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偶然出手 于 2012-12-14 15:37 编辑

   西学为用,中学为体

10月份以来,有米的英语启蒙进展比较顺利,按照high5和安妮鲜花等老师的路线图,结合实际,比较顺利地探索着适合我们自己的路线图,成效比较满意。

   但是对于母语,如何启蒙,的确还没有非常成熟的路线图。

    读经?我的确赞同一些网友的观点,不能过分读经,小孩子的心智成长是有阶段性的,过度读经,有可能会造成少年老成的副作用,好像不是我所希望的。 至于某些网友的担心,例如担心读经之后内向之类的,我觉得是多虑了。


    在本坛潜水一段时间,今天又再次拜读非常老师的置顶文章,也大体浏览了非常老师的博客,估计当当上买的非常老师的大作明后天也能到货。逐渐在本贴收集、记录非常老师的语录,并思考、探索适合儿子的汉语启蒙路线图。

  非常老师语录:
  1. 读经,重要的是过程,是次数,而不是能不能背下来。所以,我们对孩子,比的不是谁能背下来。我认为,谁读的次数多了,谁坚持到底了,谁的功力就是最强的了

   2.

有画的诗好领会。现在有绘画本的唐诗非常好。但是好多妈妈让孩子背的时候重在文字上了。我个人认为要把重点放在画上,让孩子先读画,就跟看小人书一样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才好领会。
最好的办法是让孩自己画出来。要让孩子自己画出来----当然是简单的画,因为绘画本上的画毕竞是作者的画是编者的事,不是孩子的画。读书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书不要求同,求同了就不是书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读出自己的味道就要先画出自己的画,画在胸中了,诗就在心中了。那才是自己的东西,这才叫掌握。光背出来还不叫真正的掌握。
我们讲中国的汉字就是一幅画。诗是把很多的字组合在一起,这样,诗就是连环画了,是动漫了。就可以在读诗的时候,不至于看到一块块的字,而是一幅幅具有动感的画。
我们不要简单的区别什么山水诗,言志诗,从根本上来讲,诗以言志。诗人常会通山水风景来表达情怀志向,同样,也会把情怀志向融炼于山水风风景之中。古人写诗从来没有为写景而写景的,也没有简单为言志而言志的。

3.如果是狭义一点、为了日后的写作来讲,不妨以现代儿歌、蒙学读物(如三字经,千字文等,笠翁对韵等)、唐诗宋词(特别是以风景为题材的)来让小朋友读一读。在以上三者中,尤为注意“对”与“韵”的启蒙。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thread-125696-1-1.html

4. 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读经的三个阶段。个人认为,看孩子的不同情况,岁数大小以及领悟能力。读经典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读书认字。这一般多指学龄前到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重点在认字识词。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在诵读中,家长要重点考察孩子的读字认字的准确性。对于孩子是不是理解经典中的意思,不必做过多的强求。
5.接着来讲下一个观点,我们怎么样去选择适合孩子的经典?这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只有一些意见与参考。我们听到了昨天的课,就应该知道参考是最有益的意见。我们列了一些经书,这些东西是针对孩子来讲的,没有好坏与先后之分,重在适合、重在坚持、重在应用。
           《千字文》:梁武帝萧衍命周兴嗣以四言韵语而成。隋唐以来,《千字文》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便于识读。
           《三字经》:南宋人王应麟创作,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内容大都采用韵文,包括了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用来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

        《弟子规》: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笠翁对韵》:是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其作者是清代学者李渔。他把常见的韵字都组织进了韵语,这些韵语又都是富有文采的符合格律的对子。该书的特点是词藻丰富、优美,典故众多。要理解中国文字韵律的精妙、优美,本书是必不可少的。

      《幼学琼林》:全书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读诵,便于记忆。全书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婚丧嫁娶,典籍制度,鸟兽花木等。被人称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有俗语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琼林走天下。
        《增广贤文》: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
      《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2字,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以上这些经典,一般来讲适于刚刚接触经典的孩子,适于正在读书识字的孩子。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经典,且又过了读书识字阶段,比如说到了小学高一些的年级,就可以学如下的东西:

6.我们接着讲下一个话题,昨天有朋友问:读《诗经》好啊,还是读唐诗好啊?我们刚才讲,“经”的广义及狭义,也讲到了经的三个内涵,实际上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但为了参考起见,我们提一点建议:有的人说背诗,有的人说背词,有的人说学《古文观止》,有的人说学《汉赋》。我们从前面的文学发展沿革捋了一条思路,我们要找到源头,或是接近源头,换句话说,我们要找到根,或者是接近根。如果你尽找些枝枝叶叶的,花多少精力,你也提高不了。但你找到根了,找到源头了,事半功倍。记得有一天中午的时候,有的朋友和我说,读了《论语》了,再学《三字经》《弟子规》就简单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一个大前提、大参考、大原则——从源头学起。从学经典的角度讲,唐诗、宋词只是小菜一碟,这是要讲的第一个原则。
7. 所以说,我们读诗要读上进的诗,精进的诗,不读那种没有意思的诗。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3 贝壳 +60 理由 收起
yilisahan + 20 感谢你!
球球 + 20 我很喜欢!
qinbaoba + 20 总结的好
8557 查看 77 收藏帖子 (7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4 02:31:4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偶然出手 于 2012-12-14 09:26 编辑

    看了非常老师的这贴,有如下思考:

    1.为什么学?目标是什么?
        还是先从狭义开始吧,定位低点,主要是为了提高表达能力
    2.怎么学?学什么?
        目前有米还处于识字阶段,应以蒙学类为主。

      学前启蒙路线图:
           第一阶段:启蒙识字。以 三、百、千 为主。顺带进行历史粗线条启蒙。以播放育心系列录音为主。在找一下其他有效的资源,例如动画之类的。
           第二阶段:低幼历史启蒙。《小鲁讲历史》、林汉达 美绘本版 等为素材。
           第三阶段:童话
           第四阶段:声律启蒙、风景类(最好有绘本的)的唐诗宋词,体会“对”与“韵”
           第五阶段:口头作文

