        到了桓公晚年的时候,这三个人就开始乱政。在桓公住处的四周砌上了高高的墙,内外隔绝,只留下一个狗洞大小的门,目的是为了让小太监去打探他死了没有。

        桓公死的时候非常悲惨。躺在床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一天,一个地位很卑微的小妾来看他,他说:“我正饿得难受,给我找一点吃的吧。”小妾回答:“连粥都没有。”桓公说:“那我口渴,给我找点水来吧。”小妾回答:“一滴水也没有,如今易牙、开方和竖刁三人作乱,把守宫门,谁也进不来,为的就是把你饿死。”这时桓公才喟然长叹:管仲是圣人,能明见万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于是,连叹数声而死。

        后来齐国内乱,儿子们为了争权夺利,根本顾不上为他收尸。虽然是冬天,但桓公的尸体停放在床上六十七天。等到尸体上的蛆爬得四处都是,恶臭熏天时,那些争权夺利的儿子们才想起他来。一代霸主,落得如此下场,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国家的首领言路封塞,听不到民众的声音,最终的下场会是什么。其实,历史在一次又一次地上演,一回又一回地加演。

        来学习《中庸》里的一个与此相反的例子: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这是孔子赞叹舜的一段话。意思是说,舜是一个多么多么富有智慧的人啊。他能够不耻下问,了解、体察民众浅近通俗的言论。彰显善的,隐去恶的。不管老百姓,说的对还是不对,说的偏左还是偏右,他都能从两个方面的言论、建议中,选择中间的、双方都接受的措施,不偏不袒地来执行。结果是国家大治。

         要理解“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老百姓的话,老百姓的想法、要求,不一定是正确的、合理的,老百姓的话,会有极端的两个方面。但一个聪明的执政者,首先要广开言路,要“好问而好察迩言”。不能说,看到电视上群众演员说我们很幸福,就以为老百姓真的很幸福。一个聪明的国君要广开言路,不能偏听偏信。好的、乐观的意见要听;坏的、悲观的意见也要听。听了以后就执其两端,拿出一个折衷的办法,让两边都满意。这才是政治的智慧,也是舜的智慧。

        顾历史,如果言路都不能广开,好大喜功,必定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必定是“上有好焉,下必甚之”。利令智昏、指鹿为马,最终的下场无疑就是二世的下场,就是桓公的下场。这是历史一次又一次、来来回回演示的。高高在上、刚愎自用、觉得忠言逆耳的皇帝、君王,哪一个有善终的呢?

        然,贾谊的观点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就是光指望有明君圣主、清官贤人来治理好国家,改变当前的现状。而政治上,如果没有制度上的根本制约,光靠帝王的道德与圣明,是不可靠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光武中兴”,所谓的“贞观之治”,所谓的“康乾盛世”,也都只是一眨眼功夫的原因。而大多数时候却依然是灾难深重。要么就是体制内的自相残杀,子杀父、母杀子,或是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诸姑伯叔之间相互吞噬;要么就是体制外的争杀,一个政权推翻另一个政权。这些,只不过是没改剧本换些演员罢了。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城头变换大王旗”罢了;或者用项羽的话来讲,是“彼可取而代之”罢了;龙椅上换了一个人,而其它什么也没有变罢了。

                                                               【未完待续】
  • 非常

    楼主 2012-11-10 20:35:0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10 20:39 编辑

    原文(片段):
           秦孝公据淆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鬬(dòu)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几讲,讲到始皇帝、二世以及子婴三人,刚愎自用、闭塞言路,结果是“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从而提醒后世“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讲始皇、二世与子婴是“此时”的话,这一段,便算是“数典忆祖,慎终追远”,从秦家王朝的发展来看秦家王朝的灭亡。

          本段大意是,秦国从孝公开始,凭借崤山与函谷关“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优势,占有着雍州这一大块土富民强的地盘,君臣同心、文武合力,在守住故土的基础上,起了向东窥视周王朝的野心。他们志向不小,大有革故鼎新、更江换河、一统天下之志。——“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时,孝公在商鞅的辅佐下,对内实行积极地变法,重视农业生产,为进一步东扩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对外加强军事,在做好防守的基础上,实行连横的战略,对各个诸侯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所以,在秦孝公这一代,很轻易地就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这里的拱手,是轻而易举的意思。《千字文》里的“垂拱平章”,意思就是垂依拱手,天下太平。拱手是行个拱手礼,表示不做什么事、不用花什么气力就天下太平,无为而治了。

            里有必要再来回顾一下秦国的发家史。大体上有几个阶段。

            一是秦国的始祖:秦之先伯翳。颛顼有个叫女修的孙女,织布时看到有只神奇的鸟落了一只蛋,吃了这只蛋,之后就生下了大业。大业娶了一个部落的女人,生下了大费。大费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舜赐给他一个姓氏叫赢,大费就是伯翳;

            二是开国之父:秦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往东迁都到洛邑有功,被封地进爵。“秦兴,邑于西垂”——在黄河以西有了一块地盘;

            三是一代霸主秦穆公。在秦襄公固有产业的基础上,穆公开始搞房地产业开发,开始“稍蚕食诸侯”向东扩大地盘。秦穆公与齐桓公,是同一时代的人。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人。齐桓公死了以后,城头变换大王旗,下一个举旗为霸的,则是秦穆公。

            在前面略略提过秦穆公的几件故事。一是秦穆公“赦食马之报”的故事。二是秦穆公重用“五羖大夫”百里奚与蹇叔的故事。三是说到过的“蹇叔哭师”的故事。

           着蹇叔哭师,再讲一段穆公的故事。当年,为了东扩,穆公没有听从“五羖大夫”百里奚与蹇叔的劝告,派了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去攻打郑国,结果没有成功。他们在回来的路上,经过崤山时中了晋国的埋伏,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被活捉。幸好当时晋文公的夫人——穆公的女儿说情,把他们三个人放了回来。

          《史记》:晋君许之,归秦三将。三将至,缪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三个人回到了秦国,秦穆公穿着素服亲自到郊外迎接他们。三人表示打了败仗,是有罪之臣。穆公却哭着对他们说:“是因为我没有真诚地听从百里奚、蹇叔的意见,从而让你们受到了奇耻大辱,你们有什么罪呢?你们准备全力洗刷这个耻辱吧!”不仅恢复了三个人的原职,而且更加优待他们。这就是秦穆公的将将之道。

           下来发生了什么?先看原文:

             三十六年,缪公复益厚孟明等,使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取王官及鄗,以报淆之役。晋人皆城守不敢出。于是缪公乃自茅津渡河,封淆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乃誓于军曰:“嗟士卒!听无哗,余誓告汝。古之人谋黄髪番番,则无所过。以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傒之谋,故作此誓,令后世以记余过。”君子闻之,皆为垂涕,曰:“嗟乎!秦缪公之与人周也,卒得孟明之庆。”

            文字意:过了几年,穆公看条件成熟,又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为将,带兵伐晋,以雪前耻。后来西楚霸王在与章邯的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壮举,也许是跟孟明视学来的——渡河焚船。结果大败晋军,夺取了晋国的“王官”及“鄗”(hào),报了上次崤山之仇。

            国人害怕得固守在城中不敢出战。于是缪公乃自茅津渡河,封淆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于是秦穆公亲自渡过黄河,为上一次在崤山战斗中的将士们收尸办丧,并痛哭三天。穆公在丧礼中发表誓词:“将士们,不要喧哗,听我讲。我告诉你们,古代人在有事的时候都要向白头发的老人请教,这样才不会有过错——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这样讲的目的,就是要重申,当初我没有听蹇叔、百里奚的劝谏,才导致了崤山之败。所以我在这里发誓,让后代子孙们记住我的过错。”

            贤明的君子们听到了誓词,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他们感叹地说“穆公在用人方面是多么完美周全啊。这样的用人之术才得以让孟明视有洗雪耻辱、重新做人的机会”。据史料记载,在穆公祭奠将士、发表誓言的地方还专门立了一块纪念碑。

            讲到这里,来对比一下穆公与始皇帝、二世、子婴的做法,有大的差别。一个领导人,能够大胆、真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是需要多大的心胸与勇气。特别是,一个国家能够为自己的失败,树立一块纪念碑,需要多么大的政治智慧与眼光。

         
            念碑的价值更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碑的内容更应该是失败,教训与耻辱。同理,一个国家的历史也如同纪念碑一样,内在的价值应该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内容更应是失败、教训与耻辱,而不应是歌功颂德,不应是歌舞升平,不应是光环与光辉。

           如果,一个国家的历史写成了复兴与盛世,写成了太平大治,就会让人在歌舞升平中丧失警醒的头脑、反思的勇气。当我们的历史被写成光辉灿烂的文明,写成四大发明,写成了赞歌一片时,我们其实已经落后了。历史在让人痛苦面对的时候,才会赢得新的未来。当历史变成自豪史时,光明未来的机会,就消失了。

    ----------------【未完待续】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学习了
  • 非常

    楼主 2012-11-17 15:01:0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17 15:05 编辑

        接上一讲,看原文:

        秦孝公据淆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鬬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昨天,讲到了秦穆公。对秦朝来讲,穆公是一个划时代的君王。自他而始,秦朝就开始向东兼并扩张。再后来,穆公死后,就有了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秦景公、秦哀公、秦惠公、秦悼公、秦厉公、秦躁公、秦灵公、秦简公,直到秦孝公。通过这些“公”的谥号看,大多数是不太好的。比如说“悼”、“厉”、“躁”等——这些都是代表不好的。

        到了秦孝公的时候,也正是春秋末、战国初。孝公又在秦王朝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上记载:“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春秋时期,虽然周室微弱。但不管怎么讲,大家还坚持一个虚假的底线,还没有撕破一张脸,还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来尊从周室。而到了战国时期,这个口号基本没用了,周王室越发衰微。在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天子说一句话,至少大家还会给个面子,而到了战国时期,这个面子想给就给,不给就甩脸子了。于是各大国之间,就互相收购兼并——但此时的收购兼并,并不是靠资产来说话,而是靠拳头与武力说话。

        在此时,秦王朝的地理位置,还处在雍州——崤山以西,黄河的“几”字型内,当时这个地盘还属于偏僻蛮夷之地。通俗的话来说,还是外地人,不属于“中国”人——在过去,中国便是中原的意思,中原并不包括秦王朝的所在地。

        此时秦孝公就“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于是,就有一个叫商鞅的人,被召成了“战士”。

        说到商鞅,就要把话头再拉得稍远一些。商鞅,原名不叫商鞅,叫卫鞅——是 卫国国君的落败公子。在过去,并非说是国王的公子,就必定会荣华富贵、三公九卿。一般来讲,只有王位的继承人,或是公子的母亲出身名门,有姥爷罩着——这样的公子才是出身望族。而卫鞅则不属此列,所以只能说是败落公子。他在卫国混不下去了,就来到了魏国。

        此时的魏国国君是魏惠王,也称梁惠王,也就是《孟子》第一章提到的那个“孟子见梁惠王”的君王。卫鞅来到了魏国,在魏惠王的一个大臣——公孙痤的手下当门客。公孙痤快死的时候,魏惠王就问他有没有可推荐的接班人?公孙痤就推荐了卫鞅,并且跟魏惠王讲:“陛下大老爷,您要是用他就用,不用他就杀了他。”之后,公孙痤就跟卫鞅讲:“我跟老板推荐你了,但看他脸色,好像是不太想用你。我是先公后私,先小人后君子,我跟老板讲了,如果不用你就杀了你,你还是快逃跑吧。”卫鞅回答:“他要是听你的话,就该用我,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所以我是死不了的。”后来魏惠王确实看商鞅太年轻,觉得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于是也没重用商鞅。

