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ngying000 于 2012-12-4 19:23 编辑
一直散养小宝宝,现在为他盖个楼,希望记录下自己和宝宝从学习中获得的乐趣。
我 全职妈妈
先说下我自学准备的一些东西,想给宝宝一杯水,自己先准备一桶水。
教育理论知识: 通过北京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这两门课是北京是教师资格证的必考科目。
学了以后觉得收获挺多的,尤其是双生子爬楼梯和学习临近区的一些知识,都很有启发性。
一些零散的知识理论比如安妮鲜花等博主的感悟,有的也不错,受教了。
英语知识学习:
听力:前几个月听了些voa的标准速度,感觉不难,但是趣味不强,偶尔听听而已,听力提高主要还是有声书。
口语:工作需要陪专家的老婆在北京旅游了三天,感觉和老外交流也没什么特别障碍,主要可能是我个人性格比较外向,不怕错,敢说。
阅读:
启蒙的原版书应该是《小王子》,好看,没生词,感情真挚。
然后是暮光之城的一套四本,从有声书听起,不下5遍的听,打算再过一段时间,把曾经囫囵吞枣的部分再读一遍,朗读和听有声书(自己超级喜欢的)绝对是享受。
哈利波特的一套听了两本,实在不萌啊,放弃了,哪天为宝宝读再听全套吧。
《傲慢与偏见》不下4遍的听读,但是这本真心难啊,唯一喜欢有声书里班纳特太太的语言,好简单,和普通人没距离。最痛恨柯林斯的语言,完全无法理解。
写作语法:大学六级,勉强及格,语法都是吃高中的老本,这个真心不敢教孩子。
目前我正在学习的:
一首英文歌:The mom song.
极其经典,必听,强烈推荐,每一句话都值得背下来。有这首歌打底子,跟宝宝说英语,从起床到睡觉,从0岁到18岁所有的话都在里面了。
早上大声唱一遍,非常提神醒脑。
推荐三句我最喜欢的:
You don't need the reason why because I said so.
You are too old to act this way,it's must be your father's DNA.
If all your firends jump off the cliff would you jump too?
字正腔圆,底气十足的吼出来,好爽。
打算教小孩的材料:
《和小小孩说英语》这个材料我正在学习中,感觉特别棒,打算每天和宝宝练习。
宝宝目前听的故事书:biscuit系列 clifford系列
动画片:粉红猪 大红狗
我自己不喜欢三字经或者弟子规,所以也就没让宝宝听背。
家里贴了一些唐诗挂画,就是那种最基本的悯农啊,鹅鹅鹅啊之类的,我偶尔念两三遍,宝宝背的很欢快。
那个时候宝宝三岁吧,在这样成果的鼓励下,我继续教宝宝背唐诗。
通常是推着宝宝出去晒太阳或者在小区散步的时候,我自己大声的背诵唐诗,宝宝完全不理我,东张西望。
我自己只挑喜欢的背,比如说《将进酒》类的,我也没管它,也不要求他跟读,就我自言自语的背。
这么诵读了大约十天不到的样子,突然有一天,宝宝就哗哗哗哗一首诗全都背下来。
比如说《侠客行》背得不错,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自己会了。
就用这样的模式,宝宝自己还能背诵出《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背出来以后,相当拉风,爸爸和姥姥姥爷都高兴的不得了。
再接再厉,后来我又教他《滕王阁序》
宝宝只能背诵出前半部分,也就是以下的一段。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还有《岳阳楼记》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下面的一部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宝宝自己背诵的时候,声情并茂,抑扬顿挫非常有型。
但后来我们还是没有坚持学习下去。主要原因是我自己没有天天要他诵读。
因为我发现宝宝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而且更糟糕的一点,背得快,忘的快。
一个礼拜或者两个礼拜不天天念,就全忘光了。
事实上,生活中有趣的东西太多了,宝宝那个时候忽然发现了小沈阳的歌,要求死循环一样的听,一首一首不停的听。
没有家长的严格要求,小孩子完全无法坚持背诵自己完全不明白意义的古诗古文。
现在宝宝4岁半,他完全不知道曾经学过或者背过其中任何一首诗,包括以前天天唱的小沈阳的歌曲。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成人记忆力差,小孩子记忆力强,真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比如《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典故太多,生字也多,我基本没任何兴趣。
要不是为了想教宝宝,我压根不会想学。
但我背诵《滕王阁序》是看了文章的赏析的翻译以后背的,大概用了30分钟背下来了其中的一段,重要的是我到现在也没有忘记。
不管怎样,从那以后,我基本就散养宝宝了,不要求背诗听英文,稀里糊涂的到了4岁半,准确的说,是到了4岁5个月。
也就是2012年11月初,我才发现人家同龄的孩子都已经blablabla学了好多,听了好多绘本,看了好多动画片了,而我们还是0基础。
然后是爬楼,下资料,买打印机,打印绘本,分级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