           上小学后,视情系统读《论语》、《易经》

            非常老师说的“现代儿歌 风景类的诗词”,不知道各位有什么好的素材推荐?
  • woaiaoao

    2012-12-14 08:46:08 使用道具

    很赞同绘画版本的唐诗,以前在哪看到过声律启蒙的绘图,找不到了,WUWU。
  • 1296325

    2012-12-14 08:53:59 使用道具

    支持楼主的观点,谢谢啦!我也要好好的学习一下!
  • woaiaoao

    2012-12-14 09:23:19 使用道具

    woaiaoao 发表于 2012-12-14 08:46
    很赞同绘画版本的唐诗,以前在哪看到过声律启蒙的绘图,找不到了,WUWU。

    真的有出版吗,谢谢,这就去看看去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4 11:04:35 使用道具

    本贴专门关于历史:
      1.小学生如果就要开始去背那些历史,是不是太没趣了。我家的是让他在听中,玩中慢慢了解一点历史。自然而然的,他也知道挺多。听过王立群的百家讲坛,宋朝风云,明朝那些事  看过三国演义  隋唐演义  薛刚反唐  杨家将  说岳全传 水浒
    东周列国志  史记看了部分。孩子看得很开心,轻轻松松学历史。小学我觉得主要培养他对历史的兴趣就行了。

      2.俺家小朋友从小背三字经,所以历史功底比较深厚(相对于我而言)。
    她最早看的历史书籍是林汉达的那本历史故事选,然后就是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百家讲坛的书搬回来一堆……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别的……

      3.我觉得一定要背会三字经关于历史的那部分

      4.我觉得孩子在小学阶段是有必要了解一些历史和地理知识的,我们的就是先让孩子听了上下五千年的音频,开始的时候不太感兴趣,慢慢的就进入了状态,每次听完后会要孩子讲讲她听的什么内容,当然我们要装作茫然不知,太懂了,孩子讲起来就没那么大的兴趣了。另外我们看的是杨红樱的左手历史,右手地理,每看一处地方结合地球仪来看,感觉孩子有兴趣,另外也可以找一些讲叙历史的视频来看看。也希望能在贴里看到好的方法呢

      5.欣对历史的兴趣起源于 小鲁讲历史故事,已经听了3、4遍了,趁着小鲁讲历史故事的东风把林汉达的历史故事集全部读完,上个月又把希利尔讲世界史看完。

    欣妈想着历史地理不分家,怎么也得找点地理资料读一读听一听啊,嘿,还真是让我找着了,呵呵,诺弟地理博物馆,希望能把欣欣领进神奇的地理世界,然后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这本书就不会放在哪儿睡大觉了。看看欣能不能按欣妈设计的路线走?呵呵

      6.我们是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动画片看,一集几分钟,他每天看一点。

      7.我家孩子喜欢看《小学生领先一步读历史》系列,还有《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最近去了开封和西安两个古都,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历史,现在对两宋和唐文化特感兴趣,再回头看那些书更带劲了。平时还喜欢看科教类节目。

    以上7点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thread-1415-2-2.html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extra=page%3D2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小团团 + 20 这段很受用,谢谢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4 11:08:43 使用道具


    关于文学阅读,胡乱说几句~

    热度 43已有 662 次阅读2010-12-9 14:28|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Davy(boy,9岁2个月)

    阅读的重要性谁都知道,关键是阅读的方法。

    绘本类的,故事类的书,想必问题都不大。甚至包括儿童文学里涵盖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谜语大全、民间故事、儿童故事、格林故事、幽默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上下五千年。都是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编写的,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孩子也许自己可以在书中领略。



    当代也有不少儿童文学作家,也还是活跃的,应该说,大部分人都还不错。我没有读过他们的每一部作品,我大致来说一下吧。

    金波的诗还是不错的,去年有一本在书店排行在销售量前10。

    杨红樱的东西,我觉得写的低幼的童话类的还可以,小说类的,拍了电视还可看,书就不怎么样了。

    曹文轩的书我还是蛮喜欢的,思想很深刻。

    郑渊洁,感觉功力大不如前了。

    任溶溶,翻译比写作好。

    张秋生,秦文君,诸志祥,郑春华,张之路,彭学军也都著作颇丰。哈,希望在读书版能看到有人来专门写写书评吧。

    然而经典名著类的书,怎么读法,是很应该值得探讨的。

    文学的东西,应该是一个体系。

    就我们家小子而言,名著我一定是要求他读原文,浓缩了的不一定都是精华,当然,以他的阅读水平,不可能领会书中的精神,所以我来给他读,边读边讲解,一年半时间,共读完明清的四大古典。有删节,三国是讲的比较完整的,水浒略讲了招安后的章节,西游孩子比较喜欢,情节也熟,读的比较快,红楼只读前80回,因为后文不值得一读,重点讲了诗词。

    这四本书,以后肯定会要求他起码再读个十遍,相信每一次的感受都会不同。



    近来没有要求读什么书了,只是在讲南华经,虽然有了道德经的基础,长篇却无疑难了很多,还是先以故事铺垫着,与先前的《蒙求》也有重叠,以后对于讲中国史也大有裨益。

    国外的经典文学,也已经开始作为睡前故事,了解大略。外国文学要比中国文学难,象意识流、冰山原则这样的写作手法,都是老外引进的。如果家长要讲,我觉得可以分时期,或者分作者来讲吧。



    最近详解的就是泰戈尔的《飞鸟集》,虽然对整本诗集的格调我还是清楚的,个别的诗我也不能确定是不是我理解的内容,就让孩子自己理解吧,老泰的诗歌也是比较有系统的。



    课外自主阅读,还是国际获奖小说系列,和神奇树屋。




    小学阶段,要求就高一点。因为基本老师就会布置每天半小时的阅读任务,所以可以趁此机会做个系统。我还是采取家长讲解和孩子自己阅读相结合的形式。

    我还是要说回方法哈,因为我们必然要谈论到如何消化的问题。

    目前我家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和聊天,其实就是一种,边讲边聊,聊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知识汇总归纳的过程。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blog-754-6261.html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4 11:10:27 使用道具