        卫鞅一看没机会了,于是就响应了秦孝公张榜召贤的广告,来到了秦国。到秦国以后,卫鞅是通过一个叫景监的嬖(bì)臣(说白了就是太监)的引荐,见到了孝公,于是就上演了一场关于帝道、王道与伯道的大戏。这一场戏,在《东周列国志》里写得十分精彩:“公召见,问以治国之道。卫鞅历举羲、农、尧、舜为对,语未及终,孝公已睡去矣。明日,景监入见,孝公责之曰:‘子之客,妄,人耳!其言迂阔无用,子何为荐之?’”经过景监的推荐,孝公召见了卫鞅,卫鞅就大讲伏羲、神农、唐尧、虞舜的治国之道,还没讲完,孝公就睡着了。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孝公就责怪景监:“你推荐的那个哥们,太狂妄,太迂阔。”

        鞅曰:“吾望君行帝道,君不悟也。愿更一见而说之。”景监曰:“君意不怿,非五日之后,不可言也。”过五日,景监复言于孝公曰:“臣之客,语尚未尽,自请复见,愿君许之。”孝公复召鞅,鞅备陈夏禹画土定赋,及汤、武顺天应人之事。孝公曰:“客诚博闻强记,然古今事异,所言尚未适于用。”乃麾之使退。卫鞅回答说:“我是跟老板讲的帝道,但老板不开悟,希望改天您再帮我引荐一次,我再跟他讲讲。”过了五天,景监又引见了一次。这一次,卫鞅讲的是夏禹、商汤与周武王的事情。孝公听后,也不打瞌睡了,略微有点精神头了。但听后评价道:“这位老兄博学强记,才华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但是你讲的这些都是古今轶事、传说神话,当今现世未必能用。”于是孝公就摆手,“跪安吧”。

        景监先候于门,见卫鞅从公宫出,迎而问曰:“今日之说何如?”鞅曰:“吾说君以王道,犹未当君意也。”此时,景监在门外等着听消息。卫鞅出宫后,他问,今天面试如何?卫鞅回答,这一次,我讲的不是帝道,讲的是王道,可是老板还是不太满意。

        又过五日,景监入侍孝公,孝公方饮酒,忽见飞鸿过前,停杯而叹。景监进曰:“君目视飞鸿而叹何也?”孝公曰:“昔齐桓公有言:‘吾得仲父,犹飞鸿之有羽翼也。’寡人下令求贤,且数月矣,而无一奇才至者。譬如鸿雁,徒有冲天之志,而无羽翼之资,是以叹耳。景监答曰:“臣客卫鞅,自言有帝、王、伯三术。向者述帝王之事,君以为迂远难用,今更有‘伯术’欲献,愿君省须臾之暇,请毕其词。”孝公闻“伯术”二字,正中其怀,命景监即召卫鞅。又过了五天,景监正侍候孝公。孝公举杯消愁感叹,天涯为什么处处无芳草呢?景监回应,老板啊,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啊。我跟您推荐的卫鞅,心里装着三板斧,分别是帝道、王道与伯道。前几次,和您老人家讲的是帝道与王道,但您老人家觉得迂阔难用。现在卫鞅备好了功,做足了课,欲献之于陛下。孝公听到“伯术”二字,两眼放亮,于是就再请商鞅。

        于是,后来孝公与卫鞅“彼此问答,一连三日三夜,孝公全无倦色。遂拜卫鞅为左庶长。”——一连长谈了三天三夜,孝公听得是精神抖擞,红光满面,于是就拜卫鞅为左庶长。接下来,就是卫鞅徙木立信,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再后来,因为卫鞅有战功,被孝公封在了商这个地方,所以卫鞅又叫作商鞅。

        说到这里,又要再扯一个话头了:为什么景监会如此推荐商鞅?为什么商鞅进宫与孝公面试,景监会显得异常紧张“先候于门”呢?因为在过去,按照秦朝的法律,推荐人才,会重奖;用人失察,就要受到连带的责任,受到重处。我们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秦王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才推荐、选拔、重用的历史。在秦国,一个官员可以没有文韬,也可以没有武略,但至少可以通过举荐人才而赢得功名。如果用人失察,那是要负举荐责任的。

        说到秦国的用人史,又要顺带讲一下李斯写的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谏逐客书》。当年,郑国(人名)的事情——因为韩国想耗尽秦国的内力,所以就派了一个叫郑国的特工潜入秦国,劝说秦国大修水利工程——郑国渠。后来特工的用意被发现,秦王就觉得用外国人不可靠,就下了一道命令,抵制外国人。李斯本身也是外国人,就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大讲秦国发展过程中用外国人的历史。于是秦王马上醒悟,收回了成命。

        再来讲帝道、王道与伯道。简单地说,帝道是一个长久的治国方案,王道稍逊,伯道可以说是急功近利的治国方案。帝道就有如王母娘娘的蟠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伯道,只怕就是大葱、生姜、土豆、白菜之类,种下去,时日不久,就可以有收成。帝道,讲究的是长久,所以要休生养息,要爱民勤政;伯道,要求立竿见影,所以就要严刑酷法、苛捐杂税

        再来讲孔子、孟子与商鞅的区别。很多人不了解历史,以为孔子的学说治不了国家,所以孔子四处碰壁,周游列国,丧魂失魄;以为孟子也没什么能力,孟子一会儿见梁惠王,一会儿见齐宣王。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在孔子与孟子看来,非帝道、王道不行。他们哥俩认为,一生的追求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王道乐土,非王道乐土不仕。所以孔子在周游了一圈以后,发现没有君王有这样的政治抱负,所以才著书立说,订《诗》、《书》,写《春秋》。

        同样,孟子见了梁惠王,见了齐宣王,见了“大王八、小王八”以后,发现没有一个君王有实现王道乐土的政治抱负,所以孟子有“三乐”——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乐是天下王道,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二乐是上不愧天,下不枉为人,自在逍遥;三乐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与孟子,不违背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坚守自己的道德情操,不愧为圣人与亚圣。而相反的是,商鞅有实行帝道与王道的才华,但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而改节失操,顺从了权利的意志,是圣人贤子所唾骂的小人罢了。当一个人的才华、学识,屈服于私利,顺从于权势时,他便是一个政客了。政客,可以竭尽所有的粗话来形容。

        通过帝道、王道、伯道,要重新认识孔子和孟子。在商鞅的伯术下,短期利益上秦国达到了繁荣。《史记》上记载:“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后来,孝公去世。孝公的儿子秦惠公上台。此公对商鞅进行了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尽管杀了商鞅,惠公却没有因人废言,没有人息政亡,而是继续沿用商鞅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措施。这就是下文当中讲到的“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孝公死后,惠公上台。惠公死后,他的儿子秦武王上台,也继承了孝公(商鞅)遗策(册),重操旧业(故业),继续前进!

    ------------【未完】
  • 非常

    楼主 2012-11-17 15:01:2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17 15:07 编辑

    先看原文: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下面,讲秦国武力征伐历史中的几个比较典型的君王。

        上一讲,讲到重用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儿子秦惠王继位。当初商鞅制定的秦国法律十分严厉,秦惠王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犯过法,于是太子的两个老师分别受到了惩罚。一个被处以劓[yì]刑,把鼻子割掉;一个被处以黥[qíng]刑,在脸上刻字。这些人,包括在商鞅改革中失去利益的贵族集团,十分憎恨商鞅。于是,当商鞅的大靠山秦孝公去世以后,这些人就联合起来杀死了商鞅——五马分尸。

        说到商鞅,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商鞅觉得失去了保护伞后,就想逃出秦国。晚上,商鞅想住店。根据秦朝的法律规定:住店的人,必须持有效证明——可能就是身份证的前身吧。如果不验明正身,开酒店的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而商鞅在叛逃中,不敢亮出自己的身份,于是店主就把他拒之门外。这时商鞅长叹道:我设此法,自受其害。这也是成语“作法自毙”的来由。历史就是这样和人开玩笑。

        秦惠王继位,杀了商鞅。但惠王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对人不对事,不搞路线斗争,不搞鱼死网破,不打击一大片。与商鞅之间的矛盾,就是解决私仇。所以秦国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因为杀掉商鞅而人亡政息。商鞅改革的路线不仅没有中断,反而在惠王这一代得到了继承、完善与发扬。

        孝公重用商鞅,惠王则开始重用张仪。从此,各国便开始进入了张仪与苏秦两人布下的合纵与连横的战局。

        据《史记》记载:惠文君元年,楚、韩、赵、蜀人来朝。二年,天子贺。三年,王冠。四年,天子致文武胙[zuò]。惠王元年,楚国、韩国、赵国、蜀国都派人来秦国朝见。第二年,周天子还向秦国祝贺。第三年,惠王举行了加冕典礼。第四年,周天子还把当年祭奠周文王、周武王用的祭肉,赐给秦国。

        可想而知,秦国当时势力极大。“天子致文武胙”,便是“礼崩乐坏”的一个例子。“礼别尊卑”,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秦惠王在位将近三十年,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继位,也就是秦武王。

        来学习一段史料: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

        大意是说武王这个人“好戏”。这个“戏”不是今天演戏的戏。但也有戏的成份,类似于相扑、摔跤比赛一类,既有竞技性,又有观赏性。因为武王好武,所以“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小鱼凑一起,王八是一家。他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比较看重体重、力气、肌肉、块头之类。所以任鄙、乌获、孟说这几个举重冠军,都得到了重用。

        有一次,秦武王与孟说又“戏”,这一次戏的项目是举重,结果“绝膑”。直取大意的话,就是肌肉拉伤、骨头折断、五脏受损之类。没过多少日子,武王就死了。而孟说家族就活该倒了祖宗十八“倍”的霉,全族人都被杀了。

        再来看另一史料,来体会一下,武王与他爹、他爷一样有野心。

        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

        大意是:有一次,武王对一个叫甘茂的大臣说:“我想在三川地区打通一条小路,然后乘着车(赶着驴马也行)到洛阳(周朝的首都)去看一看,皇城根到底是什么样子,如果能满足这个愿望,死也瞑目了。”

        因为武王没有儿子,所以武王死后,就让异母之弟当了秦王,这就是秦昭王。昭王也就是秦始皇的太爷——曾祖父,昭王在秦国统一的征途中打下了大片的江山。

        关于秦昭王,有两个故事家喻户晓。一个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愿带和氏璧去秦国,表示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璧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诳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借此拿回了宝玉,说:“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后来,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昭王任用大将白起,与赵国打仗。结果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将士。

        在《千字文》中,有一句叫“起翦颇牧”。起,指的就是昭王手下的大将白起;翦就是王翦,从昭王那时起,王翦就崭露头角;颇就是廉颇,是与蔺相如同朝为官,一武一文的两位有名的大臣。因为赵国有廉颇,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抵抗住秦军,使其不能有深入地进展。后来秦国使用了反间计,让廉颇不受重用,而用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长平一战,四十万降兵被活埋,从此以后赵国便衰弱下去,没有了还手之力,秦国得以长驱直入中原;牧,也就是赵国的大将——李牧,也非常有名。

        总的来说,这位昭王在位时,非常厉害。指挥千军万马横扫中原,打得诸侯各国心惊胆颤。

  • 非常

    楼主 2012-11-17 15:01:5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17 15:10 编辑

         看原文:
         秦孝公据淆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鬬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上次讲到,秦昭王,秦始皇的太爷(曾祖父)分别用了两员大将,一个是白起,一个是王翦,把各国诸侯打得心惊胆颤。秦国发展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一个君王个人的贡献,而是数代人前赴后继努力的结果。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大意是:秦孝公死后,其子秦惠王,秦惠王的儿子秦武王,他们前赴后继,继承穆公、孝公等先辈的遗志——蒙故业、因遗册。“册”是策的意思。然后,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南夺取了巴、蜀二郡。在东部,打得各诸侯心惊胆颤,纷纷割地求饶,以土地换取暂时的和平。在这里,可以看一下前期提供的战国地形图,很容易了解“南兼汉中,西举巴、蜀”这句话的具体意思了。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方面,各诸侯用土地换取暂时的苟安与和平;另一方面,各诸侯也知道秦国的虎狼之心。无论割多少土地、献多少城池,都难以满足大秦王朝东进扩张的野心。于是诸侯十分恐惧,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商讨削弱秦国、对付秦国的谋略。各国不惜拿出奇珍异宝与肥沃土地,用珍宝与土地当原始股来招揽各地人才,从而形成合纵联盟,一起对付强大的秦国。关于诸侯各国合纵战略与秦国连横战略之间的对抗,前面讲过,不再多讲。

