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的信念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渔”莫过于“习惯”。一个行为连续重复三十次即可成为“稳定行为”,连续重复一百次就能成为“习惯”。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多半不在头脑的聪明,而在优良的习惯。由于多年的言语熏染和行为坚持,现在天天对这个道理已经是谙熟于心,甚至随口就可以说出“谁谁谁家太惯孩子了!小孩儿养成什么习惯,长大就是什么习惯”这样的大道理来。
天天上小学后,由于要早睡早起,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课后时间被高度压缩了。放学到家4点半,而上床时间是8点,中间要做作业、要吃饭,还希望能学点儿外语,听会儿中文故事,甚至自己玩一会儿什么的,至于洗漱和准备第二天的书包则更是例行公事,于是可支配的时间就变得非常有限了。所以说,开学最初的感觉就是“紧紧张张、忙忙乱乱、浑浑噩噩”的。如果再出于锻炼孩子自立的目的,这些都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时间将会变得更加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在时间上精打细算,在事项上抓大放小了。什么是大呢?——我的意识是身体为大,体育为先。因为,从现在孩子的生活状态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太少了。学校的体育课基本就是个形式,甚至有的学校连个起眼的操场都没有;课后的时间又如此紧张,如果哪家再给孩子报一、两个辅导班,那连周末锻炼的可能性都没有了。所以,身体锻炼的缺乏应该说是这一代孩子普遍的生活方式上的重大缺损。看到现在的小男生基本都是小胖子,小女生个个都象杨玉环?我的那个心啊!我们可以责备教育体制问题、可以责备学校的消极无为,但凡事不能都怨别人,拯救孩子、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众多胖哥胖姐中的一员的责任其实更多的还握在我们的手上。我们无法给予孩子幸福的一生,但我们可以给他寻找幸福的方法。还是那句话,从小养成习惯,让锻炼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虽然课后的时间非常紧张,但我第一位安排的就是身体锻炼。这成为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什么时间都可以省,唯有强身健体的时间不能省!为此,孩子放学之后的第一个时间段,就是身体锻炼,至于作业、学习等其他的事情都只能往后排了。一方面,没有了身体的“1”,其他都可能会成为后面没有意义的“0”;另一方面,我深信,通过体育锻炼所增强的人的意志品质、成就感和信心,也会成为孩子未来应付复杂学习和挑战攻坚的积极保障。
于是,从接下班车(通常是4点多些)到5点半,第一个时间段被确定为体育锻炼时间。内容可以根据天气状况酌情变换,但时间表的执行则是雷打不动的。我的想法就是要通过这种强制的规律性帮助孩子形成习惯意识,从而把锻炼当成一件自然的事情,当成一件经常坚持的不难的事情,甚至成为一种一生的生活方式。所以,除了他我们感冒生病的那几天,我们没有去锻炼之外,其他的时间我都是近乎偏执地去坚持。以至于同接班车的家长都非常惊讶——“你们怎么天天去健身?!”事实证明,一个行为多次重复就会成为稳定习惯的道理在孩子身上的确屡试不爽。我帮孩子选择的锻炼方式是跑步,而且是长跑。十月之前天气暖和的时候,是去吉大操场上去跑圈、踢球,玩体育器材。主要还是跑步,因为我觉得只有跑步才是既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又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好方法。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大学时代下了晚自习九、十点钟在校园里顶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在雪地上跑圈的那种感受。对于孩子,我当然不会那么残酷,未来会不会也愿意挑战负几十度的低温那是他的事情,但现在我要让他从小就感受一种挑战耐力的勇气。
从头两天的一圈半开始,到一周之后的三圈半(大约1500米),最后逐渐稳定下来这个距离。开始的时候,孩子也的确不太愿意跑,但架不住我的“威逼”+“鼓励”。孩子就是这样,有些东西,只要你坚持下来,并且努力地营造快乐的氛围和对他的鼓励和尊重,他就会逐渐接受、习惯甚至喜欢上的。对于跑步这件在很多人看来很枯燥的事,天天很顺利地坚持下来,从开始时“啊……今天又去跑圈儿呀?”的反应,到“爸爸,今天咱们去跑圈儿呀?”,是一个很自然接受和过渡的过程。
今年长春的降雪特别早,树叶还没落就来了场暴雪。跑到被雪盖住了,但习惯不能中断,于是,跑步被迫转入健身房的跑步机。由于孩子已经习惯了每天三圈半的量,转到跑步机上自然就对应成1500米(时速6公里),兴致好的时候能跑到2000米,或者自己偶尔挑战一下8公里的时速。每天都这样坚持着,周末的这个点也要去健身,项目则改游泳。之所以游泳少些,是因为小孩子在泳池里没那么勤快,运动量不太够,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没有跑步明显,但穿插每周游一、两次,对于提高耐寒能力和免疫力也是有好处的。
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尤其是我这个爸爸对于时间表近乎刻板的坚持,孩子已经明显形成了习惯效应。下了班车第一件事去健身,成为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抵触,对于挑战更大的运动量也十分从容。当然,最有价值的还是孩子对于“时间表的意识”和“严格守时习惯”在逐渐养成。如同下了班车要去健身一样,5点半一到就要去做作业,也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我的想法是:一项自立、项项自立,一事自觉、事事自觉。现在孩子整个作业过程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儿童房内逐项完成的,那一个小时已经丝毫不用我操心。我那“要尽早从孩子的学习里退休”的愿望正在逐渐变为现实,至少前景已经透出了些许光亮……
顶爸爸,顶老乡
怀念漫天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