    英文童书共读笔记

    热度 3已有 274 次阅读2011-2-26 16:16|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Davy(boy,9岁2个月)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持续以诵读。应该说巍巍同学的中文诵读还是贯彻的不错滴,从一年的《蒙求》、《山海经》、四大古典小说,《老子》,到二年级的《庄子》、《神奇树屋》系列,国际获奖小说系列,《论语》,颇有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味道,所要做的,只是继续计划,持之以恒罢了。而掐指算来,他的英文学习正式开始已近一年,却没有什么具体阅读的规划,少不得又刮肠搜肚一番,以找寻良策。


       不由得想起,大抵读英文专业的,修过的与阅读有关的课程有很多,比如本人就选过精读、阅读(为示区别,兹写作泛读)、英美文学选读、文学欣赏。这几门课程的侧重点都不一样:精读比较细,侧重点在于句、词、段的剖析,要求句词的英文释义;而阅读老师则要求我们理解文章大意,回答问题,整体把握文章结构,课后要求写读书报告;英美文学选读主要是了解文学发展史、各个时代的代表作、派别,一些名著的主题及人物性格剖析;文学赏析课则侧重于从文学角度来看文章,要求掌握文章主旨、写作手法等。


       当然,给孩子读书不必分那么细,但我不得不思考,是否可以从中借鉴而总结出自己的读法呢?如果一定要顺序,说欣赏、泛读、精读,那倒也不合适。不过姑且想象之。父母拿到一本书或一个故事之前的准备就不详说了,自然应该查阅生词、概括主旨,最精良的要求是父母“心中有丘壑”,也就是我们经常说:要给孩子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不过我有时候也是能偷懒就偷懒,顺手拿起一本书就讲。假定第一遍是欣赏,当然孩子可能达不到欣赏作品的程度(我指的是自家孩子),且童书并没有多少深奥的手法,不外是一个故事的寓意,或者常识的介绍,孩子只听父母讲与读,让他们只是享受。第二遍是泛读,孩子对故事已经熟悉了,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讨论书里感兴趣的内容或复述故事等,还可以做同主题拓展。第三遍才是精读,语法、写作都可以穿插进去了。


       但如果按照这样读的话,问题又来了。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这样读的,所以还应该先有书的分类的问题。有些书适合精读,有些书纯属欣赏,有些书容易拓展。


    暂时想到这些,与大家商榷。希望大家各抒己见,说说你们各自在家是怎么读的。


        近日将家中所有的英文读物都浅浅翻阅了一遍,规整,该囤的还囤着,近日可看的书便缕出来,自然从低幼的绘本开始,也写了些读书笔记。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blog-754-10604.html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4 11:12:38 使用道具


    不过这个没关系,我选《老子》作为他这学期的课外学习,主要是为他的古文基础铺垫,《三字经》是第一步,《蒙求》是第二步,《老子》是第三步。其实《论语》在朗诵程度上比《老子》简单,但是先学《老子》后学《论语》是因为我觉得前者更加系统。还有个考虑就是,《老子》里蕴含着的哲学思想,小孩子其实生下来就在接触,现在刚入学阶段刚好可以理论地学习一下。另外就是可以在这过程中穿插历史知识。我看了许多版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都不是特别的满意,试试看先在讲《老子》时把先秦的历史讲了。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516&fromuid=754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4 11:19:12 使用道具


    作文,从看图写话开始

    热度 6已有 444 次阅读2011-12-24 15:57|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Davy(boy,9岁2个月)

    Saturday, December 17, 2011

    受朋友之托,周六让她家上一年级的孩子过来我家和巍巍玩,顺便讲讲作文。她自己也是个很有想法的人,选了一套无字绘本,《我的超级想象力》一共三本,拿过来我粗略翻阅了一下,觉得很喜欢。

    上周六嘟嘟小朋友过来后,我们先是讨论了语文课本上小明给老爷爷取牛奶,老爷爷要给他每天一毛钱的事情,小明该如何处理,给出的方案有好几个:1、小明自己给老爷爷做思想工作,他不能要这个钱,理由如下:

    A、老爷爷身体不好,小明有能力做这件事情。

    B、乐于助人是好传统,收钱等于给做好事打了折扣,做好事便不能称之为做好事了。

    C、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本应互相帮助。

    2、给爸爸妈妈帮忙来给老爷爷做思想工作。

    3、收下钱,帮老爷爷存起来,以后还他或给他买别的东西。

    然后开始讲无字绘本,第一篇是《脱鞋》,三双脚,我们分别负责描述一双;接着是《树上的小鸟》,巍巍同学比较有创意的是最后一句:这小朋友感到很困惑,这到底是春天呢?还是夏天呢?还是秋天呢?重点讲了第三篇《彩虹蝴蝶》,一只白蝶在百花园染成七彩蝶,故事本身很美。口头叙述之后,并写成笔头作文,嘟嘟写了60个字左右,巍巍写了150字左右。

    嘟嘟写的作文《彩虹蝴蝶》:

    春天的上午,一只白蝴蝶飞到花园采蜜。她采了红的花、黄的花、绿的花、蓝的花,还有紫色的花,结果她变成了彩色蝴蝶,可漂亮了!

    (在写的过程中,我们有讨论要用拟人手法,用“她”而不是“它”。)

    巍巍写的作文:

    12月17日星期六 晴

    七彩蝶

    从前,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花园!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蝴蝶!其中有一只白色蝴蝶,它非常想变得很漂亮很漂亮!