        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当时的情况是:诸侯各国也是人才济济、贤能辈出。比如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这四个人号称“战国四君子”。这四君子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他们瓦解分化了秦国的连横战略,建立了合纵的统一战线,使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国都联合起来一起抗秦。以上,就是这一段文字的简单意思。

        现在就把话题扯开,分别来讲这“战国四君子”了。先来说战国时期的“养士文化”。所谓的“养士文化”,就是王孙公子出钱,把那些不做农活,而本身还有点学识的人网罗在自己的门下,供给衣食住行,香车宝马。在战国时期,特别是在战国中期,“养士文化”在各诸侯国的王公贵族中,以这四大君子为代表,引领了养士的风流时尚。

        来介绍孟尝君。孟尝君是齐国宰相的儿子,叫田文。这里还有一个小常识需要交待。原先讲过,齐国原本是姜子牙的封地,春秋时期齐国属于姜氏齐国,但到后来,齐国被田氏集团篡位。所以战国时期的齐国——田氏齐国,与春秋时期的齐国——姜氏齐国,就不同祖同宗了。田文不是姜子牙的后代,姜子牙也不是他的祖宗。

        孟尝君田文从小就很聪明。来看一段史料:
       田婴有子四十馀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
        孟尝君田文的老爸是齐国宰相田婴。田文刚出生时,田婴并不喜欢他。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他生于五月五日这一天,按照当时的风俗,这一天出生的人,男的克父,女的克母;二是他的母亲是一个地位很低贱的小妾,实在没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的话,儿子当然也就不受重视。三是他的长相不俊,个头矮小,不像其他诸公子仪表堂堂。他一生下来,老子田婴就命令把他扔到荒郊野外。但田文的母亲舍不得,悄悄把他养大了。

        田婴一共有四十多个儿子。等田文长大以后,母亲才敢叫他与其他兄弟一齐去见田婴。田婴看到以后,非常生气对田文的母亲嚷:不是让你扔掉吗?怎么还把他养这么大了?田文虽小小年纪,却很有担当,代母亲回答:您为什么就不让养活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呢?田婴回答:据说五月五日出生的人,长到像门框这么高时,就会克父。田文问:请问父亲大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呢?还是取决于门的高矮呢?田婴默不作声,不知怎么回答。田文接着讲:如果是决定于老天,那您就不必杞人忧天。如果是决定于门框,那我们完全可以把门框修得高高的,这不就没事了吗?田婴无言以对。

        还有一件事证明田文与众不同:
        久之,文承闲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馀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意思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田文找了一个机会问田婴:儿子的儿子是什么?回答是: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是什么?回答是:玄孙。田文接着又问:玄孙的孙子是什么?回答是:那就不知道怎么说了。
        田文接着说:您在齐国当宰相已经历了三代国王,而齐国的土地并没有因为您而扩展;您自己的私产有黄金百万,手下却没有一个有本事的人。俗话讲‘将门出将,相门出相’,现在您的妻、妾、家人好吃好穿,而外面那些人士却粗衣麻布都穿不上。您的下人吃都吃不完,而外面那些人士连糟糠都吃不饱。玄孙以后的孙子您都不知道叫什么,可是您现在攒的这些财产,以后有什么用呢?您现在不关心整个国家的局势,反而攒钱为了不知名的后代,是不是很奇怪呢?”
        从后,田婴就更加看重田文,叫他来主持家政,并负责送往迎来。此后,来到他家的宾客也就渐渐增多起来,而田文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各国诸侯都派说客来说情,举荐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了。田婴死后,田文继承了他的爵位,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孟尝君。

        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是一句值得人们反省的话。《三字经》“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与本文的精神是一致的。过去中国人对待财富,对待财产、遗产,是十分理智、十分聪明的。“富不过三代”,这是亘古不易的经验。

        欲知孟尝君与其他三君子的故事,且听下文分解。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我很喜欢!
  • 非常

    楼主 2012-11-17 15:02:3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17 15:14 编辑

    原文:

        秦孝公据淆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鬬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先来回顾。孟尝君年少的时劝父亲田婴的一句话: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臣,就要多想一些国家的大事,不要为了今后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子孙后代,而大肆收敛、积累财富。

        用《中庸》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有钱、有地位、有权势的人,就要做富贵之人应当做的事;没钱、没有地位、没有权势的人,就要做贫贱之人该做的事。也就是劝告人们做事要与自己身份相吻合。

        这句话粗粗听来,似乎有一些势利,但也道出了人世间的学问。一个有权势的人,做下作的事,那便是人生的悲剧。同样,如果是吃地沟油的命,温饱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却饿着肚子攒钱买一个“爱疯”的手机,这只能说是假装时髦、伪装时尚,大可不必。一个人,要素位而行,要学会让屁股指挥脑袋。坐在什么位置,是什么样的身份,就要担当什么样的责任。

        结合孟尝君这一番话,顺带来学习一下《大学》中的最后一段: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zāi]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创造财富有一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耗财的人少。生产快,耗财慢,那么财富就可以经常充足了。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有仁德的人用财富来发展自身的事业,没有仁德的人则会用尽自己的心机去聚敛财富。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从来没有上面的人好仁而下面的人不好义的,也没有好义的人事业会不成功的;也没有好义而不把国家府库中的财富当作自家财富那样爱惜的。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孟献子(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贤臣)说:有四马拉车身份的大夫,就不该去计较那些鸡猪小事;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能够凿冰丧祭的卿大夫,就不该饲养牛羊;拥有百辆兵车的卿大夫,就不该蓄养那些只顾聚敛财富的家臣。所谓的伐冰,就是在过去没有冰箱的条件下,大户人家花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到远处拉来冰块,做成土制的冰箱,来保证祭肉的新鲜。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与其有这种聚敛财富的家臣,还不如有那种盗窃府库的家臣。

        《大学》里的一句话: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当一个人的财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还要变本加厉、贪得无厌地聚敛,其危险程度非常之大,还不如一个盗臣把府库里的财产盗走。这也是老子《道德经》里所警告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国家不要把财货看作利,而要把仁义作为利益。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一个治理国家的君王,如果专门致力于财富的聚敛,那必定是从小人那里受了影响。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zāi]害并至——国君本应行仁义之道,往好处去努力,如果让小人去治理国家,那必定是灾害患难一齐招致而来。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即使再有贤才来补救,也是无可奈何,没有办法了!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所以说,国家不要把财货看成利,要把仁义作为利益啊!

        通过对《大学》与《中庸》里的这两段话的学习,可以体会到,孟尝君对自己父亲的劝告是有远虑的。

        再来了解一段史料:

        齐泯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这一段史料,便是成语“鸡鸣狗盗”的出处。大意是说,在齐泯王二十五年,因为孟尝君养了食客,名声很大,秦国的大老板秦昭王也特别崇拜他。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想留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就挑拨,劝秦王说:“孟尝君是齐国人,让他当相国,对秦国不利,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想找个借口杀掉。

        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孟尝君派人去向她求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做回报。孟尝君非常为难,因为他已经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正好,孟尝君带来的食客中有一个类似《水浒传》中“鼓上蚤”时迁的人物,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于是,这个人便借着月光,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了出来。妃子得到了狐白裘,便想方设法地说服了秦昭王放弃杀孟尝君的念头。

        孟尝君害怕秦王反悔,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逃走。到函谷关时正是半夜,按秦国法律,函谷关要鸡叫才开门。正在大家犯愁之际,孟尝君手下有一个人学起了鸡叫。守关的士兵只得按照规定,起来打开关门。

        其实,这两个人原先在孟尝君的食客中非常不起眼,大家经常嘲笑他俩。经过这一难,因为这两人救了大家,所以从此以后,大家都非常佩服这两人。同时,也很佩服孟尝君那种让人白吃白喝的养士风格。

        还有一个故事叫《冯煖客孟尝君》(国策)。这个故事在《史记》里也有记载,在《古文观止》中也被收录,成语“冯煖买义”与“狡兔三窟”,就是出自这一段故事。

        对照着古文来学:

        齐人有冯煖[xuān]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兮!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寨责[zhài]于薛者乎?”冯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是,愦于忧,而性懧[nuò]愚,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赴,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fǔ]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顾谓冯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沈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煖之计也。

        大意是:有一个人叫冯煖,非常穷,自己都养不活自己。他来到孟尝君门下,想当食客。孟尝君就问他:“你有何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他:“你有何才干?”回答说:“没什么才能。”即便如此,孟尝君还是收留了他。

        手下的人也看不起冯煖,只给他粗茶淡饭。没多久,冯煖弹着他的佩剑唱道:“没有肉吃啊,没有鱼吃啊!”于是,孟尝君就调整了他的伙食。又过了一段时间,冯煖唱道:“长铗啊,这儿出门连车也没有!”——幸好当时不流行散步。于是孟尝君就又给他配了车。又过了一些日子,冯煖又唱道:“长铗啊,在这儿无法养家。”左右的人认为他贪心不足,很讨厌他。孟尝君后来了解了情况,原来冯煖家有老母无人奉养。于是孟尝君就派人供给冯煖母亲的吃用,此后冯煖就不再唱了。

        有一次,孟尝君要在自己的封地收税,就分别问众多的门客:“谁懂税收会计?”冯煖就自告奋勇说自己能干这件事。于是孟尝君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他。辞行前,冯煖问:“债收完了,要买点什么外烟、名表、化妆品之类的吗?”孟尝君说:“您看我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煖来到薛地后,就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事情很快处理完毕,冯煖就迅速回来禀报孟尝君。孟尝君十分惊异:“债都收完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买什么回来了?”冯煖回答道:“我私下看,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阿狗阿马,后庭多的是美女,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所以我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听后十分不悦,说:“诺,先生休矣!”——用北京话来说,就是:得了吧,您老哎!

        后来,齐闵王受到了别人的挑拨,觉得孟尝君的势力越来越大,于是就对他讲:“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大家学一学,过去一个老板辞退高官多有学问!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人还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的到来。见此,孟尝君才对冯煖说:“您为我买的‘义’,乃今日见之。”这就是“冯煖买义”的故事。

        再后来,冯煖就用了一个意法,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冯煖来到了魏国,对惠王说:“齐国把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他可是个宝贝哪。”于是梁惠王把相位空出来,并派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这个惠王就是《孟子》中,“孟子见梁惠王”的那位。我们在《乱说孟子》中讲过他,大家可以到博客上学习。可以说,这个梁惠王整个就是一糊涂蛋。谁都能忽悠他,唯独孟子忽悠不了他。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魏国。

        齐闵王听到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于是连忙派太傅拿着千斤黄金,驾着两辆宝马,向孟尝君致书谢罪(大概少不了给原始股吧)。冯煖又对孟尝君说:“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庙。”齐王照办。冯煖回报孟尝君:“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煖之计也。——孟尝君在齐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因为冯煖的计谋。

        以上,就是成语“狡兔三窟”的来历。

        来听听司马迁是怎么评价孟尝君的,来看一段史料:

        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馀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司马迁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亲自考察过薛地。发现那里的平民百姓性格暴桀蛮横,那个地方的风俗与孟子的老家邹国、孔子的老家鲁国迥然不同——可见圣人教化的不同。司马迁问当地人是什么原因,那些老百姓就讲:“当年孟尝君收养门客,曾经把天下的那些好勇斗狠、违法乱纪的人都招揽在了一起,人数大约有六万多人。”司马迁最后意味深长地讲:“看起来人们传说中的孟尝君好客,确实是一点不假。”这里的“意味深长”

        关于养士,通过前面提到的“鸡鸣狗盗”,觉得孟尝君确实是礼贤下士。但也要看到,司马迁客观的笔墨中,也暗含了孟尝君沽名钓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不足。

