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13 15:04 编辑
什么是国学?国学就是吾国固有之学术,举凡经、史、子、集都在国学范围内。由于《百家讲坛》的影响及某些人士的提倡,这几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并出现向儿童甚至学龄前儿童蔓延的趋势。我觉得太早接触国学,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好。
一、古文很难懂,费时费力不讨好。古文和我们今天的书面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大相径庭,现代人已经很难从字面了解其中的含义了,所以你读原文100遍、1000遍也没有太大意义。其实在古代,书面语和说话也不一样,书面语是所谓古文,说话用的则是白话,大家看看《三言两拍》之类的书就一目了然。正是由于书面语和说话之间存在鸿沟,在古代不识字、读不了书的文盲占大多数。近代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提倡白话文,就是基于这一考虑,让书面语和口头表达基本趋于一致,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时代在进步,语言也在发展,不仅语言表达形式出现了变化,而且很多旧词汇渐渐消亡,新词汇不断产生,这样,要读懂古人的书不借助注疏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像《论语》这样的言论选集,当时还比较接近日常谈话,可世易时移,《论语》也要后人的注解才能读懂。看看古代经典那汗牛充栋的注疏就知道了,要读懂经典岂是易事?古人启蒙尚且从比较浅显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学起,我们一上来就“四书五经”,岂不有些荒唐?满口之乎者也,念着那诘屈聱牙的词句,孩子真能从中得到什么营养?即使勉强记住了,还不是死记硬背?而且这记忆又能持续多久呢?白话文运动是多么伟大啊,可是今天的人们非要开历史的倒车,把古文硬塞回孩子手里。我不是说孩子不用学古文,而是觉得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应该循序渐进,先要学好现代语言文字,再适当学些古文,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情绪和厌学心理。
二、椟和珠的问题。成语“买椟还珠”大家都知道,究竟是椟重要还是珠重要,不言自明。我们也可以把这个问题通俗化为瓶和酒的问题。有人会说,我给孩子读古文都加解释,关键让孩子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但问题在于,通过这么艰难的形式去获得那一点思想究竟值不值得?就拿《周易》来说,千百年来研究的占筮之学有何用途?都是已经淘汰的东西,一般学者也没有兴趣去研究。而《周易》最精华的东西,就是《易传》,借助一个弥伦天地的图式模拟宇宙万物的变化,然后生发出一套哲学思想。这个图式今天看来也是粗糙、简陋的,在古代有一些价值,今天的人们则远远超越了这一认识。唯一有现代价值的地方,就是它所阐发的哲学思想。《周易》其实是一部人生哲学,其中的“君子”如何如何,就是告诫人们在遇到各种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而这一切又建基于它的宇宙变易观之上。《周易》是借占筮的外衣探讨人生哲学,这是它的意义所在。家长没必要给孩子读原文和注释,费劲巴力地弄通那些简奥难懂的卦辞和爻辞(况且注释就有多种,一人一个说法)没什么实际用处,将其中的思想简单讲解讨论一下就行了。这样看来,你读不读《周易》没关系,你用不用那套宇宙变易观也没关系,这并不妨碍你探讨人生哲学。同理,你读不读《论语》、《弟子规》也没关系,不妨碍你探讨伦理与道德问题。你读不读《史记》、《资治通鉴》也没关系,不妨碍你探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形式是次要的,内容才是主要的,学国学要抓住根本,千万不能舍本逐末,费了半天劲,在个形式上耗去大量宝贵时间,却连传统文化的边儿都没沾,更遑论何时到彼岸了。所以,大家喝酒就是喝酒,不要在乎瓶子到底是新的,还是旧的。有读《周易》、《论语》探讨人生哲学和伦理道德的工夫,还不如看一部《小故事大道理》对孩子更有吸引力,更有实际效果呢。
当然,有些东西是必须借助于形式的,没有了形式内容也就荡然无存,比如古代的诗歌、散文等。这些虽可以早一些接触,但也必须浅显易懂,接近现代书面语。至于音韵之美,现代诗、儿歌也有同等功效,不必非拘泥于古诗。
三、义理过于艰深。国学不止文字难懂,其思想也非常深奥。考据、注疏属于小学,阐发义理属于大学,即“成人之学”。儒、释、道本质上都是人生之学、境界之学,需要人生的阅历和极高的智慧。孔子描述自己的为学经历时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呢?让那么小的孩子学《大学》、《中庸》,他能有什么认识?不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整日谈些空洞的大道理,有何益处?“天人合一”、“内圣外王”、“极高明而道中庸”、“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理一分殊”、“心即是理”等等,小孩子的知识和眼界,何以能承受这么艰深的问题?