    有一天小白蝶想了个办法,它想把彩虹色的花粉涂在身上,变成彩虹蝴蝶。后来它遇上了一个小孩,给了它一朵七色花,它吸了各种花粉,就变成了美丽的彩虹蝴蝶。

    (在写的过程中我们讨论了各种颜色的英文表达法。)

    写完了可以玩了,他们一边拼电子积木,一边听我讲绘本。这两本也是嘟嘟妈妈选的,《蚯蚓日记》,每篇日记我们进行了讨论,了解了蚯蚓喜欢做的和不喜欢的事情。《世界上最大的房子》,讲蜗牛的,同时这本书寓意很深刻,让孩子自己总结出来。遗憾的是,后面写景的句子,是还可以做拓展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行了,这个任务交给嘟嘟妈妈再负责一下。

    欧拉,轻轻松松,嘟嘟小朋友的第一节作文课上完了。

    还觉得意犹未尽?下周待续。



    Saturday, December 24, 2011

    今天嘟嘟选的绘本很应景哦。我们先讲的《圣诞老爸》,【英】雷蒙德 布里格斯,图文,梅子涵译的。

    讨论了问题有:

    1、圣诞老人早餐吃的什么?

    嘟嘟答:鸡蛋和香肠,也是我喜欢的,我每天差不多也要吃两个鸡蛋。

    2、圣诞老人出门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嘟嘟答:穿上圣诞老人的衣服,戴上帽子,手套,带上一个包,包里放一杯茶,还要带许多礼物。

    巍巍(捣乱):还带了炸弹。

    萧寒:嗯?能带炸弹吗?

    巍巍(狡辩):假的炸弹,做礼物嘛。

    嘟嘟:要坐驯鹿拉的雪橇。

    巍巍:为什么神奇宝贝里的圣诞老人是坐小火马拉的雪橇去的呢?

    3、说说形容雪下得很大的词语或句子。

    嘟嘟:鹅毛大雪。

    巍巍:大雪纷飞。

    嘟嘟:很大很大的雪。

    巍巍:巨大的雪。满天下着鹅毛大雪,圣诞老人披着披肩,慢慢地飞。

    嘟嘟:白雪纷飞。圣诞老人冒着鹅毛大雪出发了。遇见了雨夹雪,圣诞老人穿上雨衣,戴上雨帽。

    巍巍:圣诞老人遇见了雪精灵,雨精灵,雷精灵,鬼天气精灵。

    4、圣诞老人在屋顶小心翼翼地走。

    嘟嘟:他肯定有恐高症。

    5、回去的路上,天气怎么样?

    嘟嘟:慢慢地变好了。

    巍巍:先是雪停了,然后太阳出来了,天放晴了。

    6、圣诞节来了,孩子们一醒来会怎么样?

    嘟嘟:孩子们就会拆礼物。不放袜子也行的。我是画一幅画,表示我要什么,早上翻开枕头,看看有没有礼物。

    巍巍:根本没有圣诞老人。

    萧寒:那你今年收到礼物了吗?

    巍巍:收是收到了,那是你送的啦。

    萧寒(一斤汗,继续问嘟嘟):你觉得有圣诞老人吗?

    嘟嘟:有啊,我爸爸说没送,我妈妈也说没送啊。

    萧寒:这个圣诞老人也收到礼物了哈,我们看看是什么。他不喜欢这两样。你喜欢这个领带和袜子吗?

    巍巍:我喜欢。别人以为我围的是蜗牛,就吓跑了。一看我的袜子,以为我穿的是闪电,又被吓跑了!

    萧寒:圣诞老人又收到一件他很喜欢的礼物,是什么?

    嘟嘟:是酒。

    萧寒:最后一句圣诞快乐是对谁说的?

    巍巍:肯定是我们!

    (一起唱jingle bell吧。)

    jingle bell,jingle bell,jingle all the way…….



    看图说话练笔

    巍巍写的《啊……啊……阿嚏!》

    有一天,妈妈在打扫卫生,等到她打扫到沙发的时候,面具被感染了灰尘。“啊……啊……阿嚏!啊……啊……阿嚏!啊……啊……阿嚏!”把小猫和妈妈都吓得魂飞魄散,他们大喊:“啊!快跑啊!面具是活的!”面具说话了:“我本来就是活的!”



    嘟嘟写的《别看我个子小》

    有一天,大海里有一只大鱼,他遇上了一些小鱼,他张开大嘴就要咬下一条,但是没咬到,小鱼嗖地一声逃跑了。他就往后走,突然遇到了一群小鱼,比他大十倍,大鱼就吓跑了。这些小鱼又分成很多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



    讨论绘本《月亮不见了》和《一只想当爸爸的熊》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blog-754-53517.html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4 11:29:12 使用道具

    有图片有真相,文字可以粘贴,图片可以看版本,备注:此乃官方推荐,内容自己甄别,不可不信。。。。后半句就不写了。
    0至3岁(10本)


    《中国童谣》

    《大象杂技团》(“乐悠悠图画书”系列)、

    《可爱动物操》、

    《米米爱模仿》(“米米系列”)、

    《好饿的毛毛虫》、

    《鼠小弟的小背心》(“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平装〉)、

    《小玻在哪里》(“小玻翻翻书系列”)、

    《米菲住院》(“米菲绘本系列”)、

    《波波去购物》(“小鼠波波”系列)、

    《我要拉baba》(“噼里啪啦系列”)

      3至4岁(10本)
    《外婆桥》(“永远的儿歌 小球听民乐”系列)、
    《一园青菜成了精》、
    《你一半,我一半》(“儿童多元智能绘本”系列)、
    《子儿,吐吐》、
    《拔萝卜》、
    《逃家小兔》、
    《数数看》、
    《大卫,不可以》、
    《我就是喜欢我》(“青蛙弗洛格系列”)、
    《和甘伯伯去游河》
      4至5岁(10本)
    《乡下动物园》(“中国绘”系列)、
    《武松打虎》(“京剧猫”系列)、
    《吃黑夜的大象》(“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
    《妈妈,买绿豆》、
    《神笔马良》、
    《雪人》、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巴巴爸爸的马戏团》(“巴巴爸爸经典系列”)、
    《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
    《电视迷》(“贝贝熊系列”丛书)
      5至7岁(10本)
    《带不走的小蜗牛》(“小蜗牛自然图画书系”)、
    《小巴掌童话》、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巨人和春天》、
    《进城》、
    《野兽出没的地方》、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苏和的白马》、
    《田鼠阿佛》、
    《犟龟》。