        还有一个人讲得更为透彻,那就是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这篇短文,收录在了《古文观止》中。来看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呜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徒哉?鸡鸣狗盗之徒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大意是说:一般的世人,都是肉眼凡胎,所以只知孟尝君喜欢招揽士人,那些所谓的士人因此纷纷归附他,孟尝君也依靠他们,像虎豹一样的从秦国逃脱了出来。而王安石只有一声叹息:唉!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的头子罢了,怎么能够称得到了贤士?否则的话,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士”,齐国就应成为天下霸主而制服秦国(像齐桓公得到管仲一样;像齐灵公、庄公、景公得到晏婴一样),哪里还用得着学鸡叫、学狗盗呢?正是因为阿鸡阿狗、阿猫阿鼠,都拥挤在他的门庭上,才使得那些真正的贤士不来归附他。

       王安石的评论,深透,入木。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感谢你!
  • 非常

    楼主 2012-11-17 15:03:1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17 15:16 编辑

        原文:

        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上几讲介绍了孟尝君,今天开始讲平原君。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平原君是赵国人,字赵胜,是赵国国君的一位公子。相比而言,他是各位公子哥中最贤能的一个。平原君与其他“战国四君子”一样,也喜欢养食客。最多的时候,他所养的食客达到了数千人。

    先来看一段史料: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bì]者,盘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lóng]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大意是说,平原君家住的是高楼大厦,紧临着一家小平房。在这家小平房里住着一个残疾人,是个瘸子,每天总是一拐一拐地去打水。

        有一天,平原君的一个爱妾看到这个瘸子走路的样子,不由地大声笑起来。第二天,这个瘸子找到平原君说:“听说您是喜欢养士。这些人大老远地来投奔您,是因为您重友轻色。我不幸有了残疾,而您的美人居然嘲笑我,所以我希望您砍了这个美人的头。”

        平原君嘴上答应了他的要求,背后却对手下人说:“这小子也不撒泡尿照一照,我的美人笑他一下,他居然让我杀了美人,这不是很过分嘛!”

        过了一年多,平原君发现门下的宾客渐渐地走了一大半。感到很是奇怪,就问别人:“我平素对他们不敢有一点失礼,为什么离开的人会越来越多呢?”

        有个门人说:“这是因为您没有杀掉那个笑瘸子的美人,大家都认为您重色轻友。”平原君一听,就赶紧杀掉了那个女人,并亲自提着她的头到瘸子家道歉。从此以后,那些走了的人又慢慢地回来了。

        这件事,有两个看点:一个是平原君能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这是正面的能量;另一个是平原君居然不把人当人,通过杀一个人来图虚名,这是负面的能量。由此,要看到:看一个人,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现实的人物;不管是距离远一些的人,还是自己比较亲近的人;不管是英雄人物,还是平凡的人,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多重而复杂的。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之所以写得鲜活灵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会把一个人丑化得一无是处,也不会把一个人描述得完美无瑕。

       再来说平原君的第二个故事。这件事发生在长平之战之前。长平之战,在前面讲过,是秦国与赵国之间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战役。也是六国与秦国之间的一个重要战役。在这一次战役中,赵国对廉颇弃而不用,而重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赵国四十万大军被秦国消灭。这样一来,赵国的有生力量就丧失大半,元气再也不能恢复。

        长平之战前,在上党发生了一次小规模战斗,上党也是战略上的要点。地处赵国、韩国与秦国的交界处,兵家必争之地。

       上党此时还属于韩国。在秦国的全力攻打下,上党成了一座孤岛。为了避免更多的流血冲突,再加上害怕秦国的残暴,韩国国君就命令上党郡向秦国投降,而上党郡的最高指挥官冯亭,拒绝了这一命令。

        他想了一个嫁祸于人的计谋,把上党献给了赵国。这样,就把主要矛盾引向了赵国。从而形成韩、赵联合一致抗秦的军事联盟。

        当时的赵孝成王接到冯亭的降书后欣喜得不得了,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啊!赵国的满朝文武,对这一张大饼,却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坚持拒绝,一派主张不要白不要。后来,赵孝成王就征求平原君的意见。平原君认为,即使举全国之力,用一年时间,也未必能打下一座城池,而如今,这么轻松地就能得到韩国的十多座城池,是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于是就极力怂恿赵王接受投降。

        果不其然,矛盾就发生了转化——秦、韩之间的矛盾就变成了秦、赵之间的矛盾。于是,就发生了战国后期国际关系中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长平之战。

        关于那些养士,在讲孟尝君的时候讲过,这些养士大多属于鸡鸣狗盗之徒——也就是在解决一些临时性的问题上,有一点急才罢了。包括孟尝君手下的冯煖,也不过是充当了一个救火队员的角色,而真正具备战略眼光的人才,在这些食客中是没有的。换句话来讲,当时的食客文化、养士文化,也不过是那些公子哥沽名钓誉的一种方式罢了。一个为了沽名钓誉而吸引人才的方式,能吸引到真正的人才吗?

        再试想一下,当年周文王拜姜子牙,齐桓公拜管仲,秦穆公拜百里奚与蹇叔,秦孝公拜商鞅,那是怎样的方式?!而养士文化(请大家重温孟尝君与冯煖的故事),一开始双方都是围绕着这样的一个关系来认识结交的:吃,好吃,请吃;茶,好茶,请喝茶;车,好车,请上好车。人才的供求双方,是建立在基本工资的前提下,那这样的人才会是什么样的人才?姜子牙、管仲及商鞅,那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为了宏伟的愿景而建立起来的供求关系。用现在的话来讲,不给原始股找来的人才,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吧。

        因为矛盾发生了变化,所以就发生了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赵国有四十万人被秦军坑杀,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可以说这也是平原君最大的一个政治污点。司马迁是这样评价他的:

        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

        大意是说,平原君是一个乱世中风雅的贵族子弟,却不识大局,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用俗话说,是属于利令智昏的人物。平原君就是因为上了冯亭的当,贪图上党地区十几座城池,结果赵国四十多万将士被消灭,连首都邯郸也差一点丢掉。

        长平之战以后,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实施了两个计划:一个计划是向魏国求救,这一计划后来就演成了一出大戏,叫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出戏,等我们讲到信陵君时再讲。另一个计划是向楚国求救,于是就有了一个成语——毛遂自荐。

        来看史料,讲一讲这个“毛遂自荐”: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大意是,长平之战以后,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平原君向楚国求救,准备联合楚国一致抗秦。平原君想从他的食客中选出文的、武的一共二十人,一同出访。平原君访问别国,之所以带这么庞大的外交使团,有文官还有武官,这是有精心考虑的——如果能用和平的方式,用大使、参赞一类的文员去说服楚王,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如果大使、参赞君子动口不动手,演文戏解决不了问题,劝服不了楚王,那就演武打片——小人动手不动口,就用武力胁迫楚王签订军事同盟。总之,是一定要排除万难,争取胜利,不成功便成“花生仁”之类的。

        精挑细选,也只凑够了十九个。有一个叫毛遂的人主动请缨:老板,我没出过国、留过洋,经过差额选举,也没人了。那我就自我选举、自我表扬、自我提拔一下,带我去吧。

        平原君就问:你是老几,你在我家白吃白喝多少年头了?毛回答:三年。平原君冷嘲热讽:有本事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好像金子一样总会发光,锥子一样总会出头。可是您老人家,在我这里三年了,既没发光,也没出头,您算是哪根葱呢?老实呆在家里,种在地里,埋在土里吧。

        毛遂说:我是金子,可是没光啊;我是锥子,可是没袋子啊。我请求您老人家,点上电灯看看我这坨金子有没有光;我请求您老人家,敞开袋子,看看我这个锥子(幸好不是锤子、棒子)能不能扎透您的袋子(剪子、包子、锤子,不晓得是不是这个时候发明的?)?平原君于是就敞开了袋子,把锥子装进了袋子,带着毛遂一行二十人,拿着护照出国了。

    成语“毛遂自荐”也由此而来。

  • 非常

    楼主 2012-11-18 10:04: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18 10:07 编辑

        上文讲到“毛遂自荐”,然后平原君打开了袋子,毛遂像锥子一样,钻进了袋子里,跟着平原君来到了楚国。刚开始时,其他十九人还瞧不起毛遂,估计毛遂一路舌战群儒,所以到了楚国的时候,大家已经对他刮目相看了。

        来看史料: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 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大体的意思是说,一行人到了楚国,进入谈判间,坐在谈判桌前,就开始讨价还价起来。

        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平原君等一行人,文的武的齐上阵,对楚王这一方动之以情、晓之以“利”。从早上就开始谈,一直谈到中午,双方还没有就共同联盟达成一致意见。

        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这句话,特别有意思,仿佛这十九个人讲了一上午,这时口干舌燥,气喘吁吁,于是这十九个人就对着毛遂一招右手,说:老哥,你上!

        于是,毛遂手按宝剑,走上大殿,向平原君说:“合众的利弊,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可是你们却从早上谈到中午,早饭不吃,中饭也不吃,连口水也不喝,还这样扯扯扯的,扯破了嗓子,莫非还要扯破衣服不成?”

        楚王看到这么一号人上来扯嗓子,就转身问平原君:“我们两个包子、剪子的,从哪里又来了这么一个锤子啊?还不快给老子滚下去!”

        毛遂按剑上前一步,说道:“大王(八),你之所以敢这么吼老子,不就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吗?但是现在我离你不到十步,远水救不了近火,人再多现在也救不了你。您老王的小命,就在我的手里。我的主人就在您的眼前,您却一点也不顾外交礼节,不给我家主人面子,如此大声吼我!您不是牛吗?你牛,你有本事,那就跟秦国干啊,你对我牛什么牛!”。

       总之按着剑,连劝说带恐吓,结果把楚王吓得只能“唯唯”地——不是打电话的“喂喂”,是唯唯诺诺的“唯唯”。这口气类似于汉朝的“诺诺”,清朝的“喳喳”,日本人的“嗨嗨”。

        经毛遂这么连哄带吓,楚王只好签发“赵楚建盟联合公报”,并且取鸡狗马之血,奉铜盘签订协议。摄影师、记者一并挤上来采访。总之,这是一次胜利的外交,一次友好的外交,一次和谐的外交。双方领导人签完字以后,微笑着合影留念。第二天,联合国及各国的头版,都刊登了这一条新闻。

       取得胜利后,外交团一行二十人重新回到了赵国。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大意是,回到赵国以后,平原君又召开了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对有功的相关人员进行了通报表扬,对没有贡献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口头警告,对于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毛遂先生,进行了特别的精神奖励与特别的物质刺激——奉为上客。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

        表彰大会,暂且放过。此时,楚国还算按合同办事,派了春申君率兵来救赵。同时,信陵君也窃符杀掉了晋鄙,控制了军权,率领部队冲赵国的邯郸奔袭而来,但都在路上。

        讲到这里,还要回顾一下前面的事情:经过长平之战,秦国把赵国打得屁滚尿流,一败涂地。赵国迫于无奈,就兵分两路,一路由平原君率队,向楚国求救;另一路去向魏国求救。那么,向魏国求救的这一路,现在不正好在路上嘛(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所以,趁着他们还在路上的功夫,抓紧时间来讲魏公子信陵君。

        先来摆一摆关系。平原君,赵国人,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武灵王,就是提倡胡服骑射的那一位;赵武灵王死后,继位的是他的另一个儿子——赵惠文王。所以,赵惠文王算起来就是平原君的哥哥;赵惠文王死后,由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所以,平原君现在就服侍着自己的侄子。

        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昭王死后,由魏安僖王继位,所以现在信陵君是服侍着自己的哥哥(同父异母的)。那平原君与信陵君又是什么关系呢?信陵君的姐姐嫁给了平原君,信陵君又是平原君的小舅子。知道了这一层关系,才可以理解为什么赵国遇到了邯郸之围,会去向魏国求救。除了其它乱七八糟的原因以外,还有这一层小舅子与姐夫的关系。

        接下来,开始介绍平原君的这位小舅子——信陵君。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

        大意是说,信陵君仁厚而尊贤。不管是有本事的还是混饭吃的,“滥竽”的不是“滥竽”的,都能得到以礼相待。从不会因为自己出身高贵而对人傲慢。因此,几千里以外的游士都争相来投奔他。食客多达三千人之多。因为信陵君贤明,门下又有众多的食客,所以各诸侯国有十多年不敢欺负魏国。

        在“战国四君子”当中,信陵君当数第一。

        来看一段史料: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有一次,信陵君正与魏王下棋。探子来报,说赵国来进攻了,很快就要进入边界了。听到这个消息,魏王急得把棋一扔,准备召开参谋总长会议。但信陵君扯着他,挡住他,按住他:“哥,再下一盘嘛,那不是什么边界危机,那是赵王在打猎。”这不是钓鱼岛的问题,只是钓鱼的问题。

        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虽然魏王重新落座,重新落子,但心不在焉,心不在博。过了一会儿,探子重新来报:赵王猎耳(不是猎嘴,不是猎脚)。

        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魏老板十分吃惊:“小弟,您是如何知道的呢?”公子回答:“小弟我有FBI,赵王有什么事,小弟我一清二楚的。”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通过这一件FBI的事,魏老板知道,虽然信陵君没有读过MBA,但却很有本事。担心这个小弟心怀逆志,有一天会取代大股东,因此就不敢再把国家的大事、要事,比如说把GDP的事交由信陵君打理。

    ---【未完待续】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我很喜欢!
  • 非常

    楼主 2012-11-25 20:55:0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25 21:00 编辑

        上一讲,讲到“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魏老板知道,信陵君很有才干,所以就不敢把国家的大事、要事,交由信陵君打理。

        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讲了,不要忘了赵国的邯郸还等着魏的救兵呢!

