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绘制那两张大表, 所以, 又把Phonics自然拼读的东西又都翻腾一遍。 越看越觉得这一块在整个孩子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起到了一个相当关键的桥梁的作用。
说说我个人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
这边的亲子英语, 家长们基本达成的共识是 按照 听说读写的顺序来进行。 观察了这几年进行亲子英语的各种案例, 发现, 听先行, 很多家庭都可以做得到。 但“说”的培养往往都被延后, 只有家长本身口语比较好的, 或是有条件上外教幼儿园或是外教班的孩子, 口语可以同步提高。 大多数的家庭在‘说’的方面碍于条件的限制没有进行。
关于‘口语表达’ 这个“说”的环节, 英语班谈论的也比较少。 过几天会配合pyy导的讲课, 开一些相关的帖子来一起探讨。
我这里想说的是, 有了听的训练, 有了听力的输入, 并不能有很好的口语输出。 口语的输出也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来达到一定的水准。 不少家庭就是将这个说的阶段延后, 先开始‘阅读’的训练, 然后有条件之后, 再进行口语训练。
也就是说, 当家里有条件(父母口语很好, 或是幼儿园或是学校有外教的课程, 可以训练口语)
如果没有条件, 可以先听力, 再阅读, 等有条件再跟进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那么, Phonics自然拼读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在听说读写这个过程中, 有了听力基础, Phonics自然拼读就可以将孩子的听力词汇转化为孩子的阅读词汇。 昨天还有朋友问有关阅读和听力的关系, 我就把巍巍版的
一定要先听说,后读写吗?给她了。
同样的, 在听读说写这种过程中, Phonics自然拼读也是起到同样的桥梁作用, 将听和读链接起来。
其实, 除了这个作用之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 Phonics的拼读还有纠正发音, 进而训练朗读。 而这个过程对孩子口语的流利表达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之前孩子仅仅是听, 没有开口说过英语, 或是说的很少的话, 通过这种拼读到朗读的训练, 可以让孩子的嘴巴越来越溜。 虽然仅仅是看着材料的读出声音, 这个过程, 包括
1, 一开始的自己拼读
2, 听标准音频的纠音和跟读
3, 自己朗读(语音语调, 停顿, 连读, 加入剧情的朗读。。。)
可以非常好的增强孩子开口的信心, 要表达是语言的流畅。 所以, 这个过程不要因为孩子会phonics了, 就把后面的这一些列的过程都省略了, 直接跳跃到默读。
在我看来, 所有的桥梁书, 包括部分的简单章节书都需要孩子来读出声音来。 然后在慢慢的过渡到默读(可以在简单章节书上过渡)
Phonics自然拼读, 并不是仅仅的学几个字母发音, 能拼读简单的书籍就完事了。 这是一个从听, 引向自主阅读, 流利朗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