    2012-5-29 08:53:43 上传
    下载附件 (124.67 KB)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thread-82060-1-1.html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4 11:29:55 使用道具

    育心系列:

       《少年儿童诗词启蒙》目录

    1. 关雎 《诗经》1
    2. 静女 《诗经》1
    3. 木瓜 《诗经》2
    4. 黍离 《诗经》3
    5. 君子于役 《诗经》4
    6. 采葛 《诗经》4
    7. 伐檀 《诗经》5
    8. 硕鼠 《诗经》6
    9. 蒹葭 《诗经》7
    10. 无衣 《诗经》8
    11. 沧浪之水歌 《楚辞》9
    12. 易水歌 荆轲9
    13. 垓下歌 项羽9
    14. 大风歌 刘邦10
    15. 上邪 汉乐府10
    16. 江南 汉乐府10
    17. 长歌行 汉乐府11
    18. 龟虽寿 曹操11
    19. 观沧海 曹操12
    20. 七步诗 曹植12
    21. 赠从弟 刘桢13
    22. 归园田居 陶渊明13
    23. 饮酒 陶渊明14
    24. 杂诗 陶渊明14
    25. 敕勒歌 北朝民歌14
    26. 咏鹅 骆宾王15
    27. 风 李峤15
    28. 咏柳 贺知章15
    29. 凉州词 王之涣16
    30. 登鹳雀楼 王之涣16
    31. 春晓 孟浩然16
    32. 凉州词 王翰17
    33. 出塞 王昌龄17
    34.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17
    35. 鹿柴 王维18
    36.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18
    3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18
    38. 静夜思 李白19
    39. 古朗月行 李白19
    40. 望庐山瀑布 李白19
    41. 赠汪伦 李白20
    4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20
    43. 早发白帝城 李白20
    44. 望天门山 李白21
    45. 菩萨蛮 李白21
    46. 忆秦娥 李白21
    47. 虞美人 李煜22
    48. 相见欢 李煜22
    49. 相见欢 李煜23
    50. 破阵子 李煜23
    51. 浣溪沙 敦煌曲子词24
    52. 别董大 高适24
    53. 绝句 杜甫25
    54. 春夜喜雨 杜甫25
    55. 绝句 杜甫25
    56.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26
    57. 游子吟 孟郊26
    58. 金缕衣 杜秋娘26
    59. 望月怀远 张九龄27
    60. 江雪 柳宗元27
    61. 寻隐者不遇 贾岛27
    62. 枫桥夜泊 张继28
    63. 渔歌子 张志和28
    64. 塞下曲 卢纶28
    65. 望洞庭 刘禹锡29
    66. 浪淘沙 刘禹锡29
    67.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29
    68. 池上 白居易30
    69. 忆江南 白居易30
    70. 无题 李商隐30
    71. 陇西行 李商隐31
    72. 悯农(一) 李绅31
    73. 悯农(二) 李绅31
    74. 山行 杜牧32
    75. 清明 杜牧32
    76. 江南春 杜牧32
    77. 乐游原 李商隐33
    78. 蜂 罗隐33
    79. 城东早春 杨巨源33
    80. 初春小雨 韩愈34
    81. 晚春 韩愈34
    82. 绝句 僧志安34
    83. 春晴 王驾35
    84. 登山 李涉35
    85. 江楼感旧 赵嘏35
    86. 旅怀 崔涂36
    87.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36
    88. 长干曲 崔颢37
    89. 黄鹤楼 崔颢37
    90. 逢侠者 钱起37
    91. 秋日湖上 薜莹38
    92. 过三闾庙 戴叔伦38
    93. 小儿垂钓 胡令能38
    94. 蒙学诗 邵雍39
    95. 江上渔者 范仲淹39
    96. 苏幕遮 范仲淹39
    97. 元日 王安石40
    98. 点绛唇 王禹偁40
    99. 酒泉子 潘阆41
    100. 浣溪沙 晏殊41
    101. 寓意 晏殊42
    102. 春暮 曹幽42
    103. 莺梭 刘克庄42
    104. 送春 王逢原43
    105. 客中初夏 司马光43
    106. 戏答元珍 欧阳修43
    107. 中秋月 苏轼44
    108. 清明 魏野44
    109. 湖上 徐元杰44
    110. 如梦令 吴潜45
    111. 生查子 欧阳修45
    112. 山园小梅 林逋46
    113. 梅花 王安石46
    114. 登飞来峰 王安石46
    115. 泊船瓜州 王安石47
    116.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47
    117.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47
    118.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48
    119. 琴诗 苏轼48
    120.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48
    121. 题西林壁 苏轼49
    122. 水调歌头 苏轼49
    12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50
    124. 蝶恋花 苏轼51
    125. 鹊桥仙 秦观51
    126. 夏日绝句 李清照52
    127. 如梦令 李清照52
    128. 醉花阴 李清照53
    129. 一剪梅 李清照53
    130. 声声慢 李清照54
    131. 画眉鸟 欧阳修55
    132. 示儿 陆游55
    133. 书愤 陆游55
    13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56
    135. 四时田园杂兴(一) 范成大56
    136. 四时田园杂兴(二) 范成大57
    137. 小池 杨万里57
    138.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57
    139. 雪梅 卢梅坡58
    140. 春日 朱熹58
    141. 观书有感 朱熹58
    142. 题临安邸 林升59
    143. 游园不值 叶绍翁59
    144. 乡村四月 翁卷59
    145. 满江红 岳飞60
    146. 过零丁洋 文天祥61
    147. 蝶恋花 朱淑真61
    148. 卜算子 咏梅 陆游62
    149.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62
    150. 青玉案 无夕 辛弃疾63
    151.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63
    152. 临江仙 杨慎64
    153. 村居  高鼎65
    154. 画菊 郑思肖65
    155.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65
    156. 墨梅 王冕66
    157. 石灰吟 于谦66
    158. 竹石 郑燮66
    159. 论诗  赵翼67
    160. 所见 袁枚67
    161. 己亥杂诗(一) 龚自珍67
    162. 己亥杂诗(二) 龚自珍68
    163. 七律 鲁迅68
    164. 答客诮 鲁迅68
    165.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69
    166.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69
    167.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70
    168. 蝶峦花 答李淑一 毛泽东70
    169.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71
    170. 沁园春 雪 毛泽东71
    171.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72
  • sabrinaguo