        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大体的意思是:接着回到长平之战上来。秦与赵经过长平之战,秦军坑杀了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后,接着把赵国的首都邯郸围住。所以赵国就兵分两路:一路,由 平原君带着“锥子”毛遂前往楚国(通过软硬兼施、文攻武卫,楚国同意帮助赵国);另一路,就向魏国求救。

        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信陵君又是魏王的弟弟。于是她就以平原君的夫人和魏王姐姐的身份——加班加点一连写了好几封十万火急的信给魏王与信陵君,求他们看在姐姐的面上,拉姐夫一把。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魏王也小给了点面子,就派大将晋鄙,率领十万将士前往赵国。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秦昭王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派出外交部官员警告魏王:赵国的首都邯郸快要被秦国攻下来了,如果有哪个诸候国敢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我国干掉赵国后,腾出手来,必定移师攻打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魏王受到了外交大使的奉劝、抗议、不满和警告后,就害怕了。于是就让晋鄙将军,止步于邺这个地方。名为救赵,实为作壁上观——这便是成语“作壁上观”的由来。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原君派出的外交官、特使、秘使之类的一个接一个、一批接一批地来到魏国,并责怪信陵君。“让”,在古语中,是责怪的意思。猜想一下,行使“让”的外交官,一定是秘密特使,要是公派的公开的公使,一定不会公开“让”的。平原君的特使就“让”信陵君说:“我当初和你结为亲戚,娶了你姐,就是看在你为人高尚,到关健时候能多伸一只手、多张一嘴口、多出一把力。如今,邯郸快完了,我怎么没看到小舅子你行侠仗义呢?”接着又“让”道:“如果你不把姐夫我放在眼里,也就算了。我是男子汉大丈夫,给秦国人当奴隶也没关系。可是,你就不为你姐想想吗?”咱们设想一下,经过姐姐、姐夫这么一番声泪俱下、稀里哗啦的,什么小舅子都会被感动的。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于是信陵君就非常着急,多次向魏王求情。他周围的养士、宾客,也通过各种关系千方百计地想说服魏老板。

        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但魏老板鼠头鼠尾,始终不肯听公子的建议。为什么说是鼠头鼠尾呢?一方面是怕秦国,另一方面,前文也讲过,怕信陵君。由此可见“攘外必先安内”,古已有之。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一猜度,就这架势,也劝说不了老板,估计再劝也没戏了。但是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姐姐、姐夫哭天抹泪,所以只好召集自己的门客、家丁、门卫、打手,外加若干城管,凑了一百多辆战车,准备跟秦国拼了。当时的城管可能不行,要是如今的城管,邯郸之围拱手可解。

        正当公子信陵君准备“壮士一去‘西’不复返”的时候,有一个叫侯嬴的食客,就给他出主意——关于信陵君与侯嬴的相识也有一大段故事,这里就不多讲了。因为再多讲下去,这邯郸恐怕就要被多围一天,平原君及平原君夫人的眼泪又要多流一天了。侯嬴就给他出主意:大意是说,魏王有一个宠妃叫如姬,您曾经有恩于她。她也日思夜想欲报之于陛下,现在只要您金口一开,她必定会帮忙。您就请她把魏王的虎符偷来,这样就可以夺取军权率兵搞秦了。

        于是在如姬的帮助下,信陵君拿到了虎符。但信陵君拿到虎符后还有些犹豫不决,于是侯嬴又讲: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也是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且,侯嬴还把他的一个做屠夫的朋友朱亥,介绍给了信陵君,让他也像平原君带“锥子”毛遂一样地带上。这样,信陵君就拿着虎符带着“锥子”朱亥来到了邺县,见到了大将晋鄙。

        晋鄙虽然看到了虎符,但心里还是有所怀疑,拒绝交出兵权。此时,屠夫朱亥拿出一把大铁锤(不是大铁锥),一下子就要了晋鄙的命。可见这样的事,一般都是临时工干的。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于是公子就命令:如果父子一起在军中的,父亲可以回家。兄弟一起在军中的,兄可以回家。如果是独子的,也回家,有养老保险。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然后整理整理、归拢归拢,得精兵八万,进兵攻秦。秦兵一看,乖乖隆里咚,好汉不敌四手啊,于是退兵。邯郸之围,终于被解。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

        信陵君偷了魏王的虎符,杀了大将晋鄙,必定也回不去了,于是就留在了赵国,休假式疗养。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陵君在赵国一个长假,就休养了十年。此时,秦国听说信陵君在赵国,就不断出兵攻打魏国。魏王这回头痛脑热了,于是就派出外交大使,请公子回去。信陵君也怕魏王秋后算账啊,于是就对自己的门人发狠,说:“谁要是再敢为魏王派来的人通报情况,吃里扒外,老子就整死他。”所以那些跟随公子从魏国来到赵国的食客,没有人敢劝公子回去,只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

        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但也有两个胆大的,一个叫毛公,一个叫薛公,敢去见公子,并劝说:“公子啊,您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之所以在诸侯中还有名望,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如今,秦国正攻打魏国,如果秦兵打下了魏国,占领了大梁(魏国的首都,所以魏国又叫梁国),一旦您老人家的老家没了,您老人家原来的原始股没了,您老人家还有什么价值呢?”语音未落,信陵君面色大变,赶紧地收拾行囊,一路小跑着回救魏国来了。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

        兄弟两人一见面,执手相看泪眼,大哭一场,不计前嫌。魏老哥重新让弟弟信陵君执掌帅印。各国听说公子做了统帅,于是都派兵来救魏。秦国的大将蒙骜[áo]被打败,一直退到函谷关,秦兵缩着脑袋再也不敢出来。因此,信陵君的名声大振,品牌价值堪比“苹果爱疯”。

        陵君,可以说是“战国四君子”中名声最好的。司马迁是这样评价的: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汉高祖刘邦当年小的时候,就多次听说过信陵君的事迹,十分崇拜他。所以等他做了皇上,每次经过大梁时,都要祭拜魏公子。在高祖十二年时,平定黥布(也叫英布)之后,经过大梁,还专门下令拨了五户人家给公子守陵,让他们世世代代按时祭奠信陵君。

        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战国时期,那些公子哥们追求时尚,大兴养士,但能像信陵君一样,真心访求隐者贤士的人却不多。他能不以结交下等人为耻(比如结交屠夫朱亥),所以许多人都忠于他。信陵君名满天下,绝不是徒有虚名的。所以汉高祖每次经过大梁时都要祭拜他,并派专人为他守墓,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原因的。

        陵君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闲,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厘王亦薨。

        大意是说,因为秦国看到魏国有信陵君在,下不了手,就使用了反间计。派人找到了曾经在“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被大锤干掉的大将晋鄙的门客,让他们编造谎言进行散布,说信陵君想谋反。魏王的疑心病又犯了,就派人接管了信陵君的兵权。、

        公子看到自己第二次被魏王抛弃,就称病退朝,自暴自弃,以酒为乐,声色犬马。最后,没有通过“酒精”考验,因酒中毒而死。同一年,他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他的老板魏安厘王,也驾鹤西去(是不是化为一缕青烟,就不知晓了)。

  • 非常

    楼主 2012-11-25 21:01:3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1-25 21:04 编辑

        前几讲,介绍了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

        现在介绍楚国的春申君。

        国的春申君,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出使秦国,包括在秦国当人质阶段;二是回到国内辅佐楚王抗秦兴楚阶段;三是后期老迈昏庸阶段。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
        大意是说:春申君,楚国人,姓黄名歇。春申君这个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曾经到过很多地方,拜过很多老师,因此学识渊博。在楚顷襄王时期,因为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楚王很赏识他,并把他派到秦国,当上了驻秦大使。

        楚顷襄王的老爸是谁呢?是楚怀王,也就是流放屈原的那一位。楚怀王时期,也是苏秦挂六国相印,张仪挂秦国相印的时期。

        文讲过,苏秦这一方代表六国,主要的战略思想是合纵以抗暴秦。张仪这一方代表的是秦国,主要的战略思想是连横以破六国。连横战略的延伸,就是远交近攻。而楚国相对于赵国、韩国、魏国而言,是相对较远的国家,也是秦国拉拢、分化、腐蚀的对象。所以,张仪多次出使楚国,连哄带骗地把楚怀王弄到了秦国。最后楚怀王就在秦国休假式疗养,最后客死他乡的疗养院。

        这个楚顷襄王便是楚怀王的儿子。楚怀王死后,子承父业,当上了楚国的大老板。新上任的楚老板,看春申君善于辞令,能说会道,就派他当上了秦国大使(现在的大使,据说要坐头等机舱,当时可能是坐头等牛舱)。

        之前,秦昭王派白起攻打韩国与魏国,在华阳这个地方挫败两国联军,这两个国家只好屈服了秦国。春申君担任驻秦大使,听说秦国要联合韩国与魏国,组成三国联军,进攻楚国。于是,一方面紧急召见秦国外交部相关人员,抗议,又是警吿,又是不满(一般来说都要走这个流程);另一方面代表楚国,递交正式书面材料。

        个书面材料的大体意思有两个。一个意思是,您不是向来奉行“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吗?我们楚国是您远方的客人啊,我们楚国应是您讲友谊、讲哥俩好的对象啊!而离您近的韩国与魏国,就是您嘴边的海参、鲍鱼啊!近的您不吃,非要伸着脖子,张着嘴来吃远处的白菜、土豆,是不是不太明智呢?第二个意思是,您联合的这两个国家,是您打败的国家,他们是屈服于您家的“高压锅”才变软的。您现在要攻打楚国,必定要借道于这两个国家,如果他们突然变卦,反戈一击,秦国的军队就危命了。您看过《集结号》吗?看过了就会知道有时候兄弟也不可靠啊!

