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真的很高兴,儿子在自主阅读上飞了一步。
作为一个优秀的应试教育产物,我从小阅读量不算大,但是能对考试应付自如,可能是从小老爸讲故事的启蒙,造成我虽然阅读量不大,作文居然也不赖,特别是记叙文写得不错。但是到了高中,渐渐就觉得力不从心了,但是还没有发现是啥问题,后来在大学里面,发现给我写信写得好的人都是在中学阅读了大量各类书籍的人,小说读的多的人文章也写得很好。
基于我对自己成长过程的思索,育儿过程中,我一开始就很重视儿子阅读,从小给他讲故事。我也希望儿子能早点认字,早点自主阅读。无奈这个小子的文字敏感期迟迟没来,我想尽办法让他识字,快乐想象识字、点读、拼音,我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这个家伙就是不肯快乐的认字,不肯自己阅读。幼儿园一起上黄金识字班的好朋友蛋蛋,大班的时候就捧着书体会阅读的乐趣了(他妈妈也没有管过他认字),我的这个傻小子还在让我讲故事的阶段。
尽管心里有那么一丝着急,但是我忍住,不是说儿童12岁前听都是很重要的么,我继续每晚半小时,我累啊!
上小学了,我又开始实验各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儿子吧?我抱着侥幸尝试的心态。
我买了一些注音读物,大部分是故事的,什么《吹牛大王历险记》啊,《侦探故事》啊,《喜羊羊与灰太郎》啊,反正都是那种我一讲儿子就很爱听的,让儿子看,儿子看一眼就说好长啊,不愿意读。
我不气馁,给他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吧?我要求他每天读一篇《森林报》,大概两百多个字,心想你每天读,总会慢慢认字了吧?结果这个小子,每天看着书上的图图,编故事,神奇的是居然一周都没有被我们发现,因为他读的很好,语言优美,跟原著的语气几乎差不多。后来有一天他可能编的有点过分,唱歌比赛,说:“结果,啄木鸟得了第二名,乌鸦勇敢的去参加了比赛,得了第三名。”lg觉得不会这么写吧?认真检查,才发现他是每天在编故事。当然我还是很赞赏他编的故事居然骗过了我们,继续编吧。
去北京出差,看到欢欢的儿子(三年级)很喜欢读书,无比羡慕的问他是不是一开始就很爱自己读。欢欢说也是从二年级左右开始的,现在超爱看书。我心里终于有点踏实了。
我是个买书的狂人。有一天突发奇想,不顾还有很多书书在睡觉,又买了一套《皮皮鲁总动员》的注音读物,一看图图极少,都是字,先束之高阁了。一天翻东西不小心掉出来一本,看了一下,觉得挺有意思的,于是决定晚上给儿子读。
选了一本《罐头小人》,先让儿子自己读了一页,他勉强读完了,然后我跟他说我读一句他读一句,谁也不准偷懒。然后他说累了,我就说我来读吧。于是我抑扬顿挫,发挥我演讲的天才,听得他一愣一愣的。最后,读到精彩处——
我停了。
我说我要冲凉了,于是我走了。
冲凉后一看床上的他:居然自己在看书!而且爱不释手了!
最后他还找了一个书签放在书里面,说明天要继续读。
今天晚上,他真的拿着书继续读,我考他都看了些什么内容,说得七七八八,表明他的确是看懂了。
我太高兴了!儿子终于可以自主的阅读啦!虽然只是注音读物,但是这个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了!
慢养,积极想办法,然后等待。。。终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