    2012-12-14 12:37:16 使用道具

    多谢整理,感觉学到很多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4 21:35:07 使用道具

    开始囤书,宁可浪费,不可错过:

    发票信息 [修改]
    发票类型: 普通发票
    发票抬头: 个人
    发票内容: 非图书商品: 图书商品: 不开发票  
    不开发票

    商品清单返回修改购物车
    商品编号 商品名称 京东价 返现 赠送积分 库存状态 商品数量
    10281100 看动画学国学:三字经(附光盘)  ¥19.80 ¥0.00 0 现货 1
    10663292 我的第一本中华文化漫画书:漫画三字经  ¥16.30 ¥0.00 0 现货 1
    10309073 声律启蒙(名家绘画故事版)  ¥11.20 ¥0.00 0 现货 1
    10352353 钱文忠带你读《三字经》(小学版·注音版)  ¥7.90 ¥0.00 0 现货 1
    10403359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套装上下册)  ¥44.80 ¥0.00 0 现货 1
    10804988 作文,多大点事儿  ¥16.00 ¥0.00 0 现货 1
    10970305 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  ¥19.30 ¥0.00 0 现货 1
    10970306 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  ¥19.30 ¥0.00 0 现货 1
    10966689 幼儿成长关键期系列:唐诗(适合2-6岁)  ¥9.40 ¥0.00 0 现货 1
    10212214 学前幼儿启蒙必读:学唐诗(注音版)  ¥8.50 ¥0.00 0 现货 1
    10338866 幼儿经典阅读105篇:诵唐诗  ¥6.30 ¥0.00 0 现货 1
    10605897 跟我学唐诗三百首(儿童版绘画拼音书法附光盘)(精)  ¥21.70 ¥0.00 0 无货 1
    10677322 幼儿国学经典:唐诗(注音美绘本)(附VCD光盘1张)  ¥12.90 ¥0.00 0 现货 1
    10033430 三字经:名家绘画故事版(注音版)(附VCD光盘1张)  ¥9.80 ¥0.00 0 现货 1
    10044553 快乐儿歌300首(最新版·彩图注音)(附VCD光盘1张)  ¥9.30 ¥0.00 0 现货 1
    10203620 蒲蒲兰绘本:荷花镇的早市  ¥25.90 ¥0.00 0 现货 1
    10086746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32.30 ¥0.00 0 现货 1
    10012264 桃桃丛书:四季纯美童话(美绘版)  ¥13.50 - 0 现货 1

    先发有货商品(如果订单部分商品缺货,优先配送有货商品)
    结算信息
    商品金额:304.20元 + 运费:0.00元 - 优惠券:130.00元 - 礼品卡:0.00元 - 返现:0.00元

    (-)使用优惠券抵消部分总额提醒:您的优惠券有浪费使用的情况,请检查!  应付总额:¥174.20 元  
    提示:东券每次只能使用一张,京券每次可使用多张,两种不可混合使用[关闭]
    请选择要使用的优惠券:为保障您的账户资金安全,优惠券暂不可用,请先开启支付密码
    东券 300-130 元 (有效期至2012-12-14) 仅可购买图书、音乐、影视、教育音像商品 [取消]
    购物满300元可抵扣130元
    东券 200-80 元 (有效期至2012-12-14) 仅可购买图书、音乐、影视、教育音像商品 [取消]
    购物满200元可抵扣80元
    有实体券?点此输入实体券密码了解京东优惠券规则
    请输入您手中优惠券的密码:  
    共使用了 1 张优惠券 可以优惠 130 元
    (+)使用京东礼品卡
    提示:一个订单最多能使用49张礼品卡,礼品卡可与优惠券同时使用。了解礼品卡[关闭]使用礼品卡支付请输入礼品卡密码: - - -     密码只包含数字0-9,大写字母A-F 已绑定的礼品卡为保障您的账户资金安全,礼品卡暂不可用,请先开启支付密码卡号 面值 本次使用 余额 有效期 类型
    共使用了 0 张礼品卡可以优惠 0 元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5 12:37:22 使用道具