        秦昭王看到书面材料后,点头称是,中止了白起的进攻计划。一方面拆散了三国联军,另一方面还派人与楚国把外交关系确定为战略竞争关系,派驻大使订立了盟约。这样,春申君不负“楚”望,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任务,让楚国避免了一场大的战争灾难。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兄弟不可靠以外,盟约也不可靠。怎么办?只有相互做人质——信用不可靠,信用不能作抵押时,只有用人质来做抵押。这人质还不能是一般的人员,更不能是临时工,一定要是今后有可能继承王位的人质。所以两国的盟约签订后,楚顷襄王就派他的太子完与春申君一起来到秦国当人质。

        来学习一段史料: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

       体的意思是:两人在秦国当人质多年以后,楚顷襄王病了,但太子完在秦国回不去。太子完平时很善于交际,常常在大使馆时不时地召开酒会、舞会、庆功会,甚至是借着谁的老爸老妈过生日,或者是谁的姑姑、姐夫、小舅子、小姨子过生日什么的时候,总是变着法儿的建个名目搞个聚会。可能在这会那会上,太子完认识了宰相范雎,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时,春申君就问范宰相: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您与太子建立的是真正的友谊吗?这种友谊经得起“酒精”的考验,经得起患难的考验吗?回答说:当然滴,必须滴,肯定滴。

        春申君接着说:现在,楚王在老家可能不久就GAME OVER了,秦国最好是放太子回去继承王位。这样的话,太子当上了老板,必定会感恩戴德,不仅对秦国好,还会对您好。两国还会从战略竞争与合作关系,变成战略合作加友谊关系。如果太子完回不去,还待在秦国,无非是一个老百姓。万一楚国另立新君,新君继位之后,是不是听秦国的话,就不得而知了。还是熟人靠谱,还是熟悉好办事,对不?希望您老人家三思而后行,温故而知新,日参省乎己,掂量、思考、琢磨、权衡。

        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

        之后,范大人又描眉画眼、添油加醋地把春申君说的话在秦昭王面前描绘了一番。秦王回复:“让太子的师傅先回家探听虚实,看看楚王是真病还是假病,回来以后,再作决策。”

        另一边,春申君为太子出主意:“秦王现在把您继续留在秦国,是为了图更大的利益(可能像当初拘押楚怀王一样)。您留在秦国,没什么本钱,也没什么好牌可出了,所以我非常担心。楚王的兄弟阳文君,还有两个儿子在楚国,如果您回不去,楚王一死,我担心阳文君的儿子就会被立为接班人。这样一来,您当董事长了地计划就泡汤了。您干脆走为上策,跑吧。我继续留在秦国,要杀要剐就随他秦王‘大小便’了。”

        于是楚太子完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者的车夫,撒丫子跑回了楚国。而春申君则留在大使馆内,推说太子最近身体小恙,酒会、舞会等一切娱乐活动全部停止。

        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摸着太子跑远了,不再撒丫子了(可能在洗脚店做足底了),春申君就来到秦昭王面前投案自首:“楚太子跑回去了,走远了。黄歇我当死,请秦老板整死我吧。”昭王听后大怒,想叫春申君自杀。关键时刻,太子完的朋友——秦国的宰相范雎,为春申君求情了:“黄歇为人臣,舍命救主,忠心可嘉,杀了不好,——太子当了老板以后,必定会重用黄歇,不如宽宏大量赦他无罪,做个顺水人情放他回去,这样也好借机加强两国关系。”于是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建议,把春申君也放回了楚国。

        以上是春申君三个阶段中的第一段——外交使命阶段。回到国内以后,春申君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
                                                                   【未完待续】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学习了
  • 非常

    楼主 2012-12-2 21:28: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2-2 21:34 编辑

        一讲介绍了春申君在秦国当大使的经历。后来他劝说并掩护太子完逃回了楚国,自己昂首挺胸大义凛然地来到秦昭王面前谢罪。在宰相范雎[jū]的求情下,秦昭王把春申君也放回了楚国。

        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

        春申君,也就是黄歇,从秦国回到楚国三个月之后,楚顷襄王一命呜呼。太子完毫无争议地当上了楚王,也就是楚考烈王。一朝天子一朝臣,论功行赏,黄歇理所当然被新老板任命为CEO,封之为春申君,并且分割了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十二个县)当作原始股。

        过去的太子完,现在的楚考烈王,何许人?就是前文中提到的——毛遂(自荐)拿着长剑连哄带吓的那位老板。

        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一段大体的意思是:春申君当上楚国宰相后,这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被合称为“四君子”。四人分别开了四家酒店,而这四个酒店靠提供免费的“午餐”,大养食客,招揽人才。

        “以相倾夺,辅国持权”这八个字说得很深刻。“以相倾夺”,大意就是这四个酒店的CEO之间,相互竞争;“辅国持权”,大意就是在辅国的同时,还把持着朝政,有挟兵自重的意思。

          这样一种以私权为重,以国家为轻的养士文化,是不会长久的。

          春申君为楚相四年,秦破赵之长平军四十馀万。五年,围邯郸。邯郸告急于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当是时,楚复强。

        意是,春申君做楚国宰相第四年,发生了秦国与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先前讲过)。长平之战之后,赵国的四十万大军被秦军坑杀,然后秦军一路挺进,把赵国的首都邯郸围了起来。

        前文在介绍过,邯郸被围,平原君派出了两路人马:一路是平原君亲自带队,外加毛遂等一干人,来到了楚国;一路是由平原君的夫人写信、发电报、发E-mail等,向自己的弟弟信陵君求救。经过毛遂在两国谈判桌上的一番文攻武卫、连吓带哄、胡萝卜加大棒,楚考烈王终于同意建立军事同盟,并且委派春申君兼任军事统帅,来到赵国一起抗秦。这样,赵国在魏国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君的协助下,解了邯郸之围。

        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当是时,楚复强。

        春申君做楚相第八年,率军北伐灭掉了鲁国。又任命荀卿,也就是荀子,或叫荀况,做了兰陵县令。这样,楚国渐渐强大起来。

        由此可知,春申君从秦国回来后,当上宰相辅佐楚王的这一段时间里,是立了大功的。

        以上就是春申君的第二个阶段。

        三个是老迈昏庸的阶段。先来看一段史料:

        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春申君当楚国宰相的第二十二年,东边各国依然担心西边秦国无休无止的攻伐,所以就召开了“东盟”会议,继续合纵策略,一致抗秦。由过去的消极防御、被动挨打,到现在的积极进攻、主动出击。

        这一次“东盟”的名誉主席是楚考烈王,执行主席就春申君。六国联军在执行主席的率领下,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歌,浩浩荡荡来到了战略要地——函谷关。结果,秦军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三下五除二,就把联军打得稀里哗啦、四散奔逃。执行主席的联军被打,名誉主席的脸上就被打,所以特别没面子。名誉主席没面子,怪别国的军队也怪不着,只好拿春申君出气。于是,春申君回到国内,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少不了挨一通“娘西匹”的臭骂(是不是掴耳光,就不知道了)。从此以后,春申君就被疏远了。

       管春申君受到了冷落,但还是有点咸吃萝卜淡操心。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
        楚考烈王一直没有儿子,春申君“正事”不让干了,就干点不正的事吧。于是就操心起楚考烈王后代的事情。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搞了一系列类似中国好声音、中国好身材之类的选美大赛,把那些声音甜、身材好、长相俊的冠军、亚军、季军,海选以后送入宫中。

        可惜楚王不争气,还是无子。
        于是,那样的环境下,就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干露露、干妈妈之类的人物。但这个人不是干妈妈,而是干哥哥。

        来看史料:
        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毋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
        有一赵国人叫李园(干哥哥),带着他的妹妹来到了楚国,想把他的妹妹(干妹妹)进献给楚王。听说楚王有男科病,担心妹妹如果生不出儿子来的话,蜜月期一过就会失宠,于是就投靠春申君,耽误了进宫的日期。

        然,干哥哥的妹妹也一并投怀送抱,又“依”又“靠”,结果这个干妹妹“投靠”春申君以后,就有了身孕。后来,干哥哥与干妹妹有了一个计谋:干妹妹劝说春申君趁着自己的身孕还未被发现,把自己送到楚王那里也“投靠”一下。
        来看史料:
        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

        干妹妹跟春申君讲:“妹妹我刚有身孕不久,别人还不知道。如果您能把妹妹我送到楚王那里投靠一下,楚老板必然会喜欢妹妹。如果老天有眼,让妹妹我生下一男娃,不就是您的亲儿子、楚王的干儿子当上楚王了吗?到那个时候,您就好像太上皇一样,整个楚国不都是您的了吗?您就不会像现在一样凄凄楚楚受人冷落了,对吗?”
        干妹妹说不定还会用现在的流行语对春申君说:元芳,这事您怎么看?

        春申君一听:“啊,元芳啊,此计甚妙!”就让干哥哥与干妹妹搬到了更好的地方住了下来,自己屁颠屁颠地来到了宫里告诉楚王。
        或许会对楚王说:“现在选的这个妹妹不仅有好声音,还有好身材(有没有好身孕不知敢不敢说)。”楚王一听十分高兴,恨不得快马加鞭让春申君用八抬大轿把干妹妹请进宫来。

        妹妹进宫后,楚王对她十分宠爱,再过不久(按楚王的日子来算,用不着十月)就生下了一个男孩。楚王老年得子,高兴不在话下。立了干儿子为太子,李园的妹妹被封为王后。李园因为干妹妹的原因,也受到了楚王的重用,干起了正(政)事。

        而春申君是不是有正事可做呢?下文再讲。


  • 非常

    楼主 2012-12-2 21:28:3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2-2 21:39 编辑

        一讲,说到李园的妹妹从春申君那里转让给了楚王,生下一子,这孩子后来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李园的这个干妹妹就成了王后,干哥哥又以干妹妹而贵。这样,李园就进入了朝廷干起了正事,受到了楚王的重用。

        前文讲过,这个干妹妹怀的孩子对楚王来说,是名符其实的干儿子——与他没有血缘关系,孩子原本是属于干妹妹与春申君的,所以这里就有极不可告人的秘密。
        来看史料:
       
    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园把妹妹献给楚王,后来干妹妹被立为王后,干儿子被立为太子。这个时候,兄妹两个就害怕春申君泄露秘密,从而危及他们的地位。于是就暗地里培养起了一帮杀手,准备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对春申君下黑手。其实,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干哥哥、干妹妹、干儿子的事,早就成了“谣言”。用当下的话来讲,所谓的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馀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

        一段的大意是:在春申君为宰相的第二十五年,楚考烈王大限将至,喘不了几口气了。宫廷里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早就暗流涌动。
        这时,春申君的一个叫朱英的养士,就开始劝说春申君了(大家要去体会朱英的谈话艺术。我们讲写作文一定要开门见山,但谈话的艺术,特别是政治的谈话艺术,就不能开门见山了,一定要拐弯抹角)。朱英就对春申君讲:“这世界上,常有想不到的福,稍不留意,天上掉下来的金元宝就会砸着人的脑袋;也会有想不到的祸,一不小心,会因为身体超重掉进马路里去。您现在处在毋望之世,伺候着毋望之主,所以您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乱世佳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您怎么没有想到用一个人来帮助您呢?”
        春申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摸后脑勺了,问:“什么叫毋望之福?什么叫想不到的福呢?”朱英回答:“您老人家做楚国的CEO二十多年了,虽然名义上您是CEO,实际上董事长早就不省人事。楚王只是名誉董事,而您是暗地里的董事长了。现在,楚王躺在病床上,边上放着一罐氧气瓶,鼻孔里塞着氧气管在喘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O’了。您老人家以后就保着个小国君(对春申君来讲不是干儿子),代他行使国家大权,您就像过去的伊尹、周公那样,等小国王长大以后,再还政于他。”

        带介绍一下伊尹、周公。
        伊尹是商汤王的辅佐之臣。商汤王死后就把太子托孤(不是托儿)给了伊尹,伊尹就像父亲一样管教着太子,亲掌国政。等太子长大以后,就还政于太子,这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武王死前,也把周成王托孤给了周公。周公也是像父亲一样,管教、看护、辅佐着周成王(当时有很多的流言蜚语,说周公有可能篡权)。后来周成王长大了,周公也如约还政于周成王。这也成就了另一段历史佳话。
        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朱英接着说:实在不行,您就面朝南,屁股坐在龙椅上,嘴上叫着“孤孤孤孤”(幸好不是“咕咕咕咕”)。您老人家一称孤,那楚国就是您老人家的了。这难道不是意想不到的福吗?这就是毋望之福也。(一说到“咕咕咕咕”,写文章要言之有声,讲课也要言之有声,就生动了。)

        何谓毋望之祸?——春申君接着问:什么叫意想不到的灾难呢?朱英回答:“干哥哥李园,现在虽然不是宰相,但他是当今楚王的大舅子,是未来楚王的大舅舅。虽然现在他不带兵,但是他带刀啊——现在他的家里养了不少亡命之徒,个个带刀,人人拿剑。他只要看到楚王一口氧气吸不进,就会抢先入宫掌权,并把您杀掉灭口的,这就是毋望之祸啊!”