四、精华与糟粕并存。无可否认,国学之中鱼龙混杂,既有值得我们吸取的一面,也有需要我们批判扬弃的一面,而有时精华和糟粕共存于一体,这就更需要我们好好甄别了。一般的家长没有这个分辨能力,把握不好方向,会将孩子引入歧途。古代的“三纲五常”、“二十四孝”,到今天还有什么价值?很多都是培养人的奴性而已。就拿“孝道”来说,古人的很多做法并不值得效仿,比如“郭巨埋儿”、“王祥卧冰”等等。今天的人们当然需要孝顺长辈,但这个孝已经有了崭新的含义,和古代的孝道观念又有多大关系呢?一个世纪前,新文化运动就对读经进行了猛烈批判,把它比喻为“僵尸的出祟”,怎么现在还有人用读经来祸害孩子呢?家长和孩子热衷国学,往往不加批判地去学习,那些毒素也会不知不觉进入心灵之中,影响孩子的思想和性格。再比如《三字经》看起来简单,实际并非如此。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有很多文章。人性到底如何?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有人主张人性既有善又有恶,还有人主张人性既无善也无恶。对于这些家长都知道吗?其中的是非曲直家长有过思考吗?关于人性论,古今中外的著作数不胜数,单纯一个性本善告诉孩子就行了?培养孩子,其实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如果家长一味地灌输,孩子单纯地认同、接纳,危害是非常大的。即使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书卷气十足的传统型书生,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呢?
五、对孩子有不良影响。在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到底是好还是坏,一时很难说的清,但让孩子过早接触,无疑会带来消极影响。比如道家学派,主张“以无为本”、“无为而治”、“万物齐一”、“逍遥游”,思想固然瑰丽雄奇,对社会的批判也令人警醒,但毕竟都主张退隐、无为、不争,会打击孩子学习、做事、融入社会的积极性和上进心,要是让孩子产生悲观厌世、看破红尘的想法就更不好了。《红楼梦》也不宜过早让孩子阅读,《红楼梦》的主题就是“一切皆空”,曾经的繁华荣耀最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在佛道思想的指引下,贾宝玉遁入空门,留下一个悲凉的结局。不要小看它对人的影响,有人看过此书,自谓看透一切,性格可能变得敏感、孤僻,尤其是女孩子。如果你上了年纪,人生多了些感悟,修习一些佛道思想,自我解脱一下还情有可原,要是活泼泼的小孩子,还是算了吧。其他一些格言集,比如《传家宝》、《菜根谭》、《小窗幽记》等等,很多劝世良言中也透露出市侩、势利、自私的观念,尤其需要批判。
六、国学整体上过时了。近代的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有人认为行为有些过激了,我们应该对传统充满“同情和敬意”。但即使没有这次打击,国学的式微也是不可避免的。国学诞生于农耕时代,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它被以工业文明为主体的现代文明所取代是理所应当的。立足于今天,放眼地球村,我们应该有世界性的广阔胸怀,无论古代、现代,无论中国、外国,只要对我们有益的都要吸取,传统文化只不过是其中之一。“风物长宜放眼量。”满脑子国学的人应该放下心中的包袱,放开胸怀去拥抱现代文化。有人研究国学是为了学术,谋碗饭吃,普通人为什么也非要钻进故纸堆里呢?你把历史上曾经湮没无闻很长时间的《墨经》翻出来,对今天又有多大的意义?消失的本就应该消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消失了是为了给新事物、新思想腾出地方。不会消失的会一直积淀在我们的记忆里、心灵里,成为我们的血肉和思想的一部分。不是说我们不学传统文化了,它就消失了。传统文化不是故纸堆里死的东西,而是浸润在人们心中、生活中活的东西,它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要想彻底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也不是一件应该去做的事。以为文化的脉断了就再也续不上了,不学习传统文化就谈不上中国人了,这纯属“杞人忧天”,是某些热衷传统文化的人故意放大了他们的“文化乡愁”。就因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就因为我们的文化不绝如缕,所以传统之树“花果飘零”了就可惜?可是想一想,如果我们背上的包袱太多太重,我们还怎么往前走?系统学习国学还是交给那些学者和那些自命为传统文化继承人和救世主的人吧,普通人学点国学就好了。在童年时代,家长需要的是先把孩子打造成一个“人”,然后再去思考打造成一个“什么人”的问题。而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要让孩子立志做一个有现代意识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