    以音乐活动为载体进行古诗教学的初探

    松江区九亭镇中心幼儿园    谭  燕

      中国的古诗以其语言精炼,韵律优美,节奏感强,内容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学习古诗,既可以得到祖国优美语言的熏陶,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感知觉水平都比较低,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古诗的内涵,感受古诗特有的节奏韵律美。如用简单背诵的方法,幼儿虽然也能接受一部分,但会逐渐失去对古诗的兴趣。而且在习得多首古诗后,很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混淆现象。
      音乐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具体形象的特征,与幼儿的思维有着相似之处,音乐中蕴藏着的丰富情感,极易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表达,幼儿时期依靠音乐帮助所学到的东西是难以遗忘、终生受益的。而且古诗本身是极具音律的,自古就有唱古诗,所以我尝试将古诗教学与音乐活动进行结合,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古诗的美,同时培养他们的乐感,可谓相得益彰。以下是我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幼儿古诗教学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在古诗吟唱中感受古诗
      古诗极具声律美和意境美,选择或给古诗配上适合幼儿嗓音歌唱的曲谱,让孩子们在吟唱活动中学习和感受古诗,既可以提高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也可在音乐中受到了中国古文化的熏陶。
      1.儿童古诗歌曲。许多古诗本身就是很好的歌词,可以直接谱上乐曲来吟唱,而且不同内容的古诗都配有不同旋律的音乐。如在中华少儿古诗歌曲集160首中,古诗《咏鹅》、《春夜喜雨》的旋律是活泼欢快,节奏鲜明的;古诗《游子吟》、《咏柳》的旋律是抒情、节奏流畅、优美的;而古诗《出塞》、《赋得古草原送别》的旋律是激昂、催人奋进的。
      2.古诗流行歌曲。现在的流行歌曲越来越多,很多幼儿受父母的影响也都会哼唱一些当前流行的歌曲。而且有很多的古诗被配上了乐曲成为一首首经典的流行歌曲。我选择了其中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还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学唱这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幼儿既了解古诗词内容,又可从歌曲旋律中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3.戏曲、民谣唱古诗。有时我还利用一些幼儿熟悉的歌曲旋律,填上匹配的古诗进行吟唱。如:在幼儿熟悉七言古诗的基础上,运用黄梅戏《女驸马》的曲调吟唱古诗《咏柳》、《绝句》等,吟唱中还能了解黄梅戏带有拖腔、唱腔婉转的特点;还有的配上孙浩唱的《中华民谣》的伴奏进行演唱,如《回乡偶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枫桥夜泊》等,孩子们在反复吟唱中都特别喜欢。
      幼儿特别喜欢吟唱古诗,通过多种形式的吟唱,不仅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吟唱的同时感受音乐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还能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二、在节奏活动中朗诵古诗
      古诗是极具节奏和音律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小朋友反复吟诵,可以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内涵。以前,总是让孩子千篇一律地集体朗诵,为了熟练地吟诵,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显得枯燥乏味,孩子们很容易失去朗诵的兴趣。所以我尝试多种形式的朗诵,趣读诗中抑扬顿挫,学古人摇头晃脑地念,逐渐体会古诗节奏和音律美。
      1.配乐诗朗诵。给古诗配上适当的音乐,先由教师示范朗诵,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尽量表达出古诗所蕴含的情感引起幼儿感情的共鸣,重现古诗的平仄、用韵,以抑、扬、顿、挫的方式进行诵读,加深幼儿对古诗的整体感受。在朗诵中注意古诗的节奏和呼吸,给幼儿以音乐的美感,让孩子们觉得是“唱歌”而不是读诗。如描写风景的《咏柳》、《绝句》,描写大草原的《敕勒川》等。
      2.拍节奏说古诗。古诗本身是有节奏的,而节奏也是音乐表现的一种,但如只用一种节奏诵读古诗,孩子们很快便会觉得没趣,所以我尝试将不同的节奏加入到古诗中。如五言《静夜思》,用xx  xx  x的节奏,也可用xx  xx x - 的节奏,这样古诗变成一段段的节奏,让幼儿在复习两种节奏的同时,进一步熟悉古诗的诗句。
      3.二声部朗诵古诗。在幼儿朗诵熟练后,可以用二声部节奏朗诵的方法来读古诗,还可配上乐器或手脚的节奏动作进行表现。如: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中的二声部古诗朗诵《悯农》。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训练他们的听觉、节奏感及集体合作精神,体验和声的美感。
      三、在情境创设中理解古诗
      古诗语言精练,有很强的跳跃性,而幼儿语言的特点与此有一定差异,这样就给幼儿理解诗意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不过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景色和情境的作品,而这些都是容易让幼儿感到比较熟悉的,欣赏起来也容易感到言之有物。为这些古诗配上合适的音乐,既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理解古诗内容。
      1.配乐古诗。古诗中有许多描写民族乐器的诗句,而且有许多古乐曲是由古诗改编而来的。孩子们在由各种古典民族乐器营造的氛围中既能感受古诗意境和情绪,能对常见古典民族乐器的特点产生一定的了解。如:曲笛的音色优美、淳厚、圆润,善于表达婉转、细腻的作品。如:王维的《相思》;古筝表现力极丰富,既能表现寂静的夜晚,又能表达欢快、热烈的气氛,还能抒发赞美美景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箫音色淳厚柔和,优美典雅,善于演奏悠长、恬静、抒情的作品,如柳宗元的《江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琵琶音色清脆、明亮、结实,能表现雄壮、有力的形象,如:卢纶的《塞下曲》等。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幼儿在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引入意境。
      2.欣赏古诗歌曲。如古诗《江南》为汉朝民歌,诗面比较简单、直白,幼儿可以直接理解,而且正好在中华少儿古诗歌曲集160首中有古诗歌曲《江南》。在活动中,我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聆听歌曲,之后再问孩子们听到什么?或看到了什么?在多次聆听后,引导孩子们将一句句的诗面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孩子们也在其中理解了诗意。
      3.配乐古诗故事。在活动前,先将古诗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把古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和意思变成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并把诗词之间省略的意思补充出来,达到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的目的。古诗《渔歌子》,我播放优美的班得瑞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聆听幽静的旋律,然后讲述在一座名叫西塞山的山前,白鹭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在西塞山前有一条小河,小河的水面上漂浮着从桃树上洒落的桃花,闻上去有股淡淡的清香。有几条肥肥的鳜鱼正在小河里玩耍呢,还有一个人头戴青色的斗笠,身上穿着绿色的蓑衣,轻轻的微风、细细的雨吹打在他的身上,他也没有回家。当音乐结束时,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刚才的情景,再逐步介绍有位名叫张志和的诗人用几句诗记下刚才的故事,古诗叫《渔歌子》,内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优美的音乐意境中,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古诗的内容。
      四、在舞蹈动作中表现古诗
      有的古诗有非常明显的形体意象,可以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而且孩子好动,喜欢运用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幼儿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用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现古诗内容,既可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且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
      1.教师创编古诗舞蹈。在面对中小班幼儿时,由于他们掌握的舞蹈语汇还不是很丰富,我以示范性古诗舞蹈动作创编为主,帮助幼儿逐渐掌握创编的方法。如古诗《梅》,可用左手向左前方打开,右手食指点几下,表示“墙角数枝梅”,双手手指弯曲合拢相对,然后手指慢慢地分开,表示“凌寒独自开”。
      2.教师和幼儿创编。教师和幼儿一同来进行创编,谁的动作最漂亮、最合适就用谁的动作来表现古诗。如古诗《咏鹅》,用伸长脖子对着天空这一动作进行表演表示“曲项向天歌”,运用手部翻转来表现“白毛浮绿水”;用双手在身体两边划动表示“红掌拨清波”。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创编出动作,双手在头上摆动,表示春风徐徐的样子。双臂在两侧上下舞动,就表示燕子,最后做出睡觉的样子表示鸳鸯在沙地上享受春光。
    3.小组创编。在中大班幼儿掌握一定舞蹈语汇和创编方法之后,我请他们分小组进行创编。如古诗《咏柳》,有的幼儿创编出动作,用身体比划成树的样子表示“碧玉妆成一树高”,双手分别上下摆动表示“万条垂下绿丝绦”,双手左右摇摆表示“不知细叶谁裁出”,然后食指和中指做剪刀状表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这种舞蹈动作表现的方法既增加了活动的气氛,也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使幼儿更投入到古诗的意境中,理解古诗意境并获得成功感。
      总之,针对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将古诗教学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以真挚饱满的感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尝试以灵活多样的教法,让孩子们在吟唱中体味古诗音律美,在节奏活动中感受古诗节奏美,在音乐中欣赏古诗特有的意境美,在舞蹈中演绎古诗蕴涵的内容,从而也使幼儿在感受音乐与古诗结合的节奏之美、韵律之美、哲理之美中陶冶情操,并且产生对古诗学习的浓厚兴趣,这也正是音乐活动中进行古诗教学的魅力所在。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5 12:37:59 使用道具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 每个孩子从小都要吟诵。
    孩子学习古诗词时,一旦背诵到几十首后极易出现混淆,从一首串到另外一首或个别词句张冠李戴。依靠音乐曲调的帮助,可比较容易避免上述情形发生。
    据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专家研究,孩子在 3-5 岁时就可以感受和领会节奏; 7-8 岁时就可以接受并熟练掌握音乐旋律。婴幼儿音乐教育和古典诗词教育最好从小抓起。
    幼年时期依靠音乐帮助所掌握和学到的东西让人难以遗忘、终生受益。
    衷心希望华人儿童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愿中华古典诗词唱响神州!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thread-126603-1-1.html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5 14:19:48 使用道具