        何谓毋望之人?——春申君就问了第三个问题:谁是意想不到的、帮助我的人呢?朱英回答:“您就先把我安排到宫中做侍郎,等楚王一‘O’, 干哥哥要是敢入宫夺掌,我就替您把干哥哥‘干’掉。”春申君此时是莞尔一笑:“得了吧你!李园不就是个软蛋吗!我对他那么好,他怎么敢大胆乱来呢?”
        朱英一看春申君不听他的话,心里盘算:我这简直就是在挑拨舅子与妹夫的关系嘛!于是就因害怕被连累而逃跑了。

        想而知,此时的李园再也不是那个小瘪三式的干哥哥了,他的私欲膨胀到要变干哥哥为亲哥哥了。没过多久,楚考烈王一命呜呼,呜呼哀“栽”地栽掉时,“亲”哥哥抢先入宫,夺得了控制权。让那些豢养的带刀带枪的人——“武汉”,埋伏了起来,等春申君大摇大摆、踱着四方步来到宫门时,就被这些“武汉”刺死了,还把他的头割下来,扔出了宫外。春申君一族也让“亲”哥哥给灭掉了。
         再后来,干妹妹的亲儿子继位,史称楚幽王。

        【未完待续】
  • 非常

    楼主 2012-12-2 21:29: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2-2 21:42 编辑

        几讲,讲到春申君一生三个阶段:出使秦国阶段、回国辅政阶段、老来昏庸阶段”。最后,春申君死在了干哥哥李园手中,整个家族被李园灭掉了。这就是春申君的一生。这一生,可以说成是“功过毁誉,各参一半”。

        司马迁这样评价:
       
    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体是说:我曾经去过楚国,参观过春申君的故城,那里的宫殿建筑十分壮观。想当初春申君劝说秦昭王不要攻打楚国;想当初初春申掩护太子完逃出秦国,多么的大勇大智。而后来,却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受制于李园,家族也被李园所屠,那是何等的老迈昏糊。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应该就是指春申君不听朱英的劝告所造成的后果吧。

        实际上,像春申君这样早年勇武、中年智慧,而到晚年糊涂的人,比比皆是,十分普遍,值得很多人再学习。

        国学,一个通常深入的方法,就是经史合参。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理论;史,就是为这些理论提供的事实。比如说春申君的一生,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来比照合参,意思就更为鲜明了。孔子讲: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申君早年的时候,也是有志于学,博学强记,由此而被委派到秦国当外交大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怕就是先期在楚国当宰相时建功立业壮大楚国之时。再往后,受到干哥哥、干妹妹的影响,私心里想到了有一天自己的私生子能当上楚王,而自己能当上楚王的老爸,这怕是不能“知天命”吧?再后来,朱英劝告他应该采取果断措施时,他也听不进金玉良言,结果朱英也被迫逃走,怕也是不能“耳顺”吧?

        以上就把“战国四君子”介绍完了。不是在讲《过秦论》吗?为什么要在四君子身上花这么大的功夫?莫非想这过秦论一直过下去?还是想让这过秦论过不下去?清顺治皇帝出家时有一句出家偈:“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头一句话是指时间:历史如梦,一晃而过;后一句话是指空间:一国也好,一家也好,一人也好,无非都是一局棋。万里江山,摆出一幅大棋局。

        《过秦论》原文中讲的这一段,时间在战国后期,也如一盘棋。这一盘万里江山的棋,其双方是由西边的秦国与东边的各国联军对弈的。打个比方,秦国这一边,是专业队;诸侯这一方,叫杂牌军。专业队的首席教练是张仪(提出连横战略),副教练是范雎(提出远交近攻战略)。杂牌军这一方,首席教练是苏秦,提出的是合纵战略。专业队这一边,因其职业化程度较高,所以种子选手相对固定。而杂牌军这一边,职业化程度很差,常常是为了应急参赛而临时拼凑。棋手、参赛者还经常变换。一会儿是孟尝君,一会儿是平原君,一会儿是信陵君,一会儿又是春申君(再玩下去,就要请太上老君了 )。

        解了“万里江山一局棋”的双方,理解了双方的主教练,也理解了双方的主要棋手,那就好理解下棋的棋子了。来看《过秦论》的原文:

      
      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秦有馀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如果说“战国四君子”是杂牌军的主要参赛者的话,那本文中所点到的无数人物,怕就是棋局中的棋子了。

        段还是直取大意:这时的东方,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及楚国的春申君,这四位都是明智忠信、宽厚爱人的君子。他们想瓦解秦国与东方的连横战略,建立了与东方各国的合纵战略,组成了由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组成的杂牌军。此时杂牌军中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物做高级顾问;有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做联络官员;有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带兵上阵(别轻言带刀 )。杂牌军往往搞地盘战术与人海战术,常靠着十倍于秦国的地盘,多达百万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西进攻秦国。

        国这支专业队却从从容容地打开关门,让六国军队西进。东方杂牌军把棋子摆到了函谷关,刚过一点就开始徘徊犹豫了。别说什么横冲直闯,别说什么马跳卧槽,也别说什么当头炮之类的了,就是小卒都过不了界河啊!结果,秦国没费一支箭杆、一只箭头,车停在车库,马拴在槽厩,炮放在马后(更别提什么航空母舰、核导弹了),就把六国折腾得疲惫不堪。东方各国拼凑起来的杂牌联军,没多久就瓦解了。

        于是各国又分别打起了小算盘,纷纷向秦国讨好(用现在的流行语讲,叫“卖萌”)。于是秦国就趁势进攻那些不知是因为疲惫而卖萌,还是因为卖萌而疲惫的各国,打得东方各国卖不了“萌”了,只好卖身了——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各国卖完了萌再卖身,没身可卖的时候,就只好让秦国一统天下了。较强的大国宣告投降了,较小的国家只好朝拜。

        以上就是秦昭王在位时,为秦国打下的大片江山。秦昭王死后,接着就是秦孝文王。秦孝文王之后,就是秦庄襄王(即秦始皇之父)。但是这两位老板的寿命都不长,收购兼并的业绩,并不是很明显。

        消化了四君子,方能更好地消化这一局棋的最终结局。这也是前文中所提到的,博弈的双方主要是以四君子来唱主角的。这也是花很多时间来讲解“战国四君子”的原因。
        再来回顾小结一下这四君子。

        先,这四君子的特点之一:他们是皇亲国戚(准确地说是皇亲,因为国戚是指母亲这一族),特别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他们与本国国君的关系很密切,不是皇叔,就是皇兄、皇弟。而楚国的黄歇(春申君),虽然不是皇亲,但不知大家是不是还记得,他老人家还曾想当皇爹?所以,就上述意义上来讲,以上公子均属“皇军” 。所以,当自己的国土受到秦国侵犯时,他们作为“皇军”,理所当然要首当其冲地去维护自己的利益,理所当然地要作为参赛的主力。想必,这也是贾谊在《过秦论》的这一段中(秦昭王时期)把四君子提在前面讲的原因,也是在乱讲《过秦论》中讲四君子特别多的原因。

        二个要讲的:虽然在一致对外上,齐王与孟尝君的利益是一致的;魏王与信陵君的利益是一致的;楚王与春申君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对内的关系上,他们的利益又是冲突的,他们之间还是有猜忌与防范的。

        比如,当年就是齐缗王不相信孟尝君,才会有“冯煖卖义”、孟尝君“狡兔三窟”的故事。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然后杀了将军晋鄙。后来秦国使用了反间计,派人找到了晋鄙的门客,让他们编造谎言进行散布,说信陵君想谋反,魏王就派人接管了信陵君的兵权。还有楚国的春申君,也因为率领联军攻打秦国未果而受到了冷遇,继而自己梦想着有一天能当上皇爹。这些都说明君臣相忌的程度十分严重。

        所以,从总体上来讲,四位君子在对外的时候,既有维护本国利益的一面;但在对内时,又有维护自己私利的一面。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八个字:“以相倾夺,辅国持权”。“以相倾夺”大意就是:相互竞争,抢夺资源;“辅国持权”大意是:在辅国的同时,还把持着朝政,挟兵自重。

        三个层面,所养之士。孟尝君的养士代表,主要是冯煖;次要的,是鸡鸣狗盗之徒。平原君的养士代表主要是毛遂。信陵君的养士代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侯蠃,一个是朱亥。春申君的养士代表,主要是朱英。俗话说“有奶便是娘”,发工资的是老板。这些人,有些有大才,有些有大勇。但表现出来的,虽然卖叫,但不卖座。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老板。所以,这些食客表现出来的大智大勇,往往集中在救火队员这样的角色,往往是自己的主子有了急难重活时,才有所表现。这恐怕因为他们都是临时工,没有编入正式公务员的原因吧 。

       由此来看,这也恐怕就是“四君子”虽然组成了参赛队,表面上看人才济济,但最终打不过秦国的原因之一吧。有一句话说得好:用师则王,用友则霸,用徒则亡。

                                                               【未完待续】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感谢你!
  • 非常

    楼主 2012-12-11 21:29:0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2-11 21:38 编辑

        一讲,秦孝公死后,秦惠王、秦武王、秦昭公继承了先祖的遗志,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秦昭公死后,接下来就是秦孝文王及秦庄襄王。但这两个人的寿命都比较短,对历史的影响不大,一笔带过。接下来秦始皇的出现,又给中国的历史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jù],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段大意:从秦始皇开始往前推,一直算到秦孝公,一共有六代,即: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公、秦孝文王及秦庄襄王。秦始皇在这六代人努力开疆拓土的基础上,又挥动长鞭驾驭天下,灭掉了东西二周与各国诸侯,坐上了皇帝的龙椅,统治着四海,手执铁棍、长枪治理着天下。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fǔ]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他向南征服了百越之地。所谓百越之地,就是现在的广西、广东、福建一带,并在那里设置了郡县(也就是政府行政机关),使那里的黑社会、白社会的老大都向他请降。他还命令蒙恬修筑长城,坐镇边关,把匈奴人向北赶出七百多里地,使他们不敢接近秦国的边界,更不敢弯弓搭箭前来报仇。

        到这里,再顺带介绍一下蒙恬。《千字文》里有一句,叫“恬笔伦纸”。这里的“恬”就是蒙恬。这位将军不仅能武而且能文,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良了毛笔,发明了狼毫。这里的“伦”指的就是蔡伦,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造纸术。我们通常会误以为在蒙恬发明狼毫之前没有毛笔,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纸。而实际上是,两人在吸取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罢了,毛笔和造纸,不是凭空而来,横空出世。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秦始皇废弃了古代贤圣的路线、方针、政策,焚烧了百家之言,想靠一种思想、一种声音、一种教育、一种宣传来愚弄百姓。如果说前几代君王统一的路线,还算是行侠仗义的话,那到了秦始皇就完全变了质。

        堕名城——秦始皇即位以来,铲平、摧毁了各国的城墙。

        杀豪俊——残杀那些持不同政见的人。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jù],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灭掉六国后,把六国的兵器(不知道包不包括菜刀)收集到咸阳,把那些矛啊、盾啊、剑啊、枪啊什么的放到炉子里,然后铸成了钟与十二个金人(不是金子的金,是金属的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六国的武装,让他们没有办法造反(不知当时家用的菜刀会不会实行实名制)。前面讲过,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除了少部分人持着从秦兵那里夺来的兵器以外,大部分人是“锄櫌[yōu]白梃[tǐng]”,说白了就是扛着锄头、棍子、大棒之类。