    刚才搜到不少好资源,有空慢慢整理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5 22:37:2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偶然出手 于 2012-12-16 10:21 编辑

    三字经资源泱泱大国,怎么就没人沉下心,搞一套适合儿童的绘本?)
       1. 漫画三字经: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C8%FD%D7%D6%BE%AD 一个小的exe文件,感觉用处不大
         又发现对应的图片版了: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C8%FD%D7%D6%BE%AD

       2.主持人文文唱诵的三字经,强烈推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4ODM4Njg4.html

         3.巧虎说说唱唱学语文中的学唐诗和三字经。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151&highlight=%C7%C9%BB%A2
       
       4.育心版本: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C8%FD%D7%D6%BE%AD

         5.洪恩动画版: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C8%FD%D7%D6%BE%AD

          6.国学大智慧-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动画教学片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C8%FD%D7%D6%BE%AD

           7.百家讲坛: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C8%FD%D7%D6%BE%AD
  • walptwy

    2012-12-15 23:42:05 使用道具

    收藏了,慢慢学习
  • 非常

    2012-12-18 17:59:58 使用道具

    哈哈,分析的头头是道。
  • yiyayi1984

    2012-12-18 20:47:44 使用道具

    楼主总结的太好了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19 10:11:3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偶然出手 于 2012-12-19 10:40 编辑

    《漫画三字经》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值得推荐。
    还有《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20 10:36:47 使用道具

    小鲁讲故事,哪位有ape格式或者高码率(128k)以上的版本?现在网上可以下载的大多是32k的,太伤耳朵了。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20 12:14:51 使用道具

    前两天回老家,发现这个寒假要给老家两个小孩补补课了,一个初一,一个小学三年级。
    非常老师的作文书,写得非常棒,是作文之道
    但对于他们这样没有很好教育环境的小朋友,短平快的资源更急需——范文与好词好句好段。真是晕,这些资源居然没有一个是配光盘的,难道这些作者都不知道,对小朋友而言,看书学习好词好句好段有多枯燥?多无聊? 不知道优美配音可以反复播放,可以深刻脑海?

    现在唯一能找到的就是《日有所诵》,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这两个小朋友,寒假开始后准备让他们先背三字经、唐诗宋词100首,然后每天阅读摘录10个好词、3个好句;每天记录学到的英语句子3个(小的)、5个(大的)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23 17:30:24 使用道具

    汉声的最美中国童话,择机入手:http://www.ebama.net/thread-127549-1-1.html#lastpost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23 17:33:37 使用道具

    周末把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看完、林汉达上下5000年看了2册。
    发现上次下载的育心版本的三字经居然不全,慢慢再收集吧。

    我自己补习古汉语,不知道怎么着手,先听诵三字经10遍、论语10遍再说?

  • 我爱糖果仙女

    2012-12-23 18:29:32 使用道具

    学习了!谢谢分享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25 12:35:32 使用道具

    《三字经》还是很适合我儿子的,一是说教性的不多,基本上都是介绍性的,就解除了部分家长“被封禁遗毒污染”的担心。二是历史部分很棒,可以下一步的历史故事有效衔接。三是也算是个认字的教程。

    昨天买的一些书到了,忍不住翻开了一下《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孩子如何学英语》,还是蛮有感慨的,在语言教育方面,中国的研究者应该n倍于美国,专家、教授、高工,应该是满大街。但人家老外对语言教育的研究,真的是太到位了。 差距太大。 就是韩国棒子,也比中国人强。 人家学了几招中国武术,能够开发成跆拳道,可以普及成国民教育。 中国武术行吗? 中国人喜欢求大求全、喜欢理论、喜欢简单事情复杂化,真的要改掉这个毛病。

      

  • 偶然出手

    楼主 2012-12-25 14:00:42 使用道具

    《日有所诵》好像不错
  • 非常

    2013-1-19 15:13:00 使用道具

    偶然出手 发表于 2012-12-14 02:31
    看了非常老师的这贴,有如下思考:

    1.为什么学?目标是什么?

    说的好。再补充一句:启蒙要早,定位要低。不要觉得一启蒙了,就好象要百米冲刺搞得跟刘翔一样的。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小团团 + 20 喜欢这句话!