        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秦国便以华山作为东边的城墙,以黄河作为护城河。他们住在高高的大城里,下临深不可测的沟壑。他们派出保安队长、政委等大员,说不定还带着几条德国黑贝守着大门,士兵们执着长枪短炮来盘查过往的行人,看他们是不是有身份证、良民证。假如有图谋不轨的,或是行为可疑的、蓬头垢面的、拄拐持钵的、衣冠不整的,都要进行有效地拦截、甚至是逮捕。以上工作安排完毕,确保不留死角、没有隐患,以一万的努力确保没有万一,秦始皇就想着他的根据地会巩固得如铜墙铁壁一样。这样,他们秦家的帝业就可以传之万世,永保万岁了。

        来看一个以前写的小材料,帮助大家消化理解。

         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思想,老生常谈,自不必说。这一番霸业中透着一股霸气,这一股霸气也成就了一番霸业。抛开倒退与进步、文明与残暴的历史观不说,秦始皇身上的股股“霸气”、“王气”、“大气”确实有过人之处,下面我们就试举一些不常见的事例用以佐证。

        据《资治通鉴》记载:
        一、车裂三族,发配四千多家,迁太后一人,杀(太后)二子——秦始皇的老妈,刚开始与吕不韦勾搭,接着又与一个宦官(嫪毐)勾搭。后来,始皇灭嫪[lào]毐的三族,同党及三族都车裂;门客中罪行轻的,有四千多家发配到四川;把太后迁离首都,并把太后的两个儿子杀了。还下令:有谁敢为太后的事情进谏的,一律死罪,斩其四肢,丢在城下。一家之长,如此霸气,霸得残暴,霸得不留余地。

        二、一切人都比照着办,没收全部财产。吕不韦不仅是小秦的亲爹,而且也是秦朝的宰相,功高盖世。可是小秦写信这样讥讽他老爸:你为俺们国家立了什么芝麻大的功劳?可是俺却要封你享用十万户封地的收入?你和俺们家(也是国家,因为老吕并不是秦国人)有什么关系?可是还要让别人敬称你为“仲父”?你快从我眼皮底下走开吧!离我远远的,越远越好。后来老吕饮毒酒死去,小秦发令:以后有人像缪毒、吕不韦这样悖乱无道的,都和他俩一样,没收全部财产。这种霸气,霸得不留情面。功是功,过是过;是为是,非为非。俺想灭人,亲爹、亲妈、天王老子、乌龟王八全都包括。

        三、万世之传,有“始”无终。小秦当上皇帝后,马上颁布了一道诏书:俺就是天下第一个皇帝,以后我传的皇帝依此类推——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当皇帝老子、儿子、孙子还不够,百世、千世、万世也不够。传之无穷,有“始”无终,这种霸气,霸得天真,霸得不讲道理。

        四、收缴全国兵器,铸金人十二。秦二十六年,小秦把民间私藏的兵器集中收缴,运送汇集到咸阳,熔铸成大钟和十二个金人(当时兵器为青铜器)。尽管当时的冶金业与现在无法可比,但是想想,先是全国开大会总动员,然后是各省、各市、各区县层层动员,再到各居委会动员,挨家挨户搜查,然后又是马拉骡运、船载人扛,多么大的工作量,用了多少时间,铸出来的铜人多大呀!这也不失体现小秦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排除万难争取铸人的霸气。

        五、秦二十五年,五月,天下大酺[pú]——全国举行大规模的聚会宴饮。看见过无数的婚丧嫁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猜酒行令,装疯卖傻,场面不可谓不盛;也看见过什么葡萄酒节,什么啤酒节,几千人入座一个广场作豪饮、暴饮、牛饮状,也算是气吞山河。但是比起小秦全国性宴饮来讲,什么鸡尼斯、狗尼斯、猫尼斯纪录都应倒着数第一了。为什么这一月、这一天小秦下令全国“统饮”、“霸饮”?猜想应该是小秦这一天心情特爽,爽也得爽出个霸气来。怒则冲云宵,喜则震天地,真TNN的霸!

        六、小秦的建筑风格也是独霸一方,后无来者。始筑长城、构造阿旁、密建皇陵,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咸阳为中心“治驰道于天下”(也算是“要想富,先修路”的开山鼻祖吧)。秦三十五年,小秦又命(蒙恬)修直道,从A地到B地,长达一千八百里,挖掘大山,填塞峡谷,几年都没有完工。小秦的工程建筑突出大、突出长、突出厚重、突出雄健、突出阳刚、突出锋芒、突出气势的同时,也突出了霸气。

        七、数千童男童女于湘山变红土。这时的小秦从心理年龄来讲,已经是老秦了。因为,当一个人怕死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内心衰老了。所以老秦为了长生不老,实现有“始”无终的霸业,一下子就派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长生之术和不死之药。历史上要说航海最发达的应属明朝,其代表人物就是率船队下西洋的郑和。可是在秦朝,建船技术并不发达,几千童男童女外加船夫、伙夫,再加船长、副船长,书记、副书记,政委、副政委,外加文工团成员(河政、海政),数千人又加了N多人,需要多少船?舰舸迷津,万舟齐发,盛况空前,此举也只有老秦才做得出来吧!

        二十八年,老秦求仙不得,而还。到了彭城,为了打捞落在泗水的周朝的铜鼎,“使千人没水而求之”。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古玩一说,要是换到现在,想想也挺有霸意。为了一个千年古董,一千个潜水员,头顶钢盔,身背氧气瓶,脚踏鸭蹼,“扑通扑通”纷纷跳入水里、潜入水下,然后“咕咚咚”一齐冒泡,水面有如沸水,杀死(煞似)鸡尼斯纪录吧!

        老秦求鼎不得,估计是生了一肚子气,又加上渡江遇风浪而受阻,所以气上加气,大怒。于是派了三千名牢改犯把湘山的树木砍光,使湘山成为一片红土。估计老秦一生气,一放P,肯定也是一P冲天,霸气十足。

  • 非常

    楼主 2012-12-11 21:29:2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12-11 21:37 编辑

        顾上一讲: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昨天,讲到秦始皇继位以后,挟着前六世先祖的余威,“百郡秦并”,统一了中国。之后,就改弦更张——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原先由秦穆公、秦孝公等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路线,都改变了方向。

        们知道,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战争最为频繁,民生最为惨弱的时代,也是大动荡、大沉沦、大毁灭的历史时期。仅孔子所编著的《春秋》中,弑君事件就有三十六起,被灭掉的国家就有五十二个。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在那样的时期,国君不能自保,诸侯不能求安,更何况于老百姓?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来看,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从战乱到和平,从分离到一统,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

        秦始皇上台以后,却“废先王之道”,背离了众望所归的民心,让老百姓觉得“苦秦久矣”。尽管秦始皇上台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强化统治的措施,但也没有维持太久,到了秦二世,再到子婴,秦王朝就土崩瓦解了。

        这个历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可以试问: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强大,真的是体现在“堕名城,杀豪俊”吗?真的是体现在“销锋铸鐻”吗?真的是体现在防卫得固若金汤吗?真的是体现在精兵强将吗?然而这些所谓的强国之征,都患上了强国之“症”,都变成了套在秦王朝脖子上的一道绳索。

        对秦始皇的出生和经历来做简要介绍。

        前面介绍过,从秦孝公开始往后推算到秦始皇,一共有六代,依次为: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公、秦孝文王及秦庄襄王。秦昭公是秦始皇的太爷,《完璧归赵》故事里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的就是他。

        在秦昭公时代,秦国在白起等著名将领的帮助下,秦国的土地得到了大面积的扩张。秦昭公死后,太子安国君继位成了秦孝文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继位三天后就死了。接下来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继位,但秦襄王继位在龙椅上也只坐了三年,就一命“嘎嘣”了。这样就轮到了秦始皇继位。

        始皇的继位颇费一番周折。还要从他的爷爷秦孝文王说起。秦孝文王有二十多个儿子,他把自己最宠的一个爱妾立为正夫人,史称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膝下无子。

        秦孝文王还有一个妃子叫夏姬,生了一个儿子叫子楚(子楚就是秦始皇的老爸,准确的说是干爸,亲爸是吕不韦)。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反过来讲,一人失宠,鸡犬只好下锅了。因为夏姬既不是正夫人,也不再受到宠爱,所以命就不那么好了。但子楚的命运更怪,连锅都找不着,只有去赵国当了人质。

        从秦国多次攻打赵国,并与赵国有了长平之战,这些件事可以看出,秦国根本就没有把子楚这个人质当回事。虽然子楚也算是皇亲国戚,但也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所以子楚在赵国的日子非常不好过,生活困窘、万分失意。

        后来,子楚就遇到了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对他的境遇十分同情。商人与商人也不同,吕不韦是个大商人,他回到家就问他的父亲:“当农民种地、卖粮食、卖土豆、卖西红柿的利润,有多少?”吕父回答:“也就是十倍的利润。”吕不韦又问父亲:“如果做珠宝生意,利润会是多少?”吕父回答:“也就是百倍的利润。”吕不韦又问:“如果卖人(请不要联想到活体器官),如果卖的是活人,如果这个活人还有可能成为一国之君,利润是多少?”吕父回答:“有如黄河沙数,数也数不清(看来,官商结合也是古已有之)。”

        于是吕不韦就出钱资助子楚。想必前提应该是配上高级领带、高级皮带、高级皮鞋、高级西服之类的(LV就免了),打扮了一番。那个时候要是有“表”的话,子楚也会是“表哥”吧。

        吕不韦不仅出钱,还出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出主意。吕不韦对子楚说:“安国君的爱妾华阳夫人,不是没有儿子嘛,你就去好心侍候她,认她作干妈,这样您就有机会了。”干爹值钱,干妈也不软啊!

        于是吕不韦的出钱与出主意,子楚出力,专心尽力讨好华阳干妈。后来,子楚就当上了华阳夫人的干儿子,华阳夫人就成了子楚的干妈。

        与此同时,吕不韦也没闲着,在赵国的首都认识了一个容姿美艳、能歌善舞的赵姬。赵姬,在当时来说,并不像我们现在理解的姓赵名姬。赵是说明赵国人,姬是说明不是夫人、太太、正妻。

        吕不韦与赵姬有了身孕(当然不是吕不韦有身孕)。有一次,子楚与吕不韦一起饮酒吃饭,看到赵姬,子楚的口水就流了下来,并请求得到她。吕不韦忍痛割爱,出了资,出了主意,还出了人。后来赵姬生出来的小孩,就叫政,也就是秦始皇。

        之,就是通过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张冠李“代”、干爹干妈一类的技法,子楚就继承了王位。顺理成章,子楚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立了赵姬为夫人。这样,嬴政就是先太子后皇帝了。

        再来看看秦始皇是什么样子的呢?

      《史记》中这样记载:

       
      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是谁评价的呢?是尉缭子。尉缭子又是谁呢?我们都知道孙子,孙子写了一部《孙子兵法》。在中国的军事著作中,还有一部叫《尉缭子》,非常有名。他这样评价秦始皇的长相:秦王这个人,高鼻梁,细长眼,胸脯长得像猛禽(突胸),声音低沉沙哑像豺狼。这种人刻薄寡恩,心如狼虎,穷困时可以装孙子居于人下,得志时便会翻脸不认人。假如他有一天得志于天下,那全天下的人都会成为他的奴隶,这样的人是不能与他长期共处的。

        类似的一个人,在前面也讲过,就是越王勾践: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年,范蠡与文种帮助越王灭掉吴国以后,范蠡就功成身退跑到了齐国,并从齐国送了一封书信给文种。信中说:现在到了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了。越王这个人,脖子长长的,嘴像鸟的喙,长而尖。这样的人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享福。所以,就劝文种也及时隐退,但文种没听,结果让勾践送来一把剑赐死了。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拜读了
  • 龙飘飘

    2012-12-19 16:02:10 使用道具

    学习中,谢谢
  • tybaby

    2012-12-19 22:23:00 使用道具

    有文学又有历史,深入浅出,忍不住细读。自己先吸收了,